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75)
2023(4124)
2022(3598)
2021(3053)
2020(2599)
2019(5921)
2018(5562)
2017(9760)
2016(6048)
2015(6720)
2014(6980)
2013(6935)
2012(6656)
2011(5893)
2010(5958)
2009(5529)
2008(5579)
2007(5089)
2006(4394)
2005(3969)
作者
(21697)
(18034)
(17995)
(17112)
(11504)
(9199)
(8245)
(7291)
(6950)
(6531)
(6299)
(6298)
(5963)
(5959)
(5823)
(5701)
(5526)
(5397)
(5338)
(5309)
(4762)
(4688)
(4529)
(4157)
(4150)
(4078)
(4016)
(3945)
(3865)
(3834)
学科
(23757)
经济(23739)
管理(15696)
(14098)
方法(12619)
(11792)
企业(11792)
数学(10964)
数学方法(10640)
(9665)
(5968)
中国(5421)
(5230)
地方(4876)
业经(4375)
(4349)
环境(4211)
(4022)
财务(4006)
财务管理(3995)
理论(3978)
企业财务(3815)
农业(3776)
(3768)
土壤(3755)
(3689)
贸易(3682)
(3443)
(3415)
(3308)
机构
大学(93387)
学院(91042)
研究(37335)
管理(31994)
(31088)
经济(30280)
科学(28012)
理学(27371)
理学院(26941)
中国(26540)
管理学(26118)
管理学院(25967)
(22719)
(22184)
(21885)
研究所(20435)
业大(19103)
农业(18247)
中心(15913)
北京(14461)
(14328)
(14221)
(13955)
(13062)
(12603)
师范(12435)
科学院(12300)
(12229)
农业大学(11768)
(11214)
基金
项目(66487)
科学(50254)
基金(46314)
(44157)
国家(43898)
研究(41754)
科学基金(35232)
(26153)
自然(25855)
自然科(25213)
自然科学(25204)
自然科学基金(24662)
基金项目(23706)
(23621)
社会(23613)
社会科(22312)
社会科学(22303)
资助(20732)
教育(18906)
重点(16371)
计划(15662)
编号(15538)
科技(15120)
(14303)
(13755)
科研(13499)
(12595)
成果(12566)
课题(12134)
创新(12023)
期刊
(31287)
经济(31287)
研究(24192)
学报(22688)
(19036)
中国(18861)
科学(18446)
大学(15616)
学学(14838)
农业(13462)
(10826)
管理(10570)
教育(10235)
(8374)
技术(8070)
统计(7751)
资源(6798)
(6644)
业大(6634)
林业(6377)
决策(6301)
科技(5464)
(5431)
农业大学(5158)
技术经济(4926)
经济研究(4891)
财经(4794)
(4781)
金融(4781)
自然(4552)
共检索到134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世梁  傅伯杰  陈利顶  丘君  吕一河  
土地利用和管理在时空尺度上影响着土壤质量变化的方向和幅度,土壤质量评价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对了解土壤的变化非常重要,不同方法的比较分析可以了解方法本身的差异和优缺点。选取卧龙自然保护区6种典型的土地利用类型,以空间代替时间序列的方式,研究森林次生演替,人工林种植及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采用了综合土壤质量指数法(QI)与土壤退化指数法(DI)两种定量研究方法。结果皆揭示灌丛有着较高的土壤质量值,依次为灌丛→自然林,次生林→撂荒地→人工林→坡耕地,坡耕地土壤质量值较低。为更好的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提出了QI的相对指数值(QI’),结果显示QI’和DI有着非常好的线性相关,退化指数法的方法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付会芳  李生秀  
以有机质,全氮,C/N差异较大的20种田土和10种盆土,进行了长达262d的通气培养和121d淹水培养矿化试验。测定了土壤矿化氮的动态变化,建立了土壤氮素矿化累积曲线;根据矿化速率和容量,把整个土壤氮素矿化过程分为3个阶段,把盆土氮素矿化分为3个类型,田土分为4个类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穆怀朋  
按汇率换算GDP与按PPP换算CDP的区别世界经济分析一般都需要将各国的经济指标加总,许多世界经济总量定义为各国有关指标的加权平均值,权数应该反映各国经济的相对规模。一个广泛使用的方法是把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在一组国家GDP总值中所占的份额作为这个国家的权数。为了保证GDP权数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实际产量在世界总量中的份额。必须考虑到各国的价格水平方面的区别。以各国货币表示的数据,必须换算为一个统一的货币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甄翌  康文星  
生态足迹模型和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影响较大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本文阐述了两种评价方法的特点,并进行了对比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范应龙  谭炳香  
【目的】以热带森林复杂区域为对象,对两种缨帽变换"衍生数据"检测热带森林变化的方法的优劣进行比较。【方法】对两期数据进行缨帽变换,同时结合黑暗对象掩膜与局部直方图阈值提取等方法,获取亮度、绿度、湿度指数组合(MKT)和干扰指数(DI)。采用MKT差值(MKT-D)、干扰指数差值(MDI-D)进行变化信息识别,然后,根据植被覆盖与亮度、绿度、湿度之间的变化关系,通过决策树分类提取变化信息,最后,对不同检测结果进行验证与比较分析。【结果】结果显示两种方法都能检测出森林内部的细微变化,但对小图斑变化,MKT-D检测优势明显,且MKT-D的kappa系数为0.763 0,MDI-D的kappa系数为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海兴  孙晓新  满秀玲  王清波  李东  胡艳玲  
【目的】为探究退耕还湿对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潜在危害的影响。【方法】取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大豆田、不同退耕年限的杂草草甸或湿地和天然臌囊苔草—小叶章沼泽土样,测定土壤重金属含量。利用Han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三江自然保护区退耕湿地恢复过程中土壤重金属污染物主要为Pb,其次是Cu,而Zn、Mn和Cr的影响很小。随土壤深度增加,Cu、Pb、Zn、Mn和Cr含量呈波动变化。Cu和Pb含量在退耕还湿11年之前,在0~10 cm土壤深度含量最高,而在退耕还湿11年之后,在40~50 cm土壤深度含量最高。其他重金属含量随着土壤深度变化没有表现出一定的规律。退耕恢复期间,土壤Cu、Pb、Zn与Cr含量随退耕时间先增加后减少,但Zn含量增加与减少未达到显著程度(P> 0.05)。而退耕样地土壤Mn含量从恢复第1年开始就显著低于大豆田(P 0.05)。随着退耕年限增加,生态系统潜在生态风险危害逐渐降低。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潘嘉雯  李吉跃  何茜  苏艳  刘效东  邱权  林娜  
[目的]研究土壤养分和地被层凋落物养分含量的差异,为马尾松人工林营林措施及地力维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鼎湖山两种典型林型(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黧蒴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0~60cm土层的土壤养分含量及地被层凋落物养分含量的差异,探索凋落物质量如何影响土壤养分。[结果]1)林型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硫酸根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土壤全磷、交换性K+、Ca~(2+)和Mg~(2+)有极显著影响(P<0.01),混交林土壤养分含量(除硝态氮含量和交换性H~+含量以外)均高于纯林。2)相同林型不同土层间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极显著(P半分解层>腐殖质层。4)土壤养分与地被层凋落物质量的RDA分析表明,0~10 cm土层土壤养分与腐殖质层有机碳呈极显著负相关(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董国鑫   黄雪蔓   王一   任立宁  
[目的 ]探究毛竹林下不同盖度芒萁对土壤酶活性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方法 ]在亚热带选取低芒萁盖度(PE:7.75%)和高芒萁盖度(DD:63.25%)的毛竹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团聚体不同粒径碳(C)、氮(N)、磷(P)含量、参与土壤C、N、P循环的酶活性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EC:N:P)和不同类群微生物量。[结果 ](1)PE和DD样方土壤β-葡糖苷酶活性和N-乙酰-葡糖苷酶活性无显著差异,与PE样方相比,DD样方显著增加了亮氨酸氨基肽酶、酸性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但显著降低了过氧化物酶活性,且这种差异主要在大团聚体和中团聚体。(2)与PE样方团聚体粒径间EC:N和EN:P无差异不同,DD样方微团聚体EC:N显著高于大和中团聚体,而EN:P显著低于大和中团聚体;大和中团聚体EC:N:P在PE和DD样方之间无显著变差异,但DD样方微团聚体的EN:P和EC:P显著低于PE样方。(3)除丛枝菌根真菌和放线菌分别调控PE和DD样方土壤酶活性变异外,土壤全磷含量(TP)也是影响DD样方酶活性变异的主要因子;此外,土壤全氮含量(TN)和TP分别是调控大团聚体和中团聚体土壤酶活性变异的重要因子,且大团聚体土壤酶活性变异亦受到真菌生物量影响。[结论 ]毛竹林下不同盖度芒萁群落显著改变了土壤团聚体不同粒径参与C、N、P循环的酶活性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区生态系统同时受到C和P的限制作用,但P限制作用更强,且高盖度的芒萁种群加剧了该作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青  魏华  
Semiquantitive PCR is a method to evaluate expression of target genes by analyzing RT-PCR products in comparison to standards.Two measures are involved;one is that primers for target gene and internal standard are put into the same tube to run PCR,and the other one is that primers for target gene an...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朱灵益  于九如  杨忠信  王北  韦少敏  王葆芳  
应用两种方法编制了毛乌素沙区常见的8种灌木的数量化表。第一种方法用数量化理论(Ⅰ)模型,直接编制灌木生物量对各立地因子的数量化表,第二种方法应用经济计量学中联立方程模型的建模思想,将数量化理论(Ⅰ)模型与多元回归模型结合起来,先分别编制灌木种的冠幅、灌高对各立地因子数量化表,然后将其所得数值代入各灌木种生物量(单株/丛干重)对冠幅、灌高的多元回归模型中。最后通过理论值与实际值计算出相对误差值。结果是第一种方法编制的8个灌木种数量化表,相对误差为10%~19%,第二种方法编制的8个灌木种数量化表相对误差为46%~359%。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庞奖励  黄春长  查小春  张旭  
【目的】通过对关中地区不同土壤微形态特征的研究和对比,试图阐明农业管理方式对土壤发育过程和方向的影响。【方法】用偏光显微镜和NIKON NISBR2.2软件对土壤微形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灌溉和非灌溉土壤均具有Ap1-Ap2-BC剖面构型,但前者分异更明显;粗颗粒矿物组合均以石英和长石占绝对优势;与非灌溉土壤相比,灌溉土壤Ap1和Ap2层中颗粒的长度、等圆直径、周长、面积、圆度、C/F(10μm)值降低的程度更大,残积粘土数量更多且出现一定数量的淀积粘土,孔隙形态更规则和孔壁更光滑。【结论】农业管理方式对土壤剖面分异和微形态有显著的影响;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灌溉可增强风化强度,使颗粒形态细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卢炜丽  李跃进  韩凤兰  刘辰光  孙红英  王云霞  
通过采自内蒙古土默川平原的黄河灌溉水和深层地下水,对土壤盐渍化的室内灌溉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土默川平原的黄河灌溉水可以进行灌溉,虽然它会引起土壤的碱化,但没有达到碱土的标准;深层地下水不可以进行灌溉,因为它既会引起土壤碱化,也会引起土壤盐化。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闫车太  赵桂琴  柴继宽  苟智强  许兴泽  
为了研究二氯喹啉酸、苄嘧磺隆2种除草剂在燕麦(Avena sativa)田土壤中的残留降解特性,2016年4月分别以二氯喹啉酸推荐剂量225 g a.i.·hm~(-2)、1.5倍推荐剂量337.5 g a.i.·hm~(-2),苄嘧磺隆推荐剂量34 g a.i.·hm~(-2)、1.5倍推荐剂量51 g a.i.·hm~(-2)于燕麦3–4叶期喷施,探究2种除草剂在燕麦田土壤中0~60 d的自然降解情况。残留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两种除草剂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二氯喹啉酸在燕麦田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3.6~26.7 d,苄嘧磺隆半衰期为17.9~20.1 d,均为易降解农药。该方法下,土壤添加水平为0.05、0.5和1.0 mg·kg~(-1)时,二氯喹啉酸和苄嘧磺隆的回收率分别为85.63%~89.27%和80.26%~91.6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17%~6.33%和3.28%~6.5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