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0)
2023(643)
2022(596)
2021(572)
2020(565)
2019(1325)
2018(1305)
2017(2596)
2016(1496)
2015(1705)
2014(1662)
2013(1631)
2012(1489)
2011(1380)
2010(1381)
2009(1242)
2008(1230)
2007(997)
2006(830)
2005(764)
作者
(4719)
(3964)
(3882)
(3775)
(2637)
(1917)
(1809)
(1509)
(1475)
(1411)
(1364)
(1353)
(1331)
(1323)
(1282)
(1241)
(1194)
(1180)
(1132)
(1116)
(1004)
(986)
(976)
(929)
(913)
(910)
(887)
(879)
(872)
(823)
学科
(7983)
经济(7981)
方法(5503)
数学(5252)
数学方法(5169)
管理(3332)
(3048)
(2456)
企业(2456)
(1742)
(1370)
(1224)
贸易(1224)
中国(1160)
(1159)
(1081)
理论(944)
地方(912)
业经(859)
环境(842)
农业(839)
(757)
金融(757)
技术(747)
(739)
(698)
银行(691)
(675)
(665)
(644)
机构
大学(21846)
学院(21206)
(8966)
经济(8839)
管理(7801)
研究(7780)
理学(6996)
理学院(6905)
管理学(6674)
管理学院(6628)
科学(5505)
(5220)
中国(5184)
(4375)
业大(4374)
(4339)
农业(4244)
研究所(4105)
(3615)
中心(3380)
财经(3131)
经济学(3064)
(3011)
(2888)
农业大学(2832)
经济学院(2793)
(2762)
北京(2606)
科学院(2496)
(2454)
基金
项目(16066)
科学(12375)
基金(11932)
(11102)
国家(11034)
研究(10128)
科学基金(8989)
自然(6424)
(6375)
社会(6331)
基金项目(6302)
自然科(6288)
自然科学(6287)
自然科学基金(6178)
社会科(6037)
社会科学(6037)
(5604)
资助(5278)
教育(4816)
重点(3723)
计划(3667)
(3638)
编号(3500)
(3403)
(3342)
科技(3314)
科研(3270)
创新(3167)
教育部(2979)
大学(2973)
期刊
(7823)
经济(7823)
研究(5263)
学报(5153)
(4693)
科学(4174)
大学(3654)
学学(3540)
农业(3193)
中国(3167)
管理(2573)
(2521)
技术(1845)
(1805)
财经(1619)
统计(1600)
业大(1576)
经济研究(1439)
(1374)
技术经济(1346)
(1323)
金融(1323)
(1309)
农业大学(1297)
(1253)
教育(1236)
决策(1224)
问题(1200)
林业(1164)
科技(1136)
共检索到27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树新  许尚忠  高雪  马云  韩玉国  
利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牛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DRA基因外显子2的多态性在236头中国西门塔尔牛、三河牛中的基因型分布及其多态性与乳房炎的关系。结果表明:经χ2独立性检验,发现该多态片段6种基因型在感染乳房炎牛和健康牛之间分布不一致(p<0.01)。在感染乳房炎牛中CC基因型频率最高,在健康牛中BC基因型频率最高。据此推测,CC基因型可能与这两种牛的乳房炎易感性有关,而BC基因型可能与这两种牛的乳房炎抗性有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国富  吴慧光  孙国权  李俊雅  高雪  王景山  王玉泉  高树新  
为了探讨西门塔尔牛乳铁蛋白基因第11外显子多态性,及其与乳房炎和部分乳性状的关系,利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对118头健康牛和38头感染乳房炎牛个体,进行了第11外显子的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发现,健康牛和感染乳房炎牛个体的第11外显子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极显著(P<0.01),感染牛中AA基因型和A基因频率均极显著高于健康牛(P<0.01)。而且,AA基因型个体SCS显著高于AB和BB型个体(P<0.05),AA型个体的乳蛋白极显著高于AB型(P<0.01)、显著高于BB型(P<0.05),而BB型显著高于AB型(P<0.05)。这表明乳铁蛋白基因第11外显子的A基因,可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国富  吴慧光  孙国权  许尚忠  李俊雅  高雪  季守财  高树新  
探讨牛乳铁蛋白(Bovine lactoferrin blF)基因bLF第四外显子的多态性与乳房炎发生的关系。利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bLF基因第四外显子的多态性在86头中国西门塔尔牛中的基因型分布及其多态性与乳房炎的关系。经χ2独立性检验,发现该多态片段3种基因型在健康牛中分布不一致(P<0.05),在患病牛中BB基因型频率较高,说明该多态性与乳房炎存在一定关系,可能是奶牛乳房炎的一个分子标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仁金  杨章平  毛永江  陈莹  常玲玲  吴海涛  冀德君  李云龙  张亚琴  
【目的】通过研究中国荷斯坦牛溶菌酶基因(lysozyme,LYZ)编码区多态性与乳房炎的关联性,寻找与乳房炎相关的分子标记,加快中国荷斯坦牛的抗病育种进程。【方法】利用PCR-SSCP技术对30个公牛家系的610头中国荷斯坦牛LYZ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利用最小二乘均数法对LYZ基因的多态位点与SCS和305d产奶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LYZ基因的外显子1上存在115(T>G)突变位点,突变使精氨酸变为亮氨酸;突变位点经PCR-SSCP法检测发现了3种基因型TT、TG和GG,频率分别为0.270、0.508和0.222,χ2检验表明中国荷斯坦牛在该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GG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彥清  牛晓亮  胡江  闫伟  罗玉柱  王文飙  才让闹日  
DRA基因属Bo LA家族Ⅱ类基因,编码Ⅱ类抗原分子的α链,其第2外显子编码的抗原结合区在抗原呈递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天祝白牦牛、大通牦牛、甘南牦牛和普通牛为研究对象,利用PCR-SSCP的方法对Bo LA-DRA基因第2外显子及第2内含子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DRA基因第2外显子区检测到197位T>C和116位G>A突变,对应A、B和C 3种等位基因,PIC值为0.249~0.424,为中度多态。第2内含子区发现1个A>G、1个T>C突变和1个C>T突变,对应a、b、c和d 4种等位基因,PIC值为0.389~0.515,为中度及高度多态。聚类分析表明,牦牛DRA基因第2外显子区碱基序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彥清  牛晓亮  胡江  闫伟  罗玉柱  王文飙  才让闹日  
DRA基因属Bo LA家族Ⅱ类基因,编码Ⅱ类抗原分子的α链,其第2外显子编码的抗原结合区在抗原呈递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天祝白牦牛、大通牦牛、甘南牦牛和普通牛为研究对象,利用PCR-SSCP的方法对Bo LA-DRA基因第2外显子及第2内含子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DRA基因第2外显子区检测到197位T>C和116位G>A突变,对应A、B和C 3种等位基因,PIC值为0.249~0.424,为中度多态。第2内含子区发现1个A>G、1个T>C突变和1个C>T突变,对应A、B、C和D 4种等位基因,PIC值为0.389~0.515,为中度及高度多态。聚类分析表明,牦牛DRA基因第2外显子区碱基序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方平  昝林森  张佳兰  申光磊  刘新武  
采用PCR-SSCP技术,对中国荷斯坦奶牛乳铁蛋白基因(Bovine lactoferrin,BLF)5′侧翼区的多态性进行了分析,并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分析各种基因型与奶牛乳房炎的相关性。结果发现,中国荷斯坦奶牛BLF基因5′侧翼区存在AA、BB和AB 3种基因型,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8805,0.0299和0.0896;AA基因型在-148位缺失G;与AA基因型相比,BB基因型在-149位发生C→T变异,-135位发生G→A变异;BLF基因5′侧翼区的χ2值为7.992 4(P<0.01),说明BLF基因5′侧翼区的突变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样本群体中AA基因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何高明  李大全  孙庆华  
采用PCR-SSCP技术分别对80头健康和隐性乳房炎奶牛的IL-8受体基因、乳铁蛋白基因进行了多态性检测,并与相对应的奶牛乳汁中的体细胞数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者都与奶牛隐性乳房炎存在关联;在IL-8受体CXCR1基因PCR-SSCP分析中,SSCP5、SSCP7在健康奶牛个体中出现程度较高,说明个体对隐性乳房炎表现较好的抗性;在乳铁蛋白基因5′调控区的不同基因型中,SSCP1对奶牛隐性乳房炎有很好的抗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梦琦  倪炜  张慧敏  杨章平  王西朴  蒋彦森  毛永江  
【目的】探讨中国荷斯坦牛CXCR1基因编码区SNP突变与临床乳房炎和生产寿命的相关性。【方法】根据CXCR1基因编码区序列,利用PCR-直接测序法对低SCS和高SCS样本各20个样本进行SNP筛查,最后对所选择的4个SNP位点利用飞行质谱法对866头中国荷斯坦牛进行检测,同时收集所检测牛只临床乳房炎和生产寿命等信息,利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Logistic回归、Cox生存回归等方法分析以上SNP位点突变与临床乳房炎发生次数和生产寿命的相关性。【结果】CXCR1基因编码区共发现13个SNP位点(291 C>T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晓  张勤  俞英  
【目的】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定位和筛选相关基因,寻找与奶牛乳房炎抗性相关的分子标记,以进行下一步的标记辅助选择。【方法】对2 093头北京地区中国荷斯坦牛SCC进行对数转化,依据LASCS=log_2∑SCC/n和SCS-SD=log_2∑(scc-u)2/n-1将测定日记录SCC转化为服从正态分布的统计量LASCS和SCS-SD。同时将LASCS和SCS-SD进行半个标准差(half of standard deviation,0.5 SD)和一个标准差(one standard deviation,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小莉  胡江  郭淑珍  石斌刚  谢建鹏  罗玉柱  王继卿  牟永娟  
【目的】检测牦牛DGAT1基因多态性,评估基因突变对牦牛乳品质性状的影响,以期丰富牦牛重要经济性状的分子遗传研究基础。【方法】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甘南牦牛、天祝白牦牛、青海牦牛及野血牦牛DGAT1基因intron5-exon7和intron15-exon17区突变,分析基因突变对乳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牦牛DGAT1基因intron5-exon7区发现c.562+32_c.562+33ins CCGCCC的插入/缺失,等位基因M、基因型MM频率最高为优势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各类群牦牛PICT和c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官久强  王洪梅  王长法  李秋玲  李建斌  帅素容  侯明海  仲跻峰  
【目的】通过研究中国荷斯坦牛白介素8受体的亚基A和B(IL8RA和IL8RB)基因编码区多态性与乳腺炎的关联性,找到与乳腺炎相关SNPs,为乳腺炎抗性分子育种提供可用的分子标记。【方法】采用巢氏PCR、DNA测序和CRS-PCR-RFLP方法,对中国荷斯坦牛的IL8RA和IL8RB编码区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分别利用SHEsis软件和PHASE软件进行配对连锁不平衡分析和单倍型分析。【结果】找到了8个SNPs,其中5个为新SNPs,分别为IL8RA的980(G/A)、995(G/A)和1008(C/T)和IL8RB的938(C/T)、959(C/T),这8个位点均不连锁。对IL8RA和IL8...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翠霞  王洪梅  李建斌  王长法  赖松家  李秋玲  仲跻峰  
利用PCR-RFLP方法检测TLR2基因在297头中国荷斯坦牛中的多态性,并分析其多态性与体细胞评分(SCS)的相关性。结果表明,TLR2基因exon2扩增片断的109 bp处产生C→A的突变,并导致天冬氨酸突变为谷氨酸。TLR2基因exon2被EcoR V消化后表现多态性,表现AA,AB,BB 3种基因型,其中B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频率为0.7845,而A等位基因频率则为0.2155。经χ2适合性检验,中国荷斯坦牛在该位点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同时,群体EcoR V基因座不同基因型与SCS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BB,AB型个体的SCS指标显著高于AA型(p<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孟青龙  李金莲  石有斐  孙玉江  芒来  
为了检测内蒙古地区3个马品种ELA_DRA*exon2的多态性,通过PCR_SSCP技术内蒙古地区3个马品种(三河马、锡尼河马和巴尔虎马)各50匹的ELA_DRA*exon2进行检测,用12%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已变性的PCR扩增产物分离,并用银染法显色。结果表明,150匹马中共出现6种基因型:3种纯合子分别记为AA,BB和CC型,均为3条带;3种杂合子分别记为AB,BC和AC型,均为4条带。其中A等位基因频率最高,B次之,而C只在三河马中出现。因此说三河马ELA_DRA*exon2的多态性比锡尼河马和巴尔虎马丰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梅  鞠志花  李秋玲  王洪梅  黄金明  李建斌  仲跻峰  王长法  
【目的】研究中国荷斯坦牛MBL1基因第一内含子与第二外显子多态性及分析MBL1基因遗传多态性与乳腺炎和乳品质的关联性,为培育优质抗性奶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PCR、DNA测序和PCR-RFLP技术,对596头中国荷斯坦牛的MBL1基因内含子1和外显子2序列进行了研究,通过SHEsis软件进行配对连锁不平衡分析和单倍型分析。【结果】发现3个新的SNPs,包括内含子1上G855A1个SNP位点;外显子2上G2651A突变为错义突变,导致第24位氨基酸由缬氨酸变为异亮氨酸;T2686C突变为同义突变,仍编码丙氨酸。单位点基因型与泌乳性状关联分析表明,G2651A突变位点AA基因型个体体细胞评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