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46)
- 2023(6393)
- 2022(5340)
- 2021(4699)
- 2020(3911)
- 2019(8867)
- 2018(8845)
- 2017(16120)
- 2016(9362)
- 2015(10528)
- 2014(10796)
- 2013(10443)
- 2012(9842)
- 2011(8867)
- 2010(9007)
- 2009(8196)
- 2008(8095)
- 2007(7262)
- 2006(6451)
- 2005(5787)
- 学科
- 济(36039)
- 经济(35998)
- 管理(23484)
- 业(20520)
- 企(15309)
- 企业(15309)
- 方法(14251)
- 数学(12337)
- 数学方法(12143)
- 学(11559)
- 农(11506)
- 地方(10495)
- 中国(9710)
- 环境(8399)
- 制(7724)
- 业经(7474)
- 财(7466)
- 农业(7459)
- 体(6797)
- 理论(6712)
- 融(6351)
- 金融(6344)
- 划(5891)
- 银(5848)
- 教育(5811)
- 银行(5810)
- 贸(5799)
- 贸易(5798)
- 行(5627)
- 和(5512)
- 机构
- 大学(134416)
- 学院(134302)
- 研究(51843)
- 济(49518)
- 经济(48376)
- 管理(47288)
- 理学(40563)
- 理学院(39972)
- 管理学(39012)
- 管理学院(38760)
- 中国(36428)
- 科学(35170)
- 农(32558)
- 京(30209)
- 江(28470)
- 所(28181)
- 业大(26446)
- 研究所(26087)
- 农业(25967)
- 中心(23142)
- 财(22182)
- 范(19295)
- 院(19114)
- 省(18984)
- 师范(18955)
- 北京(17681)
- 州(17457)
- 财经(17310)
- 农业大学(17242)
- 技术(17173)
- 基金
- 项目(95058)
- 科学(73138)
- 基金(66290)
- 研究(66170)
- 家(60433)
- 国家(59921)
- 科学基金(49414)
- 省(40690)
- 社会(40370)
- 社会科(38094)
- 社会科学(38081)
- 基金项目(35219)
- 划(33143)
- 自然(32915)
- 自然科(32088)
- 自然科学(32075)
- 自然科学基金(31478)
- 教育(30498)
- 资助(27209)
- 编号(26104)
- 重点(22303)
- 成果(21737)
- 发(21298)
- 部(20033)
- 课题(19970)
- 创(19685)
- 计划(19292)
- 江(18725)
- 创新(18497)
- 科研(18421)
共检索到204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余陆伟 曹思雨 王军 王成辉
为了解瓯江彩鲤黑色图案的形成过程和黑色素合成重要基因mitfa(microphthalmia transcription factor a)在该过程的作用,进而探究瓯江彩鲤黑色图案形成的分子机制,本研究观察了 “大花” 和 “全红” 两种体色瓯江彩鲤受精后24、36、48h和出膜后1、2、3、5、10和15d共9个时期黑色素细胞发育特征和黑色素形成过程,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mitfa基因的表达模式。发现在水温21~25 ℃条件下,“大花”中黑色素最早在受精后36 h出现于眼睛。孵化后3d,黑色素开始在胚体上出现;孵化后5~15d,黑色素细胞逐渐在头部、腹部、尾部集中出现和增加;而“全红”除眼睛外其他部位均未观察到黑色素。原位杂交结果表明,mitfa基因在“大花”中有黑色素分布位置出现明显杂交信号,孵化后5~10d黑色素明显增加,mitfa基因杂交信号也增加;同时,mitfa基因“全红”体色的胚体无黑色素分布位置也能观察到明显的杂交信号。
关键词:
瓯江彩鲤 色素 mitfa 整胚原位杂交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王成辉 项松平 吕耀平 王剑 潘增云 何小珍
相对于鲤的普通体色(青灰色)来说,红和白体色均为隐性基因控制。为分析红与白体色之间的遗传关系,通过各自能稳定遗传的红和白体色类型的瓯江彩鲤进行杂交,对4个F1家系和8个F2家系的体色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F1个体全为红色,F2中红色与白色个体的分离比例为2.75~3.00∶1,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红色由显性基因控制,白色由隐性基因控制。研究表明鱼类体色间的显隐性关系是相对的,会随配对体色的不同而表现出显性或隐性关系。
关键词:
瓯江彩鲤 体色 红色 白色 遗传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豪 王成辉 杨新鑫 王军 马玉清
为了解瓯江彩鲤红、白两种体色差异的分子基础,应用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技术对这两种体色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初步研究,以"全红"体色(全身体表为红色)彩鲤的cDNA为检验cDNA(Tester),以"粉玉"体色(全身体表为粉白色)彩鲤的cDNA为比对cDNA(Driver),进行抑制差减杂交。对筛选出的42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和序列比对,发现16条EST序列,其余26个克隆为空载体序列。在16条EST序列中,6条为鲤的线粒体DNA序列(鲤的线粒体:16S rRNA序列,COⅢ),5条为斑马鱼的相关基因序列(斑马鱼的骺蛋白聚糖、核心蛋白聚糖、光蛋白聚糖等相关基因;斑马鱼新型免疫型受体基因,Olfm...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司周旋 陈红林 许细丹 王军 王成辉
多巴色素异构酶(dopachrome tautomerase,Dct)是酪氨酸酶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在黑色素合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多巴色素异构酶基因(Dct)对鲤的黑色体色的影响,本研究以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color)的"粉花"体色类型为研究对象,在对该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分析的基础上,应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了该基因对瓯江彩鲤黑斑体色的影响。结果发现,瓯江彩鲤存在2个Dct基因(Dct1、Dct2),它们的CDS长度均为1548 bp,共编码515个氨基酸,均包含8个外显子;Dct1与Dct2的核苷酸序列相似度为95.55%,氨基酸序列相似度为94.95%。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基因Dct1在"粉花"体色瓯江彩鲤的黑斑皮肤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白色皮肤,而Dct2在白色皮肤中的表达量却显著高于黑斑皮肤(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雯 王军 岳武成 杜金星 王成辉
以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color)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目前两种常用的转录组拼接方法在鲤的不同品种/品系转录组研究上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转录组拼接和注释方面,基于序列比对优先策略(Cufflinks软件)拼接的转录组序列平均长度为1 545 bp,注释77 601个转录本;基于从头拼接策略(Trinity软件)拼接的转录组序列平均长度为979 bp,注释转录本数为69 406个。在基因结构和选择性剪切预测方面,Cufflinks软件所拼接的转录组,每个基因平均含有3个转录本数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项松平 王成辉 王剑 李思发
为了解不同体色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var.color)的繁殖性能差异,对5种体色类型(全红、大花、麻花、粉玉和粉花)瓯江彩鲤在2、3龄阶段的繁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龄雌鱼的绝对繁殖力平均为34.55万粒,比2龄雌鱼的20.09万粒高71.98%;3龄雌鱼的体重相对繁殖力为216.76粒/g,比2龄雌鱼的187.26粒/g高15.75%,3龄雌鱼的繁殖性能极显著地高于2龄雌鱼(P0.05);瓯江彩鲤的绝对繁殖力与体重呈直线关系:Y=0.0225X-2.5591(R=0.835 ...
关键词:
瓯江彩鲤 繁殖性能 体色 相关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俊华 姚俊杰 冯亚楠 邹芳芳 莫巨鼎
采用生化和静态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color)早期发育过程中脂蛋白脂酶和肝脂酶活性变化及间甲酚对它们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脂酶在瓯江彩鲤成熟卵和受精卵中均有活性,脂蛋白脂酶和肝脂酶的活性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原肠胚期酶活性最高;在水温(20±2)℃条件下,经7 mg/L、13 mg/L和19 mg/L的间甲酚暴露,脂酶活性随着间甲酚的浓度升高先升高后下降,19 mg/L浓度组中肝脂酶活性在胚胎期与其他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杜金星 陈红林 王军 施志仪 王成辉
为了解"全红"和"粉玉"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color)体表组织中的差异色素,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两种体色瓯江彩鲤的皮肤、鳍条和眼睛中的差异色素进行鉴定。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表明:"全红"皮肤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粉玉"皮肤(P0.05)。随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这两种体色的皮肤、眼睛和鳍条中类胡萝卜素的种类和含量进行鉴定,发现"全红"的皮肤、眼睛和鳍条中含有大量的以酯化形式存在的虾青素和黄体素,以及部分未知的类胡萝卜素,而"粉玉"的这些组织中检测不到虾青素和黄体素等类胡萝卜素。"全红"鳍条中虾青素含量最高为(28.00±3.61)mg/kg,而皮肤中的黄体素含量最高为(62.34±4.93)mg/kg。研究表明:虾青素和黄体素等类胡萝卜素是瓯江彩鲤红色体色的关键色素,蝶啶色素对红色没有作用,瓯江彩鲤白色体色存在类胡萝卜素的缺失现象。
关键词:
瓯江彩鲤 类胡萝卜素 蝶啶色素 体色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伟 李池陶 曹顶臣 尹家胜
对水晶彩鲫(Carassius auratus transparent coloredvar.)、红鲫(C.a.redvar.)和锦鲤(Cyprinus carpio ornamentalvar.)腹膜脏层黑色素进行肉眼观察和密度分布统计。结果表明,这3种鱼的不同体色个体,腹膜脏层黑色素的密度不同。依据黑色素的密度,将其分为Ⅰ~Ⅵ级。水晶彩鲫的腹膜脏层黑色素密度:肉白a个体为Ⅰ级(无黑色素分布),肉白b和红白个体多数在Ⅰ~Ⅱ级,红色个体多数在Ⅰ~Ⅳ级,杂色个体多数在Ⅳ~Ⅵ级,密度表现出依次递增的趋势。红鲫的腹膜脏层黑色素密度:白色个体分布在Ⅲ级,红白个体分布在Ⅲ~Ⅳ级,红色个体分布在Ⅲ~Ⅴ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朱丽艳 马玉清 项松平 毕详 王剑 李巍 王成辉
以瓯江彩鲤5个配套选育系完全双列杂交产生的25个组合的子一代为研究对象,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全红"、"大花"、"麻花"、"粉玉"和"粉花"5种体色瓯江彩鲤的生长性状(体重、全长、体长、体高和体宽)进行了连续16个月的动态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5种体色瓯江彩鲤生长动态基本一致,呈现出"S"型生长特点,6-10月份生长极为迅速,其绝对生长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大花"和"粉花"两种体色瓯江彩鲤从一龄阶段起就表现出生长优势,其生长显著快于其他3种体色(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耀平 胡则辉 项松平 黄佩佩
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5种体色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color)("全红"、"粉玉"、"粉花"、"麻花"和"大花")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的14条引物在5种体色瓯江彩鲤中共检测到125个位点,多态位点比率达68%,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479 3,期望杂合度为0.273 9,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401 0;5种不同体色瓯江彩鲤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342 4,NJ法和UPMGA法对它们进行聚类分析显示"粉玉"、"粉花"和"全红"为一支,"麻花"和"大花"为另一支。应用引物848扩增的3个多态性位点构建了这5种不同体色瓯江彩鲤的DNA指纹图谱,可为不同...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王成辉 李思发 曾伟光 徐志彬 项松平 王剑 段江萍 潘增云
对五种体色的瓯江彩鲤进行稻田、网箱和水泥池生长对比试验,探讨体色与生长的遗传-环境互作。结果表明:瓯江彩鲤的体色与生长率存在一定程度的互作效应,在稻田中,“全红”和“麻花”彩鲤的生长率显著地高于其它三种体色(P<0.05);在网箱中,“大花”、“粉玉”和“粉花”彩鲤的生长率显著地高于“全红”和“麻花”彩鲤(P<0.05);在池塘中,“大花”彩鲤的生长率极显著高于其它四种体色彩鲤(P0.05)。由此认为,“全红”和“麻花”彩鲤比较适合稻田饲养,“大花”、“粉玉”和“粉花”彩鲤比较适合网箱或池塘饲养。“粉花”彩鲤与环境的互作效应最大。
关键词:
瓯江彩鲤 体色 生长 环境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红林 司周旋 杜金星 许细丹 王军 王成辉
为了解4种体色类型瓯江彩鲤(Cyprinuscarpiovar.color)("大花"–BR、"粉花"–BW、"全红"–WR、"粉玉"–WW)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程度,本研究对12月龄的4种体色瓯江彩鲤的相关形态性状(体长X_1、体宽X_2、体高X_3、头长X_4和尾柄高X_5)与体质量(Y)进行了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及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全红"体色在所测性状的变异系数均为最高,具有相对较大的选育潜力;4种体色瓯江彩鲤中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钱永生 陈红林 杜金星 刘至治 王成辉
瓯江彩鲤(Cyprinius carpio var. color)是一种既可食用又可观赏的优良养殖对象。为了解不同体色瓯江彩鲤间生长差异的代谢生理基础,本研究分析了4种体色类型("全红"、"大花"、"粉玉"和"粉花")瓯江彩鲤间的生长、摄食率、消化酶活性和呼吸代谢率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显示, 4种体色瓯江彩鲤的绝对增重率和特定增重率、日摄食量和日摄食率、胰蛋白酶活性大小差异顺序均为"大花">"粉花">"全红">"粉玉";其中带有大块黑色斑纹的"大花"和"粉花"体色个体的上述性状显著高于无黑色斑纹的"全红"和"粉玉"体色(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特定增重率和摄食率、特定增重率与胰蛋白酶活性、摄食率与胰蛋白酶、脂肪酶活性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全红">"粉花">"粉玉",表现出红色体色的呼吸耗氧率高于白色体色。以上结果反映了4种体色瓯江彩鲤的生长差异是与其相关代谢生理基础相关联的,为瓯江彩鲤的进一步种质改良与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瓯江彩鲤 生长 摄食 酶活性 耗氧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耀平 林植华 雷焕宗 王成辉 项松平
研究了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color)体重和形态特征等19个参数的两性异形及雌性个体生育力。结果表明:除特定体长1龄雌性个体的体高和体重显著小于雄性个体外,其它17个性状不存在显著的雌雄两性异型。在2龄鱼中,雌性个体的头长、头宽、头高、眼后头长、眼间距、尾鳍长、体重和躯干重显著大于雄性个体,而体高却显著小于雄性个体,其它性状也不存在显著的雌雄两性异型;对这9个差异显著的形态特征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第一和第二主成分共解释67.6%的变异,体高、体重和躯干重在第一主成分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解释42.9%变异),头宽和眼间距在第二主成分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解释24....
关键词:
瓯江彩鲤 形态 两性异形 生育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