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30)
- 2023(6802)
- 2022(5953)
- 2021(5322)
- 2020(4643)
- 2019(11005)
- 2018(10869)
- 2017(21243)
- 2016(12254)
- 2015(13964)
- 2014(14285)
- 2013(14668)
- 2012(13910)
- 2011(12696)
- 2010(12700)
- 2009(11694)
- 2008(12016)
- 2007(11119)
- 2006(9387)
- 2005(8382)
- 学科
- 济(52108)
- 经济(52053)
- 管理(36383)
- 业(32923)
- 方法(26754)
- 企(26459)
- 企业(26459)
- 数学(23942)
- 数学方法(23697)
- 学(15536)
- 财(14605)
- 农(14233)
- 环境(12432)
- 中国(11695)
- 务(9861)
- 财务(9844)
- 财务管理(9813)
- 贸(9777)
- 贸易(9776)
- 地方(9724)
- 业经(9505)
- 易(9380)
- 农业(9311)
- 和(9198)
- 企业财务(9001)
- 制(8701)
- 划(7934)
- 银(6987)
- 银行(6939)
- 理论(6898)
- 机构
- 大学(185125)
- 学院(183579)
- 济(72937)
- 经济(71321)
- 管理(67570)
- 研究(65723)
- 理学(57953)
- 理学院(57302)
- 管理学(56137)
- 管理学院(55815)
- 中国(47955)
- 科学(44678)
- 农(41553)
- 京(40131)
- 所(36481)
- 业大(34957)
- 研究所(33570)
- 财(32898)
- 农业(32749)
- 中心(29818)
- 江(28870)
- 财经(26277)
- 北京(25637)
- 院(24008)
- 经(23649)
- 范(22751)
- 省(22571)
- 师范(22456)
- 经济学(22337)
- 州(22327)
- 基金
- 项目(124195)
- 科学(94193)
- 基金(87974)
- 研究(83960)
- 家(80281)
- 国家(79707)
- 科学基金(64997)
- 社会(50391)
- 省(49640)
- 社会科(47672)
- 社会科学(47648)
- 基金项目(46847)
- 自然(44611)
- 自然科(43469)
- 自然科学(43448)
- 自然科学基金(42656)
- 划(42423)
- 教育(38075)
- 资助(37238)
- 编号(33284)
- 重点(28858)
- 发(26919)
- 部(26798)
- 成果(26692)
- 计划(26133)
- 科研(25211)
- 创(24687)
- 科技(24137)
- 课题(23431)
- 创新(23288)
共检索到265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周伟 高岚 郑彬
以Richards的森林固碳成本效益模型为基础,利用折现法计算森林的固碳量,对广东省30年项目期内两种生长速度不同的人工林固碳成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30年的项目期内,单位面积阔叶混交林累计固定的折现碳汇量(62.85t C/hm2)高过杉木人工纯林(47.04t C/hm2)。当考虑土地机会成本时,阔叶混交林固碳成本为391.38元/t C,低于杉木人工纯林(731.50元/t C)。固碳成本会随项目期限的增加而降低,随折现率的增加而增加。阔叶混交人工林的固碳成本对折现率的敏感程度要高于杉木人工纯林。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人工林 不同树种 固碳成本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治军 张小全 朱建华 罗云建 侯振宏 褚金翔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对广西主要人工林类型在一个完整轮伐期内的固碳成本现值动态变化及其敏感性进行系统分析和比较,并分析不同贴现率对各人工林类型固碳成本的影响,同时结合木材收益分析主要人工林类型固碳成本与净收益,并且将净收益与不考虑木材收益时的固碳成本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主要人工林固碳成本现值均随林龄的增加而降低;各人工林类型在轮伐期末的固碳成本现值以木荷+枫香、杉木、桉树较大,其中,木荷+枫香每吨碳171.8~283.4元,杉木178.3~271.7元,桉树211.0~225.9元;马尾松、柳杉+水杉、木麻黄+檫树较小,其中,马尾松每吨碳133.3~218.9元,柳杉+水杉133.0~205.7...
关键词:
人工林 固碳 成本核算 净收益 广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恒恒 李斌 栾晓峰
两栖动物是环境健康的重要指示物种(吴波等,2006),两栖动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评价具有重要意义(Jones et al.,2010)。许多国外学者对两栖、爬行动物与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利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Roloff et al.,2011;Steen et al.,2010),目前我国对该领域研究较少。国家林业局公布的全国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2004—2008)结果显示,我国人工林保存面积0.62亿hm2,持续居世界首位。福建省人工林保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孟海月 刘强 吴伟光
基于农户地块水平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投入产出数据,比较分析了不同经营类型毛竹林经营效益及相应的固碳能力。结果表明:1在当前经营技术与市场环境下,如果考虑经营者自身劳动投入成本,材用毛竹林与笋竹两用毛竹林的经营效益没有明显差异,两者成林后年均净收益分别为5 500和5 800元·hm-2。2以60 a经营周期计算,材用毛竹林与笋竹两用毛竹林年均固碳量为6.51和5.26 t·hm-2·a-1,分别为同等立地适生条件下速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的1.87倍和1.51倍。今后需要加强毛竹伐后固碳效率研究,以便对毛竹综合固碳能力做出更为全面准确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元玖 陈奇伯 熊好琴 舒蛟靖 赵吉霞
摘 要:采用样方法和收获法,根据光合作用方程式、碳税法和人工制氧法,对云南玉溪磨盘山华山松人工林(16 a 中龄林、26 a 近成熟林、43 a 成熟林)生物量、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固碳释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三种林龄华山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分别为 181.515 t·hm-2、284.679 t·hm-2、295.311 t·hm-2,碳储量分别为 85.751 3tC·hm-2、139.934 4 tC·hm-2、132.508 6 tC·hm-2,净碳储量分别为:5.365 3 tC·hm-2·a-1、5.383 6 tC·hm-2·a-1和 3.082 7tC·hm-2·a-1;三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少雄 李志辉 李天会 周国福 吴志华 周群英
通过分析1993年设立于广西东门林场的桉树人工林5种造林密度(1)2222株.hm-2、(2)1667株.hm-2、(3)1250株.hm-2、(4)883株.hm-2和(5)667株.hm-212年的生长数据,计算了连年生长量、平均生长量、材种出材量、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结果显示,6.3 a前5种密度蓄积生长量的差距达到极显著水平,8.3 a以后差异就不再显著;密度2222株.hm-2、1667株.hm-2和1250株.hm-2的数量成熟均为6 a,密度883株.hm-2为6.5a,密度667株.hm-2为7 a;造林密度越大,纸浆材的出材比例越高,而大、中径材出材比例越小,造林密度小,锯材...
关键词:
桉树 人工林 密度 蓄积生长量 经济效益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宁生
通过对1980 - 1993 年国际上(95 个国家) 耕地、经济和人口代表性数据的统计分析,讨论了国际上耕地面积变化—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之间的相关联系,重点论述了耕地面积减少的宏观驱动机制问题,指出耕地面积减少具有两种基本成因类型:1) 代价性减少,与经济的高速增长有关,以亚洲7 个发展中国家为代表;2) 保护性减少,与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以欧美日8 个发达国家为代表。
关键词:
国际比较,代价性减少,保护性减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关俊祺 蔡体久 满秀玲
选择小兴安岭主要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集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间的林内积雪样品,对其pH值、电导率及SO2-4、NH+4、NO-3、Cl-、K+、Ca2+、Mg2+、Fe、Mn离子质量浓度进行分析研究,为正确评价温带森林涵养水源功能及其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3种人工林中,Fe、Mn、K+、Ca2+、Mg2+、SO2-4、NO-3离子质量浓度均表现为云冷杉人工林较高,说明其保存营养成分的能力较强,不同类型人工林间差异不显著;2)除NH+4以外,冬季郁闭度最小的落叶松人工林内积雪中各离子质量浓度普遍较低,说明郁闭度对林内积雪的离子质量浓度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
小兴安岭 人工林 积雪 雪化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顺安 常庆瑞
选择黄土高原地区典型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土壤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CEC)等理化特性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人工林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成龄油松和刺槐林对土壤的培肥效应超过其幼龄林;成龄油松林和刺槐林土壤几乎无石灰反应;在树龄相同的条件下刺槐林对土壤培肥效应优于油松林。
关键词:
林龄 油松 刺槐 培肥效应 土壤肥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检贵
两极分化可以区分为静态意义上的两极分化和动态意义上的两极分化 ,两极分化在本质上代表一种收入或财富差别程度极大的分配状况。只要收入 (或财富 )差距确已达到了非常大的程度 ,即使没有出现“穷人越穷 ,富人越富” ,也完全有理由说社会上存在两极分化。
关键词:
两极分化 静态和动态 评判标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汤建民 黄文华
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将跳槽分为“为职业跳槽”和“为岗位跳槽”两类。区分了两者的具体特点,并对单位和个人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跳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为职业跳槽 为岗位跳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肖海峰 解松峰 丁朋辉 罗钊 宋喜悦 何蓓如 李宏斌 胡银岗 马翎健
为促进YS型小麦温敏不育系的研究利用,分别从细胞学、单倍体发生频率和剪穗后自交结实率三方面对1B/1R类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3314A和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非1B/1R类型)A731、A732、A733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易位系k3314A的根尖细胞含有2个随体染色体,YS型温敏不育系A732含有4个随体染色体;1B/1R型不育系K3314A有较高的单倍体频率发生,而YS型温敏不育系A731、A732、A733极少有单倍体产生;正季分蘖穗两种类型材料均不结实,1B/1R型K3314A的再生分蘖穗仍不结实,而YS型温敏型不育系A731、A732、A733的再生分蘖穗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自交...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书林 温作民
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地统计学方法及生态经济学价值量评估方法估算了广西斯道拉恩索公司两个原料林基地桉树人工林不同树种有机碳储量及其价值。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3种树种单位面积土壤有机碳储量平均值由大到小排列为:桉树(36.38 t/hm~2)>马尾松(35.02 t/hm~2)>杉木(33.37 t/hm~2),结果与其他学者利用样地调查方法估算的结果相一致;研究区森林土壤有机碳总储量为7.03×10~5t,总固碳价值为842.61亿元;3种树种单位面积价值量由大到小排列为:桉树(436.52万元/hm~2)>马尾松(420.28万元/hm~2)>杉木(400.47万元/hm~2)。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书林 温作民
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地统计学方法及生态经济学价值量评估方法估算了广西斯道拉恩索公司两个原料林基地桉树人工林不同树种有机碳储量及其价值。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3种树种单位面积土壤有机碳储量平均值由大到小排列为:桉树(36.38 t/hm2)>马尾松(35.02 t/hm2)>杉木(33.37 t/hm2),结果与其他学者利用样地调查方法估算的结果相一致;研究区森林土壤有机碳总储量为7.03×105t,总固碳价值为842.61亿元;3种树种单位面积价值量由大到小排列为:桉树(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利 崔娜 范海延 苗青 曲波 李天来
选用野生型番茄克梅留斯基(Solanum chmielewskii)和普通栽培型番茄Micro-Tom(Solanum lycopersicum)为试验材料,比较两种不同类型番茄花后不同生长阶段叶片中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动态变化,明确其在开花后叶片碳水化合物代谢的规律,为以Micro-Tom为试材的糖代谢研究及野生型番茄资源的利用服务。结果表明:在番茄开花后25d,叶片中果糖、葡萄糖含量Micro-Tom明显高于克梅留斯基,分别高出247%和290%;花后25,35d,45d Micro-Tom叶片中蔗糖含量高于克梅留斯基,分别高出111%、96%和169%;而克梅留斯基在花后15d,叶片中淀粉含...
关键词:
番茄 叶片 糖含量 糖代谢相关酶活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