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88)
2023(8878)
2022(7342)
2021(6981)
2020(5713)
2019(13076)
2018(12950)
2017(24257)
2016(12845)
2015(15060)
2014(14857)
2013(14956)
2012(14199)
2011(13277)
2010(13422)
2009(12570)
2008(12216)
2007(10877)
2006(9962)
2005(9181)
作者
(38054)
(31612)
(31551)
(30371)
(20458)
(15030)
(14292)
(12248)
(12232)
(11295)
(11230)
(10466)
(10417)
(10413)
(10214)
(9673)
(9502)
(9209)
(9177)
(8738)
(8477)
(7673)
(7606)
(7250)
(7219)
(7078)
(6964)
(6713)
(6535)
(6262)
学科
(75915)
经济(75855)
管理(32182)
(27092)
方法(24826)
数学(21967)
数学方法(21804)
(20936)
企业(20936)
中国(20897)
地方(17607)
(15871)
(14608)
(13610)
贸易(13599)
业经(13324)
(13136)
地方经济(12728)
(11514)
(11386)
(10329)
金融(10327)
(10192)
银行(10174)
环境(10084)
(9908)
农业(9420)
(9339)
理论(9321)
(9062)
机构
大学(195646)
学院(194097)
(94556)
经济(92965)
研究(75764)
管理(68072)
中国(58524)
理学(57018)
理学院(56323)
管理学(55500)
管理学院(55130)
科学(42624)
(42028)
(40752)
(38772)
研究所(35068)
中心(32435)
财经(32212)
经济学(31747)
(29339)
(28775)
(28700)
经济学院(28294)
北京(27674)
(26883)
(26352)
师范(26129)
业大(24283)
财经大学(23752)
科学院(23065)
基金
项目(121524)
科学(94952)
研究(91137)
基金(88104)
(77226)
国家(76663)
科学基金(64038)
社会(60216)
社会科(57182)
社会科学(57165)
基金项目(44836)
(44809)
教育(41837)
(38058)
自然(37548)
资助(37374)
自然科(36669)
自然科学(36658)
自然科学基金(36011)
编号(35317)
成果(30424)
(28128)
重点(27944)
(27790)
国家社会(26595)
课题(25755)
中国(25672)
(24719)
教育部(24389)
大学(23380)
期刊
(111080)
经济(111080)
研究(65820)
中国(41938)
(30531)
学报(29059)
科学(27423)
管理(27404)
(26514)
大学(22175)
教育(22024)
学学(20670)
经济研究(19920)
(19273)
金融(19273)
农业(18283)
技术(17797)
财经(17576)
(15464)
业经(14352)
问题(14310)
(13862)
世界(13128)
国际(12482)
(10883)
技术经济(10816)
统计(10377)
图书(9222)
(9009)
经济问题(8893)
共检索到3108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金成晓  
两种“范式”之争与中国经济学的构建●金成晓樊纲博士和崔之元博士分别对“苏联范式”与“西方范式”进行了批判,提出了自己的“范式危机”论,由此引发了两种“范式”的争论。虽然表面看来,两种“范式”之争仅涉及两种经济体系的价值判断,但其实质却在于中国经济学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玉琳  
马克思的"价值论范式"和萨缪尔森的"供求论范式"(或"财富论范式"),这两种不同的经济理论范式,在实证研究层面上可以相容和互补,而在规范研究和决策研究层面上却存在评价标准和制度选择的根本不同,前者是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理论体系,后者是为完善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理论体系。资本主义社会尚未创造出对这两种理论范式进行综合集成的制度基础,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创造了这种制度基础,才可能建立具有普遍意义的揭示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经济学理论范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景华  许彦  
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两种不同的经济学范式,在对经济行为主体人性假设前提问题上迥然有异。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人性假设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社会人"与"经济人"人性的不同假设成为两大范式的分水岭,这涉及人性与人的本质问题的认识,要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来考虑人性假设问题,提出一个具有更强解释力的经济学人性假定,演绎出一个能反映个人与社会现实互动关系的理论框架,促进经济学的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凤仪  
作为制度经济学的两种范式的代表人物,诺思明显受到了马克思的影响,两人的意识形态理论存在着多方面的共识。尽管如此,二者在意识形态的根源与变迁、意识形态与制度变迁的关系、意识形态的未来归宿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分歧。马克思“生产——产权——意识形态”的分析框架迄今仍是最有说服力的。应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改革与重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于金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转轨研究形成了四种主要经济学范式,即新制度经济学的"转轨成本-转轨收益"范式、新古典经济学的"市场化经济改革"范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市场经济体制"范式、"市场化生产方式-市场型社会主义制度"范式。认真分析这些转轨经济学范式,对于我们科学地总结我国市场化经济改革与转轨的实践经验,科学地推进转轨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正确而有效地指导我国未来经济转轨实践,既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富强  
自改革开放始,实践问题逐渐促发了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范式危机,并出现了占主流地位的"修补"改革观;20世纪90年代以后,现实意识开始上升到了理论意识层面,主张全面采用现代西方经济学范式的"替代"改革观逐渐占了主流,但进入21世纪后,这一观点又开始受到质疑。文章认为,构建中国经济学范式需要面临两个层次的契合:一是把探究事物本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实证事物现状的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契合起来,这主要涉及到探究当前经济学界两大分支的互补性和差异性问题;二是把西方学术界的经济理论与中国人的行为机理、社会文化契合起来,这涉及到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的本土性问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凤仪  
作为制度经济学的两种范式,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理论在意识形态的本质和功能、意识形态的根源与变迁、意识形态与制度变迁的关系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分歧。整体来看,马克思的分析框架迄今仍是最有说服力的。这些分歧的根源是方法论: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是制度个体主义和建构理性主义,马克思的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是制度整体主义与制度个体主义的统一、演进理性主义与建构理性主义的统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林  郭楚晗  
中国经济学的建构是一项致力于重塑中国经济理论体系,系统化、学理化、凝练化中国经济发展经验的百年理论命题。构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关键在于范式的重构。参见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古典经济学“一元多线论”的价值取向,新古典经济学融合“多元力量”、巩固“一元硬核”的范式特征,皆为中国经济学范式重构提供了路径指向。贯彻“一元主导、多元共生”的中国经济学范式新理念,就是要确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个“一元”价值观为指导,借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与时代化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成功经验,汲取融通,实现西方经济学范式的科学架构与中国传统优秀经济思想的“多元共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昉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要祝贺经济所90华诞,利用这个简短的发言来表达我对经济所的祝贺。今天,我选了一个具体的、大家关心的问题来谈一点看法。大家都很关心当前的经济形势,也不仅仅是今年或者这个季度,或者是这个月的经济形势,而是这些年的情况。大家都在说不同的经济学语言,有的时候有人说看不清楚、看不明白,一个人说的和另一个人说的不在一个思路上,所以有的时候很难讨论起来。所以,需要归纳一下。我发现,大多数讨论无非围绕三个经济学范式进行。我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章华  金雪军  
新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是制度演化分析的两种范式,本文在分别对新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在制度演化方面的现有研究做出概要性的述评的基础上,对两者做了详细的比较。在制度研究方面,尽管两种范式从前提假设、研究方法、分析框架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是两者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为了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制度演化,本文提出发展一个包括两者在内的“新范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靳涛  
在经济学长期发展的演革中,一直存在着两种研究范式的争论:一种是以“经济人”逻辑演绎为基础的主流经济学;另一种是以“演进理性”的历史主义—制度主义—演进主义为基础的非主流经济学。这两种经济学研究范式争论和碰撞了上百年。其实,我们应该用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二者。主流经济学的演绎逻辑分析框架适合于分析诸如经济活动的短期优化、市场关系和企业静态结构之类的可自我实施性问题;而后者的演化分析框架则适合于分析动态的宏观经济社会问题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演进问题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雷家彬  
国外高校分类研究通常遵循两种范式:一是分类学,属经验体系,一般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和聚类分析技术,用以描述高等教育发展现状、评价高校表现,展现高校有限维度的特征;二是类型学,属概念体系,主要运用思辨研究方法和理想类型法,往往以调整高等教育结构、预测高等教育趋势和探索高等学校本质为研究指向,多维度地描绘高等教育的结构关系。两种研究范式各有长短,因固有的互补性联系而常为国外学界所混合。理解这两种高校分类研究范式的适用情况对我国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柯凯鈇  
现行《劳动合同法》自2006年立法征求意见、审议通过和2008年生效实施,已经走过10年的历程,也是政、商、学各界争议不断的10年。争议的实质是劳动与资本权利义务关系,表现形式是立法选择的强制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的关系问题。其实,引起争议的关键根源在于劳动合同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劳动还是劳动力,其背后的理论渊源是经济学范式问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柯凯鈇  
现行《劳动合同法》自2006年立法征求意见、审议通过和2008年生效实施,已经走过10年的历程,也是政、商、学各界争议不断的10年。争议的实质是劳动与资本权利义务关系,表现形式是立法选择的强制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的关系问题。其实,引起争议的关键根源在于劳动合同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劳动还是劳动力,其背后的理论渊源是经济学范式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