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04)
- 2023(7294)
- 2022(6455)
- 2021(6095)
- 2020(5289)
- 2019(12441)
- 2018(12300)
- 2017(24572)
- 2016(13796)
- 2015(15675)
- 2014(15971)
- 2013(15929)
- 2012(15213)
- 2011(13848)
- 2010(14185)
- 2009(13535)
- 2008(13650)
- 2007(12569)
- 2006(10907)
- 2005(9865)
- 学科
- 济(57580)
- 经济(57525)
- 管理(38530)
- 业(37958)
- 企(29637)
- 企业(29637)
- 方法(27464)
- 数学(24712)
- 数学方法(24422)
- 农(17881)
- 财(16036)
- 中国(14988)
- 贸(12477)
- 贸易(12474)
- 易(12045)
- 地方(11985)
- 制(11746)
- 学(11638)
- 农业(11419)
- 业经(10977)
- 策(10218)
- 银(9985)
- 银行(9964)
- 行(9496)
- 务(9356)
- 财务(9332)
- 财务管理(9308)
- 融(9079)
- 金融(9077)
- 企业财务(8773)
- 机构
- 学院(201741)
- 大学(201240)
- 济(85971)
- 经济(84062)
- 管理(77063)
- 研究(69910)
- 理学(65693)
- 理学院(64970)
- 管理学(63836)
- 管理学院(63435)
- 中国(53626)
- 科学(42194)
- 京(42056)
- 财(40949)
- 农(36897)
- 所(36522)
- 研究所(32905)
- 中心(32810)
- 江(32207)
- 财经(31644)
- 业大(30226)
- 农业(29244)
- 经(28519)
- 北京(26652)
- 范(26439)
- 经济学(26265)
- 师范(26192)
- 州(25159)
- 院(24558)
- 经济学院(23762)
- 基金
- 项目(127189)
- 科学(99161)
- 研究(94042)
- 基金(90878)
- 家(78613)
- 国家(77939)
- 科学基金(65758)
- 社会(57905)
- 社会科(54834)
- 社会科学(54814)
- 省(50202)
- 基金项目(47426)
- 教育(43865)
- 划(42502)
- 自然(42284)
- 自然科(41250)
- 自然科学(41233)
- 自然科学基金(40498)
- 编号(39657)
- 资助(38716)
- 成果(33559)
- 部(28976)
- 重点(28751)
- 发(28001)
- 课题(27600)
- 创(25857)
- 教育部(24531)
- 科研(24526)
- 性(24369)
- 创新(24208)
共检索到3052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许世瑛 张辉
两次调低利率的政策取向与效果分析许世瑛张辉1996年,我国中央银行分别于5月1日和8月23日先后两次调低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其中第一次调息,存贷款利率平均下调0.98%和0.75%,同时决定:1、缩小金融机构流动资金贷款利率最高上浮限度,即除农村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柳泽民
自 1996年 6月以来 ,中央银行多次降息 ,以期克服世界经济放缓 ,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但实践证明 ,降息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导致我国降息效果不佳的原因在于 :( 1)投资的利率弹性低 ;( 2 )投资乘数较低 ;( 3 )消费信贷机制不健全 ,居民储蓄意愿仍强 ;( 4 )固定汇率制。对此 ,作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降息 效果分析 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红
人为低利率政策是日本金融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为民间部门创造租金机会,刺激了民间部门的发展,特别是通过降低企业投资成本,从金融层面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的高速增长。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其形成强的路径依赖,未能随着日本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及时地被废止,不仅助长了泡沫经济的形成,而且最终导致日本金融危机的爆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晶
自2008年12月以来,美国一直采取低利率与量化宽松搭配的货币政策模式。本文基于中国货币政策的运行环境和实施效应两方面,对美国持续低利率政策的溢出效应进行了检验,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结果证实美国长期较低的联邦基金利率对于中国货币政策这两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步加大。所以,中国的货币政策应在充分考虑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基础上适时调整。
关键词:
持续低利率 量化宽松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1996年两次降低利率对居民、企业和银行产生的影响编者按:继1996年5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降低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利率后,8月23日利率再次下调,这是根据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实施微调的重要举措,社会各界对此极为关注。本专题笔谈侧重反映了这两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罗婷 陈应仕 肖雨彤
为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把利率调整到较低水平。截至2019年底,实行超低利率经济体的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51.55%,非常规货币政策常态化的趋势明显。主要经济体实施超低利率政策的特点当前来看,主要经济体实行超低利率政策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稳定汇率,如瑞士、丹麦;二是维持适度通货膨胀率,如日本、欧元区等;三是刺激经济增长,主要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经济衰退,如美国、英国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房毅民
今年已连续两次调低银行存贷款利率,目的在于巩固治理整顿的成果,缓解工业生产增长缓慢和市场疲软。以降低贷款利率促进生产,降低存款利率刺激消费,从而使国民经济走出低谷,向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方向前进。这无疑是正确的,符合“双紧方针不变,适当调整力度”的原则,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实践中看,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就此谈点认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庄希丰 黄怡瑄
日本央行在最近一波的景气衰退中被指为货币政策操作不佳,因其似乎只专注降低利率而忽视其它传递管道。货币政策在景气差的低利率时期是否能有效果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台湾地区货币主管部门在上一波不景气中也不断以调降利率作为因应,因此本文利用VAR(向量自我回归)模型分别针对台湾地区及日本这两段经济不景气的低利率时期进行讨论分析。根据冲击反应分析显示,不论是台湾地区或日本在观察样本期间都得到货币政策无效的结论,其中台湾地区可能存在"投资陷阱";日本则发现存在"流动性陷阱"。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利率 汇率 股价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杜士平
浅析战后日本的低利率政策对其经济的负面影响上海财经大学,杜士平利率作为资金分配的杠杆和调节经济景气变化的金融政策工具,在现代经济和金融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战后日本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与其实行的低利率政策密切相关。但是,这种低利率政策挽杂了过多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雷 张哲 陈平
自2021年以来,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持续上涨,这是否意味着全球低利率时代的结束呢?本文基于自然利率的视角,将美国、德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四个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国家的长期国债利率分解为自然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货币政策利率的周期性成分和期限溢价等部分,并分析各个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以及自然利率的驱动因素和协同性特征。研究发现,美国人口老龄化和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降会导致自然利率下降,进而导致长期国债利率下降;美国、德国、英国和加拿大的自然利率具有高度协同特征,且美国自然利率的变化对其他三国自然利率变化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由此可见,全球低利率时代是否会结束的问题,可归结为美国低利率环境是否会发生根本转变,进而归结为美国人口老龄化和潜在经济增长率变化趋势是否会改变。尽管新冠疫情的冲击对全球潜在经济增长率造成了短期扰动,但从长期来看,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会改变,进而使得其潜在经济增长率下行的长期趋势保持不变,从而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自然利率低位运行的趋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小宇 黄沁怡
在利率下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探究如何增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与有效性有助于实现经济的平稳增长。基于菜单成本和信息效应理论,构建平滑局部投影(SLP)模型评估不同规模货币政策冲击对产出与通货膨胀的非对称影响。研究发现:货币政策效应存在冲击规模的非对称性,小规模货币政策冲击的实际产出效应更大;大规模货币政策冲击会在短期内产生更大的价格效应,而在长期其价格和实际产出效应均更小;货币政策效应存在明显的利率相依性,低利率时期,货币政策冲击的实际效应更强。因此,央行在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时应坚持“高频、微调”的货币政策调整模式,现阶段中国尚未陷入“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有效性未受影响,但货币当局仍需充分利用央行沟通引导私人部门形成理性预期进而降低两者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范正斌
美国是一个受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影响深重的国家。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主张,在利率政策上,只有使利率人为地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才能刺激私人投资和社会消费,提高就业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美国从30年代罗斯福新政,摆脱历史上最深刻、最持久的经济危机起,到9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彭京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宏观调控方面事实上走了一条高利率、高通货膨胀的互动攀升无根飞起的过热经济之路。1996年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治理,才有利率的两次成功下调,在我国首次实现“软着陆”。低利率、低通胀将是“软着陆”以后的中国经济的长期选择
关键词:
利率,通货膨胀,宏观调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晓宇 阮加
次贷危机后,日本持续实施超低利率政策。超低利率首先通过银行间市场传导,随后逐渐由金融市场向实体经济蔓延,影响消费、投资、本币币值以及货币的流动速度。本文采用VAR模型考察日本超低利率政策的传导机制,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和产出是超低利率的格兰杰原因,货币传导渠道较窄、传导效率不高;日本超低利率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明显,且影响具有长期性,对产出、货币流动速度、汇率、消费和投资的影响具有短期性,中长期影响相对减缓。
关键词:
日本超低利率 利率传导机制 传导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