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86)
- 2023(4898)
- 2022(4151)
- 2021(3608)
- 2020(3012)
- 2019(6706)
- 2018(6638)
- 2017(12834)
- 2016(6919)
- 2015(7764)
- 2014(8035)
- 2013(8379)
- 2012(8368)
- 2011(7936)
- 2010(8715)
- 2009(8607)
- 2008(7381)
- 2007(6539)
- 2006(6113)
- 2005(5791)
- 学科
- 济(55871)
- 经济(55822)
- 管理(17031)
- 地方(16017)
- 方法(14820)
- 业(13529)
- 数学(12984)
- 数学方法(12882)
- 地方经济(12263)
- 中国(10610)
- 企(10261)
- 企业(10261)
- 学(9717)
- 业经(8817)
- 融(8255)
- 金融(8255)
- 农(7763)
- 制(6811)
- 财(6750)
- 经济学(6685)
- 环境(6257)
- 银(6131)
- 银行(6112)
- 行(5990)
- 和(5883)
- 发(5788)
- 体(5763)
- 世界(5759)
- 农业(5649)
- 贸(5601)
- 机构
- 大学(113639)
- 学院(111291)
- 济(59947)
- 经济(58914)
- 研究(45912)
- 管理(38302)
- 中国(34266)
- 理学(31907)
- 理学院(31440)
- 管理学(31017)
- 管理学院(30776)
- 财(25427)
- 科学(24353)
- 京(23890)
- 所(23871)
- 研究所(21304)
- 经济学(20323)
- 财经(19770)
- 中心(19251)
- 经济学院(17889)
- 经(17783)
- 江(17096)
- 北京(15900)
- 院(15857)
- 范(15470)
- 师范(15358)
- 农(15352)
- 财经大学(14422)
- 科学院(13702)
- 州(13385)
- 基金
- 项目(64600)
- 科学(50524)
- 研究(48767)
- 基金(46665)
- 家(40182)
- 国家(39869)
- 社会(33153)
- 科学基金(33066)
- 社会科(31436)
- 社会科学(31427)
- 省(23855)
- 基金项目(23471)
- 教育(21618)
- 划(20095)
- 资助(20093)
- 自然(18578)
- 编号(18484)
- 自然科(18115)
- 自然科学(18112)
- 自然科学基金(17765)
- 成果(16565)
- 发(15932)
- 部(15043)
- 重点(14748)
- 国家社会(14282)
- 济(14001)
- 经济(13872)
- 课题(13645)
- 发展(13641)
- 展(13456)
共检索到187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闫屹 张轶倩 吕改平
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迅速蔓延全球,并进一步形成全球性经济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尽管各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救援措施,但并没能遏制危机的蔓延,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仍在继续。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这次危机,本文将这次金融危机与30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进行了深层次的比较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启示。
关键词:
次贷危机 三十年代经济危机 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鹤
本次危机爆发之后,我们一直在思考这次危机可能延续的时间、可能产生的深远国际影响和我们的对策。从2010年起,我们开始启动对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和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比较研究,邀请了人民银行、银监会、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参加,这些单位都完成了十分出色的分报告,本文是此项研究的总报告。总的看,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发生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之一。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危机频繁发生,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和本次国际金融危机是其中蔓延最广、破坏力最大的两次,它们都是资本主义内生矛盾积累到无法自我调节程度后的集中爆发。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雅菁
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爆发了席卷世界的第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机,这次危机使整个西方社会遭受了重创,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动荡,甚至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经济原因。美国成功应对了这次危机,之后从英国人手中得到了世界经济主导权,它的政策措施和市场体制也被其他国家不断借鉴。可是历史总会重演,80年后,美国的金融体系又出现了危机,殃及经济发展,乃至全球金融市场。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两次危机的原因、经济表现和相关措施,为我国健全金融市场机制提供经验,确保经济稳健成长。
关键词:
大萧条 次贷危机 金融衍生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孔令锋
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中国经济格局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相比,在经济实力、发展模式、就业增长、居民收入与消费等方面均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也决定了我国要彻底走出本次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全面复苏主要应依靠扩大内需和刺激消费。因此,促进就业增长与提高劳动者收入应成为未来宏观经济政策的优先选择,而为中小企业发展和个人创业创造更好的条件、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应成为政策的主要着力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谭旭东
2008年下半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及时地进行宏观调控予以应对。本文从五个方面对这次宏观调控与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采取的宏观调控进行比较分析,指出这次调控时面临的外部冲击大小不同,调控的灵活性、预见性不同,调控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力度不同,调控时的经济体制基础不同,调控时中国的经济实力不同。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以期能更为有效地拉动内需,走出经济低迷的状况。
关键词:
宏观调控 金融危机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董有德 肖杨希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化,国际金融形势的变化越来越引人注目,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经济也面临着巨大考验。本文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国际间政策协调三个方面对美国历史上两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相应结论及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学东
两次危机应对政策的比较虽然欧债危机是次贷危机的延续,但由于2008年底、2009年初全球一致的政策刺激,次贷危机得以迅速缓解,对于宏观经济而言,欧债危机也可以看作独立的危机过程。而且,欧债危机比次贷危机更难于解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东琪 朱传耿 周礼
分析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7年"世界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异同点与"两次金融危机"对世界及其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迪,为中国在今后经济发展中防范和应对金融危机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原因 影响 中国经济发展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阳建勋
一、美国次贷危机干预的国内国际措施(一)美国国内干预危机的主要措施为了应对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美国政府部门随着危机的发展加深陆续采用多种干预措施,主要表现为:1.危机之初的传统政策手段。危机爆发之初,美国政府对形势判断失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2007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冯玮
由于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和巨大的消费量,在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的同时,危机也向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蔓延。危机进一步引发了全球性信贷紧缩和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与恐慌。美国经济衰退所导致的全球需求增长的大幅放缓,必然对我国经济增长造成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蔓延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说明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及金融监管等有着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
次贷危机 影响 启示 监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连婕
近期,美国次贷证券引发的金融风波正向全球蔓延,由于次贷证券是以次级按揭贷款为基础资产的结构金融产品,因此,此次风波的发生及其演化反映了近年来美国住房金融市场的变化,而其根源在于全球流动性过剩推动的房地产价格飚升。由于我国资本项目尚未放开,资金跨境流动受限,我国经济受此轮次贷危机的直接影响有限。但应当看到,中国目前正经历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大幅上涨,在已进入加息周期的背景下,此轮风波足以对中国日益开放的金融业和价格连续上涨的房地产市场敲响警钟。
关键词:
次级贷款 房地产 流动性过剩 风险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韦荟 吕斌 孙莉
本文结合东莞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特点,总结了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及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空间演变的4个主要特征:随机分布、港口及铁路周边集中分布、极化分布以及扩散分布,并且分析了经济危机对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空间集聚形态的内在影响,最后提出在"后危机时代"适合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发展的策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胡海峰 孙飞
本文通过比较美国储贷危机和次贷危机引发的两次银行业危机成本的异同,寻求经济成本最低化和公共成本最优化的处理方案。研究发现,此次银行业危机的经济成本和公共成本都明显高于储贷危机,这一方面说明此次危机的严重程度,另一方面也对我国银行业敲响警钟,在危机处理时应注意把握救助界限,谨防救助成本的不合理激增。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乔磊
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其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超过了人们的估计与想象,吸引了众多的研究者。本文将这场危机与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从背景、机理、特征、原因和影响几方面进行了对比,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这场危机对中国在金融人才引进、创意产业发展和中国企业国际化等方面蕴含的机遇。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比较 机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阳建勋
对次贷危机进行干预是个两难选择,它既要弥补金融市场失灵,也要防止政府过度干预可能导致的道德风险。危机处理中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的平衡更需要考虑干预的成本和收益,以确定干预的合理界限。美国的次贷危机及其干预过程为中国提供了经验教训,其干预实践也对完善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监管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
次贷危机 干预实践 金融风险防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