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74)
2023(2141)
2022(1928)
2021(1855)
2020(1533)
2019(3630)
2018(3279)
2017(6094)
2016(3448)
2015(3780)
2014(3785)
2013(4059)
2012(3827)
2011(3391)
2010(3579)
2009(3457)
2008(3549)
2007(3235)
2006(2763)
2005(2640)
作者
(11061)
(9081)
(8921)
(8583)
(5889)
(4390)
(4198)
(3578)
(3536)
(3173)
(3138)
(3111)
(3082)
(3068)
(2909)
(2832)
(2702)
(2645)
(2565)
(2503)
(2387)
(2352)
(2293)
(2157)
(2104)
(2096)
(2009)
(1950)
(1864)
(1850)
学科
(11940)
经济(11919)
(8862)
管理(8823)
(6525)
企业(6525)
方法(6120)
数学(5625)
数学方法(5538)
教育(5128)
(4691)
(4333)
研究(4088)
中国(4053)
(4045)
(3658)
研究生(3548)
(3443)
制度(3440)
(2918)
(2911)
银行(2906)
财务(2900)
财务管理(2892)
(2808)
企业财务(2782)
(2746)
金融(2744)
农业(2712)
(2680)
机构
大学(51282)
学院(47419)
研究(19860)
(19563)
经济(18888)
管理(16655)
中国(15717)
理学(13769)
理学院(13590)
管理学(13224)
管理学院(13128)
(11398)
(10689)
科学(10594)
(9880)
(9496)
中心(9174)
(8869)
研究所(8610)
财经(7833)
(7706)
北京(7633)
业大(7354)
农业(7252)
(7143)
(7005)
(6717)
(6648)
师范(6633)
经济学(6512)
基金
项目(30218)
科学(23386)
研究(22187)
基金(21861)
(19518)
国家(19378)
科学基金(16101)
社会(13531)
社会科(12818)
社会科学(12815)
(11626)
教育(11550)
基金项目(10737)
自然(10513)
自然科(10286)
自然科学(10280)
自然科学基金(10100)
(10001)
资助(9774)
编号(8600)
成果(7427)
(7209)
重点(7049)
课题(6917)
大学(6245)
教育部(6190)
(6182)
(6169)
科研(5980)
创新(5865)
期刊
(22687)
经济(22687)
研究(19818)
中国(15793)
教育(10567)
(9083)
(8824)
金融(8824)
学报(8607)
(7990)
科学(7076)
(6916)
大学(6899)
学学(6274)
管理(5947)
农业(4958)
技术(4271)
财经(4100)
(3700)
卫生(3700)
(3506)
经济研究(3363)
研究生(3216)
学位(3196)
会计(3086)
(2856)
(2769)
统计(2647)
(2602)
财会(2431)
共检索到84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琳  
本文从我国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较西方国家更加有效、调控流动性更具优势、以及解决我国当前经济金融矛盾更具成效等方面,系统分析了近期我国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从收缩流动性、减轻通胀压力、缓解房地产上涨动能等方面,综合评估了这一政策的实施效果;并据此对我国货币政策取向进行了预测,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数量型货币政策仍将是我国最重要的金融调控手段之一。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颖  
人民银行自2003年9月起调高了存款准备金率和决定执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在7个月的时间里,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三次调整,提高了1!5个百分点,调整幅度高达25%-33%,这主要是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货币信贷增长偏快、投资需求膨胀等问题,对于金融结构尤其是对商业银行的实际经营效应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为我们深入研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操作提供了一个机会。本文主要是分析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和商业银行在哪些方面受到了货币政策的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盛松成  张璇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防范流动性风险和宏观间接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对货币市场基金实施准备金管理应以其存入银行的存款为对象拙文《余额宝与存款准备金管理》(盛松成、张璇:《余额宝与存款准备金管理》,《金融时报》,2014.3.19,02版)提出,余额宝等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的银行存款应受存款准备金管理,以缩小监管套利的空间,让金融市场的竞争环境更加公平合理,让货币政策的传导更加顺畅有效。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王罡  
一、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率一般来讲,商业银行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为了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的需要,商业银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劲草  
面对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货币政策成为调控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中央银行使用的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中,存款准备金率的三次频繁调整成为亮点.从存款准备金率三次调整的背景、目的、成效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方面阐述了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静文  李睿杰  
文章梳理了近期央行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的背景,指出此举主要是为调整非理性汇率预期、缓解美元流动性淤积和提升货币政策独立性。文章指出此举信号意义突出,且效果明显,人民币对美元弹性明显增强。后续在美元走势、经常项目差额和资本流入因素共同作用下,预计人民币将维持区间震荡走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丽华  孟照建  
从2006年7月到2008年3月,央行连续16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本文在比较分析历次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深层原因及其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宏观经济效应,认为单纯依靠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无法完全回收过剩的流动性,央行应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并用,再配合其他宏观调控政策才能真正起到治本的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鸿  
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提出采用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来辅助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督促金融机构从提高资本水平和改善资产质量两方面防范系统性风险,尽早达到宏观审慎要求。本课题通过对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概念与政策意义,在央行信贷调控中的作用,在我国实行的历史与发展、分类等方面厘清思路,重点从经济理论上分析其经济原理,运用计量经济学、博弈论等方法证明其将来的改进方向,并提出了改进将要面对的问题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洋  
本文通过对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十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证券市场总体影响显著,且呈现显著的负线性相关性,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存在滞后性,且受多种因素影响,此外,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不同行业的影响也不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涤龙  沈春华  欧阳胜银  
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经济系统平稳运行有着显著影响,而近年来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繁调整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文章以此为基础,构建了符合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实际的统计模型,并对2011下半年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趋势进行统计预测,保守估计认为存款准备金率至多出现三次调整机会,时间分别为2011年9月、11月和12月,上调空间预计达到23%。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任康钰  
2010年到2011年中期中国人民银行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后国内重新出现并不断增大的通货膨胀压力,连续多次上调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事实上,近年来央行频繁使用这一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状况做出反应。本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首先从理论上对准备金率调整的影响进行分析,然而再对准备金率调整后的现实状况进行观察和分析,最后进行一些评价和总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晓蕊  
存款准备金政策效应是与一个国家的具体制度相联系的,不能全以"猛药"来看待,必要时可以作为一个常规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使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