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99)
- 2023(4085)
- 2022(3374)
- 2021(3548)
- 2020(2825)
- 2019(6711)
- 2018(6926)
- 2017(10863)
- 2016(7380)
- 2015(8529)
- 2014(8889)
- 2013(8083)
- 2012(7782)
- 2011(7298)
- 2010(7788)
- 2009(7292)
- 2008(7268)
- 2007(6622)
- 2006(6148)
- 2005(5876)
- 学科
- 教育(19618)
- 济(17912)
- 经济(17873)
- 管理(13599)
- 中国(12841)
- 业(10365)
- 企(8662)
- 企业(8662)
- 理论(8655)
- 学(8252)
- 教学(7257)
- 方法(6630)
- 数学(5018)
- 发(4860)
- 数学方法(4795)
- 农(4784)
- 财(4700)
- 研究(4508)
- 发展(4399)
- 展(4275)
- 制(3940)
- 技术(3822)
- 革(3708)
- 和(3652)
- 思想(3549)
- 学法(3471)
- 教学法(3471)
- 贸(3461)
- 贸易(3455)
- 政治(3443)
- 机构
- 大学(101788)
- 学院(93270)
- 研究(40087)
- 教育(30425)
- 济(26813)
- 经济(25757)
- 管理(25725)
- 范(25667)
- 师范(25539)
- 京(25074)
- 中国(24270)
- 科学(24238)
- 师范大学(21304)
- 所(21072)
- 理学(21005)
- 理学院(20551)
- 管理学(19768)
- 管理学院(19550)
- 研究所(18853)
- 北京(17418)
- 江(16899)
- 中心(16740)
- 技术(15230)
- 院(14084)
- 财(14039)
- 职业(13606)
- 农(13513)
- 州(13148)
- 教育学(11604)
- 业大(11444)
- 基金
- 项目(52057)
- 研究(45808)
- 科学(41532)
- 基金(32957)
- 教育(30533)
- 家(28086)
- 国家(27646)
- 社会(24627)
- 成果(22840)
- 社会科(22837)
- 社会科学(22830)
- 编号(22157)
- 科学基金(21926)
- 省(20775)
- 划(20483)
- 课题(18992)
- 年(16529)
- 基金项目(15649)
- 资助(14101)
- 项目编号(13574)
- 规划(13456)
- 部(13435)
- 重点(13336)
- 性(12784)
- 自然(12398)
- 研究成果(12212)
- 自然科(12110)
- 自然科学(12107)
- 教育部(12105)
- 度(11969)
共检索到1708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慧敏
由于心理科学的发展与心理卫生运动的影响,人格发展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成为美国学术研究与学校改革中的新话题,本文探讨这一时期美国科学界与教育界人格概念的兴起与发展。在当时的教育界主要存在两种考查学生人格发展的倾向:一种试图量化人格概念,将其分解为可测量的外部行为特征,从而对学生的人格调适与行为问题进行标准化测验,这种方式脱胎于大众化教育时代学校应对个体差异的需求,也满足了学校对管理效率的追求,在更大范围的实践中得到应用;另一种方式将人格发展视为独特而动态的过程,试图通过个案史分析来阐释个体的整全人格,它在更小范围内为一些进步教育改革者和社会科学家所推崇,但对当时学校实践的影响甚小。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绍章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北萨哈林岛的石油成为苏联和日本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日本注重石油的经济、军事意义 ;苏联则从石油资源中开掘政治、经济潜能。在一定意义上 ,石油发挥了维系两国关系的战略效能。
关键词:
石油 苏联 日本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彭志文
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舞台上的悲剧,战争之间短暂的和平时期也充满了阴郁和混乱的气息。即便只是从货币金融的视角管窥之见,也足见这段历史背景复杂、根源深刻、影响深远。这一时期是国际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戴德铮
“经济力量”与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戴德铮日本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是由许许多多因素促成的结果。其中,日本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是根本原因,但经济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暴力的胜利与否,“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的生产又是以整个生产为基础,...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华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新的危机。日本借日英同盟关系对德宣战,侵占中国山东胶州湾。中国政府为避免和阻止日本的侵略,利用国际法,通过外交关系,采取中立、限制战区等系列措施和主张,均因为日本的反对和阻止失败了。1917年中国政府抓住德国施行潜水艇封锁政策引起国际愤慨之机,毅然对德绝交、宣战,加入协约国一方,具备了战后参加和会,进而收回失去的山东主权、利权的资格。巴黎和会中国代表收回山东主权、利权的要求虽然失败,但中国政府对德宣战,参加巴黎和会,融入国际社会,有着多方面的收获。中国政府从中立到宣战,所做出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国家的主权、利权,中国政府的所为符合国家利益。
关键词: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国政府 巴黎和会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谢赛
20世纪90年代以后,问责制逐步在美国的教师教育中开展起来,这为教师培养的质量提供了保障。到目前为止,美国教师教育问责制先后经历了三种表现形态:基于审核或认证标准的教师教育、未来教师在教师执照考试中的表现、未来教师对儿童学术成就的影响。从这三种形态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其两次转型:从输入到输出、从教师到儿童。
关键词:
美国 教师教育 问责制 转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俞章银
美国五、六十年代何以会发生黑人民权运动?通常的回答是黑人不堪再忍受其在这个国家中的二等公民地位所致。然而,在此之前,美国黑人的状况显然更糟,其不满情绪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乐一
二战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仍然在周期性波动中增长,但是,这一阶段出现的新的经济条件,使得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发生了一些变形,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如危机深度相对减弱,危机和衰退持续时间所占比重较战前下降;周期四个阶段的界线不如过去明显;危机的同期性与非同期性交错出现。其中第一个特征的突出表现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鹏
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农业经济获得了一次高速发展的良机。伴随着战争经济的推动,美国农业出口量空前增长,长期生产过剩所蓄存下来的大量农产品几乎全部售空,持续了20多年的美国第二次农业经济危机得到了彻底解决。利润推动了美国国内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总值猛增,农业从业者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和农业生产科技化的水平都出现了质的飞跃。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呈现出的"战争景气"现象是在特殊历史背景下出现的特殊现象,但对于美国农业经济的未来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凤玉 都本伟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一流大学群体崛起,使美国成为了世界的高等教育中心。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来看,美国一流大学群体之所以能崛起,是因为他们重视大学文化范式的创新;营造多元和开放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为一流大学提供雄厚的财力支撑;善于抓住历史的偶然机遇;任用具有卓越领导力的大学校长。我国要想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可以借鉴美国一流大学群体崛起的经验,在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进行高等教育模式的本土创新;必须要建构起大学-政府-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必须要建立起充足、稳定和多元的投资渠道;必须重视选拔任用卓越的大学领导者。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В.П.巴拉诺夫 朱蓓蓓 朱显平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日本侵华战争的起点,这已经是学术界毋庸置疑的一致结论。但是,对"九·一八事变"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系,学术界有不同看法。俄罗斯历史学博士巴拉诺夫教授依据大量历史事实提出了始于"九·一八事变"的日本侵华战争是二战开端的观点。日本策划和发动侵华战争的同时,就已经制定了分步骤占领远东、亚洲和世界的全面战争计划,并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付诸实施。为此,日本采取了一系列的欺骗手段来掩饰最终霸占世界的目的。"九·一八事变"真相的暴露迫使日本撕下伪装、退出国联。可以看出,日本始于"九·一八事变"的侵略行动与德国和意大利在欧洲所施行的计划一脉相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早起点。同时,也奠定了建立法西斯军事独裁侵略同盟的基础。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莉 丁邦平
"科学概念"是当今科学教育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美国FOSS教材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和《科学素养的基准》两大文件的指导下,宏观上以"理解性地学习科学概念"作为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具体构建了有层次的科学概念的内容体系,并通过观察和实验落实学生科学概念的获得,最后,以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表述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科学概念。以上这些,都值得我国在编写科学教材时借鉴。
关键词:
科学教材 科学概念 借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潇怡 孙慧芳
共通概念是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研究中受到高度关注的内容。传统的科学课程主要以学科领域作为组织科学内容的出发点,当前科学课程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表现为共通概念在科学课程中居于核心地位。共通概念的发展经历了从作为课程建构理念到以重要内容在课程中呈现进而统领科学课程内容的变化历程。美国当前基于共通概念架构科学内容的课程框架既体现了共通概念作为核心要素与其他内容维度之间的密切关系,也表现为共通概念具体内容的细化以及在不同年级之间的进阶要求。美国基于共通概念建构科学课程的发展对我国科学课程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关键词:
美国 共通概念 科学课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雁冰
美国科学教育滥觞于19世纪60年代,1920至1957年期间初步繁荣但同时也深陷功利主义泥沼。1957至1978年期间的美国科学教育"第一次革命"是20世纪科学教育领域最重要的事件,它集中彰显了科学文化与社会生活、科学文化与儿童心理之间的张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雁冰
1980年至今的美国科学教育总体上可以称为"第二次革命"时期。该时期的标志性成就是STS 运动、2061计划、SS&C 计划、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科学教育新分类学的研制以及把科学教育的认识基础明确奠定在建构主义之上。凡此种种,都是对"第一次革命"的反省和超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