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20)
2023(6190)
2022(5103)
2021(4537)
2020(3770)
2019(8432)
2018(8414)
2017(16078)
2016(8755)
2015(9819)
2014(9813)
2013(9597)
2012(8719)
2011(7919)
2010(8018)
2009(7850)
2008(7740)
2007(7091)
2006(6419)
2005(5901)
作者
(24248)
(20427)
(20397)
(19420)
(13035)
(9726)
(9264)
(7892)
(7816)
(7289)
(7097)
(6825)
(6740)
(6590)
(6475)
(6205)
(5979)
(5970)
(5959)
(5868)
(5264)
(4924)
(4788)
(4743)
(4632)
(4585)
(4548)
(4496)
(4081)
(3977)
学科
(33604)
经济(33444)
管理(31666)
(27137)
(24828)
企业(24828)
方法(13089)
(12920)
(12677)
业经(10468)
中国(10324)
(9825)
数学(9335)
数学方法(9199)
(8673)
(7366)
财务(7345)
体制(7333)
财务管理(7328)
(7257)
理论(7220)
企业财务(6997)
(6896)
(6504)
银行(6493)
(6197)
(6077)
金融(6072)
(5913)
农业(5909)
机构
大学(127368)
学院(125200)
(52676)
经济(51562)
管理(47860)
研究(42886)
理学(40934)
理学院(40457)
管理学(39807)
管理学院(39548)
中国(32676)
(29261)
(26314)
科学(23809)
财经(21974)
(20941)
(20043)
(19775)
中心(19348)
研究所(18399)
(18087)
经济学(16661)
北京(16399)
财经大学(16258)
业大(16255)
(16116)
师范(15973)
(15660)
(15073)
经济学院(14727)
基金
项目(81915)
科学(66012)
研究(61827)
基金(61207)
(52534)
国家(52081)
科学基金(45323)
社会(43250)
社会科(39835)
社会科学(39822)
基金项目(31836)
(31051)
教育(28852)
自然(27451)
自然科(26822)
自然科学(26816)
自然科学基金(26368)
(26230)
编号(24375)
资助(24004)
(21929)
成果(21416)
(19239)
重点(18495)
国家社会(17947)
课题(17347)
(17141)
教育部(17076)
(16638)
(16566)
期刊
(63102)
经济(63102)
研究(40698)
中国(29822)
(25001)
管理(19660)
学报(18647)
科学(17944)
(17578)
大学(15218)
教育(14889)
学学(14304)
(12673)
金融(12673)
财经(11982)
农业(11092)
(10244)
技术(9863)
经济研究(9517)
业经(9320)
问题(8061)
(6610)
(6266)
财会(5967)
会计(5789)
改革(5729)
(5729)
现代(5615)
理论(5533)
科技(5521)
共检索到198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丛松日  
马克思认为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两极分化。两极分化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与社会制度无关。发展生产力与两极分化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资本主义不能消除两极分化。邓小平承认社会主义存在两极分化 ,但可以消除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寿志敏  
本文从城市发展视角研究贫富两极分化加剧的问题。从理论上揭示了城市发展中贫富两极分化的根源与主导力量。指出城市化进程对贫富分化问题的现实影响是缩小地区和城乡差距的同时,又不合理地放大了贫富两极分化。借鉴德国与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发展经验,提出了对城市发展模式战略转型,遏制贫富两极分化加剧的一系列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金霞  谢丽华  
从基尼系数的持续走高和民众对贫富分化的切身感受两个方面看,中国已初现贫富两极分化。贫富两极分化的直接诱因是拉大收入差距的收入分配制度,这一制度在精英们的支撑下得以成型并固化,深层原因是制度的制定模式。贫富两极分化将成为中国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的隐患,因而亟需消解。政府消解贫富两极分化的根本措施是彻底变革制度制定模式,引入参与式治理。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秦愿  刘申锋  
健全适度性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十四五”期间社会保障领域改革重点,在推进共同富裕中担当重要职责。本文结合马克思社会保障理论,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演进趋势与适度性水平展开分析,发现其主要经历了集体性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完善、适度性社会保障制度探索三大阶段,且“共富”阶段下社会保障水平即将进入适度区间下限。进一步围绕支出、项目、结构、管理等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构成内容,对“共富”时期我国适度性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以共同富裕为导向,以优化支出、项目、结构、管理为抓手的制度优化方案,以此促进适度性社会保障制度持续增进国民福祉、构筑共同富裕现代化强国目标实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旭辉  
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道路,要立足我国的社会制度和现实国情。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缩小贫富差距、防贫减贫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调节功能。在过去四十多年来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历程中,虽然不同阶段的改革重心有所不同,但始终以促进共同富裕为使命,有着很强的逻辑连续性与目标一致性,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发展之路。“十四五”时期,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运行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人口老龄化趋势下的社会保障可持续性问题,快速城镇化趋势下的社会保障公平性与衔接性问题,经济新常态下的社会保障包容性问题。为了更好解决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公平性以及包容性问题,应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筹资渠道,盘活社保存量资金;增强社会保障制度对人口老龄化和经济新常态的适应性;完善社会救助与福利体系,并向新生代农民工延伸。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保营  钱津津  
本文主要研究当前我国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社会两极分化的现状和表现,具体分析了形成社会两极分化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由贫富差距和地区发展不平衡引起的社会两极分化问题的一些对策,以期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倡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创和谐社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新城  
我国正处在杜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当前条件下,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就应该承认由资本与劳动的对立所决定的在一定范围内的两极分化也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因此,应该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相互关系的原理来理解和对待两极分化;应该采取措施,缓和两极分化带来的社会矛盾;应该明确,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彻底消除两极分化现象。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方春  魏晶晶  
使用CHNS的8年调查数据,根据不同分组标志选取相应的极化测度方法,并结合相应的收入分布图分析我国居民收入两极分化状况,结果表明:基于中位数和平均数分组的我国居民收入两极分化以及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程度,在1988—2003年不断上升,而2003年以后开始下降;基于众数的分组不能很好地度量我国居民收入两极分化状况;而基于贫困线分组的两极分化指标一直表现出强劲的上升趋势。因此,在我国总体居民收入两极分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的背景下,贫困群体的收入和生活状况需要引起重视,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努力改善贫困群体的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现祥  王海港  
本文基于我国1978—2002年间居民在初次分配中的要素所得,采用核密度函数估计各省区的收入分布,加总得到全国的收入分布,进而考察我国初次分配中的收入分布演进。主要发现是,我国收入分布不断向右平移,逐渐呈现双峰分布,这直观地刻画了我国要素收入快速增长以及在初次分配中就呈现两极分化的现状;两极分化主要是由劳动贡献这个分配标准在产业间的差异造成的,要素贡献的其他差异对我国收入分布的扭曲程度为2%—15%。这些发现意味着,缓解、消除两极分化在于校正、消除经济体现有的一些扭曲及其对收入分配标准的影响,健全现行收入分配制度的运行环境。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圣明  
本文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形成两极分化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突出三个问题:其一、强调价值规律、按劳分配规律和资本积累规律对两极分化的作用;其二、市场与价值规律不是万能的,不能覆盖全社会;其三、政府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必须保证社会公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章洪海  苟娟娟  
两极分化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状态。从收入不良指数开始入手研究我国两极分化问题,又从收入不良指数的变化趋势和国际比较两个角度来分析我国是不是已经进入两极分化状态。结论非常明确,中国已经进入明显两极分化的社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董长瑞  
五等分比差法和基尼系数法是研究收入差异的公认方法,但在它们能否成为两极分化研究方法的问题上,理论界却产生了分歧。问题的焦点是,五等分比差法和基尼系数法能否反映两极分化的基本规定性,尤其是两极分化质的规定性?本文认为,两极分化包括质的规定性、量的规定性和发展趋势的规定性,五等分比差法和基尼系数法不仅能反映两极分化量的规定性和发展趋势的规定性,而且也能反映出两极分化质的规定性,是研究两极分化的有效方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何文炯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国家发展的基本任务之一。文章讨论了基本公共服务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指出基本公共服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但是,中国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短板”,城乡、区域和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还有明显的差距,与共同富裕的要求不相适应。文章建议紧扣共同富裕建设目标,注重系统性整体设计,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规范性、反贫困功能和收入再分配功能,加强统筹协调,优化资源配置,保持适宜水平,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现阶段的重点是,完善项目体系,改进制度设计,创新运行机制,建立标准体系,增强基层服务能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实  
步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后,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越来越不容忽视,实现共同富裕成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从为什么要推进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推进共同富裕面临的主要挑战、构建收入分配的基础性制度以及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实施五个方面,阐释了中国推进共同富裕的必要性以及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从收入分配制度创新的角度,提出了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希望能通过更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跨越中等收入阶段。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郑淋议   钱文荣  
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中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突破口,然而,长期乡村制度供给的滞后成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发展掣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和“三农”问题现状,文章认为,要坚持底线思维和发展思维,建立健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制度供给体系,一方面从农业、农民和农村分别入手,健全以生产者为导向的农业支持保障制度,完善以提升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以城乡资源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农村公共保障制度,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关键性制度安排;另一方面从农业、农民和农村整体出发,巩固和完善以共同富裕为旨归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协同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构筑根本性制度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