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39)
2023(12495)
2022(11071)
2021(10379)
2020(8863)
2019(20411)
2018(20007)
2017(39404)
2016(21327)
2015(24095)
2014(23801)
2013(23593)
2012(21362)
2011(19195)
2010(18976)
2009(17601)
2008(17245)
2007(15003)
2006(13039)
2005(11530)
作者
(59592)
(49333)
(49097)
(46669)
(31615)
(23649)
(22291)
(19364)
(18807)
(17609)
(16952)
(16532)
(15484)
(15482)
(15187)
(15151)
(14710)
(14684)
(14235)
(14048)
(12176)
(12052)
(11981)
(11219)
(11005)
(10896)
(10830)
(10799)
(9841)
(9672)
学科
(85170)
经济(85035)
管理(69568)
(65858)
(57494)
企业(57494)
方法(43676)
数学(38246)
数学方法(37884)
(26980)
(21483)
中国(20195)
业经(18759)
(18682)
财务(18618)
财务管理(18584)
企业财务(17834)
(17681)
(17293)
地方(15695)
(14285)
贸易(14279)
农业(14015)
技术(13827)
(13727)
理论(13393)
(13337)
环境(12917)
(12778)
(12693)
机构
大学(304356)
学院(299772)
管理(125680)
(119150)
经济(116643)
理学(110192)
理学院(109086)
管理学(107448)
管理学院(106890)
研究(93493)
中国(69767)
(63293)
(57802)
科学(56360)
财经(46810)
(45215)
业大(43513)
(43454)
中心(42706)
(42668)
(41499)
研究所(40941)
北京(39670)
(37769)
师范(37454)
经济学(35660)
财经大学(35141)
(34339)
(34211)
农业(33869)
基金
项目(209038)
科学(165326)
基金(154098)
研究(153750)
(132887)
国家(131794)
科学基金(114769)
社会(98443)
社会科(93265)
社会科学(93242)
基金项目(82489)
(80069)
自然(74699)
自然科(72932)
自然科学(72919)
自然科学基金(71655)
教育(70475)
(67426)
资助(63477)
编号(62253)
成果(50509)
(47215)
重点(45827)
(43567)
(42365)
课题(41672)
教育部(41228)
创新(40534)
人文(40455)
国家社会(40315)
期刊
(125195)
经济(125195)
研究(86714)
中国(51886)
学报(45810)
(45570)
管理(44710)
科学(42207)
(38887)
大学(35421)
学学(33396)
教育(29865)
农业(26885)
(25167)
金融(25167)
技术(23713)
财经(23035)
业经(20201)
经济研究(19542)
(19375)
问题(16318)
理论(15207)
图书(14861)
科技(14218)
技术经济(14042)
实践(13951)
(13951)
(13618)
(13382)
财会(13283)
共检索到423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磊  徐向艺  
本文采用灰色关联理论的实证方法,借鉴公司控制权理论关于控制权价值的研究思路,以2008年度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终极控制人,基于行业和控制方式两个维度系统考察终极股东所有权、控制权以及两权分离度的状况,同时考察两权分离度与公司治理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两权分离状况较为严重,两权偏离度平均达到9.30;并且,不同的行业特征条件下,终极所有权、控制权、两权分离度以及治理绩效均有较大的差异。金字塔结构是最常见的控制方式,在此种控制方式下,两权分离度最大,达到11.53;同时,亦有18.8%的终极控制人选择直接控制,说明有相当数量的民营上市公司终极股东不愿放弃大股...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雷  党兴华  杨敏利  
文章将公司治理中的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配置纳入终极控制人超额控制的分析框架,以沪深两市A股市场的170家国有上市公司2007年截面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了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偏离度对国有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并对终极控股股东超额控制与非超额控制下,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配置结构与传统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绩效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终极控股股东存在超额控制时,总经理兼任董事长或副董事长与企业绩效正相关,经理层持股比例、高层管理者平均年薪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不存在超额控制时,执行董事比例、总经理兼任董事长或副董事长对企业绩效具有负向影响,管理层持股比例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研究结果还显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欣哲  周静  罗春燕  黄璜  
以中国的投资者保护为研究出发点,本文搜集沪深两市挂牌交易的由自然人创立并拥有的民营公司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其两权分离程度、内部制衡机制与公司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民营公司内部,控制权和所有权的分离对公司的经营绩效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两权分离程度越大,对公司经营绩效的负面作用越大;其次,内部制衡机制与公司经营绩效显著正相关,制衡机制越强,抑制终极控股股东的侵占行为的效果越显著;最后,两权分离程度与内部制衡机制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在两权分离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制衡机制的程度越强,对于减少终极控股股东与中小投资者之间的委托代理成本,改善公司经营绩效的效果越明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谢德明  李朝晖  丁焕强  
文章选取2008年度民营化上市公司325个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得出金字塔股权结构下现金流权和投票权对企业价值具有激励作用,目前的两权分离状态没有引起公司价值的损害,相反还有微弱的正向作用;资产负债率和资产规模有正向影响作用,民营化上市公司"未老先衰"现象严重。研究增进了对民营化后上市公司经济效果的认识。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志远  靳光辉  
投资者情绪不仅影响证券估价,而且影响公司财务决策,尤其是投资者情绪会对公司资本投资决策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代理问题或者融资约束问题会导致公司出现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等投资非效率现象,而投资者情绪对投资非效率有"恶化"和"校正"两方面的作用。在股权集中的制度背景下,通过定量分析考察投资者情绪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对投资非效率的影响受到股东持股比例以及两权分离程度的调节作用。投资者情绪对过度投资的恶化作用在股东持股比例较为分散、绝对控股附近以及两权不分离的公司表现显著;而对投资不足的校正作用只在股东持股比例较高以及中等程度两权分离的公司表现显著。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晓  
本文选取2010-2012年证券市场样本企业观测数据,实证检验两权分离水平、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利害关系人保护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两权分离度与资产回报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提升两权分离度可带来偿债风险的低水平。两权分离度与经营现金流占比没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相关关系,表明在现代企业经营模式下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时,激励机制是公司治理不可忽略的重要举措。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汉民  韩彬  
公司治理的演进过程也是所有权和控制权以及经营权分离的过程。通过对英美国家公司发展不同时期两权分离的历史考察,发现两权分离与公司治理演进之间存在依存关系:两权分离依次经历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控制权和经营权分离和同股不同权等阶段,不同形式的两权分离带来不同的公司治理问题,从而产生相应的治理手段,推动着公司治理的演进。通过对中国企业改革和发展过程的历史回顾也证明了两权分离与公司治理之间存在共同演进关系。针对研究发现,最后提出了我国公司治理改革的方向性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春华  杨兴全  陈旭东  
以2007-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收购、资产收购以及直接吸收合并等扩张性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权以及两权分离对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的收购公司并购后1-2年内股东财富都遭受了严重的损失;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权对公司并购绩效具有"激励效应",而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会导致公司并购绩效的恶化。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公司高自由现金流和低成长性会加强两权分离对公司并购绩效的负向影响,并且两权分离对公司并购绩效的负面影响在民营上市公司更加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春霞  
本文详细解读了“两权分离度”(SEP)这一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并对我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的两权分离度现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
[期刊] 改革  [作者] 关鑫  高闯  
根据两权分离程度和两权偏离程度变化的不同组合,我国公司治理大致经历了萌芽期、试水期、跟进期、改进期和完善期五个阶段。公司治理渐渐由股东单边治理模式向大股东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转化,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有了较大改进,并呈现出显著的经济型治理特征。但是,由两权分离与两权偏离导致的两类委托代理问题依旧存在,无论是国有上市公司,还是民营上市公司,终极股东控制下的经理人败德问题、终极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剥夺问题、股东合谋和控制权争夺问题都亟待解决。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崔学刚  张宏亮  
企业的集团化伴随着"金字塔"式的多层控股结构的产生,"金子塔"股权结构带来了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进而对公司价值产生影响。文章运用我国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金字塔"股权结构、两权分离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状况与影响机制。研究结论对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完善公司治理、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肖彦  祝笑梅  
投资效率对企业发展及其价值提升都有重要意义。我国具有特殊的治理环境,在金字塔层级的公司结构下,文章从产权特征、两权分离度的角度研究投资效率。选取2009—2013年深沪两市1 253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其中658家中央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595家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1 121家民营控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两权分离度在不同产权特征下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权分离度与投资效率呈负相关关系,国有企业两权分离度与投资效率负相关关系显著于民营企业,地方国有企业两权分离度与投资过度的相关关系显著于中央国有企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莹  
以沪、深两市2009—2016年全部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分析师跟进能否抑制由两权分离导致的企业过度投资行为,以验证分析师的外部治理作用。考虑到不同产权性质下可能存在不同情况,进一步区分产权性质并对其进行研究。实证分析发现:两权分离程度与企业过度投资正相关;分析师跟进不仅没能降低由两权分离导致的企业过度投资,反而增强了二者之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研究显示,这种增强效果在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尹林辉  陈喜平  
以2004—2013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探索分析终极所有权性质、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和所有权的两权分离度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以及两权分离度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在不同终极所有权性质下其显著性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国有控股公司与非国有控股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并没有系统性差异;两权分离度与权益资本成本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非国有控股公司相比国有控股公司,其两权分离度与权益资本成本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宋春霞  
本文以2003-2004年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资产状况、现金收入与发展前景等方面的数据,采用理论分析、描述性统计与多元回归假设检验等方法,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两权分离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上市公司的企业规模、企业资产可控性、现金流状况、企业发展前景、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终极控制人控制层级与股权性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