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68)
2023(6144)
2022(5133)
2021(4781)
2020(4193)
2019(9719)
2018(9493)
2017(18867)
2016(10196)
2015(11575)
2014(11496)
2013(11552)
2012(10936)
2011(10099)
2010(10166)
2009(9935)
2008(9940)
2007(8793)
2006(7719)
2005(7162)
作者
(28996)
(24370)
(24347)
(23225)
(15899)
(11768)
(11141)
(9430)
(9368)
(8863)
(8470)
(8433)
(7961)
(7850)
(7834)
(7630)
(7444)
(7105)
(7090)
(6910)
(6352)
(6074)
(5951)
(5636)
(5537)
(5515)
(5354)
(5267)
(5039)
(4797)
学科
(51028)
经济(50928)
管理(35580)
(34213)
(30062)
企业(30062)
方法(28695)
数学(25266)
数学方法(25101)
(16205)
(11774)
(11535)
(10940)
财务(10926)
财务管理(10903)
中国(10845)
企业财务(10627)
业经(9698)
(9638)
(8199)
贸易(8198)
(8188)
(8127)
金融(8127)
(8019)
银行(8010)
理论(7954)
(7806)
(7606)
农业(7538)
机构
大学(161328)
学院(156027)
(69389)
经济(68136)
管理(63087)
理学(54795)
理学院(54292)
管理学(53544)
管理学院(53242)
研究(47529)
中国(37969)
(35578)
(32496)
财经(28552)
(26041)
科学(25682)
经济学(23152)
(22838)
(22833)
(22675)
中心(22271)
财经大学(21483)
业大(21050)
经济学院(20976)
北京(20404)
研究所(20177)
(18416)
师范(18270)
商学(18160)
商学院(18021)
基金
项目(100893)
科学(80761)
基金(77197)
研究(73482)
(66106)
国家(65553)
科学基金(57302)
社会(50268)
社会科(47751)
社会科学(47739)
基金项目(40280)
(36658)
自然(36144)
自然科(35229)
自然科学(35219)
自然科学基金(34672)
教育(34435)
资助(32694)
(31054)
编号(28301)
(24481)
成果(23975)
重点(22110)
教育部(21920)
国家社会(21612)
人文(21002)
(20913)
(20334)
大学(20152)
(19618)
期刊
(74504)
经济(74504)
研究(47158)
(29392)
中国(27482)
学报(23318)
管理(22914)
科学(21054)
(20016)
大学(18851)
学学(17638)
(17069)
金融(17069)
财经(16182)
(13705)
农业(12585)
教育(12565)
经济研究(11565)
技术(11372)
业经(11323)
问题(10653)
(8583)
统计(8303)
技术经济(8052)
理论(7530)
(7513)
(7161)
商业(7152)
财会(6805)
决策(6795)
共检索到2295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晓  
本文选取2010-2012年证券市场样本企业观测数据,实证检验两权分离水平、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利害关系人保护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两权分离度与资产回报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提升两权分离度可带来偿债风险的低水平。两权分离度与经营现金流占比没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相关关系,表明在现代企业经营模式下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时,激励机制是公司治理不可忽略的重要举措。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邹平  付莹  
在集中的股权结构下,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享有的控制权可能超过其持有的现金流权,造成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两权分离"。两权分离致使股权结构更加复杂,为控股股东关联交易、淘空上市公司和利润转移等行为提供了便利。文章从理论角度考察了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对企业价值及资本结构的影响,并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试图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以及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雷英  徐玲丽  
费用粘性是一种常见而且合理的费用习性,然而由于代理问题导致的费用粘性却会对企业长期价值创造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将终极控制人的代理问题引入费用粘性研究,证明了产权性质的不同,会导致终极控制人股权结构对费用粘性的影响存在差异: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权越大,激励协同作用越大,从而导致费用粘性减小;其两权分离度越大,控制权成本就越小,这会使得以终极控制人为主导的经理人的"帝国构建"动机增强,从而增大费用粘性。而在国有上市公司中,由于所有者虚位,现金流权的增大并不能够有效抑制费用粘性;其两权分离度增加会同时减少政治干涉以及增强国企经理人控制,这两股力量的此消彼长导致两权分离度对费用粘性并无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富荣  
一、引言伯利和米恩斯早在1932年在他们的名著《现代公司和私有财产》中,从美国非金融公司中挑选了规模最大的200家进行分析,提出了股权分散的假设,即所有权与控制权两权分离(下文称为两权分离)。公司的大部分所有权分散在各中小股东之间,而控制权则被管理者所掌握,从而引发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然而,纵观1980年以后的股权结构的相关研究,却发现了与前者不同的观点,大部分国家的上市公司中,其控制权与所有权并未向前者所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卿  
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高度分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样本。本文从终极控制人的视角,以我国2003-2007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及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对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随着终极控股股东现金流权的增加而趋于下降;伴随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水平的增加而上升。这种结果和自由现金流假说一致,即控股股东拥有过多的自由现金流可能导致过度投资,并且这种过度投资问题在资产收益率低的公司里更加严重。我们的结果不仅解决了以往关于现金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尹林辉  陈喜平  
以2004—2013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探索分析终极所有权性质、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和所有权的两权分离度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以及两权分离度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在不同终极所有权性质下其显著性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国有控股公司与非国有控股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并没有系统性差异;两权分离度与权益资本成本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非国有控股公司相比国有控股公司,其两权分离度与权益资本成本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磊  徐向艺  
本文采用灰色关联理论的实证方法,借鉴公司控制权理论关于控制权价值的研究思路,以2008年度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终极控制人,基于行业和控制方式两个维度系统考察终极股东所有权、控制权以及两权分离度的状况,同时考察两权分离度与公司治理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两权分离状况较为严重,两权偏离度平均达到9.30;并且,不同的行业特征条件下,终极所有权、控制权、两权分离度以及治理绩效均有较大的差异。金字塔结构是最常见的控制方式,在此种控制方式下,两权分离度最大,达到11.53;同时,亦有18.8%的终极控制人选择直接控制,说明有相当数量的民营上市公司终极股东不愿放弃大股...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支晓强  童盼  
本文考察了业绩报酬敏感度对企业内部现金流与投资行为之间关系的影响。文章发现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不仅受到内外部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融资约束的影响,而且受到了股东-经理代理问题的影响,但是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解释力度相对较强。另外,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和管理层业绩报酬敏感度之间的关系受到公司控股股东所有权性质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徐新  
本文采用事件分析法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A股现金股利的市场反应,样本分成股利增加、股利减少、股利不变和首次发放股利四组。研究发现,相对于股利不变样本组,股利增加样本公司可以获得显著为正的平均累计超常收益率,而股利减小样本公司获得了显著为负的平均累计超常收益率。同时还发现,首次发放股利公司实现了最大的超常收益。研究结论支持了现金股利信号传递假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凯  朱泽钢  
股利政策在中国资本市场存在自身的特点,其中低股利是一个突出的特征。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数据检验了以下假设:在股权高度集中的条件下,现金流控制权和索取权分离导致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进行掠夺,造成企业现金流不足,为此,企业通过融资来满足经营需要,同时边际融资成本递增造成掠夺成本逐步上升,因此,大股东选择低股利政策以"支持"上市公司,最终实现股权利益最大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进  
文章以终极所有权理论为分析框架,以在我国中小板上市三年以上的家族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背景下的上市公司成长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家族控股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与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程度之间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两权之间适度分离有利于企业成长,过度分离不利于企业成长。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杨兴全  张照南  
利用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披露的2003年—2006年的终极控股股东数据和樊纲、王小鲁(2007年)编制的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数据及其子数据构建各地区公司治理环境指数,检验治理环境、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及现金持有量的关系。研究发现,治理环境与现金持有量正相关;终极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度与现金持有量显著负相关,治理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减轻这种负向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晓霞  
以有效市场假设理论(EMH)为基础,结合当前我国股票市场的具体情况,运用残差项序列自相关检验和游程检验的方法对我国上海股市效率进行检验。以上海股市综合指数收益率为样本,对其进行残差项序列自相关检验和游程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我国沪市尚未达到真正的弱式有效,正处于从无效市场向弱式有效市场的不稳定的过渡阶段,所以EMH在上海股市不成立。为此,应该加强我国证券市场各种法规制度建设,加快股权分置改革步伐,进一步促使我国股市从无效市场向弱式有效市场过渡,使我国股市在资源配置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国鼎  
分红监管政策对于两权分离度与现金分红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笔者以2004—2018年中国沪深A股市场中上市企业的相关数据,从样本总体以及区分监管政策类型、企业所有制类型、企业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等维度,实证检验了两权分离度对企业现金分红的影响及其间分红监管政策发挥的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证实:两权分离度对企业现金分红有负向影响,但是半强制分红政策削弱了这种负向影响;区分所有制类型检验证实,半强制分红政策对国有企业中两权分离度与现金分红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更大;区分企业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检验证实,半强制分红政策对低市场化程度地区之企业两权分离度与现金分红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更大;实施差异化分红政策增强成长期企业中两权分离度与现金分红之间的负向关系,削弱成熟期企业中两权分离度与现金分红之间的负向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拓展了宏观经济政策下的企业代理理论,能够为改进监管政策以及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申明龙  
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面临不同程度的融资约束。而融资约束与企业现金流敏感度之间存在着影响关系。与以往研究关注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不同,本文沿用Heitor(2004)的方法,分析融资约束与现金-现金流敏感度之间的关系。以沪深两市的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发现存在融资约束的企业其现金-现金流敏感度为正,而不存在融资约束的企业不显著。同时进一步发现,企业所有权性质、企业负债率都会对现金-现金流敏感度产生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