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39)
2023(5346)
2022(4521)
2021(4440)
2020(3599)
2019(8231)
2018(8217)
2017(16888)
2016(9425)
2015(10845)
2014(10508)
2013(10276)
2012(9861)
2011(8714)
2010(9131)
2009(8801)
2008(8915)
2007(7945)
2006(7207)
2005(6794)
作者
(24841)
(20478)
(20247)
(19504)
(13014)
(9594)
(9516)
(7841)
(7706)
(7472)
(6754)
(6715)
(6594)
(6405)
(6365)
(6226)
(6154)
(6005)
(5985)
(5973)
(5276)
(5106)
(4888)
(4744)
(4642)
(4632)
(4624)
(4566)
(4090)
(4049)
学科
(34811)
经济(34752)
管理(31774)
(31393)
(27050)
企业(27050)
方法(16870)
(16619)
数学(15068)
数学方法(14996)
中国(12203)
(12197)
财务(12194)
财务管理(12167)
企业财务(11780)
(11586)
(10260)
(8323)
业经(7764)
(7722)
银行(7714)
(7370)
体制(7090)
(6988)
贸易(6978)
(6749)
(6609)
金融(6609)
农业(6113)
(5643)
机构
大学(133408)
学院(132675)
(56179)
经济(54997)
管理(50657)
理学(43018)
理学院(42653)
管理学(42206)
管理学院(41952)
研究(41068)
中国(35056)
(32632)
(27625)
财经(25319)
(22987)
科学(20389)
(19848)
(19473)
财经大学(19069)
中心(18817)
北京(18233)
经济学(17623)
研究所(17016)
(16088)
经济学院(16072)
(15913)
(15913)
师范(15785)
商学(15049)
商学院(14959)
基金
项目(76524)
研究(61334)
科学(59782)
基金(55293)
(46176)
国家(45766)
社会(39295)
科学基金(39232)
社会科(37176)
社会科学(37166)
教育(29608)
基金项目(28694)
(28369)
编号(26127)
(23900)
成果(23256)
资助(22911)
自然(22494)
自然科(21868)
自然科学(21862)
自然科学基金(21498)
(18911)
课题(17755)
(17252)
重点(17019)
教育部(16938)
(16728)
项目编号(16443)
国家社会(16363)
人文(16114)
期刊
(64258)
经济(64258)
研究(43859)
(27114)
中国(25758)
管理(20211)
(17054)
金融(17054)
教育(16477)
学报(15646)
(15407)
科学(14567)
财经(13286)
大学(13133)
学学(12135)
(11307)
技术(11272)
业经(10519)
经济研究(10517)
农业(10462)
问题(9337)
(8748)
国际(7692)
会计(7655)
理论(7534)
财会(7360)
实践(6702)
(6702)
商业(6174)
现代(6153)
共检索到2074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汉民  韩彬  
公司治理的演进过程也是所有权和控制权以及经营权分离的过程。通过对英美国家公司发展不同时期两权分离的历史考察,发现两权分离与公司治理演进之间存在依存关系:两权分离依次经历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控制权和经营权分离和同股不同权等阶段,不同形式的两权分离带来不同的公司治理问题,从而产生相应的治理手段,推动着公司治理的演进。通过对中国企业改革和发展过程的历史回顾也证明了两权分离与公司治理之间存在共同演进关系。针对研究发现,最后提出了我国公司治理改革的方向性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关鑫  高闯  
根据两权分离程度和两权偏离程度变化的不同组合,我国公司治理大致经历了萌芽期、试水期、跟进期、改进期和完善期五个阶段。公司治理渐渐由股东单边治理模式向大股东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转化,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有了较大改进,并呈现出显著的经济型治理特征。但是,由两权分离与两权偏离导致的两类委托代理问题依旧存在,无论是国有上市公司,还是民营上市公司,终极股东控制下的经理人败德问题、终极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剥夺问题、股东合谋和控制权争夺问题都亟待解决。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磊  徐向艺  
本文采用灰色关联理论的实证方法,借鉴公司控制权理论关于控制权价值的研究思路,以2008年度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追溯终极控制人,基于行业和控制方式两个维度系统考察终极股东所有权、控制权以及两权分离度的状况,同时考察两权分离度与公司治理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两权分离状况较为严重,两权偏离度平均达到9.30;并且,不同的行业特征条件下,终极所有权、控制权、两权分离度以及治理绩效均有较大的差异。金字塔结构是最常见的控制方式,在此种控制方式下,两权分离度最大,达到11.53;同时,亦有18.8%的终极控制人选择直接控制,说明有相当数量的民营上市公司终极股东不愿放弃大股...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崔学刚  张宏亮  
企业的集团化伴随着"金字塔"式的多层控股结构的产生,"金子塔"股权结构带来了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进而对公司价值产生影响。文章运用我国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金字塔"股权结构、两权分离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状况与影响机制。研究结论对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完善公司治理、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曾春华  
本文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终极控制人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度对资本结构选择的影响以及如何受市场化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越大,终极控制人的掠夺和掏空动机越强烈,他们会选择较低的资本结构,但市场化进程的提高将抑制终极控制人对负债水平的过低选择,从而使负债的利益转移限制效应和破产威胁效应得以有效发挥。
[期刊] 预测  [作者] 侯剑平  张霞  李媛媛  
本文首先对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公司资本结构之间的动态内生性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基于GMM模型建立了动态内生性关系分析的基本模型。实证研究中,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对两个变量的动态内生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随后以两权分离度作为刻画控制股东特征的变量,分析了控制股东对这种关系的影响。本文研究认为,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动态内生性关系,控制股东对二者的动态内生性关系有显著地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昭月  吴柏钧  
三农问题是我国现阶段最基本的问题,该问题与农村土地制度息息相关。当前,所有、承包、经营"三权分离"农地制度的提出,是对现有农地制度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三权分离"对发展现代农业和提高农产品生产率起到积极作用,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来源、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并且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这无疑将引起我国农村消费的新变革。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农地产权"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离"的制度变迁,对我国农村消费的新变革进行了探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洪亮  
《社会科学报》1991年8月22日发表了谭文贤同志《“两权”只能相对分离不能彻底分离》的文章.文中认为:“在现阶段实行两权彻底分离是不现实的.根据我国目前的生产力状况,国家所有制作为一种公有制形式有其存在的内在根源,所有权、经营权只能相对分离,不可能也不允许通过完全独立的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去实现经济的发展.”文中还指出:“作为完全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必须具有完全的所有权,而这只能导致国家所有制的瓦解,并且还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等等.《经济日报》1992年3月6日也发表了郭福兴同志题为“企业只是相对独立”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喻彪  王祥兵  
本文采用20092013年我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与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及价值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了这种关系是否会受到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程度越大,公司现金持有水平越低,现金持有价值也越低;两权分离对现金持有的影响与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有关,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会显著降低两权分离对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及价值的不利影响。拓展检验表明,两权分离程度越大的终极控股股东通过持有的现金加剧了公司过度投资,而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抑制这种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宋春霞  
本文以2003-2004年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资产状况、现金收入与发展前景等方面的数据,采用理论分析、描述性统计与多元回归假设检验等方法,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两权分离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上市公司的企业规模、企业资产可控性、现金流状况、企业发展前景、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终极控制人控制层级与股权性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喻彪  王祥兵  
本文采用2009~2013年我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与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及价值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了这种关系是否会受到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程度越大,公司现金持有水平越低,现金持有价值也越低;两权分离对现金持有的影响与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有关,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会显著降低两权分离对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及价值的不利影响。拓展检验表明,两权分离程度越大的终极控股股东通过持有的现金加剧了公司过度投资,而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抑制这种行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维安  钱先航  
基于政治成本和代理成本的视角,本文以我国地方政府和个人控制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终极控制人的两权分离对经理层治理的影响,并分析了所有制与政府干预的作用。结果表明两权分离公司有较差的经理层治理,但其中地方政府公司要好于个人公司;而由于政治成本和代理成本的共同作用,地方政府公司中,两权分离的影响无法确定方向。政府干预会直接影响政治成本的大小,在政府干预小的地区,地方政府公司中,两权分离公司有较好的经理层治理,个人公司则相反。此外,我们还对两权分离的内生选择问题进行了考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春霞  
本文详细解读了“两权分离度”(SEP)这一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并对我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的两权分离度现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兴全  曾义  
本文以2003年至2008年期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终极股东控制权现金流权分离、公司投资行为与公司价值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终极控制股东的两权分离导致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进而降低了公司价值,而且这种负面作用在高自由现金流公司中更严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春华  杨兴全  陈旭东  
以2007-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收购、资产收购以及直接吸收合并等扩张性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权以及两权分离对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的收购公司并购后1-2年内股东财富都遭受了严重的损失;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权对公司并购绩效具有"激励效应",而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会导致公司并购绩效的恶化。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公司高自由现金流和低成长性会加强两权分离对公司并购绩效的负向影响,并且两权分离对公司并购绩效的负面影响在民营上市公司更加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