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2)
2023(2075)
2022(1845)
2021(1896)
2020(1609)
2019(3638)
2018(3777)
2017(6903)
2016(4052)
2015(4793)
2014(4825)
2013(4743)
2012(4657)
2011(4204)
2010(4397)
2009(4284)
2008(4496)
2007(4241)
2006(3814)
2005(3562)
作者
(12496)
(10756)
(10629)
(10121)
(6847)
(5315)
(4743)
(4157)
(4155)
(3989)
(3737)
(3514)
(3513)
(3473)
(3338)
(3276)
(3202)
(3160)
(3140)
(3108)
(2879)
(2609)
(2579)
(2556)
(2475)
(2442)
(2407)
(2322)
(2318)
(2273)
学科
(16541)
经济(16512)
(14058)
管理(10910)
(9394)
(8828)
企业(8828)
农业(6677)
方法(6117)
数学(4957)
数学方法(4788)
(4740)
中国(4684)
(4396)
(3740)
(3675)
地方(3519)
业经(3265)
理论(3028)
人口(2998)
(2953)
劳动(2950)
(2837)
贸易(2833)
教育(2821)
收入(2747)
(2617)
动力(2517)
(2496)
农业劳动(2489)
机构
大学(62026)
学院(60439)
研究(21861)
(21493)
管理(21120)
经济(20911)
理学(17946)
理学院(17687)
管理学(17134)
管理学院(17027)
中国(16575)
科学(14129)
(13773)
(13380)
(11682)
农业(10605)
(10454)
研究所(10376)
中心(10368)
业大(10290)
(10168)
(9124)
师范(9003)
北京(8490)
(8174)
(7879)
财经(7873)
(7510)
师范大学(7131)
(7085)
基金
项目(36853)
科学(28293)
基金(26460)
研究(26029)
(23476)
国家(23173)
科学基金(19231)
社会(15925)
社会科(14866)
社会科学(14861)
(14231)
基金项目(13813)
自然(12709)
自然科(12446)
自然科学(12444)
教育(12299)
自然科学基金(12215)
(11919)
资助(11372)
编号(11052)
成果(10249)
(8123)
重点(8042)
(7422)
课题(7357)
大学(7023)
(7007)
科研(6979)
(6942)
教育部(6856)
期刊
(29406)
经济(29406)
研究(18165)
中国(16060)
(14387)
学报(12728)
科学(10818)
大学(9709)
农业(9445)
学学(9053)
教育(8735)
(8633)
管理(8333)
技术(5256)
(5112)
金融(5112)
业经(4714)
(4517)
(4337)
财经(4281)
图书(4158)
问题(3888)
(3766)
业大(3747)
经济研究(3488)
农业大学(3198)
统计(3177)
(3165)
书馆(2969)
图书馆(2969)
共检索到99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荣国  
两晋闽中寺院与汉族移民王荣国两晋福建出现了佛教寺院。福建佛教届汉传佛教系统,不言而喻,汉传佛教信仰的基本信徒是汉族民众。汉族本非福建的固有民族,而是从外部迁徙入闽并发展起来的。汉至两晋时期,北方不断有汉族移民入闽。所以对“两晋闽中寺院与汉族移民”进行...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有  孙春日  
有关东北移民问题的研究起于上个世纪初期,在近百年的研究过程中,有诸多高质量成果问世,但就地域特点而言,对近代东北移民尤其是汉族移民的研究十分薄弱,研究成果较少,且多侧重对历史的叙述及移民形态的研究。因而,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汉族移民人口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学、民族学、人口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重点对近代以来通过"遣戍""移民实边"和"闯关东"等方式来到东北地区的汉族人口,以及其对当地经济、军事、文化和民族交融等方面的贡献进行探讨,从而补充、深化近代东北汉族移民问题的研究。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玮  
作为所有宗教家园的寺院自产生以来,除了是社会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以外,有的还是独立的经济实体,特别是清真寺的寺院贸易尤为发达、而我国的清真寺贸易则更为突出,这是由它的地理条件、历史背景和教义促成的。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孝荣  李明阳  
明太祖、明成祖在位期间,先后数次归并佛寺,分寺清宗,禁止俗人从事瑜伽法事,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卓有成效的归并佛寺运动。明初的佛寺归并运动,是当时佛教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推行,整顿和限制了佛教,抑制了佛教势力,净化了道风,有利于佛教的存在和发展,也促进了佛教各宗派的融通以及禅、讲、教寺及僧众的分类,奠定了后世中国佛教宗派格局;有利于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明王朝统治以及改善民生也发挥了一定作用。由明太祖、明成祖的归并佛寺,可以管窥明朝国力国势变化的必然走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录仓  李巍  
传统聚落由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构成。受高原高寒环境和独特民族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藏族村落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独特的"地域基因",尤其是历史时期形成的部落体系和藏传佛教信仰对村落格局产生了深厚而久远的影响。因此站在历史的维度,探究部落与村落的关系,有助于深刻理解这种作用机制。甘南州碌曲县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牧业县,具有悠久而厚重的部落历史,历史时期形成的部落体系,是村落范围和边界的基座;部落组织架构和隶属关系左右了村落的等级规模结构;部落经济基础深刻影响到"大分散、小聚合"的聚落空间组织。以血缘和亲缘为基础的部落组成,奠定了人口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全民信教的背景下,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信仰载体——寺院,而寺院发挥的综合精神向心作用,影响了聚落的精神形态。部落—寺院—村落的"共生"效应,是藏区村落形成的特殊民族和地域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东梅  
本文以宁夏最大的扶贫开发移民区——红寺堡移民开发区为研究背景,对比分析了该地区搬迁农户在其搬迁前后生产、生活水平的变化,并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对这种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生态移民能够明显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但从长远看,单纯依靠农业收入不可能大幅度改善其生活水平,因而,需要从其它角度(例如通过外出务工)着眼来提高其总体收入水平。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游彪  
封建经济发展到中唐,其内部明显地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随着均田制的衰落,土地兼并迅猛发展,门阀大族和寺院领有的农奴制庄园也分崩离析,封建租佃制代之而起,并很快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扎根于封建经济体内。这一巨大变化势必影响到佛教寺院,因而研究这一社会变动后的寺院经济与研究均田制瓦解后的封建经济一样,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拟就宋代寺院的土地占有和经营问题作一些考察。不妥之处,尚祈指正。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郑显文  于鹏翔  
唐代建立之后,鉴于以往的经验教训,立即着手制定了一系列法令、法规,来加强对寺院经济的限制。唐前期国家安定,统治者比较开明,各项法令制度执行得比较好,使寺院经济按照封建统治者的政治需要缓慢地发展。寺院经济在当时受到国家法令制度的制约,与国家的政治需要相一致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魏强  
随着佛教众多教派的出现,寺院教育逐渐形成体系。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考试制度等都在不断完善且形成了固定模式,最终孕育出青藏高原独具特色的寺院教育,对藏区文化习俗的保存、传播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孔令明  
问:2011年7月10日,汤某经朋友介绍到某寺院从事电工工作,口头协议基本工资是1200元,另绩效奖金及其他福利约1800元,共计约3000元,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或其他合同。由于某种原因,寺庙扩建工程自2011年11月25日停工至今。2012年6月30日,某寺院以汤某在停工期间表现较差,蛊惑他人不服从安排,不适合在寺院工作为由书面辞退汤某。2012年7月2日,汤某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申请仲裁,要求?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曹旅宁  
自南北朝始,随着印度佛教传入,佛教寺院经济产生了。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利用佛教,赋予僧侣地主许多政治、经济方面的特权,但这也严重影响封建国家赋役收入。中唐以后封建国家逐渐取消寺院的经济特权,到了宋代,寺院特权就极其衰微了,佛教寺院僧尼须承担二税、和籴与和买、科配、免丁钱等。到了元代,由于统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沈春樵  
文章肯定了佛教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论述寺院藏书与佛教文化的关系和作用。主张当今寺院藏经应向社会开放 ,弘扬佛教文化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楼向英  
近三十年来,我国寺院藏书研究在断代研究、区域研究及专题研究等几个方面取得了较多成果。但仍需要从问题意识、研究方法和资料拓展等诸层面加以进一步深化,从而提高整体研究水平。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白文固  
元代寺院僧尼的赋役问题白文固元代寺院僧尼的赋役,是个格外复杂的问题。造成其复杂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元代赋役制度本身杂乱无章的因素,又有历朝在政策执行上因时立制的因素,也有文献记载方面的歧异舛误诸原因,使这一问题混乱难稽。因此,目前史学界在关于这一...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周建波  张博  周建涛  
兴起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寺院经济持续繁盛了四百多年,至唐中叶后迅速衰落。本文建立规范的经济学模型,分析这一时期寺院经济兴衰的过程及其背后机理。我们认为,导致寺院经济兴衰的最根本力量在于生产技术的进步所导致的生产方式的变化,亦即庄园经济的存与废。皇权既利用寺院又想限制寺院,只有当生产技术发生了飞跃式进步,瓦解了寺院赖以生存的庄园经济基础时,皇权方有力量将寺院规模打压到能容忍的水平,而寺院经济也随之衰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