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09)
- 2023(6205)
- 2022(5282)
- 2021(4516)
- 2020(3975)
- 2019(9223)
- 2018(8947)
- 2017(16797)
- 2016(8826)
- 2015(9771)
- 2014(9669)
- 2013(9943)
- 2012(9517)
- 2011(9018)
- 2010(9296)
- 2009(8810)
- 2008(8565)
- 2007(7711)
- 2006(7187)
- 2005(6673)
- 学科
- 济(64319)
- 经济(64272)
- 管理(22537)
- 方法(19529)
- 业(18361)
- 数学(17318)
- 地方(17206)
- 数学方法(17104)
- 企(15133)
- 企业(15133)
- 学(13097)
- 地方经济(12563)
- 中国(11874)
- 业经(10162)
- 农(9979)
- 财(8384)
- 环境(7667)
- 经济学(7414)
- 和(7385)
- 制(7162)
- 农业(6797)
- 融(6416)
- 金融(6415)
- 发(6321)
- 体(6277)
- 关系(6228)
- 理论(6069)
- 贸(5940)
- 贸易(5934)
- 策(5907)
- 机构
- 大学(137793)
- 学院(136873)
- 济(66147)
- 经济(64954)
- 研究(55570)
- 管理(47631)
- 中国(40675)
- 理学(40211)
- 理学院(39659)
- 管理学(38819)
- 管理学院(38567)
- 科学(34335)
- 京(30065)
- 所(29978)
- 财(27622)
- 研究所(27138)
- 农(26560)
- 中心(23354)
- 业大(21596)
- 财经(21446)
- 江(21320)
- 经济学(21148)
- 农业(20628)
- 北京(19653)
- 院(19553)
- 经(19264)
- 经济学院(18542)
- 科学院(18318)
- 省(17850)
- 范(17517)
- 基金
- 项目(87711)
- 科学(67537)
- 基金(62830)
- 研究(60124)
- 家(56496)
- 国家(56108)
- 科学基金(46176)
- 社会(39173)
- 社会科(37151)
- 社会科学(37133)
- 省(34537)
- 基金项目(32223)
- 自然(29538)
- 划(28933)
- 自然科(28770)
- 自然科学(28759)
- 自然科学基金(28184)
- 资助(26520)
- 教育(26318)
- 编号(21990)
- 重点(20768)
- 发(20602)
- 部(18650)
- 成果(17989)
- 计划(17125)
- 创(16964)
- 国家社会(16782)
- 课题(16768)
- 科研(16459)
- 发展(16350)
共检索到221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建
笔者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了“两旱一水”种植区春玉米营养钵苗两段覆膜新型种植方式。本文以常规方式营养钵苗移栽和地膜直播为对照,进行了新型方式的技术效果、产出、投入、经济效益分析,并对该方式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建
本文根据提高耕地粮食单产、饲料单产、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土壤持续生产力5个同步的要求,提出了长江下游沿江稻区两旱一水(即经济作物-玉米-水稻)新型种植方式,并以常规的两旱一水和麦稻两熟制为对照,进行了投入、产出分析、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文平 杜杰 马文良 王冀新 邵富根
春小麦套种覆膜玉米技术经济效益评价包头市农技推广站杜文平,杜杰,马文良,王冀新,邵富根春小麦套种覆膜玉米栽培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立体栽培技术。这项技术目前已在内蒙古自治区得到普遍的推广应用。包头市经过多年多点试验和大面积示范,取得了明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会英 赵金果 周衍平
玉米是山东省平邑县卞桥镇第二大粮食作物。近年来,该镇夏玉米播种面积一直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4,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1/3,成为左右该镇粮食生产大局的重要农作物。1987年以前,卞桥镇种植夏玉米主要是丹玉13,烟单14等常规稀植品种,但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品种已逐步退化,产量连年下降。因此,引进优良品种,进行品种改良已势在必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东先旺 刘树堂 陶世荣
利用大型防雨设施池栽 ,设置施肥和灌水二因素三水平 ,就其不同肥水组合对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高肥低水、中肥低水及低肥低水水分利用效率低 ,经济效益差 ;中肥中水及低肥中水水分利用效率较高 ,是中、低肥量条件下稳产高效益的最佳组合 ;高肥中水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耗水系数最低 ,是高产节水的最佳组合 ;高肥高水互作效应大 ,产量水平达 1350 0kg/hm2 以上 ,水分利用效率高 ,经济效益大 ,是实现夏玉米超高产的最佳肥水组合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仕军 朱振闯 陈志君 杨丹 张旭东
【目的】探求不同颜色地膜和种植密度对东北雨养区春玉米田间地温、耗水量、产量和降水利用效率的影响,进一步挖掘旱作雨养玉米水分生产潜力。【方法】2016—2018年开展了3种覆盖处理(裸地、透明地膜覆盖和黑色地膜覆盖)和3种种植密度(60 000、75 000和90 000株/hm~2)的栽培试验,定位监测0—25 cm土壤耕层温度和0—120 cm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结合作物产量分析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结果】在生育前期,透明地膜覆盖处理土壤耕层积温显著高于黑色地膜覆盖处理,黑色地膜覆盖处理土壤耕层积温显著高于裸地处理;种植密度的增加使得玉米拔节期以后的土壤耕层积温下降;从全生育期耗水量看,黑色地膜和透明地膜覆盖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低于裸地处理;无论在平水年还是枯水年,玉米耗水量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黑色地膜覆盖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平均较透明地膜分别高4.3%和4.6%,较裸地分别高9.2%和13.3%;在相同覆盖处理下,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高密度处理下,地膜覆盖明显提高经济效益,黑色地膜覆盖平均比透明地膜覆盖获得的利润多807.82元/hm~2。【结论】黑色地膜覆盖结合高密度(90 000株/hm~2)栽培模式,在保证玉米高产的基础上,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高,本研究可为东北雨养旱作玉米进一步挖掘降水生产潜力及增产增效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苏凤兰 邱明宏
陕西省宁强县引进玉米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已三年。在试验、示范成功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面积种植,增产效果十分显著。同时,也反映出费工、成本高。为了解决经济上是否合理,能否全面推广的问题,尚需进行经济效益评价,以便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为此,我们在滴水铺乡、滴水铺村选择了8户耕作技术、管理水平、地理位置、土壤肥力等因素基本相近的农户,作为经济效益评价试验点。试验地均属回茬地,共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芝俊 孙炜琳 张社梅
转基因抗虫玉米能够抵抗玉米螟危害从而避免虫害造成的产量损失。本文应用国际事务政策研究所开发的DREAM分析系统,对转基因抗虫玉米在中国商业化的经济收益进行事先评价,期望为相关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研究表明,抗虫玉米能够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2008—2012年累计产生经济收益可达22.79亿元,其中生产者剩余占1/4,其余为消费者剩余。与节省的成本相比,种子价格对B t玉米商业化经济收益的影响要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化春 韩萍 张建林
为加速玉米产业化进程 ,提高经济效益 ,提出要发展玉米生产 ,出口创汇增值 ;建设饲料工业体系 ,实现转化增值 ;建立玉米工业体系 ,发展玉米食品工业 ,实现加工增值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投入效益 ;调整作物布局 ,提高结构效益。
关键词:
玉米 产业化 经济效益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建军 党翼 赵刚 王磊 樊廷录 李尚中
【目的】以抗逆性强的紧凑型玉米品种先玉335为供试作物,研究施氮量、覆膜时期及其互作对陇东旱塬玉米生理指标、产量性状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陇东旱塬区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2年11月至2019年11月,连续设置覆膜时期(春季覆膜和秋季覆膜)和施纯N量(0、75、150、225、300、375、450 kg·hm~(-2))两因子的长期定位裂区试验,分析不同处理玉米生理指标、产量性状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覆膜结合合理施氮可提高玉米光合速率和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延长叶片持绿期,有效协调源库关系,增加穗粒数和百粒重。年份、施氮量及年份与施氮量互作均极显著影响玉米产量、穗粒数和百粒重,三者均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黄土旱塬玉米产量在施氮量150—450 kg·hm~(-2)范围内均显著高于75 kg·hm~(-2)的产量,以施氮量300 kg·hm~(-2)最高,为15 142.5kg·hm~(-2),与施氮量225 kg·hm~(-2)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施氮75 kg·hm~(-2),施氮量进一步增加,增产效应逐渐降低,甚至减产。降雨年型及关键生育期降雨量与产量变化关系密切。尤其是7—9月降水量,特别是7月上旬(玉米抽雄—吐丝期)降雨量及降雨年型对陇东旱塬玉米产量影响较大。年份、覆膜时期、施氮量及年份与施氮量互作也极显著影响水分利用效率,秋覆膜较春覆膜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增加8.6%。与施氮300 kg·hm~(-2)相比,施氮225 kg·hm~(-2)氮肥偏生产力、氮素生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28.6%、20.1%,平均氮肥利用率从34.8%提高到35.8%,可实现产量和氮素效率的同步提高。【结论】覆膜结合施氮150—225 kg·hm~(-2)可作为陇东旱塬雨养农业区较理想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干旱年份秋覆膜的增产效应更突出,生产中建议结合气象预测预报的降雨年型选择适宜的施氮量和覆膜时期。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端木斌 杨良山
从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的实际出发,以作物营养体高产为目标,合理调整农田种植结构,改变传统的粮─粮─粮种植模式为饲─饲─粮新种植模式,在发展优质粮食生产的同时,促进了奶牛生产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启珍 李志祥 吕志光
孝臣村地处山西汾阳县东南,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农业生产条件优越,近几年大力推广科学技术,普遍采用优种,先后引进和实行了大小行种植,复播种植、间作套种等多种种植方式。我们选择了土质地、生产条件、农户素质基本相近的9户23块125.2亩耕地作为评价样本,分大小行种植、复播种植、间作套种、大田种植四种方式进行技术经济评价。 为了准确地衡量不同种植的优劣程度,我们采用了综合评分法。根据农业生作特点确定了投肥、投工、投资、主产品产值、总产值、纯收入、资金盈利率、劳动盈利率八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季希富 石明海 张台金
对“两旱一水”一年三熟耕作制的再认识如皋市委农工部季希富如皋市磨头镇石明海,张台金地处长江“金三角”的江苏省如皋市的广大农民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有限的耕地,于70年代初就试行了“麦(稀)一玉米一晚稻”(以下简称“两旱一水”三熟制)的作物栽培模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立辉 杨印生 赵耀
本文论述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研制和推广玉米生产新体系的意义。建立了玉米生产新体系经济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并用此模型对玉米生产新体系在吉林省松树市大坡镇西山村的推广作了实证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