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59)
2023(18777)
2022(16249)
2021(15074)
2020(12771)
2019(29420)
2018(29316)
2017(57045)
2016(31055)
2015(35171)
2014(35529)
2013(35247)
2012(33203)
2011(30323)
2010(30820)
2009(28649)
2008(28322)
2007(25446)
2006(22566)
2005(20589)
作者
(92373)
(77106)
(76641)
(73087)
(49406)
(36884)
(34940)
(30090)
(29260)
(27883)
(26191)
(26065)
(24683)
(24600)
(24105)
(23877)
(23017)
(22769)
(22171)
(22141)
(19418)
(19201)
(18768)
(17664)
(17380)
(17202)
(17167)
(17091)
(15691)
(15331)
学科
(142693)
经济(142555)
管理(88626)
(85197)
(68766)
企业(68766)
方法(58733)
数学(51056)
数学方法(50497)
中国(37881)
(37261)
(33355)
地方(32734)
(29759)
业经(29745)
(25172)
贸易(25159)
农业(25034)
(25034)
(24245)
(21674)
银行(21616)
(21187)
金融(21184)
理论(20738)
(20704)
环境(20479)
(20441)
(20246)
财务(20161)
机构
大学(454725)
学院(453415)
(190978)
经济(186794)
管理(175289)
研究(159681)
理学(149996)
理学院(148282)
管理学(145824)
管理学院(144997)
中国(120203)
(97775)
科学(97255)
(87718)
(82363)
(76269)
研究所(74384)
中心(71703)
(69178)
财经(69082)
业大(66438)
北京(62690)
(62529)
(60842)
师范(60292)
农业(59644)
经济学(57700)
(57134)
(55519)
经济学院(51710)
基金
项目(295889)
科学(231607)
研究(217333)
基金(213060)
(185011)
国家(183423)
科学基金(156447)
社会(136101)
社会科(128933)
社会科学(128899)
(115585)
基金项目(112275)
自然(100960)
教育(99939)
自然科(98538)
自然科学(98512)
(97206)
自然科学基金(96749)
编号(89461)
资助(89321)
成果(74077)
重点(66303)
(65925)
(65792)
课题(62164)
(60374)
创新(56388)
教育部(56239)
科研(56174)
国家社会(55196)
期刊
(219880)
经济(219880)
研究(140534)
中国(90138)
学报(70139)
(69655)
(66388)
管理(64733)
科学(64585)
大学(52558)
教育(50881)
学学(49329)
农业(47502)
(44885)
金融(44885)
技术(39909)
经济研究(35329)
业经(35056)
财经(34377)
(29459)
问题(28415)
(24605)
技术经济(23831)
图书(23525)
(22695)
理论(22000)
统计(21077)
商业(20829)
现代(20588)
世界(20341)
共检索到691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陆日东  
一、两种发展:起飞的发展和准备起飞的发展现代经济学把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现代化经济归结为两个互相联结的过程:一是经济增长;二是工业化。现代化经济学还把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现代化经济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基本阶段:(1) 初始积累阶段,它是“为起飞创造先决条件”的阶段,社会的经济增长以“外延——粗放”为主导,集中指向生产的广度扩散,形成生产的初级后劲,积累起飞的基础力量;(2) 优化要素——结构阶段,它是经济高速增长、工业化加速进行的阶段,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缪来顺  覃合  
通过构建一个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并展开分析,据此得出结论:广西应根据区域之间的互补性、可达性等条件确定广东作为区域合作对象,并应积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高两广合作的预期收益,使区域间的合作持续进行下去,以期带动广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江帆  
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是顺应世界产业结构发展潮流的需要,也是我国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本文拟通过对广东和广西第三产业的现状、发展特点、问题、发展前景与对策和分析,为两广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一、两广第三产业现状比较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两广第三产业都有了程度不同的发展。1990年广东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占劳动力的24.7%(同期第一、二产业产值比重为26.1%、39.9%;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志新  杨巧红  王林伶  
通过选取宁夏物流业发展水平的指标,根据1978—2010年的宁夏相关统计数据,构建宁夏全区物流业与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第一、二、三产业发展水平的时间序列模型,对宁夏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运用脉冲响应模型、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经济发展与物流业的关联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劭佑  乔桂明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经济贸易往来呈快速增长趋势,金融市场的合作也从破冰进入迅速发展期。本文设计了海峡两岸金融合作程度的指标体系,并量化评价了目前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应用VAR模型对海峡两岸金融合作程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为:当前海峡两岸金融合作程度还处于较低的水平,金融合作对经济发展的推动有一定影响,但还没有显现应有的作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威  金凤君  王成金  
以两广地区35地市为例,构建了工业资源环境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方法分别计算出了35地市工业、资源、环境子系统的评价指数。在此基础上,利用回归拟合,通过协调度计算模型,对两广地区工业资源环境协调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①工业发展、资源投入与工业环境污染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两广地区各地市工业发展、资源投入与工业环境污染具有显著差异,广东各地市工业发展、资源投入与工业环境污染强度总体高于广西各地市。②工业资源环境协调性与经济发展呈一定的负相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其协调性越差。两广地区各地市工业资源环境协调性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广东各地市工业资源环境协调性总体不如广西,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协调性最差;广西省内部各地市协调性差异不显著,而广东各地市协调性差异显著。③协调是相对的概念,工业资源环境协调性没有绝对标准,分析协调性必须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虽然广西各地市工业资源环境协调性"较好",但仅是一种低水平的较好状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文勇  蒋仁开  
FDI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外商投资企业劳动力的就业增量对于经济增长的负效应要小于其他类型企业的就业增量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2)FDI规模扩大对就业具有直接的创造效应,但对其他类型企业的就业具有一定的负面效应;(3)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与世界经济增长和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但与FDI只有较弱的相关性;(4)FDI对于内资企业模仿和学习先进技术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但对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的溢出效应不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林  蒙莉丝  高安刚  
产业转移是区域间经济发展非均衡导致的产业空间位移的现象,决定产业转移的动力不仅在于区域之间产业发展功能的差异,也在于产业在区域经济系统内部功能差异。通过构建两广工业产业转移的互动量度模型,本文以广东广西产业转移为典型案例,运用量图分析法衡量区域间和区域内的产业功能差异,以衡量两广产业的向心力和离心力,在此基础上对广西承接广东相关的产业转移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宝仁  王戈  
本文通过选取中美两国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误差修正模型间接计算边际消费倾向,研究MPC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美国近二十多年的边际消费倾向远高于中国,且差距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并且美国总体保持了较高的消费水平,进而发现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的瓶颈跟消费能力不足有重要关系。本文还研究了影响经济发展的其他因素,并从制度、文化和行政管理层面提出了改革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小舰  于超成  
广东、广西同处珠江流域,一水相连,海岸相沿,大部分地区语言柑通,风俗相似。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两广经济发展水平相差不是很大,实行改革开放后,广东经济突飞猛进,1979年—1989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3倍,在全国经济发展中跃列前茅。而在过去10年里,广西的国民生产总值只增长1倍,两广的差距迅速扩大。广东经济在80年代崛起的原因很多,而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则是极重要的因素。本文试从广东乡镇企业发展的启示中寻求广西经济突破的借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卢艳  徐建华  
文章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 ,介绍了吉尼系数、区域经济区位熵和HausdorffIn dex的计算方法。采用GDP指标 ,运用吉尼系数和区域经济区位熵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大地带之间、省区之间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的变化趋势。而且还运用分形理论和R/S方法研究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收敛性 ,得出的结论如下 :(1)无论从绝对差距还是从相对差距上看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大地带之间或省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都在扩大。 (2 ) 1995年所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近期内并没有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 (3)R/S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在未来 2 0年内将继续扩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明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两难选择及其对策陈明一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史证明,低通货膨胀率与低失业率两者不可同时兼得。1958年,在英国工作的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浦斯(A·W·Phiuips)在《英国的失业与货币工资率变动之间的关系:1865-1957》一文中,根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四聪  李坚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历史背景下,客观、正确地评价并改善特定区域内民营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政策环境中的制约因素,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众多的区域政策环境因素中,选择依法行政、市场环境、税收优惠政策、融资政策环境、技术创新政策这五大对民营经济发展产生重要调节和直接影响的政策环境因素,采用AHP层次法、平衡量表等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起一个相对完整和规范的民营经济发展的区域政策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以湖南邵东县政策环境为例,对该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为民营经济发展的区域政策环境评价和改善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研究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齐莲英  
通过对金融与经济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储蓄与经济增长之间高度正相关;山西省的信贷结构一直与经济结构相吻合,新增的信贷资金在投向优势产品和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存在着贷款较集中、大量资金沉淀于成长性较低行业的问题;资金分布的不平衡,不仅使山西省与全国经济发展的差距拉大,也使省内各地市呈现出不平衡的发展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