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48)
2023(6621)
2022(5449)
2021(5248)
2020(4164)
2019(9641)
2018(9678)
2017(16796)
2016(10314)
2015(11779)
2014(11976)
2013(11024)
2012(10093)
2011(9330)
2010(9821)
2009(8924)
2008(8783)
2007(8110)
2006(7283)
2005(6993)
作者
(25919)
(21808)
(21647)
(20745)
(13757)
(10390)
(9972)
(8425)
(8202)
(7939)
(7357)
(7273)
(7060)
(6997)
(6889)
(6827)
(6603)
(6540)
(6499)
(6252)
(5790)
(5356)
(5161)
(5157)
(5025)
(4972)
(4875)
(4810)
(4347)
(4295)
学科
(31254)
经济(31188)
管理(29818)
(24636)
(21543)
企业(21543)
教育(19503)
中国(14999)
(12233)
(11527)
(9731)
方法(9646)
理论(9229)
(8626)
数学(7864)
业经(7823)
(7758)
数学方法(7720)
体制(7053)
技术(6967)
教学(6911)
(6537)
财务(6520)
财务管理(6503)
(6219)
银行(6211)
企业财务(6174)
(6020)
(5953)
金融(5951)
机构
大学(141964)
学院(136110)
(50707)
研究(50653)
经济(49321)
管理(45470)
理学(38544)
理学院(38020)
管理学(37343)
管理学院(37039)
中国(31801)
(30853)
教育(30023)
(27540)
(27491)
师范(27407)
科学(26778)
(24477)
(23195)
师范大学(22640)
研究所(21713)
中心(21475)
财经(20661)
北京(20185)
(18586)
(18412)
(17689)
(17587)
技术(17463)
职业(16628)
基金
项目(84674)
研究(71810)
科学(69229)
基金(58946)
(49560)
国家(48984)
社会(44458)
科学基金(41891)
社会科(41800)
社会科学(41794)
教育(41767)
(34056)
编号(31497)
(30498)
基金项目(29914)
成果(29677)
课题(25640)
自然(23954)
自然科(23373)
自然科学(23368)
资助(23256)
(23043)
自然科学基金(22965)
(21593)
(21576)
重点(20717)
(20168)
规划(19757)
教育部(19695)
项目编号(19039)
期刊
(59682)
经济(59682)
研究(53915)
教育(51293)
中国(40947)
(22726)
管理(17979)
(16957)
学报(16957)
科学(16087)
技术(15453)
大学(15101)
职业(13222)
学学(12390)
(12263)
金融(12263)
农业(11031)
财经(10938)
(9434)
技术教育(8771)
职业技术(8771)
职业技术教育(8771)
业经(8630)
(8393)
论坛(8393)
经济研究(8370)
问题(7458)
(6711)
(6435)
高等(6314)
共检索到225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武毅英  郑海兵  
两岸文教领域的对话交流始于改革开放初期。两岸高等教育在"学历互认"和"互相招生"方面有突破性进展。两岸高等教育建立"制度化"合作机制的时机已基本成熟。以海峡两岸高等教育合作机制为具体对象的研究,是近年来才在学界引起关注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建立两岸高教合作机制的主要目的,一是深化两岸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二是提升区域高等教育整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饶志华  陈金圣  
海峡两岸高等教育系统的合作办学,不仅有助于通过协同创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而且有利于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以促进各自高教系统的改革与发展,同时,还在客观上构成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另一块"试验田"。两岸合作办学应超越合作办好几所学校的狭隘视野,追求通过两岸教育制度的碰撞、融合与更新来实现制度创新的价值目标。在合作办学策略方面,似有必要重视基于制度移植的组织再造,以台湾的现代大学制度及其实践为参照,结合内陆高教发展需求,从办学理念、大学制度与文化、教学科研及管理制度、领导与管理团队的引进与移植等方面来推进合作办学的实践。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邓启明  闫华清  
本文着重从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视角,就新形势下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目标定位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较深入分析,并从开放招生、合作办学、共同研发、扩大就业等方面,对其实现路径和配套措施进行研究,以促进两岸文教事业发展和中华文化与民族认同。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别敦荣  易梦春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很快将超过50%,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民众自身发展的诉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国家竞争力提升的需要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向普及化发展的主要力量。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平民教育理念贯彻始终,高等教育系统庞大、年轻,规模、结构、质量协调发展,以重点建设带动全面提升,多样性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与社会发展的融合度逐步扩大,现代化教育体系建设逐步推进,以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断加强,两岸合作交流不断加深。面对高等教育发展新态势,我国已经并将继续采取"双一流"建设、内涵式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小洲  徐岚  
两岸三地的高等教育机构为了实现不同层次的办学目标,在经过不同路径的发展后,已逐渐形成一个拥有不同学生类型与机构目标的多元化发展模型。在此背景下,必须处理好多元化与同质化、特色化、卓越化的关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宝蓉  
海峡两岸高等教育的相互开放、交流与合作,是两岸关系深层结构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台湾民众的文化认同、历史认同、政治认同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08年以来,两岸高等教育互动进入更加全面、深入发展的时期,在思维、功能、策略、路径、规模和领域等方面均实现突破性的进展。同时,两岸高等教育互动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短期内难以有效解决的问题。在持续推动已有互动方式的基础上,两岸应加强高等教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真柱  邓启明  
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重要内容,高等商科教育则是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最重要的领域与突破口。当前,两岸高等商科教育交流合作具有良好的现实条件,也面临着困难与问题。以学校、教师和学生等行为主体为视角,就新形势下两岸高等商科教育交流合作的现实条件、实现路径进行研究,提出策略。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金孝柏  
两岸关系的缓和与经贸的快速发展,为海峡两岸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奠定了基础。两岸应当向对方开放自己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市场,同时在发展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中应注意解决学历、学位的互相认可、学生权益的保护、教育投资和教育投资者的保护及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与法律实施问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雁玲  王晖  
当前,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高等院校都瞄准了中国大陆市场,台湾也于2011年公布了"高等教育输出计划",但要摆脱台湾高等教育发展的困境,仍需进一步拓展两岸教育发展的空间。这一问题值得探讨。一、台湾高等教育发展的困境(一)台湾岛内高等教育需求相对于供给接近饱和20世纪80年代伴随台湾经济的快速发展,台湾的高等教育规模也急剧扩大。1981年台湾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6.7%,经过1995年的教改,2009年已达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广云  王娜  
近年来,越来越开放的环境为两岸交流的顺利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两岸高等教育的交流也逐渐进入良性互动的新阶段。10月28日至29日,第六届两岸高等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隆重举行。来自海峡两岸各大高校、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文东  雷培梁  孙柏璋  林晓萍  
融合发展是新时代两岸关系的一个战略性构图和可行性发展路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具体应用与生动实践。高等教育是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组成,是两岸融合发展的引擎。聚焦两岸融合发展需求,构建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体系,形成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教育支撑体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计国君  宋继珊  
在ECFA时代,两岸物流的深化合作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本文对台湾企业和大陆企业结盟合资共建冷链物流设施的运作规律及两岸所实施的ECFA协议对联盟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联合决策下冷链产品市场零售价、两岸企业对冷链物流设施的投入以及两企业的利润均为最优,实现多赢;ECFA协议效应的不断增大,批发价、零售价、市场需求量、两岸企业的收益均随之增大,且市场需求量的增速高于批发价和零售价。由此需要两岸企业增强互信,通过多种方式深入合作扩大ECFA协议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鹤亭  曹曦  
两岸持续合作逐步成为普遍的政治共识和社会共识,深入发掘和培植合作的动力,并进而构建两岸持续合作机制,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内容和关键之一。两岸关系中多元的两岸行动者,包括个人、社会团体和政府等,是两岸持续合作的动力主体,不同主体在各层次、各领域两岸合作上的力度与向度各有不同,通过自身的行为能动地影响着两岸持续合作的范围、深度、历程和方向;两岸持续合作的动力来源于两岸行动者的意愿和行动,最终体现为政治领域的公权力和非政治领域的社会力两种形式,两者间交互影响;两岸主体间展开多种形式的合作、两岸社会力与政治力的博弈,持续合作的动力能够传导,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得以实现,推进两岸持续合作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敏  范小阳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两岸经贸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具体机制的选择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鉴于此,在对两岸经贸合作机制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介绍的基础上,总结各个阶段的研究特点,指出不同时期研究成果的新变化、新思路和产生分歧的原因,并进而分析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有利于促进理论研究、推动两岸建立经贸合作机制的实践。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计国君  宋继珊  
在ECFA时代,两岸物流的深化合作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本文对台湾企业和大陆企业结盟合资共建冷链物流设施的运作规律及两岸所实施的ECFA协议对联盟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联合决策下冷链产品市场零售价、两岸企业对冷链物流设施的投入以及两企业的利润均为最优,实现多赢;ECFA协议效应的不断增大,批发价、零售价、市场需求量、两岸企业的收益均随之增大,且市场需求量的增速高于批发价和零售价。由此需要两岸企业增强互信,通过多种方式深入合作扩大ECFA协议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