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81)
2023(7854)
2022(6412)
2021(5892)
2020(5032)
2019(11549)
2018(10978)
2017(22908)
2016(11698)
2015(13313)
2014(13074)
2013(13302)
2012(12385)
2011(11118)
2010(11432)
2009(11203)
2008(10162)
2007(9234)
2006(7961)
2005(7424)
作者
(31385)
(25903)
(25857)
(24510)
(16825)
(12407)
(11999)
(10295)
(9766)
(9442)
(8934)
(8931)
(8366)
(8196)
(8101)
(7976)
(7760)
(7638)
(7549)
(7021)
(6501)
(6369)
(6055)
(5946)
(5939)
(5888)
(5664)
(5410)
(5169)
(5095)
学科
(58557)
经济(58498)
(40294)
管理(34700)
(32061)
企业(32061)
方法(30645)
数学(28739)
数学方法(28619)
(28538)
金融(28538)
(26344)
银行(26336)
(25434)
中国(22556)
(17306)
(15971)
(13083)
(12521)
财务(12505)
财务管理(12480)
企业财务(12103)
中国金融(11499)
(11396)
贸易(11381)
地方(10992)
(10976)
(10962)
保险(10885)
业经(10670)
机构
大学(167604)
学院(166447)
(82156)
经济(80708)
管理(68411)
理学(58242)
理学院(57809)
管理学(57164)
管理学院(56857)
中国(52346)
研究(50359)
(42253)
财经(33885)
(32419)
(31004)
经济学(28286)
(27461)
中心(27198)
金融(27011)
经济学院(25910)
财经大学(25901)
(24273)
(24213)
银行(23225)
(22974)
科学(22955)
(21614)
(21477)
人民(20732)
北京(20644)
基金
项目(105073)
科学(85042)
基金(81152)
研究(79081)
(67605)
国家(67041)
科学基金(59966)
社会(54660)
社会科(52180)
社会科学(52168)
基金项目(42043)
(38433)
自然(36880)
教育(36587)
自然科(36161)
自然科学(36156)
自然科学基金(35596)
资助(35472)
(31825)
编号(30790)
(25593)
成果(24995)
国家社会(23541)
教育部(23523)
人文(22885)
重点(22710)
(22421)
(21687)
(21565)
(21402)
期刊
(83547)
经济(83547)
研究(55108)
(43543)
金融(43543)
(32739)
中国(32439)
管理(24851)
(18612)
财经(18550)
学报(18333)
科学(18148)
大学(15681)
(15629)
学学(15149)
经济研究(14062)
技术(12800)
业经(11823)
问题(10952)
理论(10830)
农业(10761)
(10656)
国际(10167)
教育(9665)
实践(9636)
(9636)
统计(9043)
技术经济(8746)
(8202)
商业(8116)
共检索到261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祥佑  
基于HP滤波分析方法,台资寿险公司保费收入的时间序列可以分解为长期趋势项和短期波动项,便于进行成长与波动分析。三家台资寿险公司的成长性分析表明,新光海航人寿的成长能力最强,君龙人寿次之,国泰人寿最弱;国泰人寿、新光海航人寿与外资公司的整体表现相近,而君龙人寿则与内资公司的整体表现趋同;三家公司保费收入的波动都与大陆寿险市场的整体波动密切相关,但新光海航人寿的波动方向却与整体内资市场相反;君龙人寿和新光海航人寿的波动高度相依,反映了两者的同质性;国泰人寿与内资及外资保费收入的波动同步,反映了其老牌公司的成熟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燕  
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灵魂和核心的金融业,极有可能成为今后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下一个热点,两岸金融合作必将逐步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章安平  范越龙  
2008年以来两岸金融合作在相互市场开放、机构设立、业务经营范围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还存在着不对等开放的问题,双向投资依然存在许多方面的限制,合作尚不够深入。本文提出了未来两岸金融合作深入发展的建议,并指出两岸金融合作深入发展取决于两岸政治关系的进一步改善,两岸应加强金融合作规划,实现优势互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振龙  汤文玉  
本文应用Fama-Macbeth估计方法,以1997年2月至2009年6月中国A股股票为样本,考察股票市场波动率风险及其风险价格的特征。研究表明:波动率风险是一个显著的横截面定价因子,其风险价格为负,该结论不受流动性及市场偏度因子、待检资产改变、波动率模型设定的影响;在资产定价模型中引入波动率风险因子有利于解释规模效应和账面市值比效应异象。波动率的风险因子可以涵盖部分宏观经济变量的定价信息,规模因子是波动率风险因子的代理变量。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何小伟  谢远涛  
本文测算了2003-2009年间8家中资寿险公司的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并以此为基础检验了外资寿险的进入对中资寿险公司的"溢出效应"及其阶段性特征。本文的研究发现:外资寿险的进入对中资寿险公司产生了正的"溢出效应";与此同时,外资寿险的"溢出效应"呈现出"由强到弱"的阶段性特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汪炜  李甫伟  
扩大内需和金融自由化是当前中国经济活动中两项重要的战略取向。金融自由化与居民消费存在什么联系?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就中国金融自由化对于居民消费波动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研究,结论表明:(1)金融自由化会存在阈值效应;(2)金融自由化平抑居民消费波动的能力依赖于各省份的金融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省份,金融自由化对于居民消费波动的平抑能力越强;(3)金融自由化仅能缓解名义冲击对于消费波动的影响,但由于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中资本账户开放的不对称,使其对于实际冲击并没有抵御能力。由此,可以认为,金融自由化应该是一个需要持续推进、不断深化和均衡发展的进程,只有达到一定水平并实现平衡发展,才能带来高质量的消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劭佑  乔桂明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经济贸易往来呈快速增长趋势,金融市场的合作也从破冰进入迅速发展期。本文设计了海峡两岸金融合作程度的指标体系,并量化评价了目前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应用VAR模型对海峡两岸金融合作程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为:当前海峡两岸金融合作程度还处于较低的水平,金融合作对经济发展的推动有一定影响,但还没有显现应有的作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德宝  
一、大陆金融体制改革及金融形势 1980年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全面的铺开,金融体制改革也得到了全面推进,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作用越来越重要。10余年来金融改革的实践,给大陆金融体制带来了深刻变化, 首先,改革了过去单一的金融组织体系,代之以多元化的中央银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现代化金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韦生琼  李静  
利率风险是寿险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具体表现为利率波动对寿险产品定价、寿险产品供求、寿险资金运用、资产负债管理的影响。2004年央行在连续8次降息后首次升息,使得利率波动对寿险业经营的影响更加凸显,利率风险影响了寿险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况伟大  王湘君  
现有研究尚未考察土地市场波动对地方债交易市场风险的影响。本文使用2006—2016年中国271个城市土地市场和城投债交易数据发现,土地市场向上波动降低城投债风险,向下波动影响不显著,但土地出让面积波动对城投债风险的影响大于土地出让收入和价格波动。因此,应对土地市场进行逆周期管理,并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其次,非限购城市土地市场波动对城投债风险有显著影响,但限购城市不显著。因此,限购政策具有地方债风险稳定器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淼鑫  郑振龙  
一直以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在证券市场上是否应该允许信用交易尤其是卖空交易存在很大的争议,争议的焦点之一就在于信用交易尤其是卖空交易是否会导致证券市场的剧烈波动,争论的焦点之二则在于信用交易的保证金比率是否是一个有效的政策工具。因此本文就台湾证券市场融券保证金成数调整对市场波动性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调高融券保证金成数将增大市场的波动性,而下调融券保证金成数,即放松对卖空的限制,反而可以降低市场的波动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曹小衡  陈鹏  
随着两岸两会定期协商机制的恢复,两岸正式跨入经济关系全面正常化的阶段。在两岸实体经济联系愈发紧密的背景下,正是两岸金融合作的大好机会,两岸金融业应积极寻找互利双赢的结合点,为两岸经贸发展提供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晓东  
ECFA的签订与全面实施,为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创造了巨大的空间。本文采用规范的分析方法,针对海峡两岸金融合作的现状、作用和路径进行深层次分析,认为加强金融合作是目前两岸的必然选择,应加强两岸商业银行、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合作,建立海峡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加强金融监管合作,完善金融犯罪惩罚的法律制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叶耀明  曲伟玮  
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订与实施,两岸经贸关系趋于正常与稳定,从而为两岸经济与金融合作的顺利发展提供了基础。本文以ECFA特色为研究基础,以该协议为两岸经贸带来的变化及发展契机为研究重点,就ECFA对于两岸的贸易平衡、投资发展及金融合作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就两岸金融合作的路径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