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84)
- 2023(14314)
- 2022(11806)
- 2021(10475)
- 2020(8999)
- 2019(20643)
- 2018(20317)
- 2017(38460)
- 2016(21123)
- 2015(23966)
- 2014(24414)
- 2013(24156)
- 2012(22671)
- 2011(20826)
- 2010(21221)
- 2009(20084)
- 2008(19853)
- 2007(18133)
- 2006(16419)
- 2005(15127)
- 学科
- 济(105843)
- 经济(105738)
- 管理(57346)
- 业(51658)
- 企(40986)
- 企业(40986)
- 方法(38611)
- 数学(33333)
- 数学方法(32965)
- 中国(27936)
- 农(25966)
- 地方(24461)
- 学(23911)
- 财(21626)
- 业经(21449)
- 制(19101)
- 农业(17150)
- 贸(15726)
- 贸易(15718)
- 融(15312)
- 金融(15304)
- 银(15171)
- 银行(15118)
- 易(15063)
- 理论(14998)
- 体(14717)
- 地方经济(14714)
- 行(14518)
- 和(14459)
- 环境(13535)
- 机构
- 大学(317791)
- 学院(314344)
- 济(134784)
- 经济(131878)
- 研究(118290)
- 管理(112025)
- 理学(94891)
- 理学院(93700)
- 管理学(91751)
- 管理学院(91175)
- 中国(88763)
- 科学(73206)
- 京(69317)
- 所(62730)
- 财(61559)
- 农(60588)
- 研究所(56807)
- 中心(52754)
- 江(50397)
- 业大(48927)
- 财经(47953)
- 农业(47864)
- 北京(44182)
- 经(43288)
- 范(42754)
- 经济学(42490)
- 师范(42224)
- 院(42056)
- 州(39309)
- 经济学院(37916)
- 基金
- 项目(201942)
- 科学(156766)
- 基金(144681)
- 研究(144397)
- 家(128454)
- 国家(127408)
- 科学基金(106206)
- 社会(91075)
- 社会科(86058)
- 社会科学(86030)
- 省(79027)
- 基金项目(74963)
- 自然(67896)
- 划(67064)
- 教育(66408)
- 自然科(66295)
- 自然科学(66269)
- 自然科学基金(65062)
- 资助(60034)
- 编号(57980)
- 成果(49008)
- 重点(46732)
- 发(45089)
- 部(44225)
- 课题(41753)
- 创(40650)
- 科研(38628)
- 创新(38152)
- 国家社会(38101)
- 计划(37512)
共检索到494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徐永慧 李月
运用复合指标测算1995—2014年间两岸经济一体化疏远感收敛指数、认同感指数与综合指数,结果表明:过去20年间,三大指数皆呈稳步上升态势;认同感指数受政策因素影响和外界经济冲击较大,疏远感收敛指数则与长期经济发展有关,且稳定性高、提升速度快于认同感指数。从驱动力变化的角度看,可将两岸经济一体化划分为两个阶段,2009年前综合指数与认同感指数的演变路径极为相似,反映出在推动两岸经济一体化早期,增进交流往往更加快速而有效,但在2009年后疏远感收敛指数则主导着综合指数的演变路径,成为两岸经济一体化的主要驱动力。两岸经济一体化对两岸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源于两岸疏远感减弱、一体化加深所...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曹小衡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两岸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两岸经济已自发形成的功能性一体化正在转为由两岸官方共同参与推动的制度性一体化。但两岸经济一体化进程受到政治僵局等因素的阻碍,为此,两岸应分阶段建立稳定的两岸经贸合作机制,推动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以最终实现经济一体化的目标。
关键词:
两岸 经济一体化 进展 前景 拐点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曹小衡 徐永慧
本文对过去二十年间两岸投资关系的发展和趋势进行分析,发现两岸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相互依赖性日益增强,但近几年继续深化两岸投资联系面临诸多困难;以2008年为分界点,台商大陆投资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表现为服务业领域的投资快速增长,金融服务业已经成为台商大陆投资的新趋势。进一步,基于一个扩展的引力模型,本文研究了1995-2014年间两岸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投资效应。实证研究发现:两岸经济一体化带来了显著的正向投资效应,这种投资效应主要源于投资创造,会提升两岸福利;证实了过去二十年间台湾对大陆直接投资以垂直型FDI为主,但大陆经济新常态下水平型FDI在台商大陆投资中的重要性将不断增强。持续深化两岸经济...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澈元 李露 韦玮峰
全球化和区域化条件下,两岸经济合作场域向国际经济空间转移是必然趋势,也是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向国际经济空间的合理延伸。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全面建成和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凸显了这一趋势的现实紧迫性。基于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和国际经济空间的复杂性、敏感性,在客观评估国际经济一体化对两岸影响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两岸合作策略,是两岸应采取的合作路径,而选择次区域合作方式在大陆适宜区域设立CAFTA与ECFA机制衔接的先行先试区,开展相应的政策试验则是支撑该项合作的可行政策工具。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陶红军 赵亮
海峡两岸农业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是两岸农业发展现状所引致的互补性特征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所面临的共同挑战。海峡两岸农业经济一体化,具有促进两岸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提高消费福利水平、改善两岸农业生产结构以及取得规模经济效果等作用。应该在两岸现有的农业合作模式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建设海峡两岸农业经济一体化的构想,构建以农业物流企业为中心的两岸农业供应链;同时,在海峡农业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体化程度的均衡发展,避免台湾农业资本过度投资大陆所产生的“贸易抑制效应”。
关键词:
海峡两岸 农业 一体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曹小衡 徐永慧
对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贸易效应进行定量研究显示,两岸经济一体化对两岸贸易增长具有促进效应。从产品竞争性角度看,它带来了净贸易创造效应,两岸经济规模扩张,尤其是大陆经济快速增长,有助于加速两岸贸易往来。强化和落实两岸经济一体化制度建设,推动两岸全产业、全方位合作发展将有助于两岸贸易的持续增长。
关键词:
海峡两岸 经济一体化 引力模型 贸易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小衡 李月 徐永慧
从七个方面构建了测度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指标体系,测算了1995-2015年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演进与程度,并以欧盟、NAFTA等区域的经济一体化作为评判的参照系。结果显示:两岸经济一体化程度有明显提高,但横向的国际比较则显示两岸经济一体化程度仍处在较低的水平;随着两岸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两岸经济发展的差异度降低,经济结构收敛,两岸经济关系逐渐由互补转向竞合;两岸经济合作已进入调整期,对此应有新思路、新方式和新政策。
关键词:
两岸经济一体化 指标体系 两岸经贸关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小衡 李月 徐永慧
从七个方面构建了测度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指标体系,测算了1995-2015年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演进与程度,并以欧盟、NAFTA等区域的经济一体化作为评判的参照系。结果显示:两岸经济一体化程度有明显提高,但横向的国际比较则显示两岸经济一体化程度仍处在较低的水平;随着两岸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两岸经济发展的差异度降低,经济结构收敛,两岸经济关系逐渐由互补转向竞合;两岸经济合作已进入调整期,对此应有新思路、新方式和新政策。
关键词:
两岸经济一体化 指标体系 两岸经贸关系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秋正 黄文军
选取两岸贸易量、投资、往来人数三个指标来考察两岸经济一体化进程,运用1992年到2010年间的数据,分析两岸经济一体化对大陆和台湾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因素都显著地促进了台湾地区的经济增长,而对大陆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统计上也不显著。结论表明,推动两岸经济一体化对促进台湾经济发展更为有利。
关键词:
经济一体化 经济增长 台湾地区 中国大陆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媛媛
本文探讨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在内的中国经济一体化问题。大陆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四地经贸交往不断融合,四地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已具备,但是四地间制度性合作仍欠缺,这不符合四地间经济高度融合的现实,在四地间开展制度性合作并最终建立中华经济区是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两岸四地 经济一体化 中华经济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春
以全球化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为背景,回顾与总结自内地改革开放20多年来,香港与内地、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内地与台湾经济互动的进程、融合的程度,比较分析两者的特点,从而揭示香港与内地经贸合作由民间自发行为转变到政府之间机制性合作,特别是更紧密经贸关系(CEPA)的建立,对海峡两岸经贸合作机制的启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唐永红
两岸经济一体化是两岸经济体自身发展的必然与要求,但受到当前两岸政治关系的严重约束,需要寻求突破约束的实现路径。借鉴近年来国际上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经验,在“小三通”与“试点直航”等现实基础条件上,两岸先行在次区域层面共建开放性的厦-金、厦-高自由贸易区应是两岸经济一体化的一个现实路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盛九元
两岸经济关系是在一国框架下形成的特殊经贸关系,20多年来,两岸经济互动正是在这一定位下逐步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以市场开放条件下的要素流动为内涵的经济互动成为两岸经济交流的主要动力,而两岸之间的同胞之情更成为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双方互蒙其利,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态势也逐步形成,并向一体化的更高阶段迈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军亚
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主要体现在能够推动该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客观有利条件。从经济层面上分析,这些有利条件包括该地区的贸易开放度、区内贸易依存度、贸易密集度以及区内相互投资的发展等方面。
关键词:
经济一体化 动力 东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韦民 胡振虎 周强武
东盟经济共同体(AEC)构建是东盟经济一体化新的里程碑。该共同体的性质和内涵不仅攸关东盟整体走向,对中国与东盟关系也会带来广泛影响。依据现有的政治经济条件,东盟经济共同体更可能是一个自由贸易区的延伸版,短期内很难形成一个次区域关税同盟,更不可能形成劳动力、资本和服务等充分自由流动的共同市场。目前,东盟经济共同体对中国经济负面影响甚微,其顺利发展则有助于深化中国-东盟经济关系。但长远来看,它对中国周边外交会带来一定的潜在冲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