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05)
2023(11033)
2022(9847)
2021(9321)
2020(7855)
2019(18151)
2018(18272)
2017(35768)
2016(19573)
2015(22165)
2014(22159)
2013(22174)
2012(20335)
2011(18167)
2010(18296)
2009(16444)
2008(15998)
2007(14002)
2006(12267)
2005(10858)
作者
(56946)
(47086)
(46733)
(44644)
(29976)
(22607)
(21255)
(18554)
(17900)
(16853)
(16237)
(15756)
(14919)
(14853)
(14415)
(14346)
(14111)
(13986)
(13379)
(13355)
(11714)
(11650)
(11417)
(10754)
(10515)
(10468)
(10383)
(10349)
(9408)
(9259)
学科
(80913)
经济(80824)
管理(54432)
(53048)
(44051)
企业(44051)
方法(34705)
数学(29635)
数学方法(29229)
(22045)
中国(19710)
业经(18619)
(18205)
(18144)
地方(17925)
农业(14566)
(14511)
(13611)
贸易(13604)
技术(13383)
理论(13057)
(13052)
(12877)
产业(12164)
环境(11948)
(11569)
财务(11505)
财务管理(11480)
(11030)
银行(10991)
机构
大学(275585)
学院(274995)
管理(111623)
(107486)
经济(104951)
理学(96594)
理学院(95523)
管理学(93862)
管理学院(93383)
研究(93343)
中国(68191)
科学(59419)
(59358)
(47821)
(47408)
(44472)
研究所(43182)
中心(42128)
业大(41761)
(40318)
财经(38415)
北京(37876)
(37292)
师范(36986)
(34772)
农业(34495)
(34260)
(33194)
经济学(30573)
师范大学(29978)
基金
项目(190436)
科学(149537)
研究(140173)
基金(136976)
(119263)
国家(118277)
科学基金(101264)
社会(86063)
社会科(81435)
社会科学(81412)
(75040)
基金项目(73958)
自然(66817)
自然科(65190)
自然科学(65178)
自然科学基金(63979)
教育(63294)
(63103)
编号(58067)
资助(56213)
成果(47117)
重点(42695)
(41383)
(41355)
课题(39777)
(39578)
创新(36832)
科研(36383)
项目编号(35576)
教育部(35161)
期刊
(120157)
经济(120157)
研究(81373)
中国(49852)
学报(42685)
(40740)
科学(40448)
管理(40222)
(34411)
大学(31882)
教育(31320)
学学(29852)
农业(28378)
技术(23588)
(21972)
金融(21972)
业经(20743)
财经(17740)
经济研究(17717)
问题(16127)
图书(15528)
(15114)
科技(14281)
理论(14201)
(13944)
技术经济(13368)
实践(13086)
(13086)
现代(12688)
资源(12661)
共检索到400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时保国  
近年来,两岸分别制定了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并积极推动两岸新兴产业合作,使得两岸新兴产业呈现融合发展的态势。但是由于两岸特殊关系的存在,使得两岸新兴产业合作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与挑战,如两岸新兴产业合作尚缺乏更高层次的制度化平台;新兴产业合作的务实性和落地率有待提高;一些复杂和不确定性因素制约合作的进度和深度等。未来,两岸需要在深入分析新兴产业合作形势和背景的基础上,继续发挥公权力的协调与引导作用,推动建立新兴产业联盟和新兴产业合作基金,同时加强两岸企业间的融合,从而促进两岸新兴产业合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雪雄  蔡承彬  
近年来,两岸产业合作在制度层面逐步走向正常化,具有很强的市场互补性。在中国大陆投资的台资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环节和沿海地区。随着两岸经济合作的深化,台资企业在大陆投资的价值链环节逐渐上升到高端。推进两岸产业深化合作,大陆方面要加快推进涉台制度环境建设、提高产业关联配套水平、构筑"总部—基地"分工模式以及建立产业交流合作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远鹏  
为应对全球金融风暴,调整台湾的产业结构,2009年3—5月,台湾当局连续推出六大新兴产业规划。六大新兴产业表现为向服务业倾斜、相互关联性强、主要依托大陆市场的特点。两岸应该借此合作制造新兴产业产品推广到全世界,合作开拓大陆市场,创立品牌;应开放资本合作发展新兴产业;研发合作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共同制定产业标准,并努力使其上升为全球标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洪岚  
纺织产业是两岸的第一、第二大创汇产业,两岸在国际纺织品市场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两岸同文同种,两岸纺织业的互动与合作既已有良好的基础,又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敏  李非  
本文使用开放经济非均衡分析以及面板数据模型的方法,从理论与实证检验两个方面探讨了台商大陆投资与两岸贸易关系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台商大陆投资与两岸贸易的关系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的特征;台商投资对于两岸出口与进口贸易虽然都有促进效应,但是由于大陆经济发展以及两岸产业分工变化等原因,这种促进效应正在减弱。针对这种情况,大陆和台湾应该制定正确的政策以推动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鸿都  
本文基于WTO的宗旨、原则及其专门协议,在一个宏观层面讨论了大陆和台湾加入WTO后,IT产业所面临的主要有利条件和环境以及所承受的压力、危机和一系列挑战。在IT产业全球化发展过程中,WTO为两岸IT产业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魏澄荣  
ECFA的生效、实施,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进入稳定运行与不断深化的成熟期。其签署将健全两岸产业分工体系,为两岸产业合作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要以ECFA正式签署为契机,促进海峡两岸产业的合理布局、全面合作、双向对接和分工深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花蕾  
两岸签订的具有自由贸易协定性质的ECFA中已涉及文化产业的部分内容,由于文化产业不仅有利于两岸经济发展,而且能够提升两岸产业竞争力,增加两岸认同,有利于两岸经济合作深化,所以在今后ECFA框架下的相关协议中,应该进一步探讨如何加强两岸文化产业合作。针对当前两岸文化产业发展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需加强两岸相关政府部门的整合和协商,组成"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工作组",通过在人才培养、资金支持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协调,有效整合两岸文化产业资源,做好产业布局,以逐步实现共同打造完善的文化产业链这一两岸文化产业合作的最终目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火全  郭东强  
随着ECFA的签署生效,海峡两岸已全面进入ECFA时代。ECFA不仅开启了两岸经济合作的新契机,也掀开了两岸信息产业合作的新篇章。两岸信息产业的合作已成为ECFA时代的关键词。本文基于ECFA时代,分析了两岸信息产业合作的理论基础,指出了两岸合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合作的切入点,并进一步阐述了推进两岸信息产业合作的对策思路。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丽丽  
两岸产业合作虽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但其发展路径与模式选择有待进一步深化。要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基础上,不断完善两岸产业深度合作机制,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为基础,带动两岸研发设计和终端销售等环节对接合作。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涂晓今  董长万  陈柏良  
作为推进两岸经济全面深入合作的特殊制度安排,《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确定了未来两岸经济合作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规划,但这只是两岸产业制度合作的开端。相对于近年来的两岸要素合作而言,欧盟保险市场一体化的实现条件和经验验证了区域化下深化保险产业制度合作的三维分析框架及其有效性。通过回顾与总结两岸保险交流与合作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制度瓶颈是阻碍两岸保险深入合作的根源。在后ECFA时代,鉴于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借鉴欧盟保险制度合作经验,从制度安排、组织机构和实施机制三个角度展开构想,积极探索ECFA框架下两岸保险产业制度合作的拓展空间,推动两岸保险的制度性整合与深化,从而提升两...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秀娟  孙凯  
目前,台湾的IT产业正处于结构升级阶段,而大陆的IT产业进入到了快速成长期。随着两岸经济实力相对变化以及大陆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两岸IT产业合作在研发环节、生产环节以及销售环节的利基取向都发生了变化,并且,这种变化为两岸IT产业更深层次的整合带来了契机。从IT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台湾IT产业仍具有技术和资本的优势,而大陆则具有资源、市场方面的优势;就未来两岸IT产业的合作模式来看,应转变现有的分工发展模式,从ODM模式入手,不断完善产业链的融合,从而最终达到资源整合的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国庆,周宏  
在海峡两岸IT产业合作的进程中,长江三角洲成为IT台商投资重心,投资的集聚效应日趋明显,而且发展势头良好。大陆方面重视投资环境建设,明确投资产业领域,健全投资服务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合作。大力推进两岸产业融合,积极推动人才交流,完善台商权益保护机制是推进两岸产业合作的当务之急。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孙健波  
"一国两制"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台湾地区与大陆同属一个中国,但因在社会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税收管理实践等方面的不同而形成各自不同的税收制度。两岸的税收关系问题特殊而复杂,它既不是一般的"国家税收"问题,也决非"国际税收"问题。两岸的税收问题涉及两岸的社会生活与经济活动,与两岸人民的切身权益息息相关,对两岸关系的健康顺利发展影响重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贾珂珺  
本文以2004-2006年两岸电子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比较了两岸董事会特征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两岸在资产报酬率、每股收益、董监事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占董监事会的比例、两职合一、公司规模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而在资产负债率和净利润成长率两方面无显著差异。台湾方面除董事会规模及两职合一对经营绩效影响不显著外,其余变量皆为显著;内地方面,所有测试变量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皆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