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69)
- 2023(14265)
- 2022(12242)
- 2021(11066)
- 2020(9373)
- 2019(21566)
- 2018(21318)
- 2017(41323)
- 2016(22589)
- 2015(25741)
- 2014(26256)
- 2013(25785)
- 2012(24466)
- 2011(22441)
- 2010(23081)
- 2009(21799)
- 2008(21898)
- 2007(20119)
- 2006(18091)
- 2005(16909)
- 学科
- 济(109081)
- 经济(108961)
- 管理(70372)
- 业(62908)
- 企(51674)
- 企业(51674)
- 方法(39703)
- 数学(34580)
- 数学方法(34188)
- 财(28247)
- 农(27201)
- 中国(26999)
- 地方(25217)
- 制(24003)
- 业经(22236)
- 学(21000)
- 贸(18399)
- 贸易(18389)
- 易(17735)
- 农业(17579)
- 银(17398)
- 银行(17370)
- 融(16631)
- 金融(16627)
- 行(16614)
- 务(16288)
- 体(16240)
- 财务(16236)
- 财务管理(16185)
- 环境(15648)
- 机构
- 学院(335442)
- 大学(333738)
- 济(148246)
- 经济(144996)
- 管理(124046)
- 研究(116509)
- 理学(104509)
- 理学院(103353)
- 管理学(101630)
- 管理学院(100977)
- 中国(90519)
- 财(72160)
- 京(70100)
- 科学(67408)
- 所(59884)
- 财经(55140)
- 江(54831)
- 中心(53252)
- 研究所(53107)
- 农(52851)
- 经(49523)
- 经济学(46630)
- 业大(45103)
- 北京(44665)
- 范(43411)
- 师范(43034)
- 州(42838)
- 经济学院(41624)
- 院(41350)
- 农业(41034)
- 基金
- 项目(205826)
- 科学(161584)
- 研究(155113)
- 基金(147650)
- 家(126492)
- 国家(125389)
- 科学基金(107258)
- 社会(98690)
- 社会科(93437)
- 社会科学(93410)
- 省(81121)
- 基金项目(76754)
- 教育(71816)
- 划(67171)
- 自然(66332)
- 自然科(64721)
- 自然科学(64702)
- 编号(64174)
- 自然科学基金(63539)
- 资助(61450)
- 成果(54449)
- 重点(46486)
- 部(46267)
- 发(45611)
- 课题(45549)
- 创(42348)
- 制(41755)
- 性(40476)
- 国家社会(40354)
- 教育部(39995)
- 期刊
- 济(178936)
- 经济(178936)
- 研究(108417)
- 中国(71970)
- 财(58495)
- 农(48808)
- 管理(48160)
- 学报(46849)
- 科学(43767)
- 教育(37404)
- 融(36329)
- 金融(36329)
- 大学(36133)
- 学学(33883)
- 农业(31893)
- 技术(30828)
- 经济研究(28843)
- 财经(28637)
- 业经(27173)
- 经(24715)
- 问题(22919)
- 贸(19199)
- 技术经济(18137)
- 国际(16634)
- 统计(16468)
- 业(16424)
- 理论(16093)
- 世界(15850)
- 商业(15389)
- 现代(15332)
共检索到5318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汪立峰 曹小衡
构建两岸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是实现两岸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迫切需要,也是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和推进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在两岸经济一体化的不同阶段,两岸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不同,但存在连续性的协调目标与内容,应通过相应的运作机理发挥其协调功能。
关键词:
两岸 宏观经济政策 协调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帆 邹静娴
进入21世纪之后,国际经济政策协调面临着新的挑战,世界各国亟须加强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确保各国在议定框架下加深合作,共同促进经济发展全球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前景不容乐观当前世界经济呈现出"低经济增长、低贸易增长、低通货膨胀、低大宗商品价格、高债务"的"四低一高"态势,全球经济态势短期内复苏依旧乏力。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 M F)统计,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1%,低于上年的3.4%。据世贸组织估计,2016年全球的贸易增速将连续第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正 杨力
以福利经济学Lucas论断为基础,通过引入一个三状态的离散马尔科夫过程,建立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状态下的福利成本模型,定量分析中国和美国参与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福利收益。该收益远高于Lucas论断的测算结果,表明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溢出效应是显著的;由于中国消费波动较大,我国应积极参与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平抑消费波动,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在相对风险规避系数γ=2的情况下,中国和美国获得的福利收益大约是Lucas模型测算结果的7至12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状态下的福利成本模型对于不同经济体具有普适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梅波 胡建梅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放宏观经济学领域出现的新研究范式,以其坚实的微观基础为研究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收益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数理模型。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收益分析经历了两代模型。笔者借鉴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框架下的CCD模型,利用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潜在收益的衡量指标,构建中国多部门VAR模型,测算了面临劳动生产率冲击时中国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潜在收益。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梅波
2 0 0 3年的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不平静。自从 2 0 0 1年美国新经济泡沫崩溃之后 ,世界经济步入了低谷 ,尽管到 2 0 0 3年年底 ,来自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 2 0 0 4年美国经济的形势将好于上年 ,但是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并没有实质性的好转 ,在一个相互依存的时代 ,这将制约美国经济的复苏。2 0 0 3年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和 SARS的突然出现更是增加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由于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 2 0 0 3年 9月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 WTO部长级会议以失败告终 ,全球贸易的发展和多边贸易体系的吸引力均受到极大的损害。 2 0 0 2年美元贬值之后 ,国际金融体系的波...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洪兆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喻国平
本文基于博弈论知识对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理论基础及可行性、协调收益进行了研究,说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能够提升参与其中国家的得益。文章最后提出了东亚区域经济进行国际宏观经济体政策协调的机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积业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吴振宇 兰宗敏 吴琛琛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是美国政府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支撑,美国推进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部门主要是财政部和美联储。在广泛利用G7、G20等多边协调平台的同时,美国也积极创造了联合降息、货币互换等新机制,并大量进行各种非正式的双边、多边政策协调,其政策协调的目标和形式会根据经济运行情况灵活调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外溢性的日益增强,急需加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应在完善国内政策协调的基础上,确定相关机构,积极参与和发起正式和非正式的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在充分利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把握经济实力提升的有利时机,逐步创建为我所用的新平台和新机制。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吴振宇 兰宗敏 吴琛琛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是美国政府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支撑,美国推进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部门主要是财政部和美联储。在广泛利用G7、G20等多边协调平台的同时,美国也积极创造了联合降息、货币互换等新机制,并大量进行各种非正式的双边、多边政策协调,其政策协调的目标和形式会根据经济运行情况灵活调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外溢性的日益增强,急需加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应在完善国内政策协调的基础上,确定相关机构,积极参与和发起正式和非正式的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在充分利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把握经济实力提升的有利时机,逐步创建为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宏观调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莹
一年前,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一员。随着开放程度的加深,对外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大。因此,在制定经济政策、分析政策效果时,我们必须同时关注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本文在比较现有的三种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情况,对DD-AA模型作了三点改进,并用实证的方法建立了适合中国的DD-AA模型,然后分析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的效果,最后对如何加强政策协调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梅波 陈燕鸿
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不断扩散并向纵深发展,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举措空前频繁。主要发达国家就接管受困金融机构、应对广泛的流动性短缺以及实体经济复苏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政策协调;IMF也开展了对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的危机救援;发展中国家在此次政策协调中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作为应急之策,短期内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市场信心,延缓了金融危机蔓延。但是其暴露出的缺陷和不足也说明了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的改革与完善的必要。
关键词:
国际政策协调 金融危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