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20)
- 2023(12802)
- 2022(11297)
- 2021(10648)
- 2020(8952)
- 2019(20771)
- 2018(20588)
- 2017(39848)
- 2016(21735)
- 2015(24206)
- 2014(24219)
- 2013(24194)
- 2012(22260)
- 2011(20042)
- 2010(19888)
- 2009(18128)
- 2008(17594)
- 2007(15229)
- 2006(13301)
- 2005(11643)
- 学科
- 济(84332)
- 经济(84232)
- 管理(59103)
- 业(56582)
- 企(47203)
- 企业(47203)
- 方法(41073)
- 数学(35039)
- 数学方法(34625)
- 贸(23397)
- 贸易(23383)
- 易(22668)
- 学(22199)
- 农(21800)
- 中国(20938)
- 财(20671)
- 业经(17947)
- 地方(17669)
- 理论(14897)
- 制(14584)
- 农业(14410)
- 和(13529)
- 技术(13211)
- 务(13210)
- 财务(13150)
- 财务管理(13127)
- 环境(12862)
- 企业财务(12405)
- 银(11951)
- 银行(11891)
- 机构
- 大学(310457)
- 学院(306488)
- 济(119318)
- 管理(119123)
- 经济(116718)
- 研究(107799)
- 理学(103974)
- 理学院(102719)
- 管理学(100701)
- 管理学院(100184)
- 中国(76609)
- 科学(70461)
- 京(66521)
- 农(56819)
- 所(55886)
- 财(52610)
- 研究所(51480)
- 业大(50942)
- 中心(46976)
- 农业(45308)
- 江(43881)
- 财经(42801)
- 北京(41656)
- 范(40530)
- 师范(40035)
- 院(39648)
- 经(39052)
- 州(35789)
- 经济学(35169)
- 师范大学(32628)
- 基金
- 项目(216949)
- 科学(168580)
- 基金(157293)
- 研究(152804)
- 家(140141)
- 国家(139049)
- 科学基金(117145)
- 社会(94065)
- 社会科(89004)
- 社会科学(88977)
- 省(84437)
- 基金项目(83924)
- 自然(79492)
- 自然科(77620)
- 自然科学(77597)
- 自然科学基金(76206)
- 划(72123)
- 教育(69415)
- 资助(65526)
- 编号(61062)
- 成果(49248)
- 重点(49068)
- 部(47334)
- 发(45920)
- 创(44839)
- 科研(42470)
- 课题(42267)
- 创新(41875)
- 计划(41337)
- 大学(39808)
- 期刊
- 济(126259)
- 经济(126259)
- 研究(88191)
- 学报(57034)
- 中国(56752)
- 农(50651)
- 科学(50651)
- 管理(42654)
- 大学(41825)
- 学学(39566)
- 财(38062)
- 农业(35258)
- 教育(32366)
- 技术(24119)
- 融(23120)
- 金融(23120)
- 经济研究(21013)
- 业经(20505)
- 财经(20346)
- 业(18718)
- 问题(17380)
- 经(17332)
- 贸(17084)
- 图书(16026)
- 科技(15589)
- 版(15211)
- 业大(15143)
- 国际(14546)
- 理论(14393)
- 技术经济(13880)
共检索到442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庆波 赵忠秀
21世纪以来,随着内地与港澳地区CEPA协议的签署,以及中国大陆和台湾相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岸四地经贸关系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本文探讨如下三个问题,一是以贸易依存度指标探讨两岸四地贸易的依存关系,二是以贸易竞争指数指标探讨两岸四地贸易的互补关系,三是以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探讨两岸四地贸易的因果关系。分析结果显示,两岸四地贸易依存关系紧密,贸易互补性强,并且具有一定的因果性。因此,进一步加强两岸四地贸易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构筑互动发展格局,是两岸四地贸易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丽
本文以大陆与台湾的贸易结构为出发点,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利用贸易强度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分析、可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等分析工具对两岸贸易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两岸贸易关系呈现出一定的互补性,同时由于两岸在产业结构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以及贸易结构的趋同、出口市场的重叠,因而在国际市场上两岸又表现出竞争的关系。
关键词:
两岸贸易 互补性 竞争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庆波 孙建平 李珊
近年来,中国与澳大利亚双边贸易发展迅速。本文以贸易依存度指标分析中澳贸易的依存关系,以贸易竞争指数指标分析澳贸易的竞争与互补关系。分析结果显示,中澳贸易依存关系紧密,在多种产品上具有贸易互补性。因此,加强中澳贸易合作,建立自由贸易区,发挥各自优势,加强互补性,是中澳两国贸易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传国 蔡晓艺
运用比较优势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与产业内贸易指数分别从比较优势、结构竞争以及产业内贸易三个视角对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进行了剖析。研究发现:相对世界平均水平,海峡两岸农产品均不具有比较优势,但祖国大陆相对台湾地区具有比较优势,海峡两岸农产品存在结构性贸易互补,但这种互补性正逐渐下降,表明海峡两岸农产品出口结构竞争差异趋于缩小。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呈现较高集中度,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大的农产品,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均处于显著贸易优势地位。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朱荃 蔡武
本文实证研究了两岸双边贸易互补性强弱及其性质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表明,两岸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主要表现在台湾地区出口、大陆进口货物的角度,且近年来有下降趋势。1995~2011年,两岸大部分产业的互补性强弱和性质均发生了变化。尽管目前产业内互补的产业个数略高于产业间互补的产业,但从贸易比重来看,两岸仍然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性则逐渐上升。
关键词:
贸易互补 产业内互补 产业间贸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华 唐永红
对于两岸经济相互依存性的度量,既要考虑台商投资和两岸贸易对于经济的贡献程度,也应考虑两岸经济增长之间的协同与互动机理。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框架的协整分析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台商投资、两岸贸易与两岸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投资与贸易已成为推动两岸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两岸经济增长间的协动路径已经初现端倪,昭示未来合作共赢的空间;短期内,台湾经济增长对于大陆经济增长则具有单向因果关系,并且两岸经贸交流对于两岸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都具有递减倾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凤娇
本文借助贸易结合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专业化系数对1996—2010年海峡两岸农产品的贸易联系、贸易互补性进行剖析表明,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联系日趋紧密,由于大部分农产品的贸易互补性发生了变化,两岸农产品贸易互补性水平呈下降趋势,同时互补性质也由单一的产业间互补转变为产业间互补为主导、产业内互补显著提升的并存格局。海峡两岸应在谋求强化互补性的基础上实现农产品贸易的双赢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月娥 张吉国
选取2002—2020年中国和印度农产品贸易数据,采用贸易互补性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等对中印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和依存度进行了测度,同时分析了两国的农产品贸易合作关系。结果表明:中印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贸易互补性较低;双边贸易过程中印度对中国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强,中国对印度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低。中印农产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仅园艺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并逐渐由垂直型转向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中印在蔬菜、棉花等20种农产品具有产业间贸易互补空间,7种竞争性农产品中有2种具有产业内贸易互补空间。中印农产品贸易依存度较低,且中国对印度的农产品贸易依存度更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强中印发展战略对接、深化两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充分发挥中印各自农产品比较优势、优化农产品贸易结构,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差异化、推动中印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敏 李非
本文使用开放经济非均衡分析以及面板数据模型的方法,从理论与实证检验两个方面探讨了台商大陆投资与两岸贸易关系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台商大陆投资与两岸贸易的关系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的特征;台商投资对于两岸出口与进口贸易虽然都有促进效应,但是由于大陆经济发展以及两岸产业分工变化等原因,这种促进效应正在减弱。针对这种情况,大陆和台湾应该制定正确的政策以推动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桑百川 杨立卓
共同建设"一带一路",是我国在面临世界经济、政治和外交格局一系列变化和国民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提出的重要战略,旨在推动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促进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国家的贸易竞争性、互补性各不相同,在对"一带一路"国家分类的基础上,采用修正的CS指数和CC指数构建评价指标,分别测算了我国与沿线不同区域国家的贸易关系。并结合不同区域国家的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提出了拓展和优化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国家经贸关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竞争性 贸易互补性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胡朝霞
本文从全球贸易的数据资料出发,通过设置变系数面板数据引力模型对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两岸三地1987年至2004年间的贸易关系,尤其是对两岸三地是否存在贸易区块及其动态变化、两岸三地两两之间的贸易依存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结果表明:两岸三地的贸易明显高于该区域内经济水平、市场规模和地理位置下所应有的正常水平,并且这一区块的作用在中国加入WTO后进一步增强;香港在两岸三地的贸易关系中起着中介的作用;中国大陆虽然从1978年开始进行改革开放,但对世界贸易流量增长的突显作用却是在1990年代以后才开始显现。
关键词:
两岸三地 贸易关系 引力模型 面板数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桑百川 李计广
我国正酝酿实施新兴市场战略,其战略重点是新兴大国。对于不同的新兴大国,我国与其贸易之间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各不相同,因而就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本文基于进出口结构相比较而构建了测度指标,对中国与14个主要新兴大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进行了测算,对与新兴大国的合作潜力进行了排序。据此,提出了优化我国与主要新兴大国之间贸易结构的政策建议。同时,在综合考虑各国对我国存在的贸易壁垒的基础上,制定了不同的对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广汉 朱荃
本文利用1995-2011年两岸贸易数据,实证研究了两岸31个产业的比较优势、互补情况及各自随时间的变动趋势。研究表明,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产业分工是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基础,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提升了两岸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两岸投资与贸易的非均衡发展,既是比较优势的反映,也是两岸市场不对等开放的结果。投资的对等开放将改善两岸贸易的非均衡状态,有利于台湾本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两岸经贸关系 比较优势 产业分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非
一、两岸转口贸易发展速度放缓 转口贸易在过去一直是两岸贸易关系的主流,在两岸经贸恢复初期曾一度辉煌。其表现形式一般是贸易货物由输出地直接运至第三地,在未经过制造程序,仅是原封不动地停靠,或装卸,或进行简单的改包装、稀释、分类、装饰后,再转运至输入地,并在进入或离开第三地时,均与其它进出口货物一样办理报关手续。由于香港优越的地缘、人文以及商业条件,其在两岸转口贸易中的“桥梁”作用十分明显,绝大多数的转口贸易货物都是通过香港这一“主渠道”中转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陆根尧 王晓琳
作为东亚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东亚最发达的国家,中日两国之间的经济交往特别是国际贸易,对两国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简要分析改革开放至今中日自由贸易的发展轨迹和历史阶段特征的基础上,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等指标重点分析了中日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一步揭示中日两国的比较优势,总结中日自由贸易的特征,最后提出进一步推动中日自由贸易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发展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