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93)
- 2023(14190)
- 2022(12208)
- 2021(11126)
- 2020(9354)
- 2019(21405)
- 2018(21343)
- 2017(41201)
- 2016(22293)
- 2015(25137)
- 2014(25257)
- 2013(25113)
- 2012(23054)
- 2011(21079)
- 2010(21164)
- 2009(19936)
- 2008(19152)
- 2007(16920)
- 2006(15112)
- 2005(13731)
- 学科
- 济(107226)
- 经济(107095)
- 管理(69373)
- 业(61227)
- 企(52391)
- 企业(52391)
- 方法(41671)
- 数学(35917)
- 数学方法(35558)
- 财(24976)
- 中国(24723)
- 地方(23635)
- 农(23122)
- 业经(22374)
- 学(21739)
- 制(20796)
- 环境(15700)
- 和(15459)
- 农业(15333)
- 体(15290)
- 理论(15267)
- 务(15116)
- 贸(15116)
- 贸易(15107)
- 财务(15045)
- 财务管理(15016)
- 融(14809)
- 金融(14803)
- 银(14719)
- 银行(14676)
- 机构
- 大学(328505)
- 学院(324920)
- 济(138278)
- 经济(135347)
- 管理(128273)
- 研究(112037)
- 理学(110639)
- 理学院(109406)
- 管理学(107679)
- 管理学院(107077)
- 中国(82402)
- 京(69516)
- 科学(66754)
- 财(64205)
- 所(56013)
- 财经(50769)
- 研究所(50626)
- 中心(49264)
- 农(48005)
- 江(47613)
- 经(45907)
- 业大(45879)
- 北京(44177)
- 经济学(42539)
- 范(42022)
- 师范(41687)
- 院(40385)
- 州(38156)
- 经济学院(37869)
- 财经大学(37611)
- 基金
- 项目(217706)
- 科学(171498)
- 研究(160833)
- 基金(158694)
- 家(137208)
- 国家(136097)
- 科学基金(117134)
- 社会(102888)
- 社会科(97528)
- 社会科学(97502)
- 省(84000)
- 基金项目(83937)
- 自然(74639)
- 教育(73004)
- 自然科(72825)
- 自然科学(72812)
- 自然科学基金(71501)
- 划(70237)
- 资助(65283)
- 编号(64984)
- 成果(53657)
- 部(48416)
- 重点(48390)
- 发(46318)
- 课题(44851)
- 创(44815)
- 制(42543)
- 国家社会(42497)
- 教育部(41947)
- 创新(41894)
- 期刊
- 济(159681)
- 经济(159681)
- 研究(102396)
- 中国(61642)
- 财(49374)
- 管理(49348)
- 学报(49241)
- 科学(45912)
- 农(44048)
- 大学(37729)
- 学学(35562)
- 教育(33609)
- 农业(30102)
- 融(28742)
- 金融(28742)
- 技术(28268)
- 财经(25952)
- 经济研究(25691)
- 业经(23319)
- 经(22177)
- 问题(20204)
- 技术经济(17011)
- 理论(16568)
- 图书(15707)
- 现代(15020)
- 科技(14995)
- 实践(14833)
- 践(14833)
- 业(14623)
- 贸(14274)
共检索到487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晓娟
针对大陆与中国台湾经济波动状况的协同性及传导机制的研究,可知大陆与中国台湾的经济周期的协同性自从1978年以来越来越显著,由共同周期检验得知,两岸从1987年以来就形成了一个共同周期,而且两岸的贸易及投资往来是两岸共同周期生成和传导的重要原因,两岸经济周期的传导可以用锁模这种内部机制来解释。为了促进两岸宏观经济在同步和互动中的良性循环,必须加强两岸经济政策的协调,就财政、货币、汇率、贸易等政策展开磋商,联合采取干预市场的政策行动,共同防范和面对国际经济危机中的冲击,维持和促进两岸经济的稳定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敏锋 张宗德
伴随着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入,以及受到世界经济周期的共同影响,两岸经济周期波动同步化现象日趋明显。利用海峡两岸1981—2012年GDP和进出口贸易数据,基于锁模理论对大陆和台湾经济周期波动同步化及其传导机制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两岸经济周期波动同步化符合锁模机制,两岸贸易是两岸经济周期波动同步化的重要传导机制之一。进而对未来的两岸经济合作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周期 两岸 锁模 同步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湘雄 李浩
文章采用中国、美国、日本、德国、韩国、英国和巴西1978~2011年的经济数据,建立VEC模型,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并基于七国面板数据建立模型。得出结论:首先,大部分国家都显示出了明显的增长趋势趋同性,但存在差别。其次,国际贸易及他国的经济对中国GDP同时存在着短期效应和长期作用,贸易波动会在相当程度上引致GDP波动。最后,双边贸易往来对双边经济协动促进作用的大小一样,但各国固定效应不同。
关键词:
经济周期 传导机制 VEC模型 面板数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麦延厚 张旭 彭婷婷
本文采用1992-2012年中国与东亚12国的样本数据,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分析了国际贸易、专业化分工、金融一体化程度和政策协调度等因素对中国与东亚各国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影响,并从中勾勒出国际贸易、产业结构和金融发展之间通过相互影响进而传导至经济周期同步性这一间接机制。结果表明:就中国—东亚层面而言,贸易一体化对中国与东亚经济体的经济周期同步性无显著的直接影响,金融一体化程度对中国与东亚经济体的经济周期同步性有直接的推动作用,而产业结构相似度(专业化分工)会直接减弱中国与东亚各国的经济周期同步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华
研究目标:两岸生产分工和贸易往来对于两岸经济周期协动性的传导机制。研究方法:基于一个典型经济体间实际经济周期模型框架的冲击响应分析与实验模拟分析。研究发现:两岸经济结构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其他经济体才是中国台湾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外部冲击来源;两岸技术冲击相关性对于两岸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形成发挥了关键作用;不论在双边贸易,还是双向投资方面,两岸经济关系都仅处于"浅层"相互依存状态,两岸经济周期协动性也以间接性、表象性为主要特征。研究创新:将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范式应用于两岸经济周期协动性问题研究。研究价值:揭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华
研究目标:两岸生产分工和贸易往来对于两岸经济周期协动性的传导机制。研究方法:基于一个典型经济体间实际经济周期模型框架的冲击响应分析与实验模拟分析。研究发现:两岸经济结构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其他经济体才是中国台湾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外部冲击来源;两岸技术冲击相关性对于两岸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形成发挥了关键作用;不论在双边贸易,还是双向投资方面,两岸经济关系都仅处于"浅层"相互依存状态,两岸经济周期协动性也以间接性、表象性为主要特征。研究创新:将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范式应用于两岸经济周期协动性问题研究。研究价值:揭示了两岸经济相互依存的内在特征,为旨在推动两岸经济关系良性发展的政策设计提供了新的参照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华
利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GDP增长率反映海峡两岸的经济周期波动,针对二者的相关分析表明,1990年以来,海峡两岸经济周期已经呈现一定程度的协动性特征,并且这种协动性具有不断增强的趋势。在经济周期协动性的传导机制方面,直观判断,两岸贸易往来与台商对大陆投资是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传导渠道,但世界市场经济景气波动的冲击影响也不容忽视。由于受两岸经济规模和结构的差异、两岸经贸交流的不对称性、大陆对外开放程度较低、以及经济运行规律之外政治干扰和政策限制等因素的影响,两岸经济周期协动性还未完全呈现其应有规模。
关键词:
海峡两岸 经济周期 协动性 传导机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磊 张军
研究目标:测度金砖国家经济周期协同性并探究其传导机制。研究方法:运用Scalar-BEKK模型测算1996年第2季度以来金砖国家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动态演化路径,并采用面板联立方程模型考察金砖国家经济周期协同性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金砖各国经济周期波动总体上存在一定的偏弱协同性,且协同性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双边贸易强度、金融一体化、专业化分工、汇率波动性是影响金砖国家经济周期协同性的重要渠道,但其影响机制有所差异。各传导渠道对金砖国家经济周期协同性同时产生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且各传导渠道的相对重要性有所不同。研究创新:在时变框架下测算金砖国家经济周期协同性,基于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刻画协同性与各传导渠道之间复杂的经济关联。研究价值:为金砖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兵
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某些国家经济周期在波动过程中存在同步性特征。通过考察中美两国经济增长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两国经济周期波动在某些历史时期具有较强的同步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日益提高,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这是中美两国经济周期同步性出现的根本原因和前提条件。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中美两国贸易和直接投资联系是经济周期同步性出现的纽带和基本传导渠道。新形势下中美两国应当进一步强化双方的经贸交流和合作,真正发挥两国经济之间的相互带动作用,从而实现双方经济的共同繁荣。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宋玉华 高莉
贸易究竟如何影响经济波动在世界范围内的传递?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必须结合与贸易有关的其他经济变量加以研究。实证研究证实了“贸易发展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具有正向关系”的结论,并且更深入地指出影响协动性的关键是贸易强度,而非受贸易模式影响的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在理论上,学者们在基础模型的基础上不断地加入了一些新元素,如不可贸易品、南北贸易模式等,试图对贸易传导机制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并力图解决两国模型中产生的“数量异常”和“价格异常”。
关键词:
不可贸易品 南北贸易 数量异常 价格异常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磊 张军
研究目标:测度金砖国家经济周期协同性并探究其传导机制。研究方法:运用Scalar-BEKK模型测算1996年第2季度以来金砖国家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动态演化路径,并采用面板联立方程模型考察金砖国家经济周期协同性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金砖各国经济周期波动总体上存在一定的偏弱协同性,且协同性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双边贸易强度、金融一体化、专业化分工、汇率波动性是影响金砖国家经济周期协同性的重要渠道,但其影响机制有所差异。各传导渠道对金砖国家经济周期协同性同时产生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且各传导渠道的相对重要性有所不同。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麦延厚 贺莉芳 胡强
基于1992—2012年中国与亚太15个国家(地区)的样本数据,本文在联立方程模型下重点考察了贸易、分工、金融影响中国-亚太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具体路径。结果发现,双边贸易强度、金融一体化对于强化中国-亚太经济周期同步性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而专业化分工的作用则恰好与之相反,并且,产业内分工和金融一体化会促进国家间的双边贸易,贸易强度与金融一体化会促进产业间分工,这种内在联系使得贸易、金融、分工也可以彼此为桥梁产生间接影响。进一步地,将各个因素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加总后比较发现,贸易在中国-亚太经济周期同步性中发挥的作用最强,分工次之,金融最弱。除此之外,本文还发现,汇率波动也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影响因...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闫斐
经济周期研究主要关注波动产生的原因和波动的传导机制。随着经济运行中内生因素和微观基础越来越受到重视,理论界对经济周期传导机制的前沿研究也已经深入到对厂商和产品层面的考察,且这一方向已经展示出对现实世界更强的解释力和未来广阔的研究前景。根据所采用的研究框架和分析视角,本文在对不同时期经济周期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介绍了通过厂商和产品层面对经济周期的传导机制进行研究的这一最新进展之主要观点和结论,并对其贡献、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付一婷 刘金全 刘子玉
通过构建有效反映金融周期运行状况的综合指标,采用具有时变参数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深入分析中国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联机制和传导效应,结果显示:以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为分水岭,中国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的关联方式出现了结构性转变,金融危机前经济结构参数在不同经济背景下表现出显著的时变性,而在危机后则逐步趋于稳定;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周期对金融周期的短期与长期效应发生了反转,同时两者之间的传导效应发生了结构性转变,金融周期对经济周期具有带动作用,而经济周期则对金融周期表现出抑制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