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35)
- 2023(11523)
- 2022(8905)
- 2021(7759)
- 2020(6238)
- 2019(13650)
- 2018(13517)
- 2017(25195)
- 2016(13562)
- 2015(15140)
- 2014(15210)
- 2013(14673)
- 2012(13477)
- 2011(12478)
- 2010(12725)
- 2009(11889)
- 2008(11467)
- 2007(10492)
- 2006(9811)
- 2005(9183)
- 学科
- 济(76748)
- 经济(76679)
- 管理(35155)
- 业(29095)
- 企(22255)
- 企业(22255)
- 中国(21019)
- 地方(20838)
- 方法(19320)
- 农(18227)
- 业经(16591)
- 数学(16267)
- 数学方法(16075)
- 学(15813)
- 地方经济(13326)
- 制(12974)
- 农业(12392)
- 财(11993)
- 体(11410)
- 发(11048)
- 融(11034)
- 金融(11027)
- 银(10257)
- 银行(10235)
- 理论(10060)
- 行(9948)
- 环境(9710)
- 产业(9295)
- 贸(8948)
- 贸易(8940)
- 机构
- 学院(197708)
- 大学(197236)
- 济(88656)
- 经济(86799)
- 研究(77273)
- 管理(67153)
- 中国(57268)
- 理学(56175)
- 理学院(55486)
- 管理学(54304)
- 管理学院(53938)
- 科学(44899)
- 京(42678)
- 财(39746)
- 所(39692)
- 研究所(35694)
- 农(33954)
- 中心(33461)
- 江(32103)
- 财经(30578)
- 经济学(28528)
- 院(28092)
- 范(27976)
- 师范(27678)
- 经(27569)
- 业大(27410)
- 北京(27343)
- 农业(26251)
- 经济学院(25181)
- 州(25143)
- 基金
- 项目(125569)
- 科学(98253)
- 研究(94603)
- 基金(88975)
- 家(77993)
- 国家(77330)
- 科学基金(64759)
- 社会(61379)
- 社会科(57938)
- 社会科学(57922)
- 省(49875)
- 基金项目(45100)
- 教育(42908)
- 划(41397)
- 编号(38222)
- 自然(38038)
- 自然科(37146)
- 自然科学(37133)
- 自然科学基金(36424)
- 资助(35431)
- 成果(32614)
- 发(29723)
- 重点(29078)
- 课题(28542)
- 部(26711)
- 国家社会(26199)
- 创(25466)
- 发展(24499)
- 展(24135)
- 性(23945)
共检索到324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澈元 李露 韦玮峰
全球化和区域化条件下,两岸经济合作场域向国际经济空间转移是必然趋势,也是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向国际经济空间的合理延伸。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全面建成和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凸显了这一趋势的现实紧迫性。基于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和国际经济空间的复杂性、敏感性,在客观评估国际经济一体化对两岸影响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两岸合作策略,是两岸应采取的合作路径,而选择次区域合作方式在大陆适宜区域设立CAFTA与ECFA机制衔接的先行先试区,开展相应的政策试验则是支撑该项合作的可行政策工具。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温彬
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欧洲联盟的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使“欧洲经济圈”和“北美经济圈”已初显其形。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何去何从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一般认为,东亚各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社会经济制度各不相同,宗教信仰、文化传统迥异而不易做出制度上的安排,只能是一种开放的、松散的功能型联合。笔者认为:东亚国家(地区)如果一味强调开放性、松散性,各自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曹小衡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两岸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两岸经济已自发形成的功能性一体化正在转为由两岸官方共同参与推动的制度性一体化。但两岸经济一体化进程受到政治僵局等因素的阻碍,为此,两岸应分阶段建立稳定的两岸经贸合作机制,推动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以最终实现经济一体化的目标。
关键词:
两岸 经济一体化 进展 前景 拐点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邱国锋
一、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标志与特征 (一)拥有基础较好的协作共同体 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原有以“实验室”、“实验基地”等表达的概念已远为不足。一定地域内拥有高科技企业群、工程中心、技术开发中心、中试基地、高校开发中心、高科技工业园,乃至科技工业城(带、线)等,其表现形态与传统工业经济形态不同的之处,在于内部有严格的分工,外部有良好的协作关系;实体会员中的科研人员,地位上占主导作用,数量上占多数(如20—80%);科技人员还应占有企业实体一定的股权或经营决策权;专业结构比较合理,年龄结构呈梯状分布等。以此才能形成一体化综合开发的整体优势。 (二)产业结构中智力密集型为主体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曹小衡 徐永慧
本文对过去二十年间两岸投资关系的发展和趋势进行分析,发现两岸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相互依赖性日益增强,但近几年继续深化两岸投资联系面临诸多困难;以2008年为分界点,台商大陆投资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表现为服务业领域的投资快速增长,金融服务业已经成为台商大陆投资的新趋势。进一步,基于一个扩展的引力模型,本文研究了1995-2014年间两岸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投资效应。实证研究发现:两岸经济一体化带来了显著的正向投资效应,这种投资效应主要源于投资创造,会提升两岸福利;证实了过去二十年间台湾对大陆直接投资以垂直型FDI为主,但大陆经济新常态下水平型FDI在台商大陆投资中的重要性将不断增强。持续深化两岸经济...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毕吉耀
长期以来,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主要靠市场力量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则落后于经济一体化进程。亚洲金融危机证明,仅靠市场推动的经济一体化是脆弱的,只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东亚地区才能增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保持经济的持续繁荣。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地区迅速建立起“10+3”的合作机制,在加强金融领域合作的同时,也不断拓展在经贸投资等领域的合作,并逐步确立了以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和东亚共同体的长远奋斗目标。特别是在中国提出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后,东亚地区的合作步伐明显加快。尽管目前离建立东亚共同体的长远目标还很遥远,但东亚地区的合作进程已不可逆转,各种形式的合作努力将最终推动长远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东亚经济一体化 东亚经济合作 东亚共同体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魏金山
基于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结构重构、东亚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的现状,分析福建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必要性,提出福建适应东亚经济一体化、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几点思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莹 余振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福利来源就是分工经济,反映分工水平和分工地位的贸易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福利效应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贸易互补性指数(TCI),对中国与东亚经济体贸易结构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军亚
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主要体现在能够推动该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客观有利条件。从经济层面上分析,这些有利条件包括该地区的贸易开放度、区内贸易依存度、贸易密集度以及区内相互投资的发展等方面。
关键词:
经济一体化 动力 东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胡定核 丁勇刚
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探讨中国人民银行胡定核,丁勇刚区域集团化的迅速发展是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在当今世界上,一方面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生产要素跨出国界,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另一方面,在同一区域的一些国家为了维护其共同利益,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通...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关权
近年来,东亚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合作关系十分紧密,东亚经济一体化有了一个初步的尝试。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各种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这一过程并不顺利。特别是近期热烈讨论的所谓TPP问题,中日就存在博弈关系,从而影响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通过一个简单的博弈论模型的分析,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日两国要么都加入TPP,要么都不加入,只有一方加入时对另一方不利。因此,中国应该观望东亚经贸关系,伺机而动,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关键词:
东亚经济一体化 TPP 博弈 纳什均衡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全毅 高军行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区域(10+3)经济一体化取得长足的进展,经济区域化给东亚地区带来显著的经济绩效。文章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深入地分析了东亚经济区域化带来的区域内贸易和投资效应,并通过计量模型对东亚地区的FDI与贸易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发现在东亚FDI与进口和出口都是互补关系,即FDI促进了东亚地区的贸易发展。
关键词:
东亚地区 绩效分析 贸易与投资 面板数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闫鸿飞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亚地区的一体化进程成为焦点。事实上,尽管东亚未能实现经济联合,但以区域内贸易和相互投资的扩大为基础,东亚各国的经贸关系得到迅速发展,相互依存关系也日趋密切,已经形成了实实在在的东亚经济圈。从地缘政治和地区性经济集团的角度看东盟具备了领导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能力,东盟和东亚主要国家也都认识到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巨大意义,以东盟为枢纽的东亚经济一体化有了很大的发展。整个东亚为保障和出口促进所必要的市场一体化成本削减收益,必须实现相当程度的政策深化,以克服区域内的非关税壁垒和市场分割,进一步促进要素
关键词:
东盟 东亚 经济一体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谭向东
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前景谭向东区域经济一体化并非新生事物,它作为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经济领域内一个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原有的区域性安排正在恢复活力,并吸收新的成员国;新的地区组合也在逐步酝酿形成。区域主义的复活,尤其从乌...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忠华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而东北亚地区(中国、日本和韩国)作为世界第三大区域集团,其一体化进程却非常缓慢。目前,在东北亚地区有两个潜在优先发展的FTA,即一个双边的日本—韩国FTA和一个三边的日本—韩国—中国FTA。根据国际形势和东北亚主要国家的政策变化,可以预测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将要进入提速阶段。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从纵向深化和横向拓展的二维发展过程上,都应该选择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不同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
东北亚 区域经济一体化 趋势 实现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