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49)
- 2023(11946)
- 2022(10643)
- 2021(9976)
- 2020(8421)
- 2019(19271)
- 2018(19329)
- 2017(37842)
- 2016(20615)
- 2015(22930)
- 2014(23081)
- 2013(23169)
- 2012(21367)
- 2011(19373)
- 2010(18899)
- 2009(17084)
- 2008(16629)
- 2007(14464)
- 2006(12371)
- 2005(10747)
- 学科
- 济(85055)
- 经济(84966)
- 管理(56934)
- 业(56185)
- 企(46893)
- 企业(46893)
- 方法(39711)
- 数学(34092)
- 数学方法(33694)
- 农(21516)
- 中国(20313)
- 财(19631)
- 学(19566)
- 业经(19265)
- 地方(18293)
- 贸(14913)
- 贸易(14908)
- 制(14480)
- 易(14364)
- 农业(14284)
- 理论(13916)
- 技术(13852)
- 和(13579)
- 产业(12580)
- 务(12579)
- 财务(12518)
- 财务管理(12494)
- 环境(12366)
- 融(12281)
- 金融(12280)
- 机构
- 大学(293157)
- 学院(291043)
- 管理(117575)
- 济(116326)
- 经济(113865)
- 理学(102746)
- 理学院(101586)
- 管理学(99832)
- 研究(99748)
- 管理学院(99299)
- 中国(70977)
- 科学(63133)
- 京(62549)
- 财(51025)
- 所(50620)
- 农(48249)
- 研究所(46508)
- 业大(45418)
- 中心(44506)
- 财经(41721)
- 江(40829)
- 北京(39421)
- 范(38209)
- 农业(38119)
- 经(38012)
- 师范(37815)
- 院(36431)
- 经济学(34327)
- 州(33669)
- 财经大学(31370)
- 基金
- 项目(205635)
- 科学(161407)
- 基金(149282)
- 研究(148282)
- 家(130887)
- 国家(129852)
- 科学基金(111140)
- 社会(92655)
- 社会科(87862)
- 社会科学(87839)
- 省(80346)
- 基金项目(80052)
- 自然(73591)
- 自然科(71865)
- 自然科学(71850)
- 自然科学基金(70539)
- 划(67772)
- 教育(66988)
- 资助(61925)
- 编号(59519)
- 成果(47835)
- 重点(45874)
- 部(45187)
- 发(44068)
- 创(42927)
- 课题(40821)
- 创新(40025)
- 科研(39521)
- 教育部(38346)
- 大学(37828)
- 期刊
- 济(123185)
- 经济(123185)
- 研究(84217)
- 中国(50460)
- 学报(48233)
- 科学(44320)
- 农(43223)
- 管理(42646)
- 财(36588)
- 大学(35956)
- 学学(33924)
- 农业(30594)
- 教育(30303)
- 技术(24015)
- 融(22766)
- 金融(22766)
- 业经(20430)
- 经济研究(19968)
- 财经(19580)
- 经(16773)
- 问题(16139)
- 业(15879)
- 图书(15239)
- 科技(15118)
- 理论(14506)
- 技术经济(14248)
- 实践(13411)
- 践(13411)
- 现代(13203)
- 版(13171)
共检索到413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广汉 朱荃
本文利用1995-2011年两岸贸易数据,实证研究了两岸31个产业的比较优势、互补情况及各自随时间的变动趋势。研究表明,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产业分工是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基础,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提升了两岸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两岸投资与贸易的非均衡发展,既是比较优势的反映,也是两岸市场不对等开放的结果。投资的对等开放将改善两岸贸易的非均衡状态,有利于台湾本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两岸经贸关系 比较优势 产业分工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朱荃 蔡武
本文实证研究了两岸双边贸易互补性强弱及其性质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表明,两岸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主要表现在台湾地区出口、大陆进口货物的角度,且近年来有下降趋势。1995~2011年,两岸大部分产业的互补性强弱和性质均发生了变化。尽管目前产业内互补的产业个数略高于产业间互补的产业,但从贸易比重来看,两岸仍然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性则逐渐上升。
关键词:
贸易互补 产业内互补 产业间贸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国安 范昌子
自中欧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取得了快速进展。经过2004年东扩的欧盟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我国也成为了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不断扩大的双边贸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欧贸易的互补性。本文利用近十几年的贸易统计数据,分别以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为依据对中欧贸易的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得出了以下结论:中欧双边贸易存在较强的互补关系,中欧之间的国际分工主要以产业间的垂直分工为主,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的迅速提高,产业内贸易在中欧双边贸易中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增强,中欧之间的国际分工正逐步向水平方向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丽
本文以大陆与台湾的贸易结构为出发点,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利用贸易强度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分析、可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等分析工具对两岸贸易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两岸贸易关系呈现出一定的互补性,同时由于两岸在产业结构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以及贸易结构的趋同、出口市场的重叠,因而在国际市场上两岸又表现出竞争的关系。
关键词:
两岸贸易 互补性 竞争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佟光霁 查涵恺
基于1996年~2016年中俄水产品贸易数据,分析了两国水产品贸易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关指数分析了两国水产品贸易特征,包括比较优势和互补性。结果表明,中国水产品比较优势明显高出俄罗斯,中国两类、俄罗斯三类水产品在对方市场具有比较优势;俄中水产品互补性高于中俄水产品互补性,中国两类、俄罗斯一类水产品与对方市场具有互补性。
关键词:
中俄 水产品贸易 比较优势 互补性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潘依铭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下,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战略的提出,中俄合作日益密切,尤其在能源、林业等自然资源领域。研究选取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互补性指数,对2011-2020年中俄木质林产品的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测算并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在层压木板和木制餐具和厨具上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俄罗斯在原木、厚度6毫米的木材、层压木板上的竞争优势最强。中国在向俄罗斯出口木餐具和厨具上有很强的互补性,俄罗斯在向中国出口原木上有很强的互补性。基于上述结果,提出了持续推进两国木质林产品的合作、挖掘两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潜力、注重国内木质林产品供需平衡的发展建议,以期促进中俄木质林产品贸易更好地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凤娇
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特化系数对中新双边贸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产业内分工、相似需求和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内互补成为中新两国贸易关系的主要特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许经勇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是一大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但是,比较优势并不等于竞争优势。比较优势也可理解为比较生产费用优势,它是由各国土地、劳力、资本等有形资源禀赋上的差别引起的。比较优势强调的是各国不同产业之间的竞争力比较,而竞争优势强调的是各国同一产业之间竞争力的比较。一国产业的比较优势只有通过竞争优势的发挥,才能得到最终体现。一个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果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没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就难以实现其比较优势。
关键词:
劳动密集型产业 比较优势 竞争优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凤娇
本文借助贸易结合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专业化系数对1996—2010年海峡两岸农产品的贸易联系、贸易互补性进行剖析表明,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联系日趋紧密,由于大部分农产品的贸易互补性发生了变化,两岸农产品贸易互补性水平呈下降趋势,同时互补性质也由单一的产业间互补转变为产业间互补为主导、产业内互补显著提升的并存格局。海峡两岸应在谋求强化互补性的基础上实现农产品贸易的双赢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用明
实施西部大开发,实现四川经济“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目标,除了要加大四川对外开放的力度外,还必须有效充分利用四川自身的比较优势,加强同国内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本文从四川和深圳两地不同的比较优势出发,寻找出两地开展经济合作的基础,并对两地开展合作的基本思路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合作 比较优势 优势互补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石柳 张捷
本文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了东亚主要经济体的细分农业和制造业的行业比较优势,发现各经济体的比较优势与其要素禀赋密切相关。但近几年来东亚各经济体的比较优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贸易结构正逐渐转变为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以贸易互补指数测算东亚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互补性,发现日本与东盟、韩国与东盟、中国与东盟总体上呈互补关系,中国与日本、中国与韩国总体上呈竞争互补关系,而日本与韩国为竞争关系。最后,为深入考察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本文测算了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之间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相似指数,认为中国与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传国 蔡晓艺
运用比较优势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与产业内贸易指数分别从比较优势、结构竞争以及产业内贸易三个视角对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进行了剖析。研究发现:相对世界平均水平,海峡两岸农产品均不具有比较优势,但祖国大陆相对台湾地区具有比较优势,海峡两岸农产品存在结构性贸易互补,但这种互补性正逐渐下降,表明海峡两岸农产品出口结构竞争差异趋于缩小。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呈现较高集中度,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大的农产品,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均处于显著贸易优势地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伶
借助TII指数、RCA指数、TCI指数、TSC指数,利用2004年~2013年中非贸易数据,定量分析了中非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各自的比较优势、互补性的强弱以及互补的性质。结果表明,中非之间具有很强的贸易互补性,但不同行业有很大差异,且主要是产业间互补。
关键词:
贸易结合度 比较优势 贸易互补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陶海东
中俄两国互为邻邦,在政治关系不断升温的同时,经济合作也在不断深化。特别是两国在石油贸易领域一系列协议的签署,为两国之间搭建了一条良好的沟通合作渠道。本文通过从石油储存、生产、消费等方面对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应在宏观层面上继续夯实两国石油贸易合作的基础和平台,在微观层面上继续加大两国石油贸易合作的范围和力度,这样才能增强两国石油贸易合作中的经济互补性,促进中俄石油贸易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中国 俄罗斯 石油贸易 经济互补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朱前
本文运用产品出口相似度指数以及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对中国与印度工业制品出口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中国与印度产品出口结构较为相似,但出口相似度有所减弱。中国和印度显性比较优势产品都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关系。总体来看,中印之间双边贸易具有一定潜力,但两国在工业制品上的贸易互补性较低。最后本文给出了中国出口结构优化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