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96)
- 2023(14997)
- 2022(12449)
- 2021(11309)
- 2020(9379)
- 2019(21248)
- 2018(21044)
- 2017(38782)
- 2016(20800)
- 2015(23052)
- 2014(22775)
- 2013(22474)
- 2012(20660)
- 2011(18956)
- 2010(19359)
- 2009(18207)
- 2008(18046)
- 2007(16357)
- 2006(15038)
- 2005(13904)
- 学科
- 济(89125)
- 经济(89037)
- 管理(69791)
- 业(65375)
- 企(56944)
- 企业(56944)
- 中国(28930)
- 方法(26049)
- 地方(25495)
- 业经(25396)
- 农(24550)
- 制(21989)
- 财(21977)
- 技术(21125)
- 数学(20004)
- 数学方法(19752)
- 银(17777)
- 银行(17757)
- 行(17128)
- 融(16524)
- 金融(16523)
- 农业(16317)
- 理论(15769)
- 体(15706)
- 产业(15006)
- 学(14973)
- 贸(14788)
- 贸易(14771)
- 和(14163)
- 地方经济(14159)
- 机构
- 学院(286715)
- 大学(282729)
- 济(121910)
- 经济(119151)
- 管理(112406)
- 研究(103287)
- 理学(93118)
- 理学院(92081)
- 管理学(90775)
- 管理学院(90173)
- 中国(81788)
- 京(61718)
- 财(58565)
- 科学(58218)
- 所(51753)
- 江(48013)
- 中心(46967)
- 研究所(45841)
- 财经(43090)
- 农(42376)
- 北京(39938)
- 范(39903)
- 师范(39544)
- 经(38780)
- 州(38470)
- 院(37639)
- 业大(36136)
- 经济学(35351)
- 省(32975)
- 农业(31992)
- 基金
- 项目(178179)
- 科学(141875)
- 研究(139015)
- 基金(125417)
- 家(107165)
- 国家(106156)
- 科学基金(92212)
- 社会(88300)
- 社会科(83761)
- 社会科学(83745)
- 省(73305)
- 基金项目(65598)
- 教育(63865)
- 划(59752)
- 编号(57356)
- 自然(55491)
- 自然科(54227)
- 自然科学(54219)
- 自然科学基金(53293)
- 资助(49375)
- 成果(47744)
- 发(44759)
- 创(42945)
- 课题(41652)
- 重点(40590)
- 创新(39199)
- 部(38482)
- 发展(36864)
- 展(36259)
- 国家社会(35852)
- 期刊
- 济(156172)
- 经济(156172)
- 研究(95685)
- 中国(74811)
- 管理(51614)
- 财(46635)
- 教育(42874)
- 农(40702)
- 科学(37068)
- 学报(35165)
- 融(33715)
- 金融(33715)
- 技术(29464)
- 大学(27894)
- 农业(27231)
- 业经(27092)
- 学学(25312)
- 经济研究(23882)
- 财经(21167)
- 经(18673)
- 问题(18645)
- 业(16766)
- 技术经济(15902)
- 图书(15433)
- 坛(15298)
- 论坛(15298)
- 科技(15250)
- 贸(14870)
- 现代(14623)
- 商业(14563)
共检索到480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秀丽 赵剑波
本文对两岸产业合作与转型升级——"新工业革命趋势下的管理创新与产业发展"研讨会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主要涉及中国大陆经济形势,以及基于以上认识基础上的两岸产业合作和企业的战略选择。会上各位专家分别从工业化进程、比较优势、垂直分工、法律环境建设等角度就中国的经济形势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对未来两岸产业合作的框架、合作模式展开了探讨,对两岸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了交流,反映了对新工业革命趋势下中国大陆未来产业转型升级和两岸产业合作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
新工业革命 产业发展 管理创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庞瑞芝 白雪洁 杜传忠
本文对"2008两岸产业效率与产业发展研讨会"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综述,这些观点涉及工业增长与环境协调、环境管制与生产力成长、发展环境与产业绩效以及产业发展与升级等前沿内容,反映了产业绩效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生产力与效率 产业发展 环境管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樊丽明 李齐云 李文 李华
由山东大学、台湾逢甲大学商学院财税学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共同主办,山东省财政学会、山东省税务学会、山东省国际税收研究会协办的"2006海峡两岸租税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0月在山东大学召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亮
2011年10月27日,由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与台湾东吴大学商学院联合举办的"海峡两岸金融与资本市场发展创新研讨会"在苏州大学举行。来自日本同志社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辽宁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以及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元大证券等金融实务工作部门的专家就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戚聿东 刘健
本文从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经济特征和产业组织模式特征的分析入手,探讨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产业组织模式的影响,从政府职能定位、产业结构政策、反垄断政策、竞争政策、审批政策和补贴政策等方面阐述了促进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产业政策体系。笔者认为,以分布式发散式新通信技术与社会化民主化新能源体系有效融合为本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使产业组织模式出现规模经济效应弱化、产业集中度和规模起点降低、市场进入壁垒下降、中小企业优势显现、可竞争市场结构形成等特征,第三次工业革命将驱使制造业的生产方式由大规模标准化制造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转变,并推动垂直结构、中央集权的组织模式向扁平化、社会化和竞合化的网络状组织模式转换,而传...
关键词:
第三次工业革命 产业组织模式 转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亚青
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产业竞争优势的作用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着力于发现新工业革命下产业发展的排他性特征,并合理借鉴先发国家的独特优势理念和方法,找出江苏产业竞争优势转型的总体战略布局和有效政策谋划。不断减少行政审批手续,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在国内国际竞争中实现迅速成长,充分释放本土市场的作用,以文化创意产业、幸福导向型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为切入点,实现江苏产业竞争优势的成功转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邓洲
本文对"第二届中国工业发展论坛暨《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3》发布会"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综述,涉及工业发展环境和阶段的变化、新工业革命及其影响、当前工业领域的重大问题、新商业模式等内容。与会专家提出:中国已经进入基本实现工业化的攻关期,又恰逢新工业革命的到来,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中国工业经济将由高速增长转为稳定发展,工业的转型和升级不仅要适应当前国内外工业产品市场、工业要素供给情况的变化,也要克服产能过剩、国有经济改革等困难,还要与发达国家掀起的新工业革命保持同步。本次会议有来自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大学和企业的专家,就新工业革命和中国工业发展问题发表主题演讲,反映了各方面专家从多个领域对新工业...
关键词:
新工业革命 中国工业 工业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莉 潘国青
2014年11月18日至19日,2014年海峡两岸中小学教育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台湾嘉义大学、明道大学、中正大学、高雄师范大学、台湾国教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教科院、南京晓庄学院、杭州市教科所、南京教科所等高校与专门研究机构的教育学者以及上海、江苏、浙江、重庆、北京、天津、贵州、海南、新疆等两岸的中小学校长200余人共聚一堂,就"学校内涵发展中的改革与创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贺俊
本文对"产业政策与创新"两岸学术研讨会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等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政策安排、新工业革命、新兴技术产业化、知识产权保护、公共科研机构与地区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反映了两岸学者有关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最新思考与研究,形成了诸多建设性的产业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封凯栋
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们要继续完成的紧迫任务。中国拥有世界第二大的经济规模却依然需要通过发展转型来实现对发达国家的有效赶超,这是二战后新兴工业国家的赶超经验中所未见的。但西方国家在多次工业革命历程中转型升级的经验依然可以给予我们不少启示,即促进社会系统内知识基础与技能基础的融合互动是推动创新系统转型升级的核心,这种转型需要一系列的社会条件;而社会基础的僵化则很可能妨碍转型。文章结合中国当前发展实践,指出应总结、研究并扩散我国在自主创新中在组织创新、生态创新方面的经验,并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以制度环境的创新来撬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关键词:
发展转型 工业革命 自主创新 社会基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小亮 翁章好
2001年12月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州大学、《经济学动态》杂志社、中国经济期刊联合会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与中国经济发展”研讨会在福州召开,来自政府决策机构、全国部分高校、科研机构、新闻出版单位以及企业界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者结合海峡两岸的具体实情和两岸入世的背景,就经济全球化、“入世”与应对措施、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体制比较与国别经济、改革、制度创新与技术发展战略、中国宏观经济等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治河 谢忠泉 周国华 张传波
产业创新理论是创新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包括产业创新和产业创新系统两大部分。本文阐述了国内外产业创新理论的研究现状,探索了产业创新理论的学科发展方向,并分析了我国产业创新的发展趋势。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韩美琳
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潮的到来,以大数据、互联网、移动终端和机器学习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加紧寻求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契机。产业转型升级是产业价值链的深度拓展和跃迁升级过程,也是产业竞争力全面提升的关键之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为迫切的任务之一。日本以技术内生化重塑制造业大国竞争优势,把"互连产业"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加强"官产学研"合作,推进高新技术的发展;德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以制造业的智能化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重巩固"隐形冠军"在细分市场的全球领先地位。同为工业大国,日本、德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与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且都面临着新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日本、德国的实践和经验为我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盛勇 李晓华
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3D打印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新工业革命推动了传统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变革,促使全球产业链出现重构,传统"微笑曲线"发生变形,国际分工出现新格局。中国既面临巨大挑战,同时也存在难得机遇。顺应变革,中国应加快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培育一批创新能力突出、全球技术领先、品牌影响力强的领军企业;加快互补性制度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扩大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构建中国主导的全球价值链。
关键词:
新工业革命 全球价值链 产业升级 重构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郑英隆
自主创新体系是近些年来我国产业经济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点,也在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09年年会上得到明显的体现。社会需要更为合理的产业创新理论。本着推动理论研究的精神,本文力图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关系"的角度,从技术创新理论的新进展、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产业组织与企业技术创新四个方面,采撷要点,综述其中的主要思想观点。
关键词:
自主创新 产业创新 产业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