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76)
2023(17738)
2022(15091)
2021(13839)
2020(11802)
2019(26708)
2018(26472)
2017(50513)
2016(27834)
2015(31587)
2014(31306)
2013(30997)
2012(29406)
2011(26798)
2010(27225)
2009(25363)
2008(25231)
2007(22973)
2006(20504)
2005(18815)
作者
(81917)
(68221)
(67972)
(64614)
(43595)
(33109)
(30991)
(26452)
(26029)
(24736)
(23260)
(23095)
(21916)
(21775)
(21597)
(21249)
(20724)
(20141)
(19975)
(19846)
(17163)
(17120)
(16812)
(15758)
(15600)
(15566)
(15320)
(15293)
(13936)
(13589)
学科
(118314)
经济(118187)
管理(76065)
(75260)
(58790)
企业(58790)
方法(47744)
数学(41339)
数学方法(40890)
(37859)
中国(36058)
地方(31502)
(29763)
业经(27377)
农业(25715)
(24361)
(23541)
(22019)
贸易(22000)
(21158)
(19832)
银行(19785)
(19041)
金融(19037)
(18987)
理论(17978)
(17609)
环境(17497)
(16928)
财务(16880)
机构
学院(394154)
大学(391705)
(158535)
经济(154816)
管理(144748)
研究(139588)
理学(122560)
理学院(121041)
管理学(118882)
管理学院(118137)
中国(107175)
科学(86033)
(84579)
(75575)
(72584)
(72206)
中心(65204)
(65136)
研究所(64808)
业大(59056)
财经(57950)
农业(56666)
(55388)
师范(54801)
北京(53519)
(52227)
(51851)
(50481)
经济学(47854)
(47645)
基金
项目(253487)
科学(197570)
研究(186453)
基金(179652)
(156764)
国家(155339)
科学基金(131532)
社会(116104)
社会科(109791)
社会科学(109760)
(102496)
基金项目(94201)
教育(87207)
(85672)
自然(84020)
自然科(82031)
自然科学(82006)
自然科学基金(80514)
编号(77817)
资助(74231)
成果(64798)
(58662)
重点(57836)
课题(55698)
(55267)
(52261)
创新(48763)
科研(48587)
教育部(47035)
国家社会(46881)
期刊
(187935)
经济(187935)
研究(119585)
中国(90198)
(68208)
学报(63667)
(59797)
科学(57950)
管理(54078)
教育(50213)
大学(47497)
农业(45973)
学学(44171)
(41458)
金融(41458)
技术(34703)
业经(32692)
经济研究(29355)
财经(28699)
(24781)
问题(24743)
(24706)
图书(22352)
(20059)
(19909)
技术经济(18829)
商业(18184)
资源(17948)
理论(17947)
统计(17843)
共检索到620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鸣鸣  
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两大战略是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面临新的挑战背景下的重大长期性、战略性举措。作为农业大省和农民工大省,四川如果能够有效利用当前城乡之间劳动力的发展阶段差异,形成城乡劳动力接力发展、梯度推进态势,使其成为有序传递带动和支撑城乡发展的接力棒,能够成为四川城乡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四川具有城乡劳动力接力发展的良好基础,并已初具发展态势,但还存在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应将城乡劳动力接力发展置于新时代的宏观背景下统筹考虑,形成提质和增收为导向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局面,培育城乡劳动力接力发展的主力军和后备军,建设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的城乡劳动力接力发展格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彭尚平  王奎奎  雷卫  陈玉梅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职业教育在我国的重要战略地位以及对城乡一体化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也愈加有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二者协调发展必将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因此,对职业教育与城乡一体化之间客观存在的协调性进行研究,从中探究二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肖翠华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鼓励和支持优势产业区集中发展棉花、糖料、马铃薯等大宗产品,推进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产品集约化、设施化生产,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试图就四川省乡城县特色产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有利条件和应采取的对策等作一些初探。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阳  岳正华  
本文通过构建评价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对四川省2000~2008年城乡统筹发展11项指标进行实证分析,测算了四川省城乡统筹度,结果表明:长期以来,四川省城乡发展处于失衡状态,但在政府"三农"政策支持下,城乡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尤其是2007年以后,四川省加大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城乡协调发展呈现良好的态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谦  傅新红  陈东  郭海强  丁路燕  
本文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了1992年~2005年期间四川省经济增长与三大产业劳动力就业的数量关系,并提出了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具体建议:一是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主,兼顾一、二产业的发展;二是结合四川特色,优先发展第三产业中的特色行业;三是重视对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武云兰  余丽霞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稳定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三农"问题具有较强的外部效应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提供市场不能满足的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政府投入极其重要。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非常突出,亟需政府引导。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卢庆芳  
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省情决定了民族工作在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如何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一项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根据四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民族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进展和水平,探讨了民族地区城乡发展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四川民族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发展重点。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向阳生  唐宗举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经济在发展中与全国的差距拉大,在诸多问题中,人的整体素质低和资金投入少最为突出,其症结又主要集中在思想上的不够解放和发展上的不够开放。贵州在全国经济发展棋盘上的定位点,一是贫困人口多而且贫困程度深,一是全国南方能源原材料基地,这是局部与全局相互关联的结合点和我们思考问题的立足点。开放带动战略和科教兴黔战略一个主要着眼于外,一个主要着眼于内,内外联动,互促互补,有机统一,并导向可持续发展。在实施中要解放思想整体推进,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把扩大利用外部资金、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作为核心内容,举全省之力富民兴黔。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四川省生猪产业发展的分析与思考郭晓鸣畜牧业是四川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1994年总产值为337.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9.9%。其中,生猪又是畜牧业中的支柱,产值为228亿元,占全省畜牧业产值的比重达67.5%。全省1994年肉类总产量为56...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邹永红  黄开元  
本文用固定时期测算法对四川大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进行了测算,借助EVIEWS软件拟合了预测模型;依托四川省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用年龄移算法对农村劳动力供给进行了测算与预测,进而对四川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进行判断和预测,并做出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双流新农村模式"课题组  
都市现代农业是依托都市资源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具有农业功能的多样性特征。课题组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四川省双流县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是双流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是承接区位变化的选择,更是双流实力与活力的体现。双流县政府在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发面,出台一系列创新性举措,成功推动全县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并取得积极成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勇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后平  李琳  饶晶晶  
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由来已久,农村的人才、资本等要素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社会差距不断加大,农村贫困地区陷入了贫穷的恶性循环,产生了区域性贫困等社会问题。伴随着国家战略的不断调整与逐步深化,城乡二元结构问题逐渐得到改善,我国在向着城乡全面融合目标不断发展的同时,减贫事业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减贫实践来看,贫困地区的脱贫离不开城市对农村的反哺,本研究以四川省为例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城乡融合与减贫的关系,以及城乡融合的减贫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城乡融合与减贫存在协同效应,城乡融合发展有明显的减贫效应;(2)城乡工资性收入比对贫困发生率的影响最大;(3)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比和城乡医疗保障支出比对贫困发生率的影响较大;(4)城乡经济总量和贫困发生率的关联程度较低;(5)城市化水平、城乡流通、技术进步和城乡社会保障等因素对贫困发生率的影响效果相近,影响程度处于中等水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巧  黄萍  
发展乡村旅游是旅游业服务于"三农"的切入点,是以旅助农,促进广大"离土不离乡"的近郊农民向非农领域转移,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对于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城乡互动、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宜宾市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通过实地调研,对宜宾"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基础和现状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并立足于宜宾独具特色的乡村风情、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从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角度,提出了加快宜宾"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芦忠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心。本文基于对先进国家和地区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和途径的研究,并结合四川省的产业现状,从促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快速集聚资源、有选择地发展四个方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以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借鉴"硅谷模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运营商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