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98)
- 2023(11246)
- 2022(10149)
- 2021(9627)
- 2020(8140)
- 2019(19078)
- 2018(19085)
- 2017(36843)
- 2016(20140)
- 2015(22701)
- 2014(22596)
- 2013(22330)
- 2012(20181)
- 2011(18167)
- 2010(17971)
- 2009(16418)
- 2008(15882)
- 2007(13742)
- 2006(11987)
- 2005(10070)
- 学科
- 济(82182)
- 经济(82007)
- 管理(56785)
- 业(53251)
- 企(46347)
- 企业(46347)
- 方法(42786)
- 数学(36478)
- 数学方法(35873)
- 农(20285)
- 中国(20058)
- 业经(18463)
- 财(18451)
- 学(18286)
- 地方(16461)
- 理论(16151)
- 和(14888)
- 农业(13406)
- 环境(12541)
- 制(12463)
- 贸(12352)
- 贸易(12346)
- 技术(12332)
- 务(12006)
- 财务(11929)
- 财务管理(11908)
- 易(11847)
- 企业财务(11297)
- 划(11171)
- 教育(11136)
- 机构
- 大学(282709)
- 学院(280284)
- 管理(115852)
- 济(105988)
- 经济(103575)
- 理学(101805)
- 理学院(100663)
- 管理学(98507)
- 管理学院(98000)
- 研究(91137)
- 中国(64843)
- 京(60214)
- 科学(59414)
- 财(46881)
- 所(45521)
- 农(44137)
- 业大(43708)
- 研究所(41852)
- 中心(40952)
- 江(38938)
- 财经(38373)
- 北京(37996)
- 范(37930)
- 师范(37604)
- 经(34849)
- 农业(34497)
- 院(33183)
- 州(32226)
- 师范大学(30463)
- 经济学(30258)
- 基金
- 项目(199742)
- 科学(156860)
- 研究(144468)
- 基金(144210)
- 家(125590)
- 国家(124525)
- 科学基金(107470)
- 社会(90194)
- 社会科(84675)
- 社会科学(84648)
- 省(79310)
- 基金项目(76908)
- 自然(71597)
- 自然科(69964)
- 自然科学(69951)
- 自然科学基金(68610)
- 教育(67330)
- 划(66599)
- 资助(60524)
- 编号(59177)
- 成果(47318)
- 重点(44488)
- 部(43574)
- 发(41452)
- 创(41175)
- 课题(40801)
- 科研(38414)
- 创新(38238)
- 教育部(37226)
- 大学(37148)
- 期刊
- 济(111644)
- 经济(111644)
- 研究(79184)
- 中国(50213)
- 学报(45521)
- 科学(41875)
- 管理(41241)
- 农(39170)
- 大学(34286)
- 财(34019)
- 教育(33770)
- 学学(32118)
- 农业(27865)
- 技术(25950)
- 业经(18128)
- 融(17842)
- 金融(17842)
- 财经(17450)
- 经济研究(17410)
- 图书(15866)
- 经(14722)
- 科技(14614)
- 统计(14536)
- 技术经济(14329)
- 问题(14162)
- 业(14115)
- 理论(13756)
- 策(13166)
- 资源(13059)
- 版(12932)
共检索到393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孔来 王如燕
在熵模糊物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模糊集合理论和欧式贴近度的概念,建立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程的综合评价模型,并以青岛市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进程监测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该模型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程中各待评年度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能力作为物元,在计算欧式贴近度时,采用熵值法确定权重系数。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对青岛市2004-2009年度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程及能力状况的识别与排序,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表明熵模糊物元分析方法合理、可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曙明 朱海玲
文章按照系统综合评价的思路,构建了一个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4大评价模块和40个主要评价指标的"两型社会"综合监测评价体系,并对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起步进行了实证综合评价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智勇
随着我国建设"两型社会"战略的提出,"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文章对"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发现现有评价指标体系在框架、指标赋权及具体评价方法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和评价结果的稳健性也有待增强。由于生产、消费、流通领域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根基,"两型社会"建设也有赖于科技创新和大幅提升生态承载力,因此未来的研究可基于"两型"生产、"两型"消费、"两型"流通、科技发展、生态建设五个方面构建"两型社会"核心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文忠 李林 欧婵娟 章昆昌
文章在集对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两型社会建设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 李正辉 任英华 姚莉媛 王佳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社会发展追求的全新高级发展形态。从体现"两型社会"建设特征出发,构造经济、社会和制度3个要素,8个方面,61个三级指标的"两型社会"综合指标体系。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指标的说明对象及其关联性。最后,从指标标准的国际对比、前瞻性和统计推算3个方面说明了指标体系应用的原则。
关键词:
两型社会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梁本哲 王占岐
从"两型社会"的视角构建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常用的德尔菲咨询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法计算指标权重,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武汉城市圈2000—2015年的土地利用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并对其趋势发展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内部各城市间发展的差异性较明显,9个城市正经历4种土地利用阶段;受区位条件和地形地貌条件的影响,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具有典型的圈层效应和带状分布的特点;基于"两型社会"特征的建设成效显著,土地集约利用和土地生态环境效益均取得了较大的正向发展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梁本哲 王占岐
从"两型社会"的视角构建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常用的德尔菲咨询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法计算指标权重,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武汉城市圈2000—2015年的土地利用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并对其趋势发展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内部各城市间发展的差异性较明显,9个城市正经历4种土地利用阶段;受区位条件和地形地貌条件的影响,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具有典型的圈层效应和带状分布的特点;基于"两型社会"特征的建设成效显著,土地集约利用和土地生态环境效益均取得了较大的正向发展,但是城市圈内部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差异性趋向扩大化;预测结果表明,城市圈整体在2030年左右才能实现武汉市2015年的土地利用水平。针对研究结果,以提升土地利用水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提出了运用科技手段提高科学用地水平、加强环境治理力度以及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以形成可持续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霞 张序萍 刘中文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一系列综合性措施,对自然资源充分合理利用,达到资源循环使用目的的集约化社会。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构建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综合评价了泰安市2003-2007年的资源节约状况,并计算了节约发展指数与节约协调指数。结果显示,泰安市资源节约发展水平接近弱节约状态,且给出评价期内各子系统先后经历的状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晓洁 沈镭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满足人们的生活质量为前提,将节约理念贯穿于各个领域,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和特征,遵循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结合我国实际,建立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4个层次和39个指标。利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最后通过2个节约指数来综合反映区域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状况。根据以上指标体系,对全国1990—2004年的资源节约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我国总体上处于弱节约状态,且评价期内各子系统先后经历了基本协调发展、较协调发展、高度协调发展状态,我国距离资源节约型社会仍有很大距离。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李勇 孙福金
"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的,十七大再一次强化。如何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意义重大。国家统计局建立了一个和谐社会统计监测可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这一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统计学原理,建立一个对社会和谐程度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可进一步对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和谐程度作出一个操作性更强的综合评判。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模糊统计学 综合评价方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辉 刘茂松
都市农业发展综合评价是对都市农业为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目标做出实际贡献的一种评价。构建都市农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包含3个方面:体现"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体现都市农业的功能,体现都市农业的本质特征。其构建原则是: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可比性。本文从经济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现代化水平4个方面共24项指标构建了都市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都市农业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两型社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小节 傅正红 汪秀琼 黄山
两型社会建设对于广东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根据两型社会的内涵,在遵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原则基础上,参照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个标准的内在要求,提出了两型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使用了2013年广东省统计数据,对广东21个地级市行政区的两型社会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两型社会发展状况可以划分为四大类,即经济发展优先型、经济发展偏优型、产业结构偏弱型、规模经济偏弱型;从空间分布来看,两型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级市大多位于珠三角地区,而两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斌 陈晓红 王小丁
创新能力是衡量创新型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指标。本文首先对创新型城市群及其创新能力进行了界定,并构建了创新型城市群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接着,在比较各种评价方法适应性的基础上,选用基于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评估模型对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长株潭城市群创新能力已进入较强行列。其中,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科研基础较好;产业创新能力刚刚由一般转入较强,产业创新成效比较显著;创新环境和综合经济效益能力仍处于一般水平,但创新环境有向较强转变的趋势。最后,结合实证结果和长株潭地区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有效提升城市群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春红
针对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成功度评价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优缺点,以模糊数学和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等理论为基础,总结提出了DIASF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可以充分发挥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成功度评价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优点,而且操作简便,为我国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实践提供一种较为科学而又实用的综合评价方法。
关键词:
农业节水项目 社会效果 综合后评价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天存 ,单耀文 ,陈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