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20)
2023(18460)
2022(15819)
2021(14849)
2020(12185)
2019(28002)
2018(28008)
2017(52936)
2016(29163)
2015(32993)
2014(33086)
2013(32562)
2012(30447)
2011(27663)
2010(27925)
2009(25417)
2008(25048)
2007(22594)
2006(20167)
2005(17777)
作者
(85042)
(70606)
(70341)
(66652)
(45352)
(34102)
(32081)
(27687)
(27245)
(25524)
(24395)
(24095)
(22706)
(22552)
(21764)
(21708)
(20916)
(20774)
(20314)
(20239)
(17732)
(17531)
(17316)
(16242)
(15921)
(15818)
(15798)
(15773)
(14314)
(14150)
学科
(123560)
经济(123364)
管理(82383)
(75509)
(62290)
企业(62290)
方法(50723)
数学(42316)
数学方法(41617)
中国(37286)
(33840)
地方(32790)
业经(28654)
(27670)
(26085)
农业(22628)
理论(22156)
环境(21848)
(21425)
(21104)
(20153)
贸易(20135)
(19323)
技术(18308)
(18247)
银行(18197)
(17676)
金融(17672)
(17469)
(17455)
机构
大学(411089)
学院(410653)
管理(157983)
(157726)
经济(153849)
研究(143435)
理学(135279)
理学院(133559)
管理学(130794)
管理学院(130023)
中国(106945)
科学(91055)
(90316)
(73047)
(71781)
(68062)
研究所(66204)
中心(65212)
(63463)
业大(61177)
(59379)
师范(58816)
北京(57602)
财经(56369)
农业(52873)
(52707)
(51840)
(50932)
师范大学(47307)
经济学(45760)
基金
项目(275660)
科学(215907)
研究(201983)
基金(196424)
(171254)
国家(169742)
科学基金(145133)
社会(125755)
社会科(118374)
社会科学(118339)
(109339)
基金项目(103945)
自然(94321)
教育(93743)
自然科(92117)
自然科学(92101)
(91957)
自然科学基金(90367)
编号(83856)
资助(81016)
成果(68912)
重点(62192)
(61733)
(59464)
课题(59245)
(56184)
创新(52311)
科研(52094)
大学(50688)
项目编号(50650)
期刊
(183712)
经济(183712)
研究(123014)
中国(88962)
学报(65768)
(62651)
科学(61186)
管理(59854)
教育(55786)
(53451)
大学(49773)
学学(46126)
农业(43501)
技术(38223)
(35724)
金融(35724)
业经(30787)
经济研究(27575)
财经(26710)
图书(25939)
问题(24492)
(22904)
(22644)
资源(20433)
科技(20201)
技术经济(19951)
(19548)
统计(18960)
理论(18889)
现代(18786)
共检索到629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晖  
随着能源消耗的日益增加,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气候变化问题急剧升温,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基于此,低碳城市创建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湖南作为"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开展低碳城市创建工作,紧跟国际发展趋势,符合国家战略要求,是推进"两型"社会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探索传统城市化向高效低碳经济模式全面转型的重要举措。洞察国际社会低碳城市的发展动向;明晰湖南低碳城市建设的现实基础;明确低碳城市发展目标;确定湖南低碳城市创建的战略重点;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将为湖南中部崛起和"两型"社会建设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为中西部区域城市发展转型提供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国清  
皖南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作者:吴国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地理系(200234)皖南地处安徽南部,包括黄山市、池州地区两个行政单位,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不可多得的资源优势。文章认为,为实现年创汇超过5亿美元的目标,应采用立足本区,因市制宜,大力开拓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灵华  
创新型城市是创新型国家战略在城市层面上的地方化和具体化。湖南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在全省建设一批创新型城市。针对湖南建设创新型城市存在的主要障碍,现阶段我们应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根据我省城市自身的实际,正确选择关键产业和技术;政府应从市场、政策、文化等方面为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构建一个适宜创新的氛围;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创新机制,培养一批创新人才,发挥园区的基地作用,以促进创新持续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仲伯,沈道义  
本文以湖南省为例,在分析小城镇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目标构想、规划原则,分析选择了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模式,并指出了“小城镇带动战略”的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劲松  鲁德银  
新能源产业发展将引领新时代的工业革命,是人类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新能源的可再生性、生态友好性与无限性的特征,将有利于人类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和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是十分契合的。鉴于人类目前的生态环境危机与能源危机,发展新能源是十分必要的,而新能源的成本特征显示发展新能源又是十分划算的。为了加快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我们需要加强对新能源领域的国家和社会的资金投入,整合各种资源,结合国情和资源禀赋以最小成本、最大收益的发展新能源产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峰  贺震  秦晓楠  
区域城市品牌塑造与整合是我国城市品牌管理过程中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进行创新发展所采取的必然选择。以山东省为例,本文建构了对区域内部城市品牌结构的聚类识别,探讨了不同层级城市间主导品牌联合、主副品牌融合的合纵连横格局,并提出了山东省城市品牌整体发展的战略构想,对于当今中国城市和区域发展具有一定理论启示和实践价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边晓霞  康在龙  边晓艳  
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日渐突出、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涨和传统能源供应压力的不断加大,低碳发展理念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低碳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必由之路,作为"能耗大户"的城市公共交通也正在迎来新一轮全球性"绿色与低碳"革命。在低碳经济理论视角下,如何快捷高效的节能减排,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降耗目标,使城市公共交通在节能减排模式下发展,文章做出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明铭  徐姝  
建设区域创新系统是我国确定的科教兴国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针对湖南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湖南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对策,即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一点一线”地区率先发展的战略、把促进区域间的联系和互动放在突出的位置、因地制宜选择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模式、加快以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为重点的发展载体建设以及培育有利于区域创新的环境等。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立  
在湖南经济进入发展关键期,零售业入世过渡期已结束,外资将逐步进入湖南的背景下,文章对湖南本土零售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区域性层次的探讨,并提出了不同区域战略群体的发展战略思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伟荣  
该文从分析研究苏州沿太湖地区的历史和现状入手,站在长三角区域进入高铁时代和后世博时代的战略高度,回答了人们所关注的保护与发展、生态与文化、东太湖整治与滨湖新城建设等等敏感问题。在此基础上厘清了发展战略思路,提出了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区的战略目标和构建区域发展共同体的实现路径。文章同时提出了"抓住生态文明纲,走好富民强市路"、"深挖河、广植树、控人口"等重要指导思想,"把苏州沿太湖地区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的中心花园"的近期目标和"把环太湖城市圈建设成为国际著名的花园式湖泊城市"的远期目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莫罹  王林超  孔彦鸿  桂萍  
本文以唐山南部沿海地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为例,探讨了如何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划理念和原则,综合运用资源承载力分析、生态适宜性评价等多种技术方法,以资源承载能力与环境容量约束为前提确定城市规模与空间布局,以维护生态平衡与保护生态资源为先、实现开发建设与保护的协调发展,从而为区域空间发展战略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立平  张亨溢  蒋淑玲  陈国生  
文章以湖南省122个县(市、区)为基本研究单元,选取1995、2000、2005、2010、2016年5个时间截面,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析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演变规律和变化趋势。研究表明:①湖南区域经济处于集聚发展阶段,发展水平趋同性集聚较为明显。②湖南经济发展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长沙、株洲和湘潭,其发展较快;低值区分布在湖南西部及西南部边缘县市,其发展速度缓慢。基于研究结论及资源禀赋等地区优势,文章提出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优化发展建议: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重点建设长株潭城市群,培育岳阳、怀化二次增长极和张家界旅游的增长极,着力完善湘东京广发展主轴,扩大湘北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发展的轴心,积极推动湘南开放,湘西开发,以岳阳、郴州、怀化作为促进区域开放的重要节点,积极构建新的开放模式,促进湖南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博敏  
随着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来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已经逐渐成为我国适应国际趋势的战略选择。黄金作为一种稀缺贵金属,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延展性和稳定性。其冶炼和加工都需要较高的工艺和技术,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为了顺应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黄金行业应该寻求一条有效的"低碳"之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甘瑁琴  周煨  
对外贸易是推动湖南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面对当前国内外形势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外贸发展已进入重要的战略转型期。湖南要实现对外贸易发展的新突破,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面上参与国内外竞争,就必须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可持续发展的外贸发展方式是湖南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本文在介绍新世纪以来湖南对外贸易发展基本状况的基础上,结合运用图表数据分析,并运用经济管理相关理论知识对湖南近年来外贸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最后就湖南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秦伟山  张义丰  孙锴  
区域地缘关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地区的发展战略、发展模式与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区域之间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人流、信息流等的流动达到相互间的竞争与协作关系。选取位于珠江三角洲、海南国际旅游岛和北部湾三大经济区边缘地区的广东省徐闻县为研究对象,从定性的角度进行初步分析,然后采用欧氏距离法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徐闻县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关系最为密切,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关系居次,与北部湾经济区的关系最不密切。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徐闻县在空间上"东承、西连、北优、南进"的发展战略;在发展模式上联合海南省建立海峡经济新区、打造国际海峡城市、依托海洋资源构建海洋蓝色经济示范区、承接珠江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