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24)
2023(8281)
2022(6906)
2021(6439)
2020(5374)
2019(12073)
2018(11982)
2017(22336)
2016(12110)
2015(13885)
2014(13890)
2013(13372)
2012(12788)
2011(11267)
2010(11574)
2009(10876)
2008(10816)
2007(10182)
2006(9004)
2005(7780)
作者
(35927)
(30300)
(29850)
(28312)
(19046)
(14619)
(13824)
(11617)
(11562)
(10866)
(10373)
(10353)
(9724)
(9507)
(9427)
(9016)
(8922)
(8812)
(8687)
(8621)
(7488)
(7476)
(7420)
(7009)
(6776)
(6738)
(6719)
(6703)
(6199)
(6141)
学科
(51905)
经济(51742)
管理(34165)
(30015)
(26588)
企业(26588)
方法(25985)
数学(20481)
数学方法(20013)
中国(15349)
(14536)
业经(12503)
(11987)
理论(11929)
(10825)
(10367)
地方(9909)
环境(9377)
农业(9091)
(7925)
(7831)
贸易(7824)
(7660)
教育(7507)
(7454)
(7092)
金融(7090)
(6894)
(6771)
银行(6745)
机构
大学(174254)
学院(173303)
(65136)
管理(64265)
经济(63623)
研究(59780)
理学(54931)
理学院(54262)
管理学(52680)
管理学院(52363)
中国(44147)
科学(38266)
(37693)
(30479)
(30435)
(30285)
中心(27803)
研究所(27561)
(27048)
业大(26797)
(25048)
师范(24776)
北京(23905)
财经(23855)
农业(23623)
(21878)
(21510)
(21410)
师范大学(19706)
技术(19464)
基金
项目(115649)
科学(90296)
研究(83087)
基金(82609)
(73468)
国家(72407)
科学基金(61191)
社会(53730)
社会科(49681)
社会科学(49666)
(46328)
基金项目(42513)
自然(39669)
教育(39264)
自然科(38795)
自然科学(38789)
(38514)
自然科学基金(38052)
资助(34626)
编号(33491)
成果(28207)
重点(26091)
(24785)
(24112)
课题(23956)
(23509)
科研(22285)
创新(21780)
大学(21742)
国家社会(21417)
期刊
(79140)
经济(79140)
研究(50993)
中国(39877)
学报(31920)
(28567)
科学(27658)
管理(25972)
教育(25178)
大学(24483)
(23116)
学学(22636)
农业(19529)
技术(16226)
(13184)
金融(13184)
业经(12585)
经济研究(12318)
财经(12008)
图书(11413)
(11041)
统计(10889)
(10390)
(10051)
(9670)
问题(9303)
决策(8809)
技术经济(8591)
书馆(8574)
图书馆(8574)
共检索到270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昊  
社会是由成千上万的家庭组成的,家庭作为消费领域的基本单元,其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直接影响着环境的变化和自然资源的使用,当前家庭的消费方式仍然存在不科学之处,尤其是家庭对资源型的消费品表现出消耗高、废弃高、浪费高的特征,这种消费模式对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该文从建设家庭绿色精量消费文化入手,着重说明改变家庭消费方式,在合理、科学利用当前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建设一种能促进社会发展且可持续的绿色精量消费模式,不仅能够较好地满足全社会家庭的合理、适度、健康需要,而且可以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现实。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林晓恒  
语言与消费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交织的关系;语言对消费文化具有建构和促进的作用。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让优秀语言文化发挥其积极的影响作用,对于倡导高品位的社会主义消费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登国  高原  
本文利用我国2006年74个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各个城市一个标准家庭的碳排放进行了有效估算并进行排名。结果表明,在以标准家庭碳排放为唯一衡量指标时,淮安和宿迁是最"绿色"的城市,大庆和牡丹江是最"灰色"的城市;即使在最"灰色"的城市大庆,一个标准家庭产生的碳排放量仅是美国最"绿色"城市圣地亚哥的1/5;城市人口规模、人口增长、收入、气温和城市化发展模式等因素对碳排放均有影响,家庭碳排放量与一月份平均气温显著负相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樊宏法  邹成效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面对着环境社会技术主体的绿色规制和市场上绿色产品和非绿色产品并存的状况,消费者进行"绿色表达"的方式主要有绿色购买、绿色创新、绿色处置和绿色传播。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甘瑁琴  张冰新  
随着经济发展向高质量方式的转变,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绿色消费是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新消费模式。阐述绿色消费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关系,运用马克思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消费者绿色消费与企业的绿色生产及政府引导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并结合湖南省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践,总结了湖南绿色消费影响的主要因素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全方位重塑全民绿色消费意识;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绿色消费能力;聚焦绿色产业,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绿色产品;注重绿色技术创新,全面支撑绿色生产和生活;打造绿色政府,为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保驾护航。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学如  陈宝琪  王雪梅  
高校校园绿色文化的提出由来已久,但实践证明其建设并不深入,存在许多不足。文章把高校校园绿色文化建设置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日趋重要的时代背景下进行思考,将校园绿色文化建设的三方面内涵与国家生态建设新内涵相对接,并以大学生外卖餐盒消费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分析相关数据与现象,揭示高校在建设校园绿色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新时代高校校园绿色文化建设的可行性路径,以期高校能在校园环境、教学体系、情感培育等方面完善绿色建设,更能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海燕  杨春平  
近年来,我国把握绿色发展潮流,使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不断充实发展。当前,更将这一国策在"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下继续深化,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和政策要点。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郭强  
在完善国家治理的新形势下,国家审计应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本文就国家治理视角下如何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促进国家审计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展开讨论:首先从认识的层面,提出深化文化发展认识、增强文化战略意识;继而从行为的层面,提出发挥审计监督与审计服务双重职能,促进文化健康发展;最后从实践的层面,提出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大力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添砖加瓦。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汤武  
本文试图从株洲区域金融的视角对"两型社会"建设与金融生态改善的重大意义,特别是对"两型社会"建设中金融生态改善的积极作用与中心任务进行探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晓曦  黄国桥  
"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我国实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一些地方政府加大了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投资力度,城市绿化、园区建设、污染治理等方面收到了明显成效。但也要看到,在快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时,一些地方环境保护问题日益显现,特别是公众环境意识薄弱、环保行为不足和市场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需要从认知和制度层面加以引导和规范,以适应"两型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和长远发展需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娟  田宝柱  静丽贤  
绿色教育是教育在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意识等方面的深化,是高校教育领域新的探索方向。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应将绿色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以物质建设为载体,突出学校特色;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深化校园文化活动内涵,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完善校园文化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培养教师、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宝琪  胡学如  王雪梅  
由于"共生现象"的普遍存在,共生理论不仅是关于不同物种的有机体之间的自然联系的理论,更是一种社会现象与科学方法。将其运用到建设高校绿色文化之中,通过分析建设校园绿色文化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与共生环境,探寻相关主体的责任与合作模式,综合分析共建校园绿色文化的有效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黎英  平静  
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加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突出职业教育的文化特色,是提升高职院校办学内涵、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题中之义。当前,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理念性冲突、制度性冲突、主体性冲突和环境性冲突等阻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因素,文章以文化自觉为视角,探讨了文化自觉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小琴  
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雅与低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音乐伦理作为对音乐艺术领域内道德问题的理论分析以及对音乐活动主体行为之"应该"的伦理原则与规范的研究,它在净化音乐环境、协调音乐活动中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提升社会精神文明程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加强社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广  
在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中,企业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和培育者,是企业文化的传播者和发扬者,是企业文化的身体力行者和实践者,是企业文化变革和更新的推动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