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02)
- 2023(19704)
- 2022(17038)
- 2021(15781)
- 2020(13321)
- 2019(30664)
- 2018(30380)
- 2017(57788)
- 2016(31627)
- 2015(35531)
- 2014(35406)
- 2013(34864)
- 2012(32736)
- 2011(29600)
- 2010(29712)
- 2009(27118)
- 2008(26623)
- 2007(23698)
- 2006(21070)
- 2005(18460)
- 学科
- 济(134125)
- 经济(133907)
- 管理(87465)
- 业(84195)
- 企(68754)
- 企业(68754)
- 方法(60510)
- 数学(52013)
- 数学方法(51204)
- 中国(37417)
- 农(36793)
- 地方(32541)
- 财(31282)
- 业经(30213)
- 学(29530)
- 农业(24880)
- 制(23011)
- 理论(22811)
- 贸(22432)
- 贸易(22414)
- 易(21529)
- 和(21359)
- 环境(20594)
- 技术(20003)
- 融(19605)
- 金融(19599)
- 银(19467)
- 银行(19410)
- 务(19122)
- 财务(19024)
- 机构
- 大学(451416)
- 学院(449190)
- 济(176481)
- 管理(173928)
- 经济(172535)
- 研究(156233)
- 理学(150285)
- 理学院(148465)
- 管理学(145297)
- 管理学院(144484)
- 中国(115102)
- 科学(99122)
- 京(97924)
- 财(81241)
- 所(79679)
- 农(77943)
- 研究所(72630)
- 中心(71118)
- 业大(69397)
- 江(67945)
- 财经(64771)
- 范(62816)
- 师范(62182)
- 北京(62041)
- 农业(60845)
- 经(58901)
- 院(56913)
- 州(55202)
- 经济学(52870)
- 师范大学(50409)
- 基金
- 项目(308618)
- 科学(242402)
- 基金(222464)
- 研究(222350)
- 家(195272)
- 国家(193615)
- 科学基金(165778)
- 社会(139565)
- 社会科(131650)
- 社会科学(131610)
- 省(122153)
- 基金项目(117560)
- 自然(109344)
- 自然科(106848)
- 自然科学(106820)
- 自然科学基金(104849)
- 教育(103728)
- 划(103204)
- 资助(92886)
- 编号(90174)
- 成果(73318)
- 重点(69896)
- 发(67733)
- 部(67709)
- 课题(63777)
- 创(63325)
- 科研(59235)
- 创新(59086)
- 教育部(57585)
- 大学(56772)
- 期刊
- 济(196187)
- 经济(196187)
- 研究(132316)
- 中国(91200)
- 学报(75012)
- 农(70658)
- 科学(68356)
- 管理(63900)
- 财(60532)
- 大学(56596)
- 教育(54935)
- 学学(53044)
- 农业(48901)
- 技术(41081)
- 融(39038)
- 金融(39038)
- 业经(32531)
- 财经(31135)
- 经济研究(30688)
- 经(26644)
- 问题(25614)
- 业(25316)
- 图书(24406)
- 统计(22911)
- 技术经济(21961)
- 版(21707)
- 科技(21578)
- 资源(21149)
- 策(20805)
- 理论(20383)
共检索到6704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小节 傅正红 汪秀琼 黄山
两型社会建设对于广东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根据两型社会的内涵,在遵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原则基础上,参照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个标准的内在要求,提出了两型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使用了2013年广东省统计数据,对广东21个地级市行政区的两型社会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两型社会发展状况可以划分为四大类,即经济发展优先型、经济发展偏优型、产业结构偏弱型、规模经济偏弱型;从空间分布来看,两型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级市大多位于珠三角地区,而两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忠暖 江锦 曾舜英
运用层次分析法、变异系数法对1994,2003,2012年广东省各地级市城镇化与交通系统的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借鉴物理耦合协调概念建立协调发展指数,对广东省域城镇化与交通系统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4—2012年间广东省城镇化加速发展,内部差异呈缩小趋势,珠三角为当前城镇化高值区,粤西为城镇化高速发展区,粤北为城镇化塌陷区;广东交通系统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内部差异增大,粤东地区交通发展始终处于落后地位;各地级市城镇化与交通系统协调发展状况不断改善,但以低层次协调发展为主,城镇化与交通系统两者的关系由20世纪90年代的城镇化滞后转变为现阶段的交通滞后。
关键词:
城镇化 区际交通 协调发展 广东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会玲
本文比较分析了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流通效率,以及广东省流通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广东省内流通业存在一定的发展差距,并且市场效率、企业效率、资本效率与人力效率都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地区经济发展、市场化、对外开放以及城镇化也对广东省地级市的流通效率存在显著积极影响,从而对广东省的流通产业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第一,推动省内流通市场化,减少不平衡;第二,优化流通业的产业结构,以提高盈利能力;第三,积极推进政策落实,以改善流通业资本效率。
关键词:
广东省 现代化流通业 流通效率 流通市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陆正华 钟伟 史欣向
首先,根据文化资本的构成选取间接测量指标,利用2002—2010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文化资本量(包括有形文化资本量和无形文化资本量)进行了评估测算;然后,运用随机前沿影响因素模型,实证分析了文化资本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广东省各地级市的平均企业研发效率处于较低水平;有形文化资本和无形文化资本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效率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控制变量中的外商直接投资对企业研发效率的促进作用显著,自然资源消耗
关键词:
文化资本 研发效率 区域创新 研发投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肖思思 黄贤金 濮励杰 陈逸 陈志刚 赵登辉
文章从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的概念和内涵入手,探讨包括资源减量节约、污染减排节约、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技术支撑五个子系统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价方法的应用,并以江苏省及省辖13市为例,对资源节约型社会水平发展指数(LD)、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协调度(HD)以及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持续度(SD)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江苏省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能力水平指数一直保持持续稳定的上升趋势;社会发展协调度在短期上升后趋于下降,表明各子系统之间耦合关系正逐渐减弱,呈现非持续发展态势。江苏省市辖13市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节约型社会发展水平指数表现为苏南>苏中>苏北,节约型社会发展协调度规律表现为苏南<苏中<苏北。江苏省距离资源节约型社会尚有较大差距,在今后的发展中,应以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为契机,构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各区域间协调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江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云南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课题组
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云南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立足于国际、国内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依据相关的基本理论与基础数据 ,结合云南实际情况第一次对云南的社会发展进行量化、展示、分析与预测 ,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 ,具有深远的历史与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社会发展 综合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兰正文 郑少智
一、广东省制造业集群发展现状1.以新兴支柱产业为代表,以传统产业为主体的制造业集群迅速发展近年来,广东省制造业集群发展迅速,以珠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潘安娥 杨青
科学地评价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是制定发展战略的基础。本文建立了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武汉市1996-2003年的14个经济统计数据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可以视为武汉市经济社会综合发展实力的度量;第二主成分则反映了武汉市人口控制和资源利用方面的发展状况,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社会发展 主成分分析 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董明辉 邹滨
评价两型社会发展状况,提出其构建模式、途径和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是当前两型社会建设面临的理论与方法难题。在分析两型社会发展背景基础上,构建了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并以常德市为例开展了城市两型社会发展程度与对策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10年,常德市两型社会发展程度呈现出线性增长的良好态势;(2)发展度、协调度与社会综合发展程度之间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6,0.988,P<0.05);(3)可持续度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但与社会综合发展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可见,2005—2010年间常德市两型社会建设成果主要受益于当地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能源资源消耗与环...
关键词:
两型社会 综合发展程度 定量评价 常德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彩江 李艺芳
采用广东省2009—2014年21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引入空间效应,对广东省金融业空间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及地区差异进行空间计量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21个地级市之间的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金融业的空间集聚对本区域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分区域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非珠三角地区相对于珠三角地区金融业的空间集聚能更大程度地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玉 孟超 蔡玉梅 路磊 唐林楠
客观评价农业发展优势,并对症施策,有助于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本文从自然地理本底、农业生产环境、农业质量效益、经营组织效益、生态协调能力、产业发展潜力等6个维度构建农业发展优势度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权法、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算法等评价并揭示了2019年广东省县域农业发展优势度及其空间特征。结果表明:2019年广东省农业发展综合优势度空间差异明显,珠江三角洲平原区县域的农业优势最突出。6个分项中,自然地理本底、农业生产环境和生态协调能力是主要贡献因素。其中,自然地理本底和经营组织效益均表现为粤西南方向最优;农业生产环境表现为粤东北方向最优;产业发展潜力表现为粤东南方向较优;农业质量效益、生态协调能力与农业综合优势度整体空间分布相似,但农业质量效益不再是农业发展优势度的关键影响因素,粤中南和东北方向的生态协调优势突出。因此,建议结合农业分项与综合优势,未来在珠江三角洲平原区以及粤西南、粤东南和粤东北分别形成现代都市农业区、高效农业区、特色农业区和生态农业区,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令国 陈烜
基于2012—2020年广东省(除深圳外) 2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计算乡村振兴和金融发展两个系统各指标的权重,构建金融发展水平和乡村振兴深入程度的综合评价体系,分析乡村振兴和金融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以及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时序上,2012—2020年广东省各城市金融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度均为高耦合,其协调度稍有上升但总体水平较低,大都处于轻度失调和基本协调阶段;空间上,以处于良好协调的粤港澳大湾区为辐射圈逐步向外辐射,仅有佛山市跨入了高度协调阶段;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一个地区的金融发展能提升其周边城市乡村振兴的实施效果。因此,未来应重视金融的高质量发展,注重金融机构和农业企业之间供给与需求的衔接,加强各政策工具的协调性,推动金融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近年来,广东省中山市物价局紧扣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下称《规划纲要》)的历史机遇,抓住经济社会转型有利时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涛 郑伟
文章基于新型制造业概念构建了区域新型制造业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经济创造、科技创新和资源环境保护能力三个维度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新型制造业发展程度进行了单维评价及三维综合评价,对江苏13地市的新型制造业程度有了准确把握并得到相关启示。
关键词:
制造业 区域发展 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