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87)
- 2023(12424)
- 2022(10739)
- 2021(10039)
- 2020(8531)
- 2019(19695)
- 2018(19229)
- 2017(36069)
- 2016(19244)
- 2015(21927)
- 2014(21680)
- 2013(21223)
- 2012(19676)
- 2011(17879)
- 2010(17866)
- 2009(16375)
- 2008(15919)
- 2007(13545)
- 2006(12090)
- 2005(10910)
- 学科
- 济(98947)
- 经济(98849)
- 管理(60329)
- 业(55843)
- 企(47998)
- 企业(47998)
- 方法(41352)
- 数学(36593)
- 数学方法(36135)
- 财(25187)
- 中国(21447)
- 地方(20631)
- 业经(19564)
- 农(19471)
- 学(18563)
- 务(17863)
- 财务(17811)
- 财务管理(17777)
- 企业财务(17103)
- 制(15187)
- 贸(13986)
- 贸易(13979)
- 地方经济(13424)
- 易(13423)
- 和(13319)
- 农业(13233)
- 理论(12703)
- 环境(12434)
- 融(12388)
- 金融(12385)
- 机构
- 大学(280638)
- 学院(276932)
- 济(122392)
- 经济(120233)
- 管理(110473)
- 理学(95386)
- 研究(94455)
- 理学院(94339)
- 管理学(92723)
- 管理学院(92166)
- 中国(72146)
- 京(57915)
- 财(55706)
- 科学(55374)
- 所(46871)
- 财经(44959)
- 中心(44538)
- 研究所(42494)
- 农(41501)
- 经(41020)
- 江(40202)
- 经济学(38507)
- 业大(38189)
- 北京(35937)
- 范(35347)
- 师范(34994)
- 经济学院(34442)
- 财经大学(33656)
- 院(33587)
- 农业(32420)
- 基金
- 项目(186975)
- 科学(148873)
- 基金(139271)
- 研究(135344)
- 家(121404)
- 国家(120457)
- 科学基金(104477)
- 社会(88588)
- 社会科(84135)
- 社会科学(84113)
- 基金项目(73383)
- 省(70573)
- 自然(67571)
- 自然科(66060)
- 自然科学(66040)
- 自然科学基金(64886)
- 教育(61888)
- 划(60180)
- 资助(57093)
- 编号(53887)
- 成果(44163)
- 部(42202)
- 重点(42133)
- 发(39845)
- 创(38559)
- 国家社会(37821)
- 教育部(36770)
- 科研(36426)
- 创新(36220)
- 人文(35711)
- 期刊
- 济(133168)
- 经济(133168)
- 研究(80763)
- 中国(49823)
- 财(46089)
- 学报(42532)
- 管理(41593)
- 科学(38829)
- 农(35622)
- 大学(32233)
- 学学(30171)
- 技术(24846)
- 融(24599)
- 金融(24599)
- 农业(24461)
- 财经(23294)
- 教育(22750)
- 经济研究(22186)
- 经(20054)
- 业经(18538)
- 图书(17352)
- 问题(16928)
- 技术经济(14728)
- 理论(14684)
- 统计(14560)
- 贸(14420)
- 业(13738)
- 世界(13719)
- 国际(13514)
- 实践(13053)
共检索到416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丽萍 赵丽萍
2014年财政部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新增了离职后福利概念,首次规范了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通过分析90家两地上市公司2013~2015年年报中离职后福利的披露情况,发现存在披露不完善和不规范的问题,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准则执行力度弱。结合离职后福利的经济后果,发现设定受益计划对企业、职工、债权人和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都有很大的正面效应。但是设定受益计划中企业要承担较大的经济压力和风险,建议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建立设定受益计划,实行混合型福利政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丽萍 赵丽萍
2014年财政部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新增了离职后福利概念,首次规范了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通过分析90家两地上市公司20132015年年报中离职后福利的披露情况,发现存在披露不完善和不规范的问题,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准则执行力度弱。结合离职后福利的经济后果,发现设定受益计划对企业、职工、债权人和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都有很大的正面效应。但是设定受益计划中企业要承担较大的经济压力和风险,建议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建立设定受益计划,实行混合型福利政策。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汤湘希 唐文强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不仅疯狂地吞噬着华尔街,而且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不利影响,曾被奉为"代表未来会计计量方向"的公允价值,一夜之间亦成为众矢之的。与之相伴随的是,会计上确认的合并商誉这种虚拟资产到底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有何影响,进而对资本市场有何影响等问题值得冷静思考。本文以2007年1月1日—12月31日我国沪、深两市1331家(剔除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详细描述了样本上市公司确认商誉的状况,分析了会计上确认商誉的经济后果。指出在商誉确认方面,样本上市公司中确认商誉的达38%,且具有增大的趋势。会计上确认商誉,的确可以改善企业的资产结构,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上市公司再融...
关键词:
商誉 合并商誉 经济后果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宋京津
经济后果是信息和信息披露的固有属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对该信息的规范者、提供者与使用者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信息规范者应以投资者利益保护为导向,出台相关披露制度;上市公司应明确披露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信息是对投资者负责任的一种行为,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投资者会根据所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质量来调整要求的资本成本,促成公司之间的竞争;市场监管者应重点关注内部控制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可理解性方面的质量特征,进行实质性监管。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赵彦锋 汤湘希
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最大亮点是适度、谨慎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在基本准则下对公允价值进行定义,在21项具体准则中不同程度地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经过两年的实施,总体情况良好,但是也存在公允价值的确定不规范、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不充分以及业绩影响的行业特征显著等问题。鉴于此,应从制定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及应用指南、引导主体做好主业、协调监管与公允价值信息关系等方面完善公允价值计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军
企业价值信息披露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会对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深市上市公司2009年数据为研究样本,从两个方面考察企业价值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分别研究了企业价值信息披露的短期市场反应以及企业价值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价值信息披露会引起股价的短期波动,引起资本市场的正向反应,上市公司价值信息披露水平与企业价值存在正相关关系,说明提升企业信息披露的价值信息含量有助于提高企业价值。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俊生 曾亚敏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信行为对股东财富、股票系统性风险以及股票市场波动等都有一定影响。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定量性评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信行为的经济后果,则能为市场监管与处罚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信行为在被揭露的时窗内平均使股东财富损失2.35%,价值平均500多万元;股票的系统性风险也因为上市公司的失信行为而被显著性放大;股票市场的整体波动则随着失信案例的增多而加剧。
关键词:
诚信 股东财富 系统性风险 市场波动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许楠 姜波
本文以1999-2012年间上市公司中离职的经理人为样本来考察所披露的离职原因的信息含量和可靠度。我们发现,经营能力较差的经理人和职业经理人在离职时更倾向披露模糊的离职原因以维护其声誉;而在民营企业中,这种关系被显著加强。在进一步研究中,我们考察了披露模糊离职原因的经理人的收益和下一任期的经营状况。结果显示,模糊离职的经理人在下一期更容易被其他上市公司所聘用,但下一任期所任职公司的会计业绩也更差。最后,我们检验了市场是否能识别这种信息隐藏行为,通过事件研究法我们发现市场并不能识别经理人模糊离职的动机。本文的结论丰富了关于高管变更中披露行为的相关研究,为进一步建设我国经理人市场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高管更换 离职原因披露 模糊披露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陆依 王贞贞
上市公司所披露的环境信息成为所有使用者了解企业环境经营及产品环保状况,并据以进行各种决策的重要依据。目前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者关注纺织服装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以沪深两市的部分纺织服装上市公司为样本,以目前上市公司执行的环境信息披露政策规定为依据,通过对2012年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中相关信息的分析,揭示我国纺织服装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黄宏斌 毛天琴
通过选取典型的电信业公司——中国联通,梳理了其2017年9月至12月微信订阅号的信息披露内容,并结合内容与公司的股票价格走势,将信息的披露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对应起来。研究发现:中国联通对自媒体的利用程度较高,微信订阅号中连续发送与企业未来经营发展相关的信息;微信订阅号的信息披露内容带动着股价的涨跌,说明投资者在阅读并关注着微信订阅号信息,股东对中国联通微信订阅号的利用效果非常明显。本研究基于典型案例,为其他同类企业利用自媒体缓解上市公司信息不对称、指导投资者决策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 信息披露 案例研究 中国联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珍义 栾传勇 易卉
文章以2006年年报业绩前50名的公司为例,通过对样本公司年报中有关环境信息内容的统计,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环境信息 信息披露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魏玉平 杨梦
本文以201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47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中25家年报中披露碳信息的企业2012-2015年年报碳信息的行业、事项、项目、质量和动态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企业碳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确保披露信息的质量。
关键词:
碳会计 碳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魏玉平 杨梦
本文以201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47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中25家年报中披露碳信息的企业2012-2015年年报碳信息的行业、事项、项目、质量和动态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企业碳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确保披露信息的质量。
关键词:
碳会计 碳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宫宁 李瑾 罗崇佳 段茂盛
本文以2016—2020年中国高碳排放行业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碳绩效、碳信息披露水平和企业价值的关系,揭示高碳排放行业企业进行碳信息披露的动机与经济后果。研究表明,企业碳绩效与碳信息披露水平呈现先降后升的U型关系,当企业碳绩效较差时,出于合法性动机考虑,碳绩效越差的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越高;当企业碳绩效较好时,出于信号传递动机考虑,碳绩效越好的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进一步地,碳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具有两面性,碳信息披露的成本和风险会对企业短期绩效造成负面影响,但显著提升了企业市场估值,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此外,媒体监督对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动机和后果均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媒体报道能够提高企业信息传递行为的可见度,从而调节企业碳信息披露动机;媒体报道还能通过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降低企业和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代理成本,缓解碳信息披露对企业短期绩效的负面影响,增强其对市场估值的正向影响。本文为识别企业碳信息披露的不同动机,进而有针对性地引导企业主动、规范地披露碳信息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证证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谢帮生 陈璐 刘梅娟 魏远竹
为了考察财政部2006年首次发布的生物资产准则在林业上市公司的实施情况和效果,更好地促进林业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文章选择2007~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林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熵权法对林木资产信息披露质量予以评价,并进一步运用事件研究法对其经济后果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林木资产信息披露质量整体有所改善但并不稳定,不同样本公司间的林木资产信息披露质量差异较大;上市公司林木资产信息披露质量高低是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决策依据之一,不同的披露质量会带来不同的经济后果;林木资产信息披露质量提升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股价表现。公司管理层应重视对林木资产信息披露质量的改进,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上市公司林木资产信息披露的监督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内地香港两地上市公司或有事项披露的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分部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公司信息披露对投资者保护的有效性——对中国上市公司2001-2013年年报披露的实证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2012年年报披露总体情况分析
制造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分析——以2013年沪市数据为例
上市公司年报供应链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测度与评价——基于2013—2015年沪深300的实证研究
上市金融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评价——基于2011~2013年年报的分析
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的信息含量分析——基于2002—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的实证研究
披露差异的经济后果——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