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31)
2023(5608)
2022(4668)
2021(4162)
2020(3493)
2019(8193)
2018(7622)
2017(14929)
2016(7803)
2015(8197)
2014(7592)
2013(7605)
2012(7010)
2011(6586)
2010(6549)
2009(5881)
2008(5709)
2007(4900)
2006(4493)
2005(4132)
作者
(21631)
(18535)
(17982)
(17511)
(11610)
(8767)
(8155)
(6951)
(6939)
(6326)
(6236)
(6047)
(5902)
(5880)
(5832)
(5637)
(5359)
(5325)
(5228)
(4984)
(4638)
(4531)
(4329)
(4173)
(4149)
(3945)
(3920)
(3770)
(3759)
(3682)
学科
(37675)
经济(37643)
(21025)
管理(20099)
方法(17335)
数学(15780)
数学方法(15615)
(15578)
企业(15578)
(9385)
中国(9146)
(9126)
业经(7110)
(6930)
(6829)
贸易(6824)
农业(6547)
(6542)
(6007)
地方(5934)
(5708)
金融(5708)
关系(5377)
(5055)
财务(5041)
(5031)
财务管理(5030)
环境(5025)
银行(5019)
企业财务(4876)
机构
大学(110616)
学院(107338)
(52483)
经济(51772)
研究(40603)
管理(40381)
理学(35298)
理学院(34943)
管理学(34269)
管理学院(34057)
中国(30156)
(23789)
(23242)
科学(22597)
(20415)
(20000)
财经(19278)
研究所(18570)
中心(18095)
经济学(18023)
(17867)
业大(16613)
经济学院(16529)
农业(15527)
(15461)
(14996)
财经大学(14784)
北京(14752)
(13158)
师范(13026)
基金
项目(76587)
科学(61361)
基金(59061)
研究(53910)
(53047)
国家(52682)
科学基金(44915)
社会(37807)
社会科(36163)
社会科学(36154)
基金项目(30026)
自然(28230)
自然科(27682)
自然科学(27675)
(27306)
自然科学基金(27202)
资助(24957)
教育(24359)
(23690)
编号(18920)
(18188)
重点(17645)
国家社会(17603)
(16269)
教育部(15918)
(15713)
人文(14998)
科研(14915)
创新(14801)
成果(14732)
期刊
(51620)
经济(51620)
研究(34643)
中国(20652)
学报(19415)
(17786)
(17440)
科学(16591)
管理(15369)
大学(15368)
学学(14315)
农业(12407)
财经(10000)
(9997)
金融(9997)
经济研究(9939)
教育(9404)
(8789)
技术(8585)
(8046)
业经(7650)
问题(7301)
(7243)
世界(7224)
统计(6569)
国际(6399)
技术经济(5802)
(5719)
(5108)
决策(5040)
共检索到162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雪珂  姚洋  
本文采用1980~2008年91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通过构造更能代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B-S效应)的"两国相对生产率"指标,对B-S效应进行了重新检验;同时,我们也重新检验了王泽填和姚洋(2009)关于结构转型抑制B-S效应的结论。研究发现采用两国相对生产率指标计算的B-S效应仍然成立;而使用农村人口比重表征结构转型阶段的研究还表明,一个经济体越处于结构转型的初期,B-S效应对其实际汇率的作用越小。这些结论对模型设定、样本选择和部门分类等都具有高度稳健性。进一步检验还表明,劳动力自由流动受限会抑制实际汇率升值,即使选择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也无法维持实际汇率被长期低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朝阳  
目前关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实证检验方法可能存在重要缺陷。由BS理论模型衍化而来的实证检验,侧重于部门相对生产率同内部实际汇率的关系,但忽略了贸易品价格下降情况下的影响,从而倾向于高估BS效应的存在性。工资机制是BS效应成立与否的关键环节,而通行的BS效应分步检验不能充分证明这一点。本文最后提出了一个以工资为中间变量的分步检验改进方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朱函葳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旨在从供给侧的生产效率角度来解释实际汇率走势,预期发生经济赶超的国家通常伴随着币值上升。该理论依赖于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当这些假设条件不满足时,会削弱该效应。基于涵盖世界范围内182个国家(或地区)时间跨度为1960-201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组中,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是普遍存在的;同时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降低,抑制因素(诸如农业部门相对过剩的劳动力、劳动力流动的非充分性、央行货币供给的灵活性、汇率制度等)发挥的作用也愈发明显。在更长的时间跨度及更广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卜振兴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以下简称巴萨效应)是解释相对生产率差异与实际汇率变动关系的理论。由于汇率变动对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因此巴萨效应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很多学者围绕着该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产生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梳理和总结现有的研究成果,对于了解研究现状、明确后续研究方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巴萨效应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包括巴萨效应的假设条件、推导过程与结论。然后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将文献划分为以下几类:第一,对巴萨效应进行实证检验,以验证巴萨效应的存在性;第二,对巴萨效应模型的修正与改善,以解决巴萨效应偏离问题,并通过修正模型提高模型的解释能力;第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侯天宇  申童童  
均衡实际汇率的测算对探究实际汇率偏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非常重要。“巴拉-萨缪尔森效应”(巴萨效应)通过采用相对生产率测算均衡实际汇率,本文将ICP数据支出项目进行可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的划分并构建内部实际汇率,通过“巴萨效应”测算出均衡内部实际汇率并探究内部实际汇率偏离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宾大效应”替代“巴萨效应”会放大对实际汇率的影响;经“宾大效应”调整的实际汇率偏离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具有解释力。进一步研究表明,内部实际汇率升值能够促进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贬值能够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勇  
世界大都市核心区住宅投资主体的全球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但城市住宅作为重要的非贸易品,其租金变动是否满足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即经济开放度的提高将会相应提高国内非贸易品和服务的相对价格,还没有实证方面的研究。选取42个分布于全球不同国家的大都市为样本,证实了都市核心区住宅这种非贸易品的租金明显受到经济开放度和城市规模的正向影响这一事实,从而在城市不动产领域检验了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这为我国在全球化背景下正确制定以平衡租房与买房来引导商品住宅价格走向合理化的政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苏梽芳   李嘉政   王婷伟  
本文将数字化引致的可贸易性结构变迁纳入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分析框架,结合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中长期结构性通胀形成的理论作用机制,并使用包含89个国家的国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抑制了服务业部门和制造业部门的相对价格(结构性通胀),且这一结论在高收入水平国家更为凸显。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提高服务可贸易性及服务业部门和制造业部门的相对生产率两条途径对结构性通胀产生负向影响。本文研究对深刻理解数字经济的宏观经济效应、预测中国结构性通胀的长期趋势,以及优化宏观经济策略等提供了启示和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唐翔  
作为对国际价格水平差异的标准解释,巴拉萨—萨缪尔森(BS)效应依赖于国内劳动力同质假设和跨部门工资套利行为。本文提出了一个与之相对的"富人社区效应",可以在一国劳动力异质的条件下解释为什么富国的非贸易品价格较高。其直观解释是,如果一个国家拥有一个"富有居民"群体(比如高生产率的贸易品部门劳动者,或者全球贸易资源的所有者),而这个群体通过国际市场获得的硬通货总收入相对于该国总人口而言较高的话,其需求将抬高该国非贸易品价格。本文进而指出,关于BS效应的实证文献所广泛采用的两种基本统计检验,实际上无法区分BS效应与富人社区效应,这就对该领域相当一部分实证文献的正确性提出了质疑。此外,富人社区效应也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唐旭  钱士春  
我国贸易部门相对于非贸易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一直在上升,相对价格在下降,两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对相对价格影响显著,符合哈罗德-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所描述的特征。进一步研究表明中美两国的两部门相对生产率对两国价格水平差异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显著,我国贸易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相对于非贸易部门快速增长时,会带来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哈罗德-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我国显著。这也就为从生产率角度考察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与实证基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苍峰  岳咬兴  
长期实际汇率主要取决于经济的供给面,即生产率的变化,这一思想体现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模型中。文章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理论出发选择合适的计量模型,然后以制造业和服务业分别表示贸易品部门和非贸易品部门,通过差分回归模型和协整检验来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两部门间生产率差异之间的关系,回归结果符合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结论。在1980~2004年间,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趋势与中国两部门间的生产率差异变化趋势基本相符:非贸易品部门生产率提高幅度大时,人民币趋向于贬值;而贸易品部门生产率提高幅度大时,人民币实际汇率趋向于升值。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进文  苏明政  
本文基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以下简称B_S效应)考察区域间实际购买力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将面板平滑转移模型首次引入到B_S效应的分析当中,考虑金融一体化程度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对我国省际人民币内部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差异之间关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存在着省际B_S效应,这种效应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的上升以及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程度的下降都不同程度的削弱了B_S效应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高海红  
本文对巴拉萨 -萨缪尔森假说的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之间长期关系进行检验。我们采用 1 980 -2 0 0 0年七国集团的季度数据 ,运用 Pesaran、Shin和 Smith( 1 999)的边限检验方法对Faria和 L eon-Ledesma( 2 0 0 0 )的简化模型进行检验 ,检验的纳假设是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长期关系。我们发现 ,英国、日本、德国和加拿大的检验结果无法拒绝纳假设 ;但当回归式中不包括趋势项时 ,对意大利的检验拒绝纳假设 ;若回归式中包括趋势项 ,对法国的检验拒绝纳假设。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贾薇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是影响一国货币实际汇率变化的重要因素,效应检验过程对一国劳动力供给价格弹性检验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人民币/美元之间是否存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早期人民币/美元之间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并不明显,但分析结果同时显示,近几年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有转明显的迹象。这说明推动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在增多;同时,我国劳动力市场低弹性大量供给现象也在发生改变,这些对我国汇率和就业政策制定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军  吴明琴  
本文利用亚洲10个国家和地区面板数据检验了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是否成立。实证分析所用的方法主要是面板单位根检验和面板协整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该假说不成立。进一步地,本文对构成该假说的三个主要的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的变动并不能引起实际汇率水平的变动是该假说不成立的原因。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潘雪阳  
本文通过对中国1985-2008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中国是存在的,但与传统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不同的是,伴随中国经济高增长的不是实际汇率升值,而是实际汇率贬值。本文认为其产生的原因是,中国经济高增长不仅仅来自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因为第二、三产业劳动者就业规模的不断扩张促进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