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74)
2023(16215)
2022(13910)
2021(12882)
2020(10659)
2019(24275)
2018(24126)
2017(45935)
2016(24905)
2015(27779)
2014(27520)
2013(27217)
2012(25172)
2011(22828)
2010(23001)
2009(21001)
2008(20105)
2007(17609)
2006(15535)
2005(13836)
作者
(72262)
(59872)
(59516)
(56426)
(38046)
(28627)
(26997)
(23425)
(22807)
(21388)
(20468)
(20237)
(19060)
(18965)
(18487)
(18343)
(17738)
(17633)
(17087)
(17031)
(14920)
(14866)
(14443)
(13620)
(13465)
(13431)
(13285)
(13236)
(12059)
(11755)
学科
(104499)
经济(104398)
管理(66991)
(64792)
(52220)
企业(52220)
方法(40577)
数学(34375)
数学方法(33964)
中国(30343)
地方(29036)
(28980)
业经(24859)
(22987)
(22267)
农业(19619)
(18678)
贸易(18661)
(17903)
(17811)
环境(17035)
(16700)
理论(16449)
技术(16422)
地方经济(15790)
(15740)
银行(15689)
(15582)
金融(15579)
(15123)
机构
学院(347226)
大学(345995)
(136168)
管理(134329)
经济(133042)
研究(122950)
理学(115516)
理学院(114109)
管理学(111969)
管理学院(111352)
中国(90176)
科学(77796)
(75463)
(62510)
(60641)
(57595)
研究所(56838)
中心(54720)
业大(52231)
(52036)
(49379)
师范(48923)
北京(48218)
财经(48046)
(45486)
农业(44804)
(43511)
(42822)
经济学(39571)
师范大学(39525)
基金
项目(237898)
科学(186643)
研究(174653)
基金(170001)
(148748)
国家(147492)
科学基金(125988)
社会(108515)
社会科(102791)
社会科学(102768)
(94306)
基金项目(90817)
自然(81873)
自然科(79892)
自然科学(79873)
教育(79362)
(79356)
自然科学基金(78390)
编号(72129)
资助(69180)
成果(58203)
(55040)
重点(53785)
(50939)
课题(50331)
(49450)
创新(46089)
科研(44913)
国家社会(43904)
项目编号(43861)
期刊
(157422)
经济(157422)
研究(104583)
中国(70382)
学报(54605)
(53138)
科学(51608)
管理(50339)
(43913)
教育(42858)
大学(40689)
学学(38060)
农业(37293)
技术(30198)
(30059)
金融(30059)
业经(27900)
经济研究(24805)
财经(22241)
问题(20411)
图书(19827)
(19704)
(19036)
科技(17777)
资源(16619)
技术经济(16421)
理论(16268)
现代(16260)
商业(16163)
(15358)
共检索到522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建吉  包晓雯  刘亮  曾刚  
两区合并背景下,如何实现大浦东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的效应最大化是亟待研究的问题。在总结大浦东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立足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的优势,构建了由国际先进、国内领先、重要产业、辅助产业等四个层次组成的竞争型、创新型、服务型现代产业体系;提出了由"三城"、"两带"、"一网"构成的大浦东"3.2.1"产业空间格局,构建了大浦东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刚  
衡阳、郴州、永州三市作为第4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为承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选择转移的重大战略区域。面对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良好机遇,处于产业低梯度区的"大湘南"应采取何种方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已成为未来湘南产业发展需要面对的紧迫问题和严峻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飞仁  栾贵勤  
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背景下,以回归分析、偏离—份额分析为基础对1993—2008年浦东经济进行了分析,发现浦东存在第三产业比重较低、第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失衡、外部环境成本较高、创新产品转化能力欠缺等问题,并提出了浦东产业结构转型的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何世茂  
面临国际资本和制造业基地转移的机遇,面对现有工业基地分散和产业结构不完全合理的实际状况,适逢国家宏观调控和土地政策的进一步紧缩,南京的工业将如何走?文章分析了南京工业发展的机遇、挑战,及南京工业用地需求与供应关系,提出南京工业发展的思路和空间分布对策,并对适应南京生态环境、生产质量等要求提出了发展措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文晖  
面临新时代新的发展要求,海南要利用好政策红利,整合自身资源,破除经济发展梗阻,加速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的优化,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要不断调整优化园区发展,与高端、绿色、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相匹配,同时不断深化开放合作,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显友  
文章按照第三产业服务的不同对象,将第三产业进行重新分为1.5产业、2.5产业、3.5产业和传统的第三产业,基于此提出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特征和一般规律,并对东京、纽约、巴黎、武汉等城市的第三产业的空间布局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鹏  董卫  
大遗址区域内建设空间的布局和调整是关系到遗址保护与遗址区良性发展的重要问题。实际上建设用地的布局调整是客观条件同遗址自身情况的综合权衡。一方面"城市——遗址——叠压建设"三者间用地关联紧密遗址所在的中心城市为大遗址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了经济、政策的支撑,并决定了总体发展潜力,另一方面遗址区内建设用地本身的价值也需要充分考虑。本文以可乐遗址为例,总结了偏远地区乡镇建设空间的布局策略,强调了乡镇利用遗址公园建设实现就地城市化的发展思路。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邹君  谢杨艳  李伯华  田亚平  毛德华  
首先,用人均农村人口粮食产量指标定量表征我国粮食生产空间布局现状,发现我国粮食生产空间布局存在"北方多、南方少,中间多、两边少"的特点,主高值区位于东北和内蒙古一带,次高值区由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南、江西和重庆等中西部省份组成;主低值区为东南沿海一带,次低值区是由西北和西南诸省组成的广大地域。然后,为探究虚拟水战略背景下我国粮食生产的理想布局模式,提出区域粮食生产优势度的概念,分析其影响因素,运用定量评价模型计算各省级区域的粮食生产优势度。发现区域粮食生产优势度有2个高优势度带和2个低优势度带,且高优势度和低优势度区呈带状相间分布。最后,构建粮食生产布局调整指数作为我国不同区域粮食生产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邹君  付双同  杨玉蓉  毛德华  
鉴于当前我国虚拟水经济影响研究方面尚较少触及的现实,该研究用虚拟水战略的视角,通过构建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来探究我国当前农业生产布局的优化问题。首先,用人均农村人口主要农畜产品虚拟水含量指标定量表征我国农业生产空间布局现状,发现我国农业生产空间布局存在明显的"北方多、南方少"特点,其中,高值区由展布在北方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等10个省区组成;而主低值区则分布在我国东南和西南沿海一带。然后,为探究虚拟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理想布局模式,提出区域农业生产优势度的概念,分析其影响因素,运用定量评价模型计算各省级区域的农业生产优势度。发现区域农业生产优势度整体上呈现北、西、南三面高,中...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晶晶  
区域发展战略与职业教育空间布局优化联系紧密,区域发展战略是职业教育空间布局优化的原始动力和行动指南,职业教育空间布局优化为区域发展战略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新时期,区域发展战略对职业教育布局提出了具有区域特色、时代特色的要求,建议职业教育空间布局应以区域发展战略为总体引领,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为发展契机,形成区域内"一盘棋"、区域间差异化发展、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强化服务属性、积极创新发展模式的优化路径,各级政府与学校要精心设计、科学谋划,形成职业教育空间布局优化的合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贺培育  
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在研究领域,既有研究总体上仍呈现为理论滞后于实践的基本状况。在国家大力推动发展文化产业的宏观背景下,湖南文化产业如何进行最优空间布局?有无路径可寻?有何经验借鉴?文化产业空间协调模式如何设计与执行?这些问题成为诸多从事文化产业研究的学者共同面临难题。对此,陈国生教授较早就曾提出过"区域协调共进论",并在近20年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与文化产业园区设计中进一步将"区域协调"阐释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鹭  王淑芬  
北京城城址几经移动,城市位置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代北京城市的生长与变化也不可避免。建国以来,对现代北京城市的位置定位与选择,进行了多次探讨与激烈论争。在论争中形成的诸多城市定位方案,既是今天城市发展的重要参照,又不可避免地带有当时的历史局限性。需要从生态的角度对北京城市今后位置的迁移与选择进行探讨,从超越城市本身的宏观空间角度对新的城市位置进行思考。从生态屏障的角度来看,北京城市的位置不应当向西北部移动,而应当向东南部移动。同时要严格保护北京城市的西北农田、森林和城市水源地,形成城市与西部山区间的缓冲地带,使北京城市的发展对西北部山区生态屏障不至于产生严重的负面扰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其友  刘洋  伦闰琪  张烁  
[目标]优化农业空间布局是构建发展新格局、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及其他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的重要支撑。[方法]文章以高质量发展理念为指导,运用数据分析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我国农业空间格局的现状、历史演变和存在问题,阐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优化方案。[结果]1978—2019年,我国农业生产重心逐渐向北推进,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北移和资金密集型农产品东移。未来我国农业发展在农产品供需、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产品生产、国际市场贸易等方面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结论]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产品高品质、生产高效率、产业高安全和经济高价值”四大核心要义,综合考虑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配置效率和乡村振兴等因素,研究提出了2035年全国“六区十一带”农业空间战略格局及其耕地保护利用格局方案与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华光  王换茹  姚云贵  周立群  
产业空间布局是一种全面、长远的经济战略布局,合理安排产业空间布局将有利于发挥地区的优势,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有利于经济、生态和社会的效益同步。优化旅游产业整体空间布局、打造地域旅游品牌、实现产品结构多元化和整合旅游线路等是该片区旅游产业空间布局具体的优化路径,有利于实现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曹大贵   杨山   李旭东  
城市更新自古有之 ,城市产业布局大规模变化则始于上世纪 50年代。我国正进入城市更新的高潮 ,大拆大建随处可见。如何将城市空间布局演化与城市产业布局调整科学地结合起来 ,是当前我国城市建设和改造所面临的挑战之一。您正在阅读的这篇文章 ,讲述了西方一些国家内城改造的得失 ;中西城市改造的原因与机制的不同 ;指出了我国城市改造应从中吸取的教训 ;剖析了无锡城市改造的缺失并给出了具体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