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28)
- 2023(10482)
- 2022(8087)
- 2021(6929)
- 2020(5671)
- 2019(12438)
- 2018(11969)
- 2017(23362)
- 2016(12146)
- 2015(13721)
- 2014(13666)
- 2013(13530)
- 2012(12373)
- 2011(11173)
- 2010(11783)
- 2009(11470)
- 2008(10138)
- 2007(9180)
- 2006(8724)
- 2005(8448)
- 学科
- 济(74546)
- 经济(74499)
- 管理(31351)
- 业(31306)
- 融(25965)
- 金融(25965)
- 中国(25510)
- 企(24069)
- 企业(24069)
- 银(23216)
- 银行(23198)
- 行(22532)
- 地方(22359)
- 方法(20665)
- 数学(18405)
- 数学方法(18262)
- 农(16478)
- 业经(16151)
- 制(15935)
- 财(14287)
- 地方经济(13242)
- 学(12335)
- 农业(12131)
- 中国金融(11166)
- 体(10685)
- 产业(10191)
- 发(10144)
- 贸(8975)
- 贸易(8962)
- 务(8809)
- 机构
- 大学(177763)
- 学院(177529)
- 济(88152)
- 经济(86320)
- 研究(68485)
- 管理(61049)
- 中国(56738)
- 理学(51110)
- 理学院(50540)
- 管理学(49589)
- 管理学院(49263)
- 财(39716)
- 京(37193)
- 科学(36692)
- 所(33971)
- 中心(31444)
- 财经(31017)
- 研究所(30344)
- 经济学(30104)
- 江(28216)
- 经(28022)
- 农(27904)
- 经济学院(26846)
- 院(24641)
- 北京(23854)
- 财经大学(22858)
- 州(22758)
- 业大(22455)
- 范(22345)
- 师范(22115)
- 基金
- 项目(110333)
- 科学(86724)
- 研究(82971)
- 基金(79785)
- 家(68835)
- 国家(68256)
- 科学基金(58271)
- 社会(55740)
- 社会科(53019)
- 社会科学(53004)
- 省(43842)
- 基金项目(40660)
- 教育(37105)
- 划(35168)
- 自然(33852)
- 自然科(33073)
- 自然科学(33065)
- 资助(32689)
- 自然科学基金(32470)
- 编号(32404)
- 发(26884)
- 成果(26804)
- 重点(25649)
- 国家社会(24213)
- 部(23865)
- 课题(23840)
- 创(22784)
- 发展(22617)
- 展(22289)
- 性(21492)
共检索到294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蕙馨 焦勇 陈庆江
后发优势的来源之一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本文在协同演化的背景下,尝试将工业化与信息化引入到协同演化模型中,利用合作系数的乘积衡量两化融合水平,进一步刻画两化融合的动态演变进程,构建了包含两化融合因素的经济增长R-C-K模型,刻画两化融合构成生产要素之一参与生产的均衡条件。研究结果显示,当两化融合匀速增长时,两化融合的演进并不能带来经济系统人均有效产出、人均有效资本或人均有效消费的增加,会带来社会总产出、总资本和总消费的稳步提升;当两化融合的动态变化发生跳跃时,经济系统稳态值发生跃迁,人均有效产出、人均有效资本和人均有效消费量上升到更高水平,而社会总产出、总资本和总消费量呈现加速上升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晓峰 陈钊 陆铭
本文构建了一个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内生政策变迁理论模型,社会融合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是模型的重点。我们证明,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早期,对于移民的歧视可能有利于城市居民,但是当城市化进程达到一定阶段、城市内移民规模达到一定水平时,对于移民的公共服务歧视也会加剧城市内部不同户籍身份的劳动力之间的福利差距和社会冲突,而这又将造成社会资源的非生产性消耗,阻碍城市化进程,并有损于城市户籍人口的利益。这时,均等化公共服务的社会融合政策就可能内生地产生,并相应地减少不同身份居民间的福利差距和社会冲突,促进城市部门的资本积累、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增长。
关键词:
社会冲突 城乡分割 城市化 内生政策变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立平 杨洋
作者以两化融合形成的内在作用机理为依据,利用2001~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两化融合水平测度模型,应用菲德(Feder)模型和改进的极值边界分析(The Restricted Extreme Bounds Analysis,REBA)模型,实证检验两化融合对经济增长的"稳健性"影响。实证结果验证信息化通过直接效应对经济增长具有"稳健性"影响的假说成立,但两化融合通过信息化的外溢作用对经济增长有稳健影响的假说不成立。基于此,提出推动信息技术升级、加速工业结构转型和增进地区间交流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谢康 肖静华 乌家培 方程
本文针对为什么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构成中国制造2025战略任务这一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从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视角探讨协调成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理论和政策分析依据。研究发现,协调成本的下降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的结论是有条件的:首先,协调成本下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阀值。协调成本的下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呈"倒U"型,且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协调成本的下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呈"倒U"型。其次,选择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下降同样单位的协调成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同。从这个角度而言,协调成本不是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源泉,选择哪一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制度等外生因素可能是最重要的。最后,经济增长对协调...
关键词:
协调成本 经济增长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华培
内生增长理论的发展为研究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从内生增长理论模型出发,论证经济增长率是经济效率和资本边际生产率的函数,并以此建立了分析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丁胜红 周红霞
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上分析了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的匹配关系。在知识经济时代资本泛化趋势下,以技术要素、制度要素为核心黏合其他要素形成具有多元产权主体的人力资本、治理资本在经济组织内有机整合为人本资本。以制度要素为核心的治理资本边际收益递减假设、技术要素为核心的人力资本边际收益递增假设、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匹配假设的基础上导出人本资本形成与其内生经济增长关系,并分析了我国某些国有企业存在的一些弊端。
关键词:
人本资本 人力资本 治理资本 内生经济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熊鹏 王飞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并结合中国经济增长的典型事例,本文确定了经济增长的影响因子,将其与金融深化的指标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组,探讨了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的内生传导渠道。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存量、人力资本以及制度因素是中国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三条显著的内生传导渠道,资本积累是金融深化对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传导渠道;技术进步并不是显著的影响渠道;同为金融深化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传导主体,金融中介的作用明显要大于金融市场。
关键词:
金融深化 经济增长 传导渠道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乔彬 贾玉洁 张杰飞
数据要素成为催生经济高质量增长新模式与培育新动能的重要引擎,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成为赋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内在要求。文章一是将数据要素的商品和金融二分属性及隐私成本内生化,建立数据要素的产品交易与金融交易市场模型,理论演绎数据价值化影响产业跨界融合的动态作用。二是理论上探究数据价值化驱动产业跨界融合与经济高质量增长的路径与机制,并以2012年—2020年256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将国家级大数据交易中心作为试点城市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DID回归探讨数据价值化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据价值化能够显著提高经济高质量增长水平,产业跨界融合在数据价值化影响经济高质量增长中发挥中介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雷钦礼
迄今为止的各种经济增长模型中 ,虽然已分别有了产品种数扩大的内生增长模型和产品质量改进的内生增长模型 ,但令人遗憾的是 ,还没有一个经济增长模型能同时将这两种类型的科技创立新全都包含进去。因此 ,给出一个同时包含两类科技创新的统一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就是当前宏观经济理论发展的一个迫切要求。此统一模型表明 ,导致产品种类增加的新产品发明创新和导致现有产品质量提高的生产工艺革新都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 ,其原因就在于科技创新在创造供给的同时 ,也创造了需求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科技创新 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爱君 张义
"精准融合"是实现城市群一体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一体化融合度测度方法的构建和随机前沿模型的改进,实证分析了2003-2016年间长、珠三角城市群内各城市融合发展过程中参与方式、一体化融合度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存在一体化融合度对经济增长的门限效应、参与方式的选择效应以及融合水平的最优效应。即一体化融合度与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在融入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城市的专业化和多样化方式可通过与一体化融合度的交互作用来影响自身经济增长,这种影响因城市综合发展条件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
城市群 一体化融合度 参与方式 经济增长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胡怀国
韩国的经济增长基本支持内生增长模型的理论预测。新古典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互相补充而非彼此替代的经济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是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内生增长理论是新古典内增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振华
在信息化进程中 ,出现了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等部门在数字融合基础上的产业融合。这是对传统产业体系的根本性改变 ,成为一种新的产业革命。产业融合导致了许多新产品与新服务的出现 ;开辟了新市场 ,使更多的新参与者进入 ;增强了竞争性和新市场结构的塑造 ;促进了资源的整合 ;带来了就业增加和人力资本发展 ;并派生出信息产业发展的巨大增值机会。因此 ,产业融合成为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随着产业融合在整个经济系统中越来越具有普遍性 ,它将导致产业发展基础、产业之间关联、产业结构演变、产业组织形态和产业区域布局等方面的根本变化 ,对整个经济与社会产生综合影响。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产业发展 经济增长 新动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滨辉 罗明忠 曾春影
农旅融合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良好载体和生动实践。在理论分析和模型推演的基础上,利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政策设计准自然实验,并基于2008-2019年中国1778个县域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农旅融合发展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旅融合发展对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该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反事实检验等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农旅融合发展主要是通过吸引资本流入、加快非农转移和推动技术进步来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凸显出要素流动在县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传导作用。此外,从资源禀赋看,农旅融合经济增长效应的发挥,不仅依赖于县域内部旅游生态资源,对外部交通条件等基础设施也有较高要求。同时,东部地区县域的农旅融合发展能发挥出更明显的经济增长效应。可见,基于本地资源优势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并进一步补齐县域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是推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选项。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滨辉 罗明忠 曾春影
农旅融合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良好载体和生动实践。在理论分析和模型推演的基础上,利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政策设计准自然实验,并基于2008-2019年中国1778个县域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农旅融合发展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旅融合发展对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该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反事实检验等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农旅融合发展主要是通过吸引资本流入、加快非农转移和推动技术进步来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凸显出要素流动在县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传导作用。此外,从资源禀赋看,农旅融合经济增长效应的发挥,不仅依赖于县域内部旅游生态资源,对外部交通条件等基础设施也有较高要求。同时,东部地区县域的农旅融合发展能发挥出更明显的经济增长效应。可见,基于本地资源优势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并进一步补齐县域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是推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选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