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15)
- 2023(4006)
- 2022(3607)
- 2021(3524)
- 2020(3184)
- 2019(7431)
- 2018(7673)
- 2017(16115)
- 2016(8716)
- 2015(9944)
- 2014(9799)
- 2013(10319)
- 2012(10035)
- 2011(9264)
- 2010(9599)
- 2009(9166)
- 2008(9106)
- 2007(8286)
- 2006(7645)
- 2005(7227)
- 学科
- 济(39635)
- 经济(39596)
- 业(22864)
- 管理(21811)
- 方法(16991)
- 企(16115)
- 企业(16115)
- 中国(15255)
- 数学(15091)
- 数学方法(14991)
- 农(12154)
- 制(11358)
- 财(10553)
- 贸(8759)
- 贸易(8752)
- 学(8593)
- 易(8446)
- 银(8427)
- 银行(8395)
- 行(8125)
- 农业(7779)
- 地方(7341)
- 体(7273)
- 业经(7218)
- 融(7139)
- 金融(7137)
- 结构(6275)
- 人口(6237)
- 体制(6227)
- 产业(5880)
- 机构
- 大学(136743)
- 学院(133784)
- 济(61420)
- 经济(60234)
- 研究(52283)
- 管理(48387)
- 理学(40861)
- 中国(40833)
- 理学院(40319)
- 管理学(39749)
- 管理学院(39483)
- 财(30835)
- 京(30466)
- 科学(29578)
- 所(28277)
- 研究所(25264)
- 财经(23891)
- 中心(22192)
- 农(21997)
- 经(21579)
- 北京(20298)
- 江(20130)
- 经济学(19922)
- 院(18411)
- 经济学院(18036)
- 业大(17877)
- 范(17750)
- 财经大学(17732)
- 师范(17587)
- 农业(17244)
- 基金
- 项目(79913)
- 科学(62644)
- 基金(58920)
- 研究(58395)
- 家(51952)
- 国家(51551)
- 科学基金(42434)
- 社会(37604)
- 社会科(35587)
- 社会科学(35578)
- 基金项目(30980)
- 省(28833)
- 自然(26507)
- 教育(26234)
- 自然科(25824)
- 自然科学(25817)
- 划(25617)
- 自然科学基金(25373)
- 资助(24916)
- 编号(23564)
- 成果(20514)
- 部(19089)
- 重点(18525)
- 发(17852)
- 课题(16235)
- 教育部(16135)
- 国家社会(15766)
- 创(15562)
- 性(15286)
- 人文(15186)
共检索到213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肖金成 李军培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有条件的区域,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通过统筹规划,形成若干个用地少、要素集聚能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倪宣明 沈心如 黄嵩 张俊玉
本文以Leslie矩阵为基础,结合生育率和死亡率假设,构建了人口动力系统,以研究我国未来人口结构的变化,并探索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持续时间和发展轨迹。在一定假设下,本文证明了死亡率不变时我国未来人口年龄结构的遍历性和老龄人口占比的收敛性。对死亡率持续变化的情形,本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加以验证,也得到了老龄人口占比收敛的结论。此外,本文研究指出,虽然人口结构具有收敛性,但是稳定之后的老龄人口占比依然很高,即老龄化的现象将是长期持续的。因此,面对庞大的老年群体,我国政策方案应以老龄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充分落实惠民养老政策,为应对老龄化的持久战夯实基础。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胡咏梅 刘雅楠
随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发布,我国正式迈向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征程,积极应对未来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做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之下的教育发展规划是我国教育界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文章利用24个国家1997—2019年的数据,建立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一国学龄人口占比对公共教育经费占GDP比例的影响,并对2021—2035年我国公共教育财政投资比例进行预测,主要研究发现:拥有更多学龄人口的国家,其学龄人口占比对公共教育投资比例的正向影响效应越小;2021—2035年间,随着我国学龄人口进一步减少,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将小幅提升,2025年达到3.98%,2030年为4.23%,2035年为4.34%。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明开
人口转移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处在改革与开放历史时代的中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本文就此作点粗浅的探讨。 (一) 马克思十分注重生产力对人口变动的影响。在他考察资本主义人口迁移的时候,明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建伟 周灵灵
在梳理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程的基础上,本文从宏观上分析了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动状况、特征以及主要问题,并对人口规模和结构进行预测,探讨了人口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政策涵义。我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口政策经历了从鼓励生育到节制生育、再到限制生育、最后向鼓励生育转变的四次重大调整。与人口政策调整相对应,中国人口结构在经历了1953-2008年劳动年龄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创造了大量人口红利之后,出现了少子化与老龄化并存现象,人口总抚养比于2011年开始回升,农村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和总抚养比明显高于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而且,部分年龄段性别比失衡严重,存在较大的"婚姻挤压"风险。这意味着,前期人口政策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还需要时间去消化。人口结构模型预测显示,中国人口规模的峰值大约出现在2023年前后,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和农村空心化问题将持续加重。这种变化会带来多方面挑战,需要政府采取鼓励生育、提高人口素质、延长退休年龄、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实施乡村振兴规划等多方面政策措施,在促进人口平衡发展的同时,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人口政策 人口结构 演变特征 发展趋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俊文
国际产业转移,直接影响着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及其变化,影响着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对当今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展开分析,进而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求揭示出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规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安鸿章 吕亚非
由于历史原因和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传统的农业部门滞留了数量众多的人力资源。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人力资源的城镇化转移,可以最大限度地释放我国人力资源对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城镇化转移 实证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晋平 王桂枝
一个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企 业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体现了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条件下产业转移的基本特点。中国加入WTO之后,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比较优势将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其对贸易及其投资的调节作用,来自国外的产业转移规模和结构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本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蔡建明 王国霞 杨振山
文章从影响人口迁移的动力要素和迁移方式入手,从战略上把握我国不同地区未来人口迁移及空间格局的基本趋势,探索促进人口有序流动的各项政策。研究表明,2000~2020年我国每年从乡村迁入到城市的净常住人口数量将大体保持在1500万左右,并在链式迁移方式主导下,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仅出现一些微调,未来迁移人口还将主要集中在大都市区范围内。
关键词:
人口迁移 迁移趋势 空间格局 演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庆真 赵敏君
乡村人口流动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转型和社会变迁最具解释力的现象,因为它不仅是劳动力资源的流动,而且是城乡各种体制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并呈持续增长态势,但进入2010年以后,随着我国农业税费改革、农业补贴政策、农村土地承包流转等一系列促农政策的出台和国家关于乡村发展战略的优化,乡村人口流动的相关指标值也在发生着阶段性的变化。为了梳理这种变化趋势及特征,以国家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年鉴的人口数据和课题组实证调查的数据为依据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乡村人口流动呈现出阶段性变化新趋势,其带给乡村的影响已经从原来的乡村空心化、老龄化等显性问题转移到乡村转型中的结构失衡问题上来,由此也带来了对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角色和功能重新定位问题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政策,以促进乡村人口流动在乡村转型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乡村人口流动 结构性转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宋燕 牛冲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飞跃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产业转移业已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产业结构 产业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静
人口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人口问题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举足轻重。中国长期人口增长将低于人口发展战略目标,进入老龄化社会前中国还将出现一个生育高峰,教育行业仍有发展空间,"刘易斯拐点"尚未到来,未来15年劳动力供给依然充足,但结构逐年老化。中国的"人口机会窗口"尚在开放,预计将在2028年前后关闭。由于隐性失业人口规模庞大,适龄劳动人口就业压力大,结构性失业情况严重,中国并不具备获取人口红利所必需的充足的就业机会,人口因素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将在2013年后转正为负。2027年中国开始进入老龄社会,老龄化的过程对中国的税收制度、产业结构和房地产市场都将产生深远影响。中国已进入城镇化的第二阶段,2023...
关键词:
人口 变化趋势 经济趋势 影响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英
信息消费者的人口结构是决定我国居民信息消费的重要因素。根据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为了弄清新的人口结构对信息消费政策的影响,本文首先概述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情况,然后在阐述我国居民信息消费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制约信息消费发展的新问题和新人口结构下信息消费政策的需求,最后提出完善信息消费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人口结构 信息消费 政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方丰
本文以1978年—2010年中国年度宏观相关数据做指标,采用相应的统计体系,实证分析我国人口结构现状(包括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抚养比、人口城乡结构以及家庭收入);以消费状况和消费率为代表研究我国居民的消费特征。数据和图表结论显示,代表人口结构变化的四个维度: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抚养比、人口城乡结构以及家庭收入均对我国居民消费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人口结构 变化 居民消费 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孔令刚 程必定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转型视角下社会结构和关系的再调整。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未来一段时间城镇化努力方向。基于中国城镇化的实践与反思,人口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是城镇化的核心内涵,其演化路径显示中国城镇化发展经历了两次转型:一是人口转移型的城镇化,强调的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空间转移,这是城镇化的初级形态;二是结构转换型的城镇化,强调的是区域经济社会结构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这是城镇化的高级形态。中国城镇化已进入发展转型的新阶段,人口转移型的城镇化向结构转换型的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