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39)
2023(3049)
2022(2661)
2021(2441)
2020(2203)
2019(5006)
2018(4952)
2017(9139)
2016(5484)
2015(6202)
2014(6021)
2013(6181)
2012(6154)
2011(5692)
2010(5712)
2009(5353)
2008(5427)
2007(4876)
2006(4498)
2005(4248)
作者
(20394)
(16910)
(16857)
(15776)
(10958)
(8336)
(7621)
(6705)
(6646)
(6145)
(5868)
(5785)
(5778)
(5703)
(5670)
(5291)
(5173)
(5150)
(5018)
(4978)
(4470)
(4336)
(4284)
(3997)
(3911)
(3840)
(3827)
(3797)
(3674)
(3666)
学科
(20829)
经济(20794)
管理(12246)
(11730)
(9101)
企业(9101)
方法(8830)
(7964)
数学(7384)
数学方法(7239)
(5914)
中国(5735)
(5187)
(4324)
(4120)
贸易(4118)
业经(3968)
地方(3936)
(3890)
农业(3805)
(3774)
金融(3774)
理论(3631)
(3316)
教育(3275)
银行(3270)
(3173)
(3157)
(3016)
(3000)
机构
大学(85497)
学院(81418)
研究(37915)
(31078)
经济(30387)
科学(26724)
中国(26293)
(26078)
管理(25035)
(22476)
农业(21247)
理学(21100)
理学院(20756)
研究所(20674)
(20384)
管理学(20113)
管理学院(19988)
业大(18368)
中心(15905)
(14406)
(13743)
(13670)
(13396)
农业大学(13390)
北京(13189)
(12169)
科学院(12125)
(12079)
(10962)
财经(10787)
基金
项目(55885)
科学(41602)
基金(39874)
(39162)
国家(38848)
研究(33960)
科学基金(29943)
自然(22123)
自然科(21609)
自然科学(21597)
(21573)
自然科学基金(21194)
基金项目(20187)
(19852)
社会(19580)
社会科(18372)
社会科学(18363)
资助(17968)
教育(15629)
重点(13724)
计划(13573)
科技(12913)
(12329)
(12291)
编号(11715)
科研(11455)
(11326)
(11289)
(11238)
创新(10726)
期刊
(34999)
经济(34999)
研究(25207)
学报(24277)
(23704)
中国(20555)
科学(18618)
大学(16837)
农业(16110)
学学(16016)
(10742)
管理(10447)
教育(9522)
(9223)
业大(7718)
(7341)
金融(7341)
农业大学(6509)
(5752)
财经(5715)
经济研究(5710)
技术(5411)
(4989)
林业(4951)
世界(4942)
问题(4772)
中国农业(4653)
科技(4644)
国际(4379)
(4301)
共检索到132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锐  韩丽婷  王娟  周开兵  
对妃子笑和紫娘喜两个荔枝品种果皮着色和果肉糖酸积累的特点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果皮颜色指标a值的变化表明妃子笑和紫娘喜荔枝果皮分别在全红前2周以前和全红前4 d以前迅速转红;果皮颜色指标h值的变化表明两个荔枝品种果皮不断转红.妃子笑和紫娘喜荔枝果肉糖酸比分别在果皮全红前6 d和在果皮全红时最高.紫娘喜荔枝果皮的a值和两个荔枝品种的h值与其花色素苷含量分别呈线性正和负相关,妃子笑荔枝果皮a值与其花色素苷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妃子笑荔枝果肉糖酸比最高时因果皮花色素苷含量较低和叶绿素含量较高而导致果皮未全红,其果皮全红时因果肉酸含量上升而导致果肉糖酸比下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晓超  苏阳  张锐  周开兵  
关键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红艳  员丽娟  宋文化  徐娟  
以秭归地区生长的6个夏橙品种的果实为试验材料,比较品种间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和糖酸等营养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该地区生产的夏橙果实完熟期采收,固酸比虽然较低,但适于鲜食。果肉中K、Fe、Cu和Zn的含量品种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无核夏橙果肉中Ca、Mg元素含量最高,总体矿质营养品质较好。夏橙果汁中可溶性糖以蔗糖、果糖、葡萄糖为主,含有少量肌醇,其总体含量依次递减;无核夏橙的果汁中可溶性糖总量最高,其果糖和葡萄糖的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品种,伏令夏橙次之,蜜奈夏橙最低;此外,康贝尔和蜜奈夏橙单糖积累高于双糖,而其它品种则双糖含量高于单糖。夏橙果汁中主要有机酸是柠檬酸和苹果酸,奎宁酸含量较少;红夏橙柠檬酸含量...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晓超  苏阳  高丹  周开兵  
在妃子笑荔枝果皮着色的过程中,叶面喷施不同肥料均能提高果皮相应元素的含量.各施肥处理和CK(喷施清水)果皮的水溶性Ca含量与水溶性K含量、全Ca含量与水溶性K含量、全Mg含量与全Ca含量间的偏相关系数均呈显著正相关,且全K、全Ca、全Mg、水溶性K、水溶性Ca和水溶性Mg含量的复相关系数呈显著相关.喷施Mg肥解决了果皮"滞绿"的问题,喷施Ca和Mg的混合肥及K、Ca和Mg的混合肥解决了果肉"退糖"的问题.各施肥处理和CK果皮的花色素苷含量与其水溶性Mg、全Mg和全Ca含量均呈一元指数函数正相关,果皮叶绿素含量与其水溶性Mg和全Ca含量均呈一元指数函数负相关.可见,果皮Ca和Mg在促进果皮着色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亚娟  邓媛元  张瑞芬  张名位  魏振承  唐小俊  张雁  
【目的】比较不同荔枝品种果干主要挥发性物质种类及其含量的差异。【方法】选择22个华南地区的主栽荔枝品种,整果经热风干制后,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技术对荔枝果干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分别对果干中的挥发性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对不同荔枝品种果干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22个荔枝品种果干中共检测出105种挥发性物质,其中12种物质为22个品种所共有;挥发性物质总含量变幅为1 244.19—12 965.10μg/100 g DW,变异系数达60.41%,其中烃类、醇类、醛类、酮类、酯类占挥发性物质总量的比例分别为67.05%、17.65%、7.79%、1.3...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秦巧平  林飞凡  张岚岚  
糖酸含量及糖酸比是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糖不仅决定果实甜度,也是色素、氨基酸、维生素和芳香物质等其他营养成分合成的基础原料。果实有机酸与糖一起形成糖酸比,决定果实风味,同时,果实有机酸作为呼吸底物为合成其他物质提供基础。糖酸比是影响果实口感的最主要因子。对糖酸代谢机制的阐明可为果树栽培管理及高品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糖酸代谢的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及栽培措施对糖酸积累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笔者的研究经验提出未来在枇杷糖酸代谢机制与调控方面的主要研究重点:进一步明确栽培措施和环境因子对果实糖酸代谢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探明果实糖、酸...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晓亮  
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郊区化、经济衰退、产业转移、旧城衰败、环境恶化等情形的发生,以英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实行一系列的城市复兴策略来激发城市活力,其政策重点经历了从城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廖海枝  林晓凯  杨成坤  杜婧加  彭俊杰  周开兵  
【目的】探讨叶面喷施钙、镁肥对‘妃子笑’荔枝果肉有机酸跨膜运输的影响,为研究荔枝有机酸代谢打下基础,并为调控我国荔枝风味品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和技术措施。【方法】以对‘妃子笑’荔枝成年树树冠喷布0.3%氯化钙(Ca)、0.3%氯化镁水溶液(Mg)及其二者的混合水溶液(Ca+Mg)为处理,以喷布清水为对照(CK),测定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肉水溶性钙和镁、有机酸等含量及液泡膜跨膜运输关键酶H~(+)-ATPase、V-PPase活性的动态变化,并作多元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草酸含量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动态变化趋势,酒石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动态变化趋势,苹果酸则呈“L”型动态变化趋势,柠檬酸含量呈“M”型动态变化趋势;Ca和Ca+Mg处理呈促进有机酸积累的趋势,Mg处理则呈抑制有机酸积累的趋势;Ca和Mg处理分别提高了果肉水溶性镁、钙含量;所有施肥处理均呈抑制H~(+)-ATPase、V-PPase活性的趋势;H~(+)-ATPase活性变化会影响四种有机酸的含量,V-PPase活性变化则影响草酸、酒石酸、苹果酸等含量;CK的H~(+)-ATPase活性与有机酸含量呈线性负相关,而喷施钙、镁肥后,H~(+)-ATPase活性与有机酸含量呈线性正相关。【结论】叶面喷施Ca、Ca+Mg处理可能通过阻止有机酸跨膜运输进入液泡而积累于液泡外的细胞质中,从而调节果肉总酸含量和风味营养品质,并可能通过抑制果肉呼吸作用而缓解果肉成熟期“退糖”现象。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彪  徐凯悦  MUNEER Muhammad Atif  吴肇正  庄木来  林红梅  郭九信  吴良泉  苏达  
为了明确总酚、总黄酮及植酸在柚果果皮和果肉中的分布与积累特征,以平和县15个柚品种为供试材料,分别于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取样,对果实不同部位(果皮和果肉)总酚、总黄酮及植酸相对含量和积累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蜜柚果实富含总酚和总黄酮,而植酸含量相对较低;总酚、总黄酮及植酸相对含量和积累量在果皮和果肉上存在显著的品种差异;果皮中总酚、总黄酮及植酸在平均相对含量和积累量上都显著高于果肉;不同生育期中,成熟期总酚及总黄酮(果皮和果肉)平均相对含量和积累量较膨大期升高,而植酸则呈现降低趋势。综上,柚果皮总酚及总黄酮积累量在成熟期表现最高,是良好的果皮深加工及酚类物质提取来源。研究结果可为柚果品质改良以及食品加工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惠聪  黄旭明  胡桂兵  黄辉白  
以‘妃子笑’荔枝为试材,研究果实成熟过程中,果皮中花青苷含量及其生物合成相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儿酮异构酶(CHI)、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和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的酶活性变化,同时研究套袋和生长调节剂对花青苷合成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种酶中只有UFGT活性与荔枝果皮花青苷合成关系密切。UFGT活性的变化与花青苷含量的变化趋势吻合;随着‘妃子笑’果皮中UFGT活性的增加,花青苷含量上升;套袋处理抑制UFGT活性的同时也抑制花青苷的合成,除袋后UFGT活性和花青苷含量都迅速增加;6-BA处理抑制UFGT酶活性的同时也抑制花青苷合成,ABA和茉莉酸处理提高了UFGT...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聪  王振平  周兴  李文超  代红军  
【目的】探讨生物活性水对酿酒葡萄品质和糖酸积累规律的影响,为酿酒葡萄栽培及葡萄品质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蛇龙珠酿酒葡萄为试验材料,分别将稀释50,100,200和400倍的生物活性水于葡萄花后30d进行叶面喷施,以喷施清水为对照,每隔7d喷施1次,共喷施3次后,于花后53d开始每隔7d采样1次果实样品至采收期结束,测定并分析样品的总糖、还原糖、可滴定酸、色素、单宁、总酚含量以及与糖代谢相关转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生物活性水对葡萄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影响不明显,但能有效提高还原糖含量而降低总酚含量,且对可滴定酸、色素、单宁等均有明显影响,尤其是稀释400倍的生物活性水,其处理葡萄果实可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红  贺超兴  王怀松  张志斌  张显  伊鸿平  吴明珠  
通过不同类型温室春、秋茬甜瓜栽培,基于有效积温、日温差积与甜瓜果实蔗糖、柠檬酸间关系的回归分析,建立了甜瓜果实蔗糖、柠檬酸及糖酸比及有效积温与日温差积的模拟模型。结果表明,甜瓜果实蔗糖、柠檬酸及糖酸比均随有效积温与日温差累积的增加呈logistic曲线函数变化,但不同栽培茬口函数模型的常数项有差异,它与日温差累积呈线性关系。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甜瓜果实蔗糖、柠檬酸积累过程与糖酸比变化,可精确预测甜瓜果实的成熟特性,因而在确定甜瓜优质采收期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红菊  陈启亮  王友平  田瑞  杨晓平  
测定了4个砂梨(Pyrus prifoliaNakai)品种翠冠、金水2号、丰水、金水1号果实在发育过程中主要糖和酸的含量,并分析了其含量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4个品种果实中果糖和葡萄糖的动态基本相同,果实发育中期开始升高,早熟品种成熟前有一较平缓的时期,而中熟品种成熟前则有一下降过程,但成熟期的含量比较接近;蔗糖含量在成熟前才开始大幅上升,其含量高低可影响总糖含量;早熟品种翠冠蔗糖上升幅度大,其总糖也明显高于金水2号;中熟品种丰水总糖高于金水1号;肌醇在幼果期即有较高的含量,2个早熟品种的变化幅度小、成熟期含量接近;2个中熟品种的肌醇含量起伏大、动态趋势相反,成熟时丰水远高于金水1号;果实中...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董丽红  张瑞芬  肖娟  邓媛元  张雁  刘磊  黄菲  魏振承  张名位  
【目的】比较荔枝果肉不同酚类成分群的总酚、总黄酮和缩合单宁含量、单体酚组成及抗氧化活性差异,明确荔枝果肉中发挥抗氧化作用的有效酚类成分,为揭示荔枝果肉发挥健康效应的物质基础提供依据。【方法】利用C18硅胶层析柱将荔枝果肉多酚提取物分离成F1、F2、F3和F4共4个不同的酚类成分群,分析各成分群的总酚、总黄酮和缩合单宁含量及单体酚组成,采用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 reduCing ability oF plasma,Frap)、1,1-二苯基-2-苦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dpph)自由基消除能力、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xygen radiCal a...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春丽  
本文从荔枝果肉中提取了过氧化物酶(POD),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5℃,对热较敏感,当温度为70℃以上时,短时处理即可使酶活降至50%以下。最适pH 5,但在pH 6.0~8.0范围内活力比较稳定。该酶在25℃和0.1 mol/L磷酸缓冲液(pH7.0)条件下对愈创木酚和没食子酸的Km值分别是4.64×10-3和0.063 mol/L。谷胱甘肽和亚硫酸盐能完全抑制POD活性,但谷胱甘肽抑制浓度远低于亚硫酸盐,抗坏血酸只能在延迟时间内抑制POD活性,对POD抑制具有暂时性,各抑制机制不同;CuSO4、ZnSO4、CaCl2、MgCl2、EDTA对荔枝果肉POD活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