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2)
- 2023(1557)
- 2022(1458)
- 2021(1354)
- 2020(1234)
- 2019(2727)
- 2018(2656)
- 2017(4188)
- 2016(2916)
- 2015(3275)
- 2014(3099)
- 2013(3344)
- 2012(3374)
- 2011(3069)
- 2010(3225)
- 2009(2960)
- 2008(2956)
- 2007(2542)
- 2006(2243)
- 2005(2131)
- 学科
- 济(7356)
- 经济(7347)
- 教育(4735)
- 学(4732)
- 研究(4287)
- 业(4223)
- 管理(4147)
- 生(4000)
- 研究生(3508)
- 制(3180)
- 方法(3069)
- 农(2991)
- 企(2843)
- 企业(2843)
- 数学(2546)
- 数学方法(2497)
- 度(2471)
- 制度(2464)
- 中国(2417)
- 服务(2233)
- 疗(2171)
- 医疗(2169)
- 稻(2155)
- 水产(2005)
- 农业(1969)
- 动物(1890)
- 理论(1858)
- 动物学(1737)
- 财(1692)
- 地方(1569)
- 机构
- 大学(46032)
- 学院(42541)
- 研究(24037)
- 农(21069)
- 科学(17727)
- 农业(17538)
- 所(14829)
- 研究所(13820)
- 业大(13395)
- 中国(12974)
- 济(12064)
- 经济(11508)
- 京(11064)
- 省(11014)
- 农业大学(10998)
- 室(10293)
- 业(10257)
- 管理(10231)
- 中心(9302)
- 实验(9214)
- 实验室(8909)
- 理学(8554)
- 江(8548)
- 重点(8503)
- 理学院(8345)
- 科学院(8313)
- 院(8171)
- 管理学(7960)
- 管理学院(7886)
- 技术(7439)
共检索到695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志谦 严宗卜 刘建昌 陈锋
用籼稻矮秆品种广丛和小粒特特普,通过互交和与矮仔粘(sd-1)、雪禾矮早(sd-s(t))、80-7010(dg(t))等具不同矮生基因的品种测交。结果表明,广丛和小粒特特普的矮生基因与sd-1、sd-s(t)、dg(t)基因均不等位,彼此也不等位,是2个新矮源
关键词:
矮生基因,等位性测定,籼稻品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明华 许志刚 粟寒 游泳 周毓珍
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表现高抗的两个籼稻品种IR36 和BJ1 与感病品种南农籼2 号、金刚30 和明恢63 等杂交并分别与双亲回交, 获得F1、F2、BC1、BC2 等世代。用条斑病菌株Rs105 接种不同世代群体, 根据其抗感反应推断: BJ1 对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 IR36 的抗性则由两对隐性基因控制。
关键词: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抗病性 遗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文才 章琦 王春莲
分析了6个籼稻抗病品种(Cuba2301、Cuba2196、Cuba4010、双抗12、双抗18、三江)对14个水稻白叶枯病菌系的抗性表现和对P1、HB-17和江陵691三个菌系的抗性遗传和抗性基因的等位关系,结果表明,这6个抗病品种均在全育期抗除菲律宾菌系P_2和P_3外的其余12个菌系。这6个抗病品种对3个菌系的全生育期抗性均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受细胞核影响。与已知基因的等位性测定表明,这6个品种携有的一对显性基因与IR20或IRBB4中的Xa-4基因等位。
关键词:
籼稻,抗性,抗病性遗传,白叶枯病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仕贵 谭向红 王玉平 刘世贵 黎汉云 周开达
中籼迟熟水稻品种8987 含未知的迟熟生育期基因, 在杂交水稻育种中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本研究应用该品系与4个不同生态类型的水稻品种杂交, 对其F1 和F2 群体进行生育期调查和遗传分析, 确认8987 的迟熟生育期受一对隐性主效基因控制。
关键词:
水稻 生育期 隐性基因 遗传分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陶蓉 潘根 江玲 程遐年 刘裕强 万建民
[目的]本研究旨在发掘水稻抗褐飞虱基因,为抗褐飞虱品种培育提供有用的基因资源。[方法]利用印尼抗褐飞虱籼稻品种‘BP360e’与感虫品种‘02428’分别构建F2∶3和BC2F2∶3分离群体,采用苗期集团法进行抗褐飞虱表型鉴定。利用151对均匀分布在水稻12条染色体的多态性标记,选取F2∶3群体中的极端个体进行初连锁分析,构建具有连锁迹象的染色体连锁图谱进行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检测。再利用BC2F2∶3群体验证F2∶3群体检测到QTL的可靠性。[结果]在第4染色体标记RM16382与INDEL4-5之间,约15.3 c M的区间内检测到1个抗褐飞虱主效QTL,LOD值为14.4,贡献率为56%,将其命名为QBph4。用BC2F2∶3群体重复检测到该QTL。该区间包含已克隆的抗褐飞虱基因Bph3。序列分析表明,QBph4可能为Bph3的一种新的等位基因。[结论]‘BP360e’高抗褐飞虱,其抗性受1对主效QTL控制,该抗性基因的发掘为水稻抗褐飞虱分子机制阐明及新品种培育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水稻 褐飞虱 抗性 数量性状基因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炎炎 孙一丁 李潘明 许明辉
对转Ac基因成恢448与转Ds基因成恢448杂交获得的11个组合F2群体进行了田间Basta抗性鉴定和Ac/Ds基因的PCR检测。分蘖期对362个F2植株喷施0.25%的Basta溶液,叶片保持绿色的抗Basta植株有175株,占48.34%,叶片变黄敏感植株有187株,占51.66%;不同组合抗感植株比例并不相同,只有N7符合孟德尔性状分离定律理论值的3∶1,其他的组合都不符合这个比例。Basta敏感植株PCR检测表明均含Ac而不含Ds;,抗Basta植株PCR检测表明所有植株均携带Ds,其中137株含Ac和Ds,37株不含Ac仅含Ds。表明利用抗Basta基因的特性可排除不含Ds植株,而D...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施爱农 章琦 王春莲 白建法 杨文才
分析和研究了全生育期表现抗病的5个籼稻品种二九丰、三黄占2号、川植5号、扬稻1号和83007对3个水稻白叶枯病菌系HB84-17、PXO16和T7174的抗性遗传,对这5个抗病品种分别与感病品种沈农1033或金刚30杂交的F_1、F_2和B_1F_1群体植株对供试3个菌系的抗性反应和分离世代植株抗感分离比例的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5个籼稻抗病品种对菌系HB84-17和PXO61的抗性均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对菌系T7174的抗性均由二对独立遗传的显性基因控制,其中一对能控制对这3个菌系的抗性,另一对只控制对菌系T7174的抗性而对菌系HB84-17和PXO61表现为感病。
关键词:
水稻白叶枯病 抗病性遗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桃伟 蔡惠芬 罗卫星 刘若余 张依裕 孙岩岩 刘彬
【目的】探讨GHSR和GHRL基因作为山羊体重体尺性状候选基因的可能性,寻找与山羊生长性状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方法】以贵州白山羊和贵州黑山羊为研究素材,采用DNA混合池结合PCR产物直接测序及PCR-SSCP技术检测GHSR和GHRL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利用SPSS(18.0)软件GLM统计模型分析基因SNPs不同基因型及合并基因型与贵州山羊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同时采用在线软件对GHSR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在GHSR基因外显子2和3′UTR分别检测到G200A同义突变和T628C位点,而在5′UTR区和外显子1则未发现多态性。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对G200A位点进行PCR-SSCP...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碧光 范永立 刘美顺
为优化农杆菌介导转化体系,研究了两种常用抑菌剂头孢霉素(cef)和羧苄青霉素(cb)的抑菌效果和对籼稻品种93-11成熟胚培养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选择剂潮霉素(hyg)对愈伤诱导、分化和种子萌发生根的影响,确定其作为选择剂的有效浓度.对cb和cef共设置12种质量浓度处理,各处理都能完全抑制农杆菌的生长,同时对愈伤的诱导和生长没有不良影响,但是有些处理使愈伤的分化率下降.150、250 mg.L-1cb的单独作用,400、500 mg.L-1cef的单独作用,以及cb为100mg.L-1时,300、400、500 mg.L-1cef的3种互作处理都不影响愈伤的分化率;但cef高达600 mg....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自国 元生朝 曾汉来 李玉珍
采用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第一光周期反应钝感的品种与第一光周期反应敏感的光敏核不育系杂交,F_2代分单株在人工光照条件下进行两个光周期反应的鉴定。结果表明,所用组合的第一光周期反应属数量性状,F_2呈连续单峰曲线分布。第二光周期反应属一对主效隐性基因控制。两个光周期反应分属不同基因(组)控制,但第二光周期反应的不育基因与第一光周期反应感光性强的基因组表现有连锁关系。两个光周期反应的基因(组)可以分离重组,形成第一光周期钝感,第二光周期敏感的光敏核不育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传光 张桂权 周汉钦 冯道基 郑海波
【目的】研究矮化育种以来华南地区常规籼稻品种产量与株型性状的改良及其关系,为进一步提高品种产量潜力探索新的突破方向。【方法】以华南地区自矮化育种以来育成推广的65个主要栽培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在相同生态和栽培条件下的栽培试验,研究不同年份育成品种产量和株型性状的演变,将植株形态性状与产量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并将几个主要产量性状与产量进行通径分析。【结果】从矮化育种开始,华南地区常规籼稻品种产量水平不断提高,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达到最高水平,随后产量水平处于停滞状态,直到2000年又开始形成上升趋势。品种株高随育成年份缓慢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在叶形性状中,上三叶长和上三叶宽未有明显变化,但上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悦 吴娱 李星 李在峰 刘大群
【目的】确定来自四川的两个小麦品种绵阳351-15和SW8588所携带的抗叶锈基因,为选育持久抗锈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苗期用15个叶锈菌生理小种接种小麦品种绵阳351-15、SW8588和30个含有已知抗叶锈基因的近等基因系,推导2个材料中所含有的抗叶锈病基因,同时以小麦抗叶锈品种绵阳351-15和SW8588分别同感病品种郑州5389杂交获得F1和F2代群体,用叶锈菌小种FHTT接种各亲本及其杂交后代,进行抗叶锈遗传分析,并利用SSR和STS标记进行抗叶锈病基因的分子定位。【结果】经苗期基因推导发现SW8588中含有未知基因不同于已知抗叶锈病基因Lr1,绵阳351-15中可能含有已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潘素君 戴良英 刘雄伦 吴俊 宁约瑟 高佳 胡亚军 刘金灵 王国梁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9导入籼稻品种1701中,得到了大量的T1代和T2代转基因植株.对T2代植株进行遗传分析和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外源基因Pi9已转入到受体基因组中,并在T2代植株中得到表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予卿 吕志仁
采用5×5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利用Du-7型分光光度计多组份分析程序,单粒分析了5个直链淀粉含量不同的水稻品种(含1个糯稻)的F_1直链淀粉含量及其基因剂量效应,以及7个正反交F_2,B_1F_1,B_2F_1分离世代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结果表明:正反交F_1直链淀粉含量基本处于双亲之间,直链淀粉含量随基因剂量效应增加而增加。F_1主要表现为第一,第三剂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直链淀粉含量。基因剂量效应还明显存在于F_2,B_1F_1,B_2F_1各分离世代,且直链淀粉高含量对低含量或对糯性均表现为单一不完全显性基因遗传,还可能受一些微效基因或修饰因子影响。直链淀粉极低含量对低含量可能受单一不完全显性...
关键词:
直链淀粉含量 剂量效应 胚乳 水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建设 宋曙辉 孟淑春 陈贵林
在空调温室 ,利用风媒接种方法研究了 2个甜瓜品种PI4 14 72 3和宁甜 1号对北京的 1个白粉病菌系的抗性遗传。结果表明 ,这 2个品种对该菌系的抗性均由 1对不完全显性抗病基因控制。等位性测验表明 ,这 2个品种携带的抗病基因为同一基因或彼此间为等位基因
关键词:
甜瓜 白粉病 抗性遗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