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75)
2023(6278)
2022(5354)
2021(5117)
2020(4334)
2019(9912)
2018(9525)
2017(18295)
2016(9999)
2015(11289)
2014(10890)
2013(11086)
2012(10341)
2011(8910)
2010(9249)
2009(8585)
2008(8851)
2007(7907)
2006(7076)
2005(6265)
作者
(27678)
(23076)
(22994)
(21999)
(14715)
(11161)
(10616)
(8815)
(8759)
(8382)
(7835)
(7782)
(7470)
(7465)
(7452)
(6872)
(6765)
(6687)
(6565)
(6507)
(6043)
(5633)
(5404)
(5334)
(5299)
(5200)
(5073)
(5062)
(4643)
(4578)
学科
(40916)
经济(40747)
管理(33281)
(32518)
(29585)
企业(29585)
(27141)
方法(18082)
数学(13705)
中国(13569)
数学方法(13567)
财政(12584)
(12497)
(12314)
财务(12297)
财务管理(12254)
企业财务(11792)
(11507)
业经(10294)
(10205)
(9025)
理论(8947)
地方(8651)
(8456)
(7749)
农业(7422)
(7248)
体制(7204)
(6428)
收入(6415)
机构
大学(140495)
学院(138204)
(59332)
经济(58202)
管理(52508)
研究(48597)
理学(44960)
理学院(44457)
管理学(43761)
管理学院(43483)
(37958)
中国(36752)
(29515)
科学(28019)
财经(25943)
(24831)
(23473)
(21924)
研究所(21854)
(21732)
中心(21285)
财经大学(18956)
经济学(18922)
北京(18905)
业大(18559)
(18096)
师范(17905)
(17207)
经济学院(16929)
农业(16434)
基金
项目(89103)
科学(70471)
研究(66594)
基金(65832)
(58042)
国家(57120)
科学基金(48345)
社会(45190)
社会科(41644)
社会科学(41626)
基金项目(34209)
(33818)
教育(30969)
自然(29544)
自然科(28873)
自然科学(28862)
自然科学基金(28400)
(28357)
资助(26873)
编号(26092)
成果(22966)
(20840)
重点(20151)
国家社会(18809)
(18442)
课题(18345)
教育部(18312)
(18138)
(18030)
大学(17374)
期刊
(70262)
经济(70262)
研究(47376)
(35683)
中国(32509)
学报(22670)
管理(20779)
科学(20279)
(19883)
大学(17989)
学学(16874)
教育(15998)
财经(14413)
农业(12884)
(12380)
(11828)
金融(11828)
经济研究(11662)
技术(10968)
业经(9554)
问题(9148)
会计(8559)
财会(8326)
(7860)
财政(7860)
(7660)
技术经济(6996)
(6937)
(6773)
世界(6763)
共检索到222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博  
一个国家的财政能力对利益分配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经验表明,作为国家财政能力的核心内容,"两个比重"对利益分配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平衡、稳定作用,类似于利益分配结构的"压舱石"。尽管如此,两个比重的增加并不是随意的。"压舱石"需要有一定的分量才能保持利益分配结构的平衡,但是分量过大也可能适得其反。并且,两个比重的增加也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结构以及制度建设和相关技术发展程度的制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贾康  
提高两个比重振兴国家财政的基本思路财政部科研所贾康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振兴国家财政"的目标,这是实现"两个转变"和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战略性系统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这里拟从人们已讨论多年的"提高两个比重"的角度,探讨振兴国家财政的思路。一、目前我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代模  杨坚  
论振兴国家财政的关键──财政部门如何认识和推进“两个转变”郭代模,杨坚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为我国人民提出了跨世纪的奋斗目标,并指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同时,《建议》还明确提出了"振兴国家财政"的重大任务。我们认为,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杜江龙  王哲晖  
理顺分配关系振兴国家财政杜江龙,王哲晖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振兴国家财...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仲藜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振兴国家财政的任务,全会通过的《建议》指出,为解决国家财力严重不足、宏观调控能力减弱的问题,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通过深化财税改革,健全财政职能,加强税收征管,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统一管理政府的国内外债务,统筹安排国债的举借、使用和归还。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在全会上的讲话也都强调要提高“两个比重”,努力开源节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文学  
国家财政的分类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因为它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财政的本质、职能等理论问题,又是我们设置复式预算的理论依据和出发点。所以,研究财政分类问题很有现实意义。对国家财政进行分类应首先考察其所涵盖的基本内容,根据其涵盖的基本内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申曙光  
举办和管理社会保险是政府的责任, 这种责任决定了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险应负的职责。本文从社会保险基金与国家财政的关系出发, 分析讨论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险承担的具体职责。这种研究可为社会保险立法、管理与决策提供可靠的, 具可操作性的依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董霞飞  
试论国家财政与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董霞飞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组成部分的国家财政,同社会基本矛盾保持着怎样的相互关系?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本文试对此做一些探讨。一、既属于经济基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左彤舢  
国家财政分配的特定对象究竟是什么?是社会总产品(包括补偿产品、必要产品、剩余产品,以下分别简称C、V、M)?还是V或M?财政分配的对象国家和权力又是什么关系?是国家权力形成财政关系?还是财政关系以国家权力强制分配为表现形式?经济学界认识很不统一。我认为探讨国家财政的分配对象及其与国家权力的关系问题,是涉及财政本质职能的根本性问题,从而,对它的揭示是关系到能否正确指导财政实践、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的重要问题。因此,特抒个人浅见,以祈前辈同仁教正。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立  
中国在经济和社会转型条件下 ,保持并强化国家能力十分必要。为了保持国家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政府加强了对金融业的控制 ,促使其行使财政职能。这体现为 :在动员资源过程中 ,金融业替代税收功能 ;在资源配置过程中 ,金融业替代财政功能。由此 ,导致了金融资源被异化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 ,金融业异化为“第二财政”。这种替代既有逻辑上的必然性———渐进改革的必然要求 ,也有其现实上的不合理性———财政功能和金融功能错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主导下的金融分割 ,造成了这一错位 ,只有进行金融制度建设 ,促进财政到位 ,才能使得金融归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子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国家的两种身份(政权行使者、国有资产所有者)、两重职能犤社会管理、经济(含国有资产)管理犦是国家财政“一体两翼”的经济基础或思想源泉。从两权不分与计划型财政的转型入手,提出“一体两翼”思想的形成过程与理论总结,既回答了对“一体两翼”的批评与否定,又强调了“一体两翼”基本框架的现实适用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仲藜  
一、党的十四大以来国家财政 的发展变化 党的十四大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国家财政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1992年,初步实行了由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构成的复式预算制度,从财力分配的角度反映了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和国有资产所有者的双重职能。1993年,实行了《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改变了长期以来按所有制、部门和行业设置财务会计制度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馨  
“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关系析辨张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公共财政”一词在我国的出现愈益频繁,该词及其相关的“公共财政论”和“公共产品论”等对我国财政理论和实践产生着日益广泛的影响。最近,财政学界对于“公共财政”及其相关理论的公开批评多起来了,从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松森  
论社会主义国家财政政策的理论依据兼论坚持与发展﹃国家分配论﹄财政学说李松森财政政策的理论依据是对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的一般规律的概括。社会主义国家的财政政策以社会主义“国家分配论”财政学说为理论依据,是“国家分配论”财政学说的具体...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可华  
对振兴国家财政问题的再认识黄可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振兴国家财政的任务,我在今年《财政研究》第4期已就此问题作了一些探讨。这次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又把振兴国家财政作为专题进行了研究,这表明振兴财政确实是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我们应从战略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