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26)
- 2023(7191)
- 2022(5997)
- 2021(5251)
- 2020(4574)
- 2019(10273)
- 2018(9824)
- 2017(19986)
- 2016(9987)
- 2015(11094)
- 2014(11012)
- 2013(10998)
- 2012(10478)
- 2011(9718)
- 2010(10145)
- 2009(9958)
- 2008(9758)
- 2007(9124)
- 2006(8380)
- 2005(8051)
- 学科
- 济(72546)
- 经济(72507)
- 管理(31849)
- 业(28662)
- 方法(24576)
- 企(22670)
- 企业(22670)
- 数学(22415)
- 数学方法(22327)
- 地方(16272)
- 中国(14851)
- 财(13445)
- 环境(12454)
- 地方经济(12238)
- 融(12033)
- 金融(12033)
- 银(11142)
- 银行(11140)
- 制(10910)
- 险(10879)
- 保险(10787)
- 行(10683)
- 学(10630)
- 业经(10560)
- 农(9840)
- 务(9224)
- 财务(9221)
- 财务管理(9204)
- 贸(8994)
- 贸易(8986)
- 机构
- 大学(159244)
- 学院(157645)
- 济(85098)
- 经济(83719)
- 管理(60264)
- 研究(56222)
- 理学(50352)
- 理学院(49889)
- 管理学(49351)
- 管理学院(49054)
- 中国(48756)
- 财(40199)
- 京(32066)
- 财经(31803)
- 经(28866)
- 经济学(28804)
- 所(27796)
- 科学(27759)
- 经济学院(25712)
- 中心(25341)
- 研究所(24467)
- 财经大学(23770)
- 江(23044)
- 北京(21021)
- 院(19846)
- 融(19247)
- 金融(18975)
- 州(18345)
- 农(18298)
- 商学(18042)
- 基金
- 项目(93588)
- 科学(74814)
- 基金(71818)
- 研究(68389)
- 家(60897)
- 国家(60472)
- 科学基金(52813)
- 社会(48544)
- 社会科(46266)
- 社会科学(46249)
- 基金项目(36936)
- 省(33272)
- 自然(32191)
- 自然科(31425)
- 自然科学(31418)
- 资助(31068)
- 自然科学基金(30852)
- 教育(29313)
- 划(27579)
- 编号(24985)
- 部(21923)
- 国家社会(21220)
- 重点(20590)
- 发(20399)
- 成果(20024)
- 教育部(19674)
- 人文(19298)
- 创(18341)
- 济(18327)
- 大学(18202)
共检索到255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卢周来 刘珺
中亚地区是打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必经之地,但中亚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市场不很成熟规范、社会波动起伏较大,中国企业在中亚的投资建设、贸易往来,在成本收益、投资安全上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加强与中亚国家的投资经贸合作,应树立市场风险防范意识,提前做好沿线国投资环境和市场风险评估,建立风险规避机制,保持合理的目标预期与推进节奏,建立必要的海外保障体系。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中亚 投资环境 市场风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许涛
近十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的合作在经济贸易、交通运输、能源资源、产能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然而,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固化认知和现实社会中不同利益群体的本位意识,以及大国中亚博弈产生的地缘政治影响等因素,中亚地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仍存在一些尚需认识和解决的问题。未来,要继续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认真总结十年经验,重视各方利益关切,不断提升与中亚各国的政治互信水平,继续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合作开发和发展新经济形态,扩大和加深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弥补短板,助力在中亚地区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走向更高阶段。
关键词:
中亚地区 丝绸之路经济带 十周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田泽
东道国投资环境评价是企业投资区位选择的首要因素。随着"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实施和中国参与中东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将大大改善中东地区投资环境。该文基于中国对中东国家直接投资现状及特点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沙特、伊朗、阿联酋和埃及等21个国家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价分析,依据评价结果将中东投资环境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国家,并提出加强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健全投资风险管理体系、创设中东国家丝路投资基金及构筑对中东投资的法律保障机制等对策,促进中国海外投资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阴医文 汪思源 付甜
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下同)毗邻中国西北地区,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地带,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支点和首要目标区。本文结合中国对中亚直接投资的演进阶段及特征,以能源资源行业为例探究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对中亚直接投资中潜藏的政治风险,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赵珍
中亚五国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中之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要达成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实现贸易畅通。当前中国与中亚五国仍处于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初级阶段,本文通过分析中亚五国经贸发展的现状,梳理中亚五国的经贸政策和便利条件的变化情况,简要探究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中亚五国贸易发展趋势,以期更好地促进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发展,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中亚五国 贸易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慧灵 姚海凤 付江月
本文分析了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的挑战与机遇,探讨中国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的机制优化途径。分析结果表明,丝路经济带建设以来,中国与中亚五国建立了不同的经贸合作形式,拓展了双方经贸合作的范围、形式和机制,但也带来了发展对接、政策协同及社会容纳的挑战。因此,为构建国际经济新格局,拓展中国发展安全空间和培育中国经济新增长极,中国要从发展对接、政策衔接及民心沟通方面优化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机制,提高双方共建丝路经济带协同性和持续性。
[期刊] 改革
[作者]
石莹 何爱平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资源能源丰富,但生态环境先天脆弱。能源产业具有环境污染特性,区域能源合作将进一步强化和放大环境污染效应,蕴含较高的环境风险。这将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设想的实施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诱发能源合作环境风险的根本原因在于以能源为代表的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冲突,因此借鉴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通过利益矛盾—行为方式—制度安排—激励机制的分析框架,深入剖析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合作中环境风险的发生机理,从完善区域对话协商机制、构建区域环境规制机制、建立市场化的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防范与应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环境风险的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岩芳
丝路经济带建设已将能源合作作为我国与中亚国家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使我国企业海外能源投资获得持续高效进展,对海外能源投资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因风险评估缺失而产生的投资失误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
丝路经济带 能源投资 风险评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闫杰 刘清娟 热依汗·吾甫尔
该文基于贸易引力模型,利用2005—2014年期间中国对中亚五国的投资和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双边贸易,扩大了中国对中亚五国的出口和进口。此外,该文还考察了中国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对中国新疆地区与中亚五国之间双边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中国新疆地区与中亚五国的双边贸易和中国新疆地区的出口贸易,即对中国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魏兰叶 陈晓
在扎实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背景下,中国和中亚五国的经贸往来大幅增加。构建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探究中国对中亚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整体回归结果表明,中国对中亚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呈显著倒U型关系。未来中国对中亚投资存量的增加并不能带动中国对该地区的出口,中国投资中亚与中国从中亚的贸易进口已由过去的互补关系逐渐转为替代关系。分国家回归结果表明,未来中国加大对哈、塔和乌国的投资有助于进一步增加对这些国家的出口需求,中国对土国和乌国的投资存量每增加1%,从这些国家的进口贸易额将分别增加0.725%和0.3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闫杰 刘清娟 热依汗·吾甫尔
该文基于贸易引力模型,利用2005—2014年期间中国对中亚五国的投资和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双边贸易,扩大了中国对中亚五国的出口和进口。此外,该文还考察了中国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对中国新疆地区与中亚五国之间双边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中国新疆地区与中亚五国的双边贸易和中国新疆地区的出口贸易,即对中国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太宏 周海赟
近几年,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不断地推进,中国加大了对沿线国家的投资力度。本文基于2003-2014年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的数据,运用投资引力模型,采用差分GMM和系统GMM的动态面板估计方法,对中国在中亚地区的直接投资动因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研究结论:第一,中国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涉及资源寻求、贸易导向和成本驱动三个维度的复合型投资动因,经检验这三种投资动因都很显著。第二,在能源产量高和劳动力成本差异程度低的影响下,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显著性表现得更为明显,这说明贸易导向型投资较为敏感,易受到
关键词:
中国 中亚五国 直接投资动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帅 刘文翠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对于扩大中哈贸易往来,深化中哈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投资环境指标评价体系,采用突变级数法对哈萨克斯坦2000-2013年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哈国投资环境除2008、2009年出现短暂的下降外,投资环境质量及其他环境指标总体处于不断优化过程。接着采用二次移动平均预测法对未来五年哈国投资环境质量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哈萨克斯坦投资环境质量总体变化趋于稳定,较2013年稍有改善,预测结果符合哈萨克斯坦未来的整体规划目标。
关键词:
哈萨克斯坦 投资环境 突变级数 预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建军 李扬
文章通过研究中国与中亚各国产业结构的差异,提出产业结构差异程度值(ISDV)的概念,并利用拓展的引力模型考察了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差异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中亚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对双边贸易的辐射效应更加显著;两国产业结构差异程度越大,越不利于两国产业合作及贸易持续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失衡导致中亚国家心理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与中亚各国产业结构相似度不高,从而引起经济和贸易合作形式过于单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建军 李扬
文章通过研究中国与中亚各国产业结构的差异,提出产业结构差异程度值(ISDV)的概念,并利用拓展的引力模型考察了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差异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中亚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对双边贸易的辐射效应更加显著;两国产业结构差异程度越大,越不利于两国产业合作及贸易持续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失衡导致中亚国家心理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与中亚各国产业结构相似度不高,从而引起经济和贸易合作形式过于单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