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5)
- 2023(850)
- 2022(748)
- 2021(819)
- 2020(621)
- 2019(1509)
- 2018(1457)
- 2017(2623)
- 2016(1508)
- 2015(1714)
- 2014(1660)
- 2013(1713)
- 2012(1515)
- 2011(1460)
- 2010(1474)
- 2009(1436)
- 2008(1345)
- 2007(1100)
- 2006(993)
- 2005(868)
- 学科
- 济(6171)
- 经济(6166)
- 农(3001)
- 地方(2970)
- 业(2823)
- 管理(2292)
- 农业(2094)
- 中国(1857)
- 方法(1608)
- 企(1593)
- 企业(1593)
- 学(1580)
- 业经(1389)
- 地方经济(1327)
- 数学(1307)
- 数学方法(1300)
- 制(999)
- 财(933)
- 农业经济(823)
- 人口(784)
- 融(781)
- 金融(780)
- 城市(759)
- 和(735)
- 理论(732)
- 环境(731)
- 土地(728)
- 体(707)
- 收入(693)
- 贸(684)
- 机构
- 学院(20932)
- 大学(20309)
- 研究(8852)
- 济(7583)
- 经济(7391)
- 科学(6417)
- 管理(6284)
- 南(6099)
- 农(6094)
- 中国(5540)
- 理学(5301)
- 理学院(5186)
- 管理学(5075)
- 所(5039)
- 管理学院(5039)
- 农业(5035)
- 研究所(4704)
- 省(4374)
- 业大(4147)
- 中心(3862)
- 京(3685)
- 财(3419)
- 范(3398)
- 师范(3346)
- 科学院(3199)
- 湖(3157)
- 州(3151)
- 农业大学(3148)
- 河(2836)
- 院(2825)
共检索到31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海洋 雍际春 晏波 尤晓妮
丝绸之路陇右南道形成于春秋时期,战国晚期至西汉初年获得初步发展。西汉时期,在原有西行道路的基础上,开辟了一条经张川、秦安、静宁、通渭、定西、榆中至兰州西固渡黄河通青海或河西的官道,称为陇右南道东段北线。东汉以后,随着行政中心南移、沿线人口减少和自然环境的劣化以及畜牧经济的发展,北线逐渐衰落,而经清水、天水、甘谷、陇西、渭源、临洮、临夏入青海的南线秦州路逐渐成为西行主干道。至唐代、北宋,陇右南道甘肃东段南线更加繁荣。但由于受区域政治形势的影响,唐代陇右南道东段北线与南线个别路段走向发生了改变。北宋以后,陇右
关键词:
丝绸之路 甘肃东段 形成 演变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田润娴 谭克东
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甘肃作为西部物流大通道的主要组成部分,以辐射状联通着周边地区。甘肃物流园区依托节点城市,以建设物流中心为出发点,搭建大数据为支撑的多层次物流网络应用平台,实现整条供应链企业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加速物流流程的信息化和提升物流组织的效率,对甘肃地区经济腾飞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甘肃物流园区 节点城市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田润娴 谭克东
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甘肃作为西部物流大通道的主要组成部分,以辐射状联通着周边地区。甘肃物流园区依托节点城市,以建设物流中心为出发点,搭建大数据为支撑的多层次物流网络应用平台,实现整条供应链企业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加速物流流程的信息化和提升物流组织的效率,对甘肃地区经济腾飞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甘肃物流园区 节点城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关兵
西北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有效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其发展轴上中心城市的战略支点作用。目前西北丝绸之路经济带黄河上游城市群战略支点中心城市与新疆城市群战略支点中心城市之间距离遥远,使得其中心城市作为战略支点和核心增长极的功能作用难以充分发挥。而甘肃省"酒嘉"合并形成的"酒嘉一体化新区",区位优势明显,具备发展成为中心大城市的潜力,具有弥补当前西北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空间布局缺陷,发展成为西北丝绸之路经济带新战略支点之一的良好前景。甘肃省应考虑将酒嘉一体化目标从省内区域协同发展的角度提升到实现西北丝绸之路经济带主城市群、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关兵
西北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有效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其发展轴上中心城市的战略支点作用。目前西北丝绸之路经济带黄河上游城市群战略支点中心城市与新疆城市群战略支点中心城市之间距离遥远,使得其中心城市作为战略支点和核心增长极的功能作用难以充分发挥。而甘肃省"酒嘉"合并形成的"酒嘉一体化新区",区位优势明显,具备发展成为中心大城市的潜力,具有弥补当前西北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空间布局缺陷,发展成为西北丝绸之路经济带新战略支点之一的良好前景。甘肃省应考虑将酒嘉一体化目标从省内区域协同发展的角度提升到实现西北丝绸之路经济带主城市群、省域间有效交流合作的战略高度,构建其为西北丝绸之路经济带新战略支点中心城市。为加速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进一步提出以"酒嘉一体化新区"为甘肃省第二省会,打造"酒嘉一体化新区"为甘肃省新的工业中心、经济中心的战略构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姚丽娟
一、引言随着习近平总书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构想的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周边的城市纷纷着手抢抓机遇,甘肃段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通道,为促进中国与中西亚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的甘肃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禀赋丰裕、交通枢纽地位突出、产业基础雄厚、文化旅游特色鲜明、经贸合作繁荣发展,并且兰州新区获批为第五个国家级新区,是甘肃"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甘肃如果要在国家向西开放和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发挥重要的支撑、辐射和带动作用,就必须走低碳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加快工业化发展,努力推进甘肃经济跨越式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秀平 柳春岩 翁钢民
进入21世纪以来,全世界旅游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甘肃地处"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确立了以敦煌为龙头,以兰州为中心的"现代国际丝绸之路"旅行线,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国际旅游市场颇具吸引力。本文以《甘肃旅游统计年鉴》和国家旅游局网站公布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加快现代"国际丝绸之路"旅游业发展进行初步探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卫孺牛
为把丝绸之路建成21世纪的国际旅游黄金线路而努力──从甘肃旅游业的发展说开去卫孺牛甘肃省旅游局BuildingtheSilkRoadintoanInternationalGoldenTouristRoute¥byWeiRuniuAbstract:Th...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兴江 马亚妮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亚欧大陆桥等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新时期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已经形成。而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效应。旅游业的发展会带动经济带上的其他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涵盖的甘肃省作为样本,利用20年的相关数据,采用时间序列相关方法对甘肃省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甘肃省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并据此提出了与发展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旅游业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新丝绸之路 旅游业 经济增长 甘肃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三北 王宁 魏鹏 郑先芳
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国标《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由于游客视角缺失、因子赋值不够科学等问题亟待改进。本文立足于旅游资源评价模式的反思与改进,回归旅游资源概念原义,全面重构了旅游资源评价模式的内容、主体与过程,并以丝绸之路甘肃段旅游资源为例校验了新模式的方法和过程,最后对重构的评价模式的特点进行了说明,以便更好地商榷和应用。
关键词:
旅游资源 评价 模式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詹姆斯·麦克布莱德 李笑然
两千多年前,中国的汉王朝开辟了丝绸之路,形成了一张连接南亚、中亚与中东、欧洲的商业网络。如今,新丝路计划的提出,旨在加强中亚、东亚之间的联系。这一概念在美国和中国都被提及,然而背后的原因却截然不同。2011年,在从阿富汗撤军时,美国提出大中亚经济计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的观点,以求政治稳定。2013年,中国主席习近平发表其关于中国主导的丝绸之路的观点,从而促进贸易流通,保证稳定的能源供给,推动亚洲基础设施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之泰
习近平主席关于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启发我们对丝绸之路进行重新审视。从战略价值看,丝绸之路经济带是远远高于丝绸之路的一个全新的概念,是丝绸之路的升华,体现了我国战略方面的全新思维,将影响我国经济的长远部署,是经济领域事关我国世界地位的重要战略考虑,可以形成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前沿,是影响未来世界的一件大事,探讨并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和发展是我国很长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然而,如果没有物流的基础和支持作用,任何地区的发展和对外沟通都会受到制约,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开发和建设必须物流先行,要下大力气进行现代物流系统建设。为更好地奠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基础,我们必须注重物流"桥头堡"的建设;注重当...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丝绸之路 物流先行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在中国东部、黄海之滨,有一个闻名遐迩的优质茧丝绸生产基地,这里集聚了5万亩优质蚕桑基地,年产优质蚕茧12万担,6A级高等级生丝600吨;这里每周有一个装满高档丝的集装箱从上海港出发,经欧洲第二大港德国汉堡港中转欧洲各大丝绸经销商。这里就是被海外客商誉为"东方蚕丝之都"的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阚瑷珂 杨枭 何杰 杨仁怀
"空间历史"是融合人文社会科学与GIS技术的研究热点。针对大型线性文化遗产的空间历史重构,以西蜀丝绸之路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维度探讨了其贸易形式、古道性质及货物流转的变迁史;从空间维度分析了历史路线及分支路径的演变历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时态GIS的动态模拟方法。设计了整合时间域和空间域要素特征的时空数据模型(STDM),并建立历史数据库来实现对相关时态语义的表达和记录,组织管理空间历史的时空关系数据。开发了时态WebGIS复原西蜀丝绸之路不同时期、不同称谓的分支古道演变轨迹,为研究大型线性文化遗产的发生与发展史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历史地理过程重构平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黎明辉
海上丝绸之路是岭南音乐文化海外传播和内陆拓展创新的主要途径,与岭南移民、海外留学、宗教传播紧密相关。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促进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还促进了不同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发展,也促进了岭南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创新。本文通过对岭南音乐文化的特点与内涵进行分析,探究了海上丝绸之路对岭南音乐文化的影响,海上丝绸之路对岭南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及中国新时期的音乐变革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岭南音乐 音乐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