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23)
- 2023(14940)
- 2022(12880)
- 2021(11975)
- 2020(9991)
- 2019(22970)
- 2018(23081)
- 2017(43756)
- 2016(23763)
- 2015(26486)
- 2014(26726)
- 2013(26274)
- 2012(24291)
- 2011(22243)
- 2010(22211)
- 2009(20444)
- 2008(19764)
- 2007(17244)
- 2006(15305)
- 2005(13518)
- 学科
- 济(111493)
- 经济(111370)
- 管理(66211)
- 业(58485)
- 企(48312)
- 企业(48312)
- 方法(42698)
- 数学(36952)
- 数学方法(36559)
- 中国(28321)
- 地方(26096)
- 学(25399)
- 农(23860)
- 财(22484)
- 业经(21543)
- 制(18145)
- 理论(16925)
- 农业(16007)
- 和(15759)
- 环境(15729)
- 地方经济(15315)
- 贸(15288)
- 贸易(15281)
- 融(14973)
- 金融(14965)
- 银(14819)
- 银行(14767)
- 易(14683)
- 体(14190)
- 行(14157)
- 机构
- 大学(342567)
- 学院(339875)
- 济(139463)
- 经济(136321)
- 管理(130360)
- 研究(121652)
- 理学(112503)
- 理学院(111132)
- 管理学(109149)
- 管理学院(108523)
- 中国(87416)
- 科学(76234)
- 京(73703)
- 所(61944)
- 财(61884)
- 研究所(56665)
- 农(56150)
- 中心(53168)
- 业大(51191)
- 财经(49774)
- 江(49725)
- 北京(46624)
- 范(45787)
- 师范(45303)
- 经(45210)
- 院(44549)
- 农业(44043)
- 经济学(42532)
- 州(40281)
- 经济学院(37922)
- 基金
- 项目(233144)
- 科学(182244)
- 基金(168395)
- 研究(168099)
- 家(147986)
- 国家(146800)
- 科学基金(124885)
- 社会(105775)
- 社会科(100127)
- 社会科学(100099)
- 省(90686)
- 基金项目(89484)
- 自然(81526)
- 自然科(79614)
- 自然科学(79593)
- 自然科学基金(78127)
- 划(76833)
- 教育(76438)
- 资助(69212)
- 编号(67538)
- 成果(55301)
- 重点(52207)
- 部(50719)
- 发(50114)
- 创(47658)
- 课题(47392)
- 创新(44553)
- 科研(44274)
- 国家社会(43488)
- 教育部(43169)
- 期刊
- 济(157827)
- 经济(157827)
- 研究(103829)
- 中国(64616)
- 学报(57320)
- 科学(51732)
- 农(50626)
- 管理(48712)
- 财(45950)
- 大学(42451)
- 学学(40181)
- 教育(37518)
- 农业(34705)
- 技术(29228)
- 融(28028)
- 金融(28028)
- 经济研究(26036)
- 财经(24861)
- 业经(23629)
- 问题(21438)
- 经(21351)
- 业(17455)
- 图书(17085)
- 技术经济(16941)
- 科技(16285)
- 理论(15998)
- 版(15593)
- 现代(15442)
- 商业(14418)
- 实践(14377)
共检索到503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仲俊涛 米文宝 米楠 张娟娟 宋永永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对经济带城市等级及城市类型进行科学定位迫在眉睫。以丝绸之路经济带陆路西北段为例,运用城市流强度模型和城市生态经济位模型对研究区1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和城市生态经济位进行测度,并将二者综合,划分城市体系和城市开放性类型。结果显示:研究区城市流强度介于3.80亿~1 158.92亿元,城市流强度不仅与城市规模息息相关,城市类型也是其重要影响因素;城市生态经济位介于0.020~0.231,超过半数城市位于系统底部,主要限制性因素为经济滞后;结合城市流强度和城市生态经济位,将城市划分为4级,西安为核心城市,乌鲁木齐和兰州为副核心城市,重要节点城市5个,一般...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曹小曙 李涛 杨文越 黄晓燕 殷江滨 刘永伟 梁斐雯 王武林 王妙妙 陈慧灵 张百献
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网络及城市空间联系进行分析是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和推进沿线区域合作共赢的基础工作。本文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栅格可达性空间格局,并依托陆路交通网络进行了城市空间联系状态模拟。结果显示:丝绸之路经济带内城市可达性空间分布呈现出集聚分布的特点,具有明显的"走廊"空间特征。城市节点平均可达性时间为16.25 h,可达性在2 h以内的区域仅占全区总面积的10.60%,可达性最差的区域大都为荒漠地区,最差可达性高达171 h;西安作为门户城市,承担了中国西北五省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关国家、地区和城市之间的联系。中亚国家内部及其与外部国家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较为薄弱;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在发育形成4条轴线,在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推进过程中,应实施"点—轴"带动,协同推进重点发展走廊和中心城市培育工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冉泽泽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2012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我国西北段18个核心节点城市表征经济发展水平的11项综合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借助工具性软件SPSS、Arc GIS和Geo Da,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我国西北段18个核心节点城市经济的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指数Moran's I=0.2745,各核心节点城市经济实力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正的空间自相关,即全局性较显著的相似城市之间的空间集聚。而在局部空间自相关的分析中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我国西北段具有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两端和欠发达的中段在空间上分别趋于集聚的空间异质性,即经济空间差异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的"哑铃状"分布格局。最后,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我国西北段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冉泽泽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2012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我国西北段18个核心节点城市表征经济发展水平的11项综合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借助工具性软件SPSS、Arc GIS和Geo Da,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我国西北段18个核心节点城市经济的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指数Moran's I=0.2745,各核心节点城市经济实力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正的空间自相关,即全局性较显著的相似城市之间的空间集聚。而在局部空间自相关的分析中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我国西北段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莫辉辉 王姣娥 宋周莺
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集装箱陆路运输规模与日俱增,其中铁路在陆路运输中占据重要地位。研究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内中国国际集装箱运输现状,建立了多式联运竞争的分析模型,并利用调研收集的数据对以重庆和西安为起点的国际集装箱陆路运输经济适应区域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受海运价格的影响,中亚地区、蒙古国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区、乌拉尔区、伏尔加河沿岸区和中央联邦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运输的比较优势区域,乌克兰、白俄罗斯、波兰及俄罗斯的西北联邦区、南方联邦区等是优势扩展区,而欧洲和亚洲其他大部分区域的海运(海陆联运)优势远大于铁路联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广斌 龙文
文章采用集对分析法对2011-2014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我国西北段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同时,为了对实证结果进行更深入地分析,按2014年城区人口将各个城市进行排序后平均分成两个子样本,并分别进行与总样本相同的回归估计。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总体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我国西北段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不断提升,但是各个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仍比较低。对总样本的回归结果显示:政府财力和基础设施对资源环境承载力有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而产业结构升级、科技进步、教育水平对资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豫新 孙培蕾
本文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我国西北段区域1985~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VAR模型分析FDI、经济增长与就业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FDI是经济增长和就业的格兰杰原因,但经济增长不是FDI的格兰杰原因;FDI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经济增长未明显带动FDI流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我国西北段区域应牢牢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机遇,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科学发展的引资策略,优化投资环境以吸引跨国公司进驻该区域,并鼓励企业加大对研发、设计等价值链高端的投资。
关键词:
FDI 经济增长 就业 VAR模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之泰
习近平主席关于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启发我们对丝绸之路进行重新审视。从战略价值看,丝绸之路经济带是远远高于丝绸之路的一个全新的概念,是丝绸之路的升华,体现了我国战略方面的全新思维,将影响我国经济的长远部署,是经济领域事关我国世界地位的重要战略考虑,可以形成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前沿,是影响未来世界的一件大事,探讨并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和发展是我国很长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然而,如果没有物流的基础和支持作用,任何地区的发展和对外沟通都会受到制约,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开发和建设必须物流先行,要下大力气进行现代物流系统建设。为更好地奠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基础,我们必须注重物流"桥头堡"的建设;注重当...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丝绸之路 物流先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白鹤祥
围绕组织体系、市场体系、外汇管理体系、政策体系创新,努力构建全方位的金融开放新格局,助推西北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不断深入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以来,作为"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的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个省区)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战略机遇,主动发挥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白鹤祥
围绕组织体系、市场体系、外汇管理体系、政策体系创新,努力构建全方位的金融开放新格局,助推西北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不断深入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以来,作为"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的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个省区)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战略机遇,主动发挥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晓雷
中国西北地区及其毗邻的中亚国家所在之地共处亚欧大陆腹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路段,而陆港作为重要的物流节点在区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本文选取西北陆港和中国—中亚五国区际贸易量为研究样本,基于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下陆港建设与区际贸易的关联关系,并依托研究结论提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下强化西北陆港建设的政策建议,有效促进区域贸易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永静 胡露月
文章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西北段5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状态空间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各城市群承载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丝带"中国西北段5个城市群的承载状况均有所改善;各个城市群之间承载状况存在明显差距,其中天山北坡城市群、银川平原城市群承载状况较好,酒嘉玉城市群次之,关中—天水城市群、兰白西城市群承载状况较差;群内有包括兰州、西宁、乌鲁木齐等省会城市在内6个城市属于支持力不足型,这些城市在"丝带"建设中应成为重点投资区域;"丝带"中国西北段5个城市群的综合承载力提升空间较大,需牢牢把握"丝带"建设的历史机遇,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承载力。基于此,文章提出提升"丝带"中国西北段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朝辉 刘文佳 耿玉德
通过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北、中、南通道地理区位、灾害因子、环境容量、系统活度与林业资源的分析,构建覆盖三条关键通道及其辐射区域的新疆现代林业生态布局,以推进新疆生态脆弱区生态建设与生态修复,增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效能,切实维持新疆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系统的生态安全,为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提供生态依托、环境保障与支撑力量。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哈乐群
近年来,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亚欧国家的国际贸易增长迅速。以陕西省为例,论其产业合作的发展领域,并提出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挑战和结构转型升级的压力,亟需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合作中,调整产业合作结构,从原来的依靠制造业、重工业等产业转向依靠先进的科技技术产业,并分析陕西省科技创新体系引领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合作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丝绸之路 产业合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霍建国
汉朝的"丝绸之路"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标志,丝绸之路开启的不仅是通商之路,更重要的是开启了中国与西方文明的交流通道,彰显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悠久历史,中华民族对外开放的愿望与精神一直延续至今。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其战略意义十分深远,不仅给中国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