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93)
- 2023(15141)
- 2022(13044)
- 2021(11924)
- 2020(10128)
- 2019(23070)
- 2018(22746)
- 2017(43573)
- 2016(23469)
- 2015(26183)
- 2014(25813)
- 2013(25750)
- 2012(23598)
- 2011(21644)
- 2010(21489)
- 2009(19732)
- 2008(18962)
- 2007(16640)
- 2006(14726)
- 2005(12844)
- 学科
- 济(112339)
- 经济(112242)
- 管理(64789)
- 业(59946)
- 企(49320)
- 企业(49320)
- 方法(46288)
- 数学(39930)
- 数学方法(39570)
- 贸(25384)
- 贸易(25368)
- 农(25046)
- 地方(24876)
- 中国(24705)
- 易(24567)
- 学(24160)
- 业经(22468)
- 财(21417)
- 农业(16974)
- 环境(16274)
- 制(15752)
- 理论(15742)
- 和(15408)
- 地方经济(14866)
- 技术(14410)
- 划(13248)
- 融(13215)
- 金融(13214)
- 银(13164)
- 银行(13091)
- 机构
- 大学(343614)
- 学院(341814)
- 济(145647)
- 经济(142867)
- 管理(132518)
- 研究(120210)
- 理学(115775)
- 理学院(114454)
- 管理学(112459)
- 管理学院(111878)
- 中国(85539)
- 科学(76281)
- 京(72259)
- 农(61800)
- 所(61586)
- 财(60068)
- 研究所(56791)
- 业大(55840)
- 中心(52111)
- 财经(49392)
- 农业(49007)
- 江(48386)
- 北京(45187)
- 经(44952)
- 经济学(44389)
- 院(43474)
- 范(43404)
- 师范(42883)
- 经济学院(39931)
- 州(38859)
- 基金
- 项目(238235)
- 科学(185370)
- 基金(172718)
- 研究(167648)
- 家(153381)
- 国家(152174)
- 科学基金(128733)
- 社会(106562)
- 社会科(101130)
- 社会科学(101102)
- 省(92987)
- 基金项目(92190)
- 自然(85222)
- 自然科(83194)
- 自然科学(83171)
- 自然科学基金(81669)
- 划(78462)
- 教育(75505)
- 资助(71031)
- 编号(66311)
- 重点(53646)
- 成果(52358)
- 发(51591)
- 部(51548)
- 创(49276)
- 创新(46065)
- 科研(45896)
- 课题(45597)
- 计划(44608)
- 国家社会(44021)
- 期刊
- 济(158175)
- 经济(158175)
- 研究(99413)
- 学报(61347)
- 中国(58944)
- 农(55165)
- 科学(53574)
- 管理(48069)
- 大学(45190)
- 学学(43151)
- 财(42917)
- 农业(38348)
- 教育(30982)
- 技术(27851)
- 经济研究(27239)
- 融(25242)
- 金融(25242)
- 业经(24572)
- 财经(24219)
- 问题(21426)
- 经(20849)
- 业(19841)
- 贸(19733)
- 技术经济(17894)
- 科技(17243)
- 国际(17102)
- 商业(16099)
- 业大(16090)
- 版(16083)
- 图书(15542)
共检索到492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刁莉 罗培 胡娟
本文基于对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分析,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19个国家2002—2015年的相关数据,构建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非效率模型研究我国对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出口潜力和出口效率,并分析了导致贸易非效率的制度性影响因素。模型的回归结果说明,贸易潜力的决定因素有进出口国家的人均GDP、人口总量、地理距离、共同边界以及进口国是否为内陆国家。对贸易非效率的研究表明,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良好的基础设施、较高的贸易自由度和较高的货币自由度四个因素都能显著降低贸易非效率、促进出口增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彤璞 韩洋
基于2005-2014年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农产品贸易的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从GDP、人口、地理距离、人均GDP差额、制度安排等方面对中国与其贸易流量和潜力进行分析、预测。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39个国家农产品贸易量呈持续增长的态势,贸易逆差也呈扩大趋势,双方农产品存在极大的互补性;经济总量、人口规模与双边的贸易量成正比,而国家间距离、人均GDP差距则对贸易有负向的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其中,SCO(上海合作组织)的促进作用明显,WTO、APEC的影响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彤璞 韩洋
基于2005-2014年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农产品贸易的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从GDP、人口、地理距离、人均GDP差额、制度安排等方面对中国与其贸易流量和潜力进行分析、预测。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39个国家农产品贸易量呈持续增长的态势,贸易逆差也呈扩大趋势,双方农产品存在极大的互补性;经济总量、人口规模与双边的贸易量成正比,而国家间距离、人均GDP差距则对贸易有负向的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其中,SCO(上海合作组织)的促进作用明显,WTO、APEC的影响作用较小;中国与大多沿线国家贸易潜力巨大,有待进一步开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天博 孙平军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在木质林产品方面存在较大的互补性和广泛的合作空间,据此基于2001—2019年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47个主要出口对象国家的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其出口贸易效率、贸易潜力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47个国家木质林产品的出口贸易效率整体水平一般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性,但未来出口贸易潜力与提升空间巨大;未来贸易效率提升的关键在于双边经济规模的发展和贸易便利化程度的改善,以及加快中国木质林产品转型升级。从提升与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积极推动国内林产工业的转型、加大政府对木质林产品出口的扶持力度等3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豫新 孙培蕾
通过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国家农产品贸易现状,构建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度中国新疆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重点从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环境两方面考察了农产品贸易非效率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新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国家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新疆农产品出口以蔬菜水果、蔬果制品、混杂的可食用原料及肉类和肉类制品为主。第二,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地理距离、边界等因素影响了中国新疆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第三,中国新疆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国家农产品出口潜力呈现出区域化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亚斌 马莉莉
文章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强度指数、恒定市场份额模型、拓展引力模型等多种方法,实证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贸易互补性、紧密程度、增长源泉、影响因素及其发展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各国出口比较优势呈现梯级分布态势,双边贸易强度差异显著,需要提升产品竞争力效应以促进贸易增长;两国GDP、共同边界、WTO贸易安排等因素对双边贸易流量有正向促进作用;两国人均GDP差额与空间距离等对贸易流量有显著阻碍作用;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贸易发展属于潜力巨大型,塔吉克斯坦属于潜力开拓型,土库曼斯坦属于潜力再造型。最后基于上述结论,文章为扩大"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殷琪
陕西、新疆、青海、宁夏和甘肃西北五省是中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地区,但是贸易竞争力却处于较低水平,是哪些因素影响五省贸易竞争力的提升呢?本文在对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基础上,选取2002~2011年相关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丝绸之路经济带陕西、新疆、宁夏、青海和甘肃西北五省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创新、经济人口、财政政策和经济增长等因素对五省贸易竞争力影响表现各不相同,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亚斌 刘俊 李城霖
本文系统构建了贸易便利化测度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并基于拓展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其对中国贸易流量的影响,同时模拟估计了中国与各国的贸易潜力。研究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便利化水平总体上呈现"欧洲最高,东亚较高,中间最低"的"U"型空间特征;贸易伙伴国GDP、对外依存度、贸易便利化、上合组织等因素对双边贸易流量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两国距离、OECD制度安排等存在显著阻碍作用;与欧洲发达国家相比,东亚和南亚、中亚和西亚等亚洲发展中国家贸易便利化及分项指标水平的影响更大;模拟结果也显示后者贸易便利化改善对其与中国的贸易潜力更为显著。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婧 张静 付云鹏
根据中蒙两国2007-2014年相关贸易数据,本文采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Lafay指数,从出口、进口方向对中蒙双边贸易潜力的固定效应和非效率因素进行测度,从商品类别的角度对中蒙双边贸易的潜力和互补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蒙双边贸易存在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且中国对亚洲的进出口效率损失最小,对大洋洲的进出口效率损失最大,中蒙两国在商品进出口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曹晓晴 杨军 孙江明
本文在描述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变化趋势和特征的基础上,采用贸易互补性指数(TCI)分析了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农产品贸易互补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之间农产品贸易在2001年后快速增长,但是,中国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间农产品贸易面临贸易产品结构单一、农产品互补性不断降低等风险。因此,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发展契机,强化双边农业经贸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对于促进双边农产品贸易稳定快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倩 刘清杰 刘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核心区域,也是贯通欧亚大陆的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将成为向西开放、深化与欧亚国家贸易合作的重要的窗口。文章采用面板数据的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测算了新疆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潜力,发现新疆与亚美尼亚贸易潜力增长空间较大;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与新疆贸易具有较大潜力且提升空间巨大;新疆与哈萨克斯坦贸易潜力仍然具有提升空间;而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贸易潜力有限。通过实证研究结论,文章提出改变新疆经济发展方式,兼顾与中亚和独联体国家的贸易合作,以及优先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方面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翟荣花 张庆萍
[目的]文章分析了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及贸易潜力,以挖掘贸易潜力,推进双边畜产品贸易发展和畜牧产业合作。[方法]运用2001年-2020年面板数据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度中国对沿线国家畜产品贸易效率及潜力,并对经济规模、对外投资、地理位置等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中国对外投资、是否加入WTO都对中国畜产品出口沿线国家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而沿线国家的政治稳定程度和畜牧业发展水平则对中国畜产品出口该地区有抑制作用;[结论]中国对沿线国家畜产品出口的贸易效率极不平衡,对亚欧经济带国家的出口效率远高于中亚及环中亚经济带;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从高到依次为环中亚经济带、中亚经济带和亚欧经济带,其中,对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阿富汗和伊朗等中西亚国家的畜产品市场潜力极大。我国应积极推进经济走廊的建设,完善自身贸易环境,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提高中国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释放贸易潜力,推动双边贸易的有效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田刚 吴天博 张滨
采用2006~2015年的木质林产品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现状,并利用贸易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潜力。研究表明:两国的经济规模、人均森林资源禀赋差异、同为APEC成员国对双边贸易额有正向影响。两国之间的人口规模、空间距离对双边贸易有负面影响。名义汇率和共同边界没有显著性影响。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大部分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潜力较大。基于实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为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的良性发展提出启示,在继续稳定重点市场的同时,加强对中亚及欧洲木质林产品市场的开拓。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贸易潜力 引力模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学武 顾成军
本文选取20012015年中国及35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相关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进口、出口贸易的贸易效率、贸易潜力及其提升空间。研究结果显示实际贸易和贸易潜力间存在的差额主要是由于人为贸易非效率因素的影响。进口和出口贸易非效率的阻碍效应分别递减和递增。经济规模和上海合作组织对进口、出口贸易有着正向促进作用。俄白哈关税同盟具有负向阻碍作用或竞争效应。距离对进口、出口贸易表现出负向作用;从是否与中国接壤看,距离对进口、出口贸易表现出了"距离悖论"效应。清廉指数反映了权力寻租或腐败对进口、出口贸易的抑制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亮 吴浜源
本文从"自然贸易伙伴"假说出发,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基本情况以及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贸易密集度和互补性,并建立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估计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贸易潜力、贸易非效率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市场规模庞大,虽然目前中国与沿线大多数国家的贸易关系还较为松散,但是在原材料分类制成品、机械和运输设备、杂项制品行业有较强的互补性。第二,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较好地解释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间的双边贸易流量状况,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非效率程度平均为25.87%。第三,提高交通、通讯、互联网基础设施水平以及改善经济制度环境有利于减小贸易效率损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