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55)
- 2023(18511)
- 2022(16035)
- 2021(14744)
- 2020(12490)
- 2019(28819)
- 2018(28352)
- 2017(55037)
- 2016(29215)
- 2015(33018)
- 2014(32562)
- 2013(31991)
- 2012(29355)
- 2011(26641)
- 2010(26811)
- 2009(24619)
- 2008(23812)
- 2007(20688)
- 2006(18283)
- 2005(15734)
- 学科
- 济(136794)
- 经济(136661)
- 管理(83637)
- 业(77305)
- 企(64533)
- 企业(64533)
- 方法(61330)
- 数学(53761)
- 数学方法(52961)
- 农(30991)
- 中国(30596)
- 财(29146)
- 地方(28304)
- 学(27978)
- 贸(27704)
- 贸易(27690)
- 业经(27296)
- 易(26754)
- 理论(21158)
- 农业(20933)
- 制(19922)
- 环境(19222)
- 和(18842)
- 务(18490)
- 财务(18404)
- 财务管理(18363)
- 技术(18108)
- 企业财务(17347)
- 融(17157)
- 金融(17153)
- 机构
- 大学(425621)
- 学院(424262)
- 济(177995)
- 经济(174485)
- 管理(166108)
- 理学(145354)
- 理学院(143698)
- 研究(141939)
- 管理学(140749)
- 管理学院(140005)
- 中国(102620)
- 京(88834)
- 科学(87685)
- 财(77631)
- 所(70576)
- 农(65812)
- 研究所(64711)
- 财经(63866)
- 中心(63302)
- 业大(62543)
- 江(60349)
- 经(58123)
- 范(55615)
- 北京(55407)
- 经济学(55145)
- 师范(55089)
- 院(52003)
- 农业(51707)
- 经济学院(49660)
- 州(48584)
- 基金
- 项目(293792)
- 科学(232338)
- 基金(215369)
- 研究(211169)
- 家(188364)
- 国家(186914)
- 科学基金(161312)
- 社会(134682)
- 社会科(127885)
- 社会科学(127851)
- 基金项目(113808)
- 省(113709)
- 自然(106317)
- 自然科(103923)
- 自然科学(103899)
- 自然科学基金(102033)
- 教育(98064)
- 划(96145)
- 资助(89912)
- 编号(84445)
- 成果(67272)
- 重点(66124)
- 部(65031)
- 发(62239)
- 创(60574)
- 课题(58298)
- 创新(56613)
- 科研(56469)
- 教育部(56121)
- 国家社会(55912)
- 期刊
- 济(189589)
- 经济(189589)
- 研究(122152)
- 中国(71871)
- 学报(66601)
- 科学(61807)
- 管理(60842)
- 农(58237)
- 财(57500)
- 大学(50814)
- 学学(48269)
- 教育(42699)
- 农业(40642)
- 技术(38343)
- 融(32498)
- 金融(32498)
- 经济研究(32198)
- 财经(31282)
- 业经(29290)
- 经(26786)
- 问题(25100)
- 贸(22479)
- 统计(22120)
- 技术经济(21825)
- 业(21122)
- 策(19977)
- 商业(19394)
- 版(19143)
- 科技(19063)
- 图书(19008)
共检索到605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俊 张亚斌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向纵深推进,贸易便利化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因此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考察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时空演变,同时基于空间计量引力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了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对其与中国贸易流量影响的空间特征。研究发现,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总体上呈现"欧洲最高,东亚较高,中间最低"的"U"型空间特征;各国经济总量、人口规模、对外依存度、贸易便利化等因素对其与中国的贸易流量在空间上呈现出显著的正向效应;人均GDP差距、贸易距离在空间上对贸易流量产生显著的负向效应;地理加权分析结果表明,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改善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天博 田刚
本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研究背景,基于2001—2017年的木质林产品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与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现状及特征,运用拓展引力模型对中国对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潜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经济总量、人口规模、森林资源人均禀赋差异、贸易开放程度、互为邻国对双边贸易流量的增长产生推动作用。两国的空间距离及同为APEC成员对双边贸易的影响不显著。中国与沿线大部分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潜力属于潜力巨大型,合作空间巨大。基于实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在把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内涵的基础上为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发展提出了相应政策启示,我国应在继续推进"五通"建设的前提下,稳定现有市场,并积极开拓南亚、东欧及西欧的市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田刚 吴天博 张滨
采用2006~2015年的木质林产品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现状,并利用贸易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潜力。研究表明:两国的经济规模、人均森林资源禀赋差异、同为APEC成员国对双边贸易额有正向影响。两国之间的人口规模、空间距离对双边贸易有负面影响。名义汇率和共同边界没有显著性影响。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大部分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潜力较大。基于实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为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的良性发展提出启示,在继续稳定重点市场的同时,加强对中亚及欧洲木质林产品市场的开拓。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贸易潜力 引力模型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亚斌 马莉莉
文章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强度指数、恒定市场份额模型、拓展引力模型等多种方法,实证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贸易互补性、紧密程度、增长源泉、影响因素及其发展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各国出口比较优势呈现梯级分布态势,双边贸易强度差异显著,需要提升产品竞争力效应以促进贸易增长;两国GDP、共同边界、WTO贸易安排等因素对双边贸易流量有正向促进作用;两国人均GDP差额与空间距离等对贸易流量有显著阻碍作用;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贸易发展属于潜力巨大型,塔吉克斯坦属于潜力开拓型,土库曼斯坦属于潜力再造型。最后基于上述结论,文章为扩大"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亮 吴浜源
本文从"自然贸易伙伴"假说出发,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基本情况以及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贸易密集度和互补性,并建立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估计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贸易潜力、贸易非效率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市场规模庞大,虽然目前中国与沿线大多数国家的贸易关系还较为松散,但是在原材料分类制成品、机械和运输设备、杂项制品行业有较强的互补性。第二,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较好地解释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间的双边贸易流量状况,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非效率程度平均为25.87%。第三,提高交通、通讯、互联网基础设施水平以及改善经济制度环境有利于减小贸易效率损失。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龚新蜀 乔姗姗 胡志高
本文在分析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的基础上,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估计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贸易潜力、贸易非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的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体现在不同贸易领域,差异较大;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贸易效率空间分布不均,并在金融危机后缓慢回升;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贸易潜力较大,拓展区次之,重要区潜力较小;自由的经济制度环境、不断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和高效的通讯及互联网接入对降低贸易非效率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樊秀峰 魏昀妍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核心国家的贸易合作越来越密切,但是中国进口的商品中很大比例都是能源类型的产品,这样的商品贸易和中国环境恶化的问题是否有相关关系。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的研究方法去测量"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国家和地区的GDP、双边贸易量对潜在变量中国经济的影响。在潜在变量选取时把能源与环境问题考虑进来。最后发现,中国与核心国家的双边贸易能够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但同时也加剧了中国环境污染的问题。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铁山 贾莹 徐玲
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关键在于推进与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然而,当前我国与沿线国家间的贸易便利化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贸易壁垒、交通运输不畅、通关效率不高等问题,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对此,我国应把握机遇,加强总体规划、通关合作、重点领域及我国重点区域对接的建设,才可能扩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经贸格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龚新蜀 胡志高 樊晶磊
文章采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基于引力模型分别对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流量和贸易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亚斌 刘俊 李城霖
本文系统构建了贸易便利化测度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并基于拓展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其对中国贸易流量的影响,同时模拟估计了中国与各国的贸易潜力。研究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便利化水平总体上呈现"欧洲最高,东亚较高,中间最低"的"U"型空间特征;贸易伙伴国GDP、对外依存度、贸易便利化、上合组织等因素对双边贸易流量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两国距离、OECD制度安排等存在显著阻碍作用;与欧洲发达国家相比,东亚和南亚、中亚和西亚等亚洲发展中国家贸易便利化及分项指标水平的影响更大;模拟结果也显示后者贸易便利化改善对其与中国的贸易潜力更为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文婧
本文以贸易便利化为主线,选取2011-2021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贸易伙伴国(地区)相关数据,分析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在引力模型中引入不同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运用其他相关解释变量对引力模型作出扩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贸易便利化对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流量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人口规模、地理距离、我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投资流量对双边贸易也具有促进作用;且通过对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分类,发现随着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对双边贸易的影响会逐渐变得不显著。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贸易便利化 双边贸易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闫杰 刘清娟 热依汗·吾甫尔
该文基于贸易引力模型,利用2005—2014年期间中国对中亚五国的投资和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双边贸易,扩大了中国对中亚五国的出口和进口。此外,该文还考察了中国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对中国新疆地区与中亚五国之间双边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中国新疆地区与中亚五国的双边贸易和中国新疆地区的出口贸易,即对中国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闫杰 刘清娟 热依汗·吾甫尔
该文基于贸易引力模型,利用2005—2014年期间中国对中亚五国的投资和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双边贸易,扩大了中国对中亚五国的出口和进口。此外,该文还考察了中国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对中国新疆地区与中亚五国之间双边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中国新疆地区与中亚五国的双边贸易和中国新疆地区的出口贸易,即对中国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石敏俊 美丽古丽 黄文 李娜
推进上海合作组织相关国家的贸易自由化,是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建设的战略选择之一。本文基于GTAP模型和情景模拟方法,分析了上海合作组织相关国家贸易自由化的经济效应,以及对中国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各国间贸易关系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上海合作组织相关国家贸易自由化,可以有效应对俄-白-哈关税同盟对中国和相关国家经济和贸易带来的冲击,有助于提升中国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济和各国间的贸易合作关系,从而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并且,随着自由贸易区范围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扩大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刁莉 罗培 胡娟
本文基于对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分析,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19个国家2002—2015年的相关数据,构建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非效率模型研究我国对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出口潜力和出口效率,并分析了导致贸易非效率的制度性影响因素。模型的回归结果说明,贸易潜力的决定因素有进出口国家的人均GDP、人口总量、地理距离、共同边界以及进口国是否为内陆国家。对贸易非效率的研究表明,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良好的基础设施、较高的贸易自由度和较高的货币自由度四个因素都能显著降低贸易非效率、促进出口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