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93)
2023(14552)
2022(12609)
2021(11549)
2020(9816)
2019(22404)
2018(22440)
2017(43351)
2016(23294)
2015(26214)
2014(26347)
2013(26159)
2012(24124)
2011(22048)
2010(22232)
2009(20455)
2008(19604)
2007(17320)
2006(15413)
2005(13606)
作者
(68253)
(56770)
(56112)
(53727)
(36054)
(27010)
(25595)
(22367)
(21615)
(20283)
(19186)
(19115)
(18166)
(18095)
(17469)
(17458)
(16952)
(16443)
(16197)
(16051)
(14232)
(14087)
(13794)
(13019)
(12767)
(12533)
(12476)
(12336)
(11435)
(11117)
学科
(114580)
经济(114471)
管理(67614)
(60880)
(51081)
企业(51081)
方法(43035)
数学(36945)
数学方法(36531)
地方(26301)
中国(26205)
(25496)
(23925)
业经(23573)
(21084)
(18496)
理论(16941)
农业(16660)
地方经济(16290)
(16067)
贸易(16056)
(16008)
环境(15469)
(15442)
(15438)
技术(14952)
产业(14822)
(14550)
金融(14542)
(14301)
机构
大学(335074)
学院(334124)
(141542)
经济(138598)
管理(131762)
研究(117357)
理学(113621)
理学院(112361)
管理学(110446)
管理学院(109849)
中国(85075)
(72030)
科学(71359)
(61032)
(59060)
研究所(53726)
(53155)
中心(51614)
(49405)
业大(49064)
财经(48738)
北京(45775)
(44118)
(43892)
师范(43472)
(42657)
经济学(42445)
农业(41331)
(39727)
经济学院(37855)
基金
项目(226156)
科学(177539)
研究(166647)
基金(163010)
(141556)
国家(140432)
科学基金(120324)
社会(104935)
社会科(99464)
社会科学(99438)
(88973)
基金项目(85975)
自然(77231)
教育(75587)
自然科(75388)
自然科学(75370)
(74020)
自然科学基金(73970)
编号(67739)
资助(67464)
成果(55132)
重点(50347)
(49519)
(49374)
课题(47199)
(46808)
创新(43679)
国家社会(42848)
科研(42492)
教育部(42383)
期刊
(162947)
经济(162947)
研究(102207)
中国(65426)
学报(52050)
管理(50759)
(48660)
科学(48145)
(45022)
大学(39358)
教育(37580)
学学(36959)
农业(33486)
技术(31293)
(26901)
金融(26901)
经济研究(26864)
业经(25695)
财经(24058)
(20764)
问题(20673)
技术经济(17956)
图书(17123)
(16964)
科技(16230)
理论(15862)
商业(15205)
现代(15185)
(14943)
统计(14889)
共检索到501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师博  王勤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合作创造了崭新空间,而能源合作是双方经济合作的基础和关键。能源产业链一体化合作符合中国与中亚五国在能源供需与进出口方面的现实需求,是确保中国能源安全的必然要求,并且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多产业链条的联动发展,对于推行"中国制造"及落实"走出去"战略、转移过剩产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意义重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汪晓文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条贯穿欧亚的广阔经济带,同时也是跨国、跨区域的合作平台,被誉为当今世界里程最长、途经国家最多、辐射区域最广的陆路经济"大动脉"。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不断推进,陆上通道将重新成为连接中国与欧洲的重要交通线,从而提高欧亚内陆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打破海洋垄断的传统经济格局,形成平衡制约、共同发展的和谐世界新局面。在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战略意义,并阐明产业合作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实现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带内各区域的产业优势,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合作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高煜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中,我国与中亚各国在产业联系与合作中存在规模偏低、结构单一、区域失衡、方式低端等突出问题。导致当前我国与中亚各国产业联系与合作初级化、低端化的原因在于,推进我国与中亚各国产业联系与合作深化与升级存在诸多障碍,包括既有产业分工格局导致区域产业发展指向分离化,集聚优势缺失导致新型区域产业分工基础弱化,交易费用高昂导致产业一体化成本攀升等。因此,应当采取多种措施持续推动我国与中亚各国产业联系与合作的深化与升级,并最终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产业一体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石莹  何爱平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资源能源丰富,但生态环境先天脆弱。能源产业具有环境污染特性,区域能源合作将进一步强化和放大环境污染效应,蕴含较高的环境风险。这将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设想的实施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诱发能源合作环境风险的根本原因在于以能源为代表的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冲突,因此借鉴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通过利益矛盾—行为方式—制度安排—激励机制的分析框架,深入剖析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合作中环境风险的发生机理,从完善区域对话协商机制、构建区域环境规制机制、建立市场化的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防范与应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环境风险的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磊  
通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线路及辐射区与能源合作线路对比分析,概述了能源合作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的经贸合作产业合作、互联互通、区域经济合作、金融合作四个方面的关联。并从国际地缘政治、经贸合作、强化国际能源合作机制等维度,归纳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合作的重大战略意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任保平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基本思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就是要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促进中亚经济一体化,进而推进亚洲经济一体化;就是要在东亚及其周边国家之间,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一体化目标就是把新丝绸之路建设成为欧亚大陆经济一体化的纽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一体化的战略思路是加强亚洲国家经济、贸易、交通、能源、文化和实业界联系,建立开放、平等和互利基础上的地区一体化。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一体化的战略内容包括空间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一体化的战略重点在于推进区域经济贸易合作和区域交通一体化建设。地区安全局势不稳定、地区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贵浩  张建伦  
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与我国在产业结构、资源禀赋、发展水平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不仅可以带动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化解我国产能过剩矛盾、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本文对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产业发展的需求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双方的资源和产业现状提出了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合作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郭菊娥  王树斌  夏兵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我国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举措。中亚地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战略区,推进我国与中亚能源通道建设将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供给及运输安全的压力,同时实现能源供给多元化。"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通道建设应采取联动发展模式、培养"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型专业人才、加强项目的生态与环境保护、构建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和提升项目决策中大数据的作用,以打开我国与中亚地区能源合作的新局面。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之泰  
习近平主席关于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启发我们对丝绸之路进行重新审视。从战略价值看,丝绸之路经济带是远远高于丝绸之路的一个全新的概念,是丝绸之路的升华,体现了我国战略方面的全新思维,将影响我国经济的长远部署,是经济领域事关我国世界地位的重要战略考虑,可以形成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前沿,是影响未来世界的一件大事,探讨并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和发展是我国很长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然而,如果没有物流的基础和支持作用,任何地区的发展和对外沟通都会受到制约,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开发和建设必须物流先行,要下大力气进行现代物流系统建设。为更好地奠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基础,我们必须注重物流"桥头堡"的建设;注重当...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武强  孙荣庭  刘徳智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在农产品生产和消费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具备发展农产品贸易的先天优势,但受运输距离长、流通环节多、信息交流不畅等因素影响,运作成本较高,质量难以控制,农产品贸易发展受阻。供应链一体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不过受需求多样化、企业能力及专业化运作等因素影响,单一的纵向或横向一体化模式难以适用。鉴于此,应基于信息共享与物流整合,综合考虑采购环节的采购内容、产品质量、市场供需等,物流环节的物流供给、存储特征、成本等,销售环节的农产品类型、企业资源等相关因素,灵活选择一体化方式,从企业发展、通关便利性、农产品检验、物流优化、文化交流等方面着手,保障农产品供应链一体化运作,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农产品贸易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武强  孙荣庭  刘徳智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在农产品生产和消费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具备发展农产品贸易的先天优势,但受运输距离长、流通环节多、信息交流不畅等因素影响,运作成本较高,质量难以控制,农产品贸易发展受阻。供应链一体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不过受需求多样化、企业能力及专业化运作等因素影响,单一的纵向或横向一体化模式难以适用。鉴于此,应基于信息共享与物流整合,综合考虑采购环节的采购内容、产品质量、市场供需等,物流环节的物流供给、存储特征、成本等,销售环节的农产品类型、企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哈乐群  
近年来,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亚欧国家的国际贸易增长迅速。以陕西省为例,论其产业合作的发展领域,并提出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挑战和结构转型升级的压力,亟需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合作中,调整产业合作结构,从原来的依靠制造业、重工业等产业转向依靠先进的科技技术产业,并分析陕西省科技创新体系引领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合作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建军  李扬  
文章通过研究中国与中亚各国产业结构的差异,提出产业结构差异程度值(ISDV)的概念,并利用拓展的引力模型考察了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差异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中亚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对双边贸易的辐射效应更加显著;两国产业结构差异程度越大,越不利于两国产业合作及贸易持续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失衡导致中亚国家心理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与中亚各国产业结构相似度不高,从而引起经济和贸易合作形式过于单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建军  李扬  
文章通过研究中国与中亚各国产业结构的差异,提出产业结构差异程度值(ISDV)的概念,并利用拓展的引力模型考察了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差异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中亚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对双边贸易的辐射效应更加显著;两国产业结构差异程度越大,越不利于两国产业合作及贸易持续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失衡导致中亚国家心理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与中亚各国产业结构相似度不高,从而引起经济和贸易合作形式过于单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华  白晓燕  程书强  马广奇  
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合作为沿线省份能源绿色高效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当务之急要紧抓机遇,提高能源效率。基于SBM模型,结合Malmquist指数,测算并分解2004—2015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9个省份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结果表明:丝绸之路沿线省份的能源未得到有效利用,具有较大的节能空间;技术效率指数呈下降趋势,而技术变动指数均大于1,呈上升趋势,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趋势与技术变动趋势大致相同,表明技术进步推动能源效率持续提升;推动或约束各省份能源效率提升的原因不完全相同。最后,为提升沿线省份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出合理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