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98)
- 2023(16501)
- 2022(13897)
- 2021(12648)
- 2020(10580)
- 2019(23529)
- 2018(23314)
- 2017(44231)
- 2016(23558)
- 2015(26289)
- 2014(25823)
- 2013(25346)
- 2012(23924)
- 2011(21691)
- 2010(22156)
- 2009(20796)
- 2008(20091)
- 2007(18352)
- 2006(16636)
- 2005(15308)
- 学科
- 济(112673)
- 经济(112492)
- 管理(66323)
- 业(60938)
- 企(48005)
- 企业(48005)
- 方法(34199)
- 中国(33745)
- 地方(32287)
- 农(32266)
- 数学(27489)
- 业经(27254)
- 数学方法(27244)
- 财(24840)
- 制(23791)
- 农业(21907)
- 学(21173)
- 融(17745)
- 金融(17740)
- 银(17633)
- 银行(17612)
- 地方经济(17546)
- 环境(17222)
- 行(17040)
- 体(16810)
- 贸(16714)
- 贸易(16698)
- 和(16618)
- 理论(16608)
- 易(16014)
- 机构
- 学院(331668)
- 大学(328275)
- 济(142939)
- 经济(139810)
- 研究(120654)
- 管理(119988)
- 理学(100715)
- 理学院(99456)
- 管理学(97822)
- 管理学院(97180)
- 中国(92381)
- 京(70811)
- 科学(69842)
- 财(67918)
- 所(60429)
- 中心(54755)
- 江(54309)
- 研究所(53740)
- 农(53043)
- 财经(51522)
- 范(47061)
- 师范(46638)
- 经(46328)
- 北京(45063)
- 业大(44712)
- 经济学(44188)
- 院(43903)
- 州(42893)
- 农业(40283)
- 省(39371)
- 基金
- 项目(210760)
- 科学(166091)
- 研究(161247)
- 基金(149475)
- 家(128149)
- 国家(126963)
- 科学基金(109007)
- 社会(104529)
- 社会科(98168)
- 社会科学(98142)
- 省(85713)
- 基金项目(78672)
- 教育(73809)
- 划(69514)
- 编号(66643)
- 自然(65674)
- 自然科(64032)
- 自然科学(64016)
- 自然科学基金(62828)
- 资助(59843)
- 成果(55443)
- 发(50841)
- 重点(48140)
- 课题(47972)
- 部(46037)
- 创(43754)
- 制(42728)
- 国家社会(42597)
- 发展(41577)
- 创新(40979)
- 期刊
- 济(181052)
- 经济(181052)
- 研究(108933)
- 中国(79679)
- 财(53232)
- 农(51600)
- 管理(47861)
- 学报(46585)
- 科学(45235)
- 教育(42924)
- 大学(36760)
- 融(35278)
- 金融(35278)
- 农业(34639)
- 学学(34107)
- 技术(30893)
- 业经(29720)
- 经济研究(28734)
- 财经(26465)
- 经(23016)
- 问题(22974)
- 业(17516)
- 贸(17152)
- 技术经济(16741)
- 图书(16625)
- 世界(16318)
- 现代(15619)
- 坛(15300)
- 论坛(15300)
- 国际(15158)
共检索到5382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静
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环境背景,以陕西省级基本单元为研究视角,依据陕西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定位与实情,从陕西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动力结构、机制建设三个维度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提高认识,拓宽思路,创新发展的战略思维;坚持城建引领,实现民生和经济发展双突破;有效提升产业聚集度,打造特色产业联盟;依托优势资源,建设"宜居、宜业、宜商、宜乐"的新陕西等有效策略,为陕西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提供新视角,对区域社会经济及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可以起到有力支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豫新 王振宇
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本质要求。依据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基本发展理念对新疆经济发展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0—2014年新疆经济发展质量呈上升态势,开放性和共享性是新疆经济发展质量不断上升的核心动力,安全性为新疆经济发展质量的持续改善奠定坚实基础;新疆经济发展效率不断上升,但与理想值仍存在较大差距;短期内新疆经济发展质量将保持不断上升的趋势;最后提出促进新疆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建设性意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豫新 王振宇
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本质要求。依据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基本发展理念对新疆经济发展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0—2014年新疆经济发展质量呈上升态势,开放性和共享性是新疆经济发展质量不断上升的核心动力,安全性为新疆经济发展质量的持续改善奠定坚实基础;新疆经济发展效率不断上升,但与理想值仍存在较大差距;短期内新疆经济发展质量将保持不断上升的趋势;最后提出促进新疆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建设性意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豫新 王振宇
探索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因素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理念,构建了经济发展质量影响因素理论框架,分析了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并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对新疆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安全和经济规模对经济发展质量具有促进作用;消费、生态存量、物质资本和生态保护经费对经济发展质量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贸易规模、知识存量、人力资本和生态消耗量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较弱。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侯敬媛 王江
2013年9月7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以及民心相通。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全良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中欧经贸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作为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中部地区重要省份——河南省,应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促进中欧贸易发展提供的重要平台,加快推进河南省三大国家战略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接;充分利用承接产业转移机遇,加快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河南省自由贸易区试点申报,加强与欧洲国家的贸易联系。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河南省 欧洲 经贸合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超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为西部地区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对于如何发挥本地优势,采取何种路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问题,西部各省区市仍在研讨和摸索之中。基于此,文章以陕西省为例,在分析有利支撑和不利条件的基础上,提出陕西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路径:发挥区位优势,加快交通物流建设;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强产业合作;着眼货币流通,强化金融合作;传承历史文化,加强文化旅游合作;搭建多种平台,拓宽沟通贸易渠道,为西部地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丝绸之路经济带 战略路径 陕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倪秀芝 熊向敏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是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世界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经济多元化的环境下,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内蒙古,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向北开放"桥头堡"的战略位置,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给内蒙古"丝绸之路经济带"带来了一系列的发展机遇,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与此同时,职业教育以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战略目标,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人力资源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本文将围绕内蒙古"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下职业教育面临的发展机遇和路径进行理论探讨。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职业教育 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尹丽英 赵捧未 魏明
陕西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应积极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个互通"开展多项合作。以"和而不同"的东方思想为指导,形成基础设施先行、制度规范为纲、人文交流为本的"以德相融"的合作模式,通过完善交通网络、加强农业合作、建设综合信息平台、构建多边合作机制、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强化教育培训等多种合作路径,实现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的包容、和平、发展、共赢。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哈乐群
近年来,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亚欧国家的国际贸易增长迅速。以陕西省为例,论其产业合作的发展领域,并提出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挑战和结构转型升级的压力,亟需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合作中,调整产业合作结构,从原来的依靠制造业、重工业等产业转向依靠先进的科技技术产业,并分析陕西省科技创新体系引领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合作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丝绸之路 产业合作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穆沙江·努热吉 何伦志
新疆口岸作为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前沿,其发展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推动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及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新疆口岸建设发展严重滞后,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问题在于口岸建设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投资者和受益者严重分离抑制了投资主体的积极性、铁路口岸数量少、中方外贸企业处于被动状态等。为此,应改革地方与中央利益分配制度,引入民营企业参与口岸建设,使口岸建设投资者和受益者一体化,尽快启动中吉乌铁路、中巴铁路、中蒙经塔克什肯铁路口岸、中哈经巴克图铁路口岸建设,实现铁路货物联运的多元化等。同时,还应加大政...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金叶 随书婉
通过国际产能合作可使"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分享到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及经济发展的外溢效应。塔吉克斯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沿线国家之一,中塔两国具备坚实的产能合作基础,合作潜力巨大,目前在基础设施、农业及工业领域的合作已初见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为进一步深化两国产能合作,应加大重点领域合作力度,创新产能合作方式,推进产能合作项目落地实施,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和风险防控能力,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完善合作机制体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慕慧娟 崔光莲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为中国和欧亚各国开辟了新的合作空间,"丝绸之路"从"交通走廊"转向"经济发展带",成为继"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的我国西部地区又一个新的"增长极"。但根据西北五省(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不合理、外向型经济发展不足等问题,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为促进西北五省(区)经济协调发展应建立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构建政府间多层次协作机制;形成布局合理的区域能源产业链;优化区域城市群及经济区布局;实现区域内交通、通信网络的互联互通;加强区域科教发展;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丝绸之路经济带 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雅楠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商贸流通建设需要一个核心力量,这个核心力量来源于城市或地区载体。本文以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为抓手,构建科技创新中心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五省区省会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对比分析,以期不断促进和强化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之间的商贸流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商贸流通 科技创新中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雅楠
一、研究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后,这个连接欧亚、辐射40多个国家、覆盖30多亿人口的资源聚集区备受关注,被称作"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在新丝路经济带建设中,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力量。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西部地区城市发展、提高西部的产业层次、深化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