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97)
2023(16765)
2022(14241)
2021(13373)
2020(11126)
2019(25495)
2018(25294)
2017(47741)
2016(25490)
2015(28924)
2014(28594)
2013(28385)
2012(26286)
2011(24097)
2010(24004)
2009(22212)
2008(21477)
2007(18816)
2006(16782)
2005(14660)
作者
(73274)
(61075)
(60586)
(57669)
(38954)
(28987)
(27643)
(23942)
(23216)
(21731)
(20802)
(20625)
(19466)
(19334)
(18746)
(18737)
(18014)
(17607)
(17521)
(17227)
(15271)
(14924)
(14528)
(13891)
(13649)
(13577)
(13428)
(13243)
(12256)
(11897)
学科
(119928)
经济(119810)
管理(69011)
(61139)
(49614)
企业(49614)
方法(47218)
数学(40640)
数学方法(40259)
中国(31805)
(28213)
地方(27486)
(27316)
贸易(27299)
(26466)
(24398)
业经(24242)
(23114)
农业(18687)
(18495)
环境(17883)
(17516)
理论(17167)
(16248)
金融(16245)
(15842)
银行(15806)
地方经济(15678)
(15233)
技术(14458)
机构
大学(366552)
学院(364437)
(157684)
经济(154564)
管理(138972)
研究(131554)
理学(119416)
理学院(118049)
管理学(116078)
管理学院(115436)
中国(97700)
(78828)
科学(78474)
(67562)
(65977)
研究所(60088)
中心(57550)
(55182)
财经(54239)
(52014)
业大(51196)
北京(50687)
(49392)
(49013)
师范(48615)
经济学(48598)
(48120)
经济学院(43580)
农业(42993)
(42365)
基金
项目(244914)
科学(191863)
研究(181746)
基金(177268)
(154235)
国家(153019)
科学基金(130233)
社会(115412)
社会科(109348)
社会科学(109320)
基金项目(93255)
(92943)
教育(82758)
自然(82531)
自然科(80509)
自然科学(80489)
自然科学基金(78999)
(78852)
编号(73817)
资助(73337)
成果(60553)
重点(55160)
(54633)
(53480)
课题(51290)
(50091)
国家社会(47891)
教育部(47099)
创新(46886)
大学(46250)
期刊
(178944)
经济(178944)
研究(113937)
中国(70359)
学报(54987)
管理(52263)
科学(51794)
(50773)
(48671)
大学(41742)
教育(41393)
学学(38957)
农业(35856)
技术(31681)
(30794)
金融(30794)
经济研究(30447)
业经(27210)
财经(26648)
问题(23729)
(23456)
(23013)
国际(21341)
图书(20095)
世界(19304)
(19224)
技术经济(18243)
理论(16461)
科技(16385)
现代(16377)
共检索到551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志刚  王彦芳  刘伟  
文章通过向心趋势分析了欧亚经济联盟内部及中国参与后其区域一体化程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可有效地促进欧亚经济联盟的一体化进程。通过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发现:现有合作平台对于区域内贸易的促进作用有限,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内成员国总体贸易效率较低,贸易潜力巨大。运用SMART软件模拟了中国-欧亚经济联盟自贸区在零关税和减税情形下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自由贸易条件下,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内贸易特别是对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大量转移至中国,转移效应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加深愈发明显,各方福利均明显改善,其中俄罗斯福利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志刚  王彦芳  刘伟  
文章通过向心趋势分析了欧亚经济联盟内部及中国参与后其区域一体化程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可有效地促进欧亚经济联盟的一体化进程。通过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发现:现有合作平台对于区域内贸易的促进作用有限,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内成员国总体贸易效率较低,贸易潜力巨大。运用SMART软件模拟了中国-欧亚经济联盟自贸区在零关税和减税情形下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自由贸易条件下,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内贸易特别是对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大量转移至中国,转移效应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加深愈发明显,各方福利均明显改善,其中俄罗斯福利效应居首,中国次之。文章最后结合相关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倩  刘清杰  刘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核心区域,也是贯通欧亚大陆的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将成为向西开放、深化与欧亚国家贸易合作的重要的窗口。文章采用面板数据的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测算了新疆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潜力,发现新疆与亚美尼亚贸易潜力增长空间较大;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与新疆贸易具有较大潜力且提升空间巨大;新疆与哈萨克斯坦贸易潜力仍然具有提升空间;而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贸易潜力有限。通过实证研究结论,文章提出改变新疆经济发展方式,兼顾与中亚和独联体国家的贸易合作,以及优先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方面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展妍男  
"丝路带"与"欧亚盟"在战略定位、合作模式、开放程度、政治内涵等方面存在深层次差异。"欧亚盟"力求实现特定区域的一体化,"丝路带"则着眼于更广范围的跨区域经济合作,二者得以错位发展,避免冲突。"欧亚盟"遵循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丝路带"则灵活多元,二者形成互补。"丝路带"更为开放,能兼容和提升"欧亚盟"。"欧亚盟"有鲜明的地缘政治色彩,"丝路带"则探索全球治理新模式,二者能够相互协调。准确和充分把握二者的深层次差异,才能深化共识,为二者的对接寻求更广阔的空间、更切实可行的路径。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展妍男  
"丝路带"与"欧亚盟"在战略定位、合作模式、开放程度、政治内涵等方面存在深层次差异。"欧亚盟"力求实现特定区域的一体化,"丝路带"则着眼于更广范围的跨区域经济合作,二者得以错位发展,避免冲突。"欧亚盟"遵循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丝路带"则灵活多元,二者形成互补。"丝路带"更为开放,能兼容和提升"欧亚盟"。"欧亚盟"有鲜明的地缘政治色彩,"丝路带"则探索全球治理新模式,二者能够相互协调。准确和充分把握二者的深层次差异,才能深化共识,为二者的对接寻求更广阔的空间、更切实可行的路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新  
专家们普遍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欧亚经济联盟存在方法论上的错误,即欧亚经济联盟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是政治机构;而丝绸之路经济带只是一个倡议,且最终要体现为具体的基础设施、产业合作等投资项目。二者是根本无法对接的。本文认为,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客观地为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创造了必要条件,从上海合作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比较优势、上合组织的宗旨、原则和内容及其成员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支持以及上合组织空间内的安全合作等方面的分析论证了上合组织是实现对接的重要平台。本文设定的对接路线图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软环境将对接,即在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对话和上合组织框架内讨论贸易、投资规则和商品技术标准的对接,实现贸易投资便利化,以及商品、资本和技术、服务自由流动,从上合自贸区经过经济伙伴关系到整个欧亚大陆经济空间;第二,硬环境对接,即务实推进六大经济走廊贯通整个欧亚共同经济空间,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产能合作,促进中国对相关国家的投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彦芳  陈淑梅  
2015年5月8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成功对接,我国明确提出与欧亚经济联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欧亚经济联盟对于我国的战略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合作的地缘经济层面,而且体现在共同削弱美国在整个欧亚大陆影响力的地缘政治层面。经分析发现,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基础良好且优势互补,贸易潜力巨大;双边自贸区的建立将有利于扩大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规模、促进经济增长、改善福利状况;削减关税壁垒的空间和作用有限,降低或消除非关税壁垒或将成为推动双边贸易一体化的重要途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彦芳  陈淑梅  
2015年5月8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成功对接,我国明确提出与欧亚经济联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欧亚经济联盟对于我国的战略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合作的地缘经济层面,而且体现在共同削弱美国在整个欧亚大陆影响力的地缘政治层面。经分析发现,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基础良好且优势互补,贸易潜力巨大;双边自贸区的建立将有利于扩大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规模、促进经济增长、改善福利状况;削减关税壁垒的空间和作用有限,降低或消除非关税壁垒或将成为推动双边贸易一体化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余晓钟  高庆欣  辜穗  魏新  
中亚五国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关键性合作节点,具有良好的能源基础和合作条件,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了大国因素和中亚国情对中国——中亚能源合作战略的影响,构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中国——中亚能源合作的战略框架,探讨了中国——中亚能源合作的实现过程、模式选择及推进策略,明确了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政府及能源企业的任务与作用,提出了能源合作战略推进的重点要素。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薇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推动中国与中亚深入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探索以创新、多元的路径深化合作,推进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投资便利化、经济技术合作深入化、生产要素配置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应立足资源和地缘基础,推进中国—中亚经济走廊建设;正视文化和现实差异,加强次国家层面的合作;充分发挥新疆区位优势,打造中国—中亚合作的重要桥头堡;加强与沿线国家互联互通,采取综合应对策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银山  秦放鸣  
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我国推进向西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也为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创造了极其重要的历史契机,其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尤为凸显。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加快推进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建设,已迫在眉睫。文章回顾了世界各国(包含中国)自由贸易区发展情况,并较为全面梳理了近年来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研究概况,在此基础之上引出研究问题,并立足我国与中亚国家发展实际,以新疆为切入点,提出了加快推进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若干思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金叶  随书婉  
通过国际产能合作可使"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分享到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及经济发展的外溢效应。塔吉克斯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沿线国家之一,中塔两国具备坚实的产能合作基础,合作潜力巨大,目前在基础设施、农业及工业领域的合作已初见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为进一步深化两国产能合作,应加大重点领域合作力度,创新产能合作方式,推进产能合作项目落地实施,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和风险防控能力,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完善合作机制体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清才  支继超  
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倡议是贯通欧亚大陆的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构想。欧亚经济联盟位于亚欧大陆腹地,是连接东亚经济圈与欧洲经济圈的桥梁和纽带。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合作将成为欧亚区域经济发展的合力和引擎。在对接合作的整体架构上,需要确立开放包容、市场主导、平等互利和合作共赢的原则;建立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及其各国政府和企业间的多主体、多层次合作机制;把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强产能和金融合作作为优先合作的领域。在实施路径上,积极开展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话与合作,积极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织的平台作用,使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创新模式。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薇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我国开展与沿线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推进亚欧经济一体化、实现包括中亚在内的沿线各国的经济繁荣创造了新契机。目前,我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尚存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软环境"建设不完善、贸易投资结构不平衡且经贸依存度低、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未来应在基础设施、制度软环境、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及提高企业经营能力等方面继续加强我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薇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我国开展与沿线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推进亚欧经济一体化、实现包括中亚在内的沿线各国的经济繁荣创造了新契机。目前,我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尚存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软环境"建设不完善、贸易投资结构不平衡且经贸依存度低、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未来应在基础设施、制度软环境、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及提高企业经营能力等方面继续加强我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