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61)
2023(12407)
2022(10730)
2021(9636)
2020(8153)
2019(18845)
2018(18645)
2017(35751)
2016(19033)
2015(21653)
2014(21803)
2013(21859)
2012(20979)
2011(19380)
2010(19804)
2009(18561)
2008(18408)
2007(16931)
2006(15321)
2005(14214)
作者
(57495)
(48379)
(48147)
(45886)
(30837)
(23185)
(22169)
(18738)
(18226)
(17355)
(16580)
(15981)
(15606)
(15410)
(15091)
(15020)
(14392)
(14336)
(13997)
(13964)
(12285)
(12056)
(11721)
(11150)
(11089)
(10868)
(10792)
(10637)
(9806)
(9656)
学科
(105334)
经济(105167)
管理(50325)
(48667)
(38442)
企业(38442)
方法(37168)
数学(30862)
数学方法(30606)
中国(28083)
地方(27827)
(25774)
业经(22678)
(19597)
(18534)
农业(17224)
(17084)
贸易(17074)
地方经济(16628)
(16436)
(16333)
(15813)
(14937)
金融(14934)
(14783)
银行(14754)
理论(14407)
(14303)
(13846)
环境(13745)
机构
学院(286700)
大学(286389)
(128279)
经济(125615)
管理(105750)
研究(105481)
理学(89283)
理学院(88181)
管理学(86753)
管理学院(86195)
中国(79936)
科学(62894)
(61592)
(56829)
(54794)
研究所(49217)
(48629)
中心(47379)
(45359)
财经(44360)
业大(40042)
经济学(39887)
(39880)
(39794)
北京(39765)
师范(39447)
农业(37792)
(36936)
(36147)
经济学院(35596)
基金
项目(179088)
科学(140446)
研究(132872)
基金(128160)
(110769)
国家(109815)
科学基金(93211)
社会(86621)
社会科(81137)
社会科学(81109)
(70896)
基金项目(67337)
教育(60093)
(59014)
自然(57185)
自然科(55837)
自然科学(55821)
自然科学基金(54825)
编号(54470)
资助(52469)
成果(45411)
(44463)
重点(40580)
(39471)
课题(38210)
(36763)
发展(36123)
(35547)
国家社会(35266)
创新(34431)
期刊
(155701)
经济(155701)
研究(90964)
中国(63556)
(46083)
(43220)
学报(43029)
科学(40141)
管理(39877)
大学(32351)
教育(31832)
农业(30990)
学学(30228)
(29060)
金融(29060)
技术(25958)
经济研究(25468)
业经(24730)
财经(22683)
问题(20176)
(19645)
技术经济(16364)
(16332)
(16110)
世界(14753)
图书(14744)
商业(14510)
统计(14479)
国际(14198)
理论(13424)
共检索到455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丹  雷宏振  
基于2001和2011年的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的空间结构及其发展变化,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整体密度提高较快,2011年网络密度较高,但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网络中各城市对外经济联系强度差异较大,重庆、成都、昆明和西安等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较明显,网络经济联系程度有集中的趋势。网络中存在4个凝聚子群和核心—边缘结构,凝聚子群内部和核心区域内经济联系比较紧密,但凝聚子群间、核心与边缘区域城市间的经济联系较弱,经济联系有待加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鄢飞  董千里  
以大系统论、大物流论为基础,构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大物流系统多级递阶结构模型,分析了大物流系统的协调发展机理,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协调发展的途径与策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聂正彦  燕彬  孙浩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在新全球经济、政治格局下所提出的战略构想。本文从产业分工角度对引力模型加以改进,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经济联系特征等作以实证分析,同时考察经济距离变动所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距离是影响城市经济联系的主要因素;经济带各节点城市对外经济联系总量逐年提高,但其经济联系具有较大的不对称性;经济带的集中趋势较低,存在核心——边缘结构。合理化产业布局、保证轴线畅通及提升城市产业专业化水平对经济带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振福  朱静  王文雅  
北极航线是一条因全球气候变暖再次走进世界视野的"新兴航线",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以及周边大国因素引致世界各国的持续关注。丝绸之路经济带自2013年由习近平主席以国家战略角度提出以来,便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目前已逐渐从一个战略构想演变成一个有战略内涵、战略定位以及战略实现路径的具体战略规划。我国既是北极航线延长线国家,又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国和起始国,两带(线)虽然并不相交,但实则存有许多共通之处,具备相互促进相互协同的基础。目前,在我国继续深化对外开放的关键时期,从多元角度考虑两带(线)协调发展,对于加深我国与北极航线沿线国家合作、促进国内经济增长和保障能源通道安全都大有裨益。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国锋  琚望静  冶建明  楚光明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5个省份为例,构建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REE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ArcGIS对2008—2018年REE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时空演化格局分析,运用GM(1,1)灰色模型预测REE系统耦合协调度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资源利用子系统发展水平近年来增速较快,生态环境子系统经历了先下降后增长的趋势,经济增长子系统的时间阶段性明显;(2)REE系统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均值皆呈现波动上升态势,耦合度整体水平较高且分布不均,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不高且梯度差异显著;(3)预测结果显示REE系统耦合协调度未来3年发展大致延续前11年的上升态势,整体耦合协调度达到0.915 5,各省份演进差异明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国锋  琚望静  冶建明  楚光明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5个省份为例,构建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REE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ArcGIS对2008—2018年REE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时空演化格局分析,运用GM(1,1)灰色模型预测REE系统耦合协调度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资源利用子系统发展水平近年来增速较快,生态环境子系统经历了先下降后增长的趋势,经济增长子系统的时间阶段性明显;(2)REE系统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均值皆呈现波动上升态势,耦合度整体水平较高且分布不均,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不高且梯度差异显著;(3)预测结果显示REE系统耦合协调度未来3年发展大致延续前11年的上升态势,整体耦合协调度达到0.915 5,各省份演进差异明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燕  巴合提努尔  李秀花  牛风君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地位的确立,新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且处于转型升级的多重变革之中,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两者的协调性主要体现为规模的协调、专业与产业结构的协调以及职业教育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三个方面。从上述三方面进行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分析,新疆尤其应在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和提高南疆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方面特别着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鄢飞  杨帆  
通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网络结构的分析,可以了解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状况。文章选取丝绸之路经济带23个国家为研究对象,首先借鉴引力模型,计算出国家之间的物流联系值,然后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该物流网络的密度、中心性、凝聚子群、核心边缘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之间的物流联系程度较低;个别节点中心度大,多数节点中心性差异不大;网络中存在凝聚子群、子群内部及子群之间的密度系数值小;网络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核心区与边缘区以及边缘区内部的联系较弱,网络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因此,需要突破地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鄢飞  杨帆  
通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网络结构的分析,可以了解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状况。文章选取丝绸之路经济带23个国家为研究对象,首先借鉴引力模型,计算出国家之间的物流联系值,然后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该物流网络的密度、中心性、凝聚子群、核心边缘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之间的物流联系程度较低;个别节点中心度大,多数节点中心性差异不大;网络中存在凝聚子群、子群内部及子群之间的密度系数值小;网络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核心区与边缘区以及边缘区内部的联系较弱,网络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因此,需要突破地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鄢飞  杨帆  
通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网络结构的分析,可以了解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状况。文章选取丝绸之路经济带23个国家为研究对象,首先借鉴引力模型,计算出国家之间的物流联系值,然后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该物流网络的密度、中心性、凝聚子群、核心边缘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之间的物流联系程度较低;个别节点中心度大,多数节点中心性差异不大;网络中存在凝聚子群、子群内部及子群之间的密度系数值小;网络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核心区与边缘区以及边缘区内部的联系较弱,网络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因此,需要突破地理位置的行政性束缚,充分发挥核心节点作用,大力加强边缘区域与核心区域的互动,以实现物流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白洋  艾麦提江·阿布都哈力克  卓乘风  邓峰  
文章基于1995—2014年统计数据,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交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的演变规律及其动态特征。研究表明:交通与旅游业显著相关,存在耦合互动发展关系;两系统综合评价值演变过程为交通滞后→旅游业滞后→交通滞后→旅游业滞后,系统发展差异逐渐缩小;两系统耦合度演变过程为颉颃→磨合→高水平耦合阶段;两系统协调度从极度→严重→中度→轻度→濒临失调向勉强→初级→中度→良好→优质协调逐步演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白洋  艾麦提江·阿布都哈力克  卓乘风  邓峰  
文章基于1995—2014年统计数据,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交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的演变规律及其动态特征。研究表明:交通与旅游业显著相关,存在耦合互动发展关系;两系统综合评价值演变过程为交通滞后→旅游业滞后→交通滞后→旅游业滞后,系统发展差异逐渐缩小;两系统耦合度演变过程为颉颃→磨合→高水平耦合阶段;两系统协调度从极度→严重→中度→轻度→濒临失调向勉强→初级→中度→良好→优质协调逐步演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远  张嘉敏  
利用2005年2014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27个国家的煤炭贸易数据构建煤炭贸易网络,对网络密度分布、强度分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QAP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考察了国家间煤炭贸易网络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煤炭贸易网络较为不均衡,仅存在少数几个贸易大国贸易中具有"引领"作用,其中俄罗斯对外出口联系最多,中国在2009年以后成为煤炭进口量最大的国家。各国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与煤炭贸易流量呈现显著负相关;两国是否均为WTO成员国和是否存在陆地接壤同煤炭贸易水平的关系为显著正相关。各国人口数量差值、替代能源比重差值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远  张嘉敏  
利用2005年~2014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27个国家的煤炭贸易数据构建煤炭贸易网络,对网络密度分布、强度分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QAP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考察了国家间煤炭贸易网络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煤炭贸易网络较为不均衡,仅存在少数几个贸易大国贸易中具有"引领"作用,其中俄罗斯对外出口联系最多,中国在2009年以后成为煤炭进口量最大的国家。各国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与煤炭贸易流量呈现显著负相关;两国是否均为WTO成员国和是否存在陆地接壤同煤炭贸易水平的关系为显著正相关。各国人口数量差值、替代能源比重差值以及是否使用同种语言和煤炭贸易的关系并不显著。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娜  陈兴鹏  张子龙  高鸿欣  
选择中国西部的9省区和18个相关国家,基于两个不同的空间尺度(省区尺度和国家尺度)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空间关联网络,采用1997年、2002年、2007年、2012年4个时间断面的贸易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绘制可视化网络结构拓扑图,并对关联网络的拓扑学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省区尺度的贸易网络密度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而国家尺度的贸易网络密度则保持稳定增加;四川、重庆处于省区尺度贸易网络中心地位,陕西、宁夏、青海则处于边缘地位,新疆、甘肃逐渐向边缘移动,云南、广西则逐渐向中心移动;欧洲国家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