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20)
- 2023(6859)
- 2022(5733)
- 2021(4971)
- 2020(4208)
- 2019(9285)
- 2018(8831)
- 2017(17012)
- 2016(8584)
- 2015(9982)
- 2014(9826)
- 2013(10011)
- 2012(9065)
- 2011(8315)
- 2010(8422)
- 2009(7808)
- 2008(7237)
- 2007(6416)
- 2006(5995)
- 2005(5381)
- 学科
- 济(66907)
- 经济(66880)
- 地方(22854)
- 管理(20513)
- 方法(17202)
- 数学(15848)
- 数学方法(15747)
- 中国(14949)
- 业(14666)
- 地方经济(14463)
- 农(12884)
- 业经(11829)
- 学(11470)
- 企(9700)
- 企业(9700)
- 环境(9405)
- 农业(8976)
- 经济学(7575)
- 发(7170)
- 资源(6954)
- 融(6779)
- 金融(6777)
- 和(6477)
- 关系(6459)
- 产业(6314)
- 制(6295)
- 贸(6294)
- 贸易(6290)
- 财(6218)
- 易(5885)
- 机构
- 学院(132078)
- 大学(127781)
- 济(66385)
- 经济(65126)
- 研究(51958)
- 管理(46224)
- 理学(39491)
- 理学院(38890)
- 管理学(38175)
- 管理学院(37921)
- 中国(37302)
- 科学(31222)
- 京(26734)
- 所(26369)
- 财(25167)
- 研究所(24043)
- 中心(22661)
- 经济学(21688)
- 江(20922)
- 农(20233)
- 财经(20194)
- 经济学院(19189)
- 院(18920)
- 范(18843)
- 师范(18741)
- 经(18109)
- 业大(17642)
- 省(17188)
- 科学院(16848)
- 北京(16717)
- 基金
- 项目(88218)
- 科学(70281)
- 研究(63985)
- 基金(63560)
- 家(55089)
- 国家(54693)
- 科学基金(47071)
- 社会(43489)
- 社会科(41429)
- 社会科学(41416)
- 省(37629)
- 基金项目(34057)
- 划(29164)
- 自然(28759)
- 自然科(27982)
- 自然科学(27976)
- 自然科学基金(27372)
- 教育(27084)
- 资助(25070)
- 编号(23972)
- 发(22625)
- 重点(20378)
- 发展(19040)
- 展(18777)
- 部(18321)
- 国家社会(18308)
- 成果(17957)
- 课题(17928)
- 创(17465)
- 创新(16620)
共检索到205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江志娟 董千里
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国际产业合作区域,是中国与中亚、西亚进行产业合作的重要区域。丝绸之路经济带辐射地区间的差异较大,故其相互之间的引力相对较弱,且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内物流产业尚未形成集聚,进而影响物流枢纽的形成。为此,一方面,要通过衔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两大经济圈,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物流及相关产业,建立相应的物流枢纽节点;另一方面,要将南京、西安、成都和重庆市培育为新亚欧大陆桥国际物流通道的一级物流枢纽城市,贯通新亚欧大陆桥国际物流大通道,进而实现国内优势产业由东向西,向中亚、西亚国家转移的国际产能合作。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雪梅 闫海龙 王伯礼
在回顾古丝绸之路发展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新时期丝绸之路的发展,初步研究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涵义、通道的空间布局,以及新疆三条通道的空间布局,阐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通道空间布局的理由或依据,提出了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对策建议,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之泰
习近平主席关于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启发我们对丝绸之路进行重新审视。从战略价值看,丝绸之路经济带是远远高于丝绸之路的一个全新的概念,是丝绸之路的升华,体现了我国战略方面的全新思维,将影响我国经济的长远部署,是经济领域事关我国世界地位的重要战略考虑,可以形成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前沿,是影响未来世界的一件大事,探讨并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和发展是我国很长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然而,如果没有物流的基础和支持作用,任何地区的发展和对外沟通都会受到制约,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开发和建设必须物流先行,要下大力气进行现代物流系统建设。为更好地奠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基础,我们必须注重物流"桥头堡"的建设;注重当...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丝绸之路 物流先行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朝辉 刘文佳 耿玉德
通过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北、中、南通道地理区位、灾害因子、环境容量、系统活度与林业资源的分析,构建覆盖三条关键通道及其辐射区域的新疆现代林业生态布局,以推进新疆生态脆弱区生态建设与生态修复,增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效能,切实维持新疆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系统的生态安全,为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提供生态依托、环境保障与支撑力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师晓华
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建设的现状及问题,探讨了经济带物流发展的基础条件,在此基础上,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基础建设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鄢飞 王译
交通和物流是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丝绸之路经济带各相关国家和地区物流绩效水平的提高和改善,有利于促进经济带物资与信息流动的效率和效益,挖掘经济带物流规模与潜力,带动经济升级发展。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体化发展的需要,按照物流发展的客观要求,提升各国和地区物流绩效水平,实现地区间物流高效衔接与有机协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为给丝绸之路经济带各相关国家和地区物流发展决策提供参考,可选用物流绩效指数(LPI)指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和地区物流绩效进行描述和分析,进而运用对应分析法对我国及中亚五国物流绩效与构成要素之间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绩效整体水平低于世界平均...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曹小曙 李涛 杨文越 黄晓燕 殷江滨 刘永伟 梁斐雯 王武林 王妙妙 陈慧灵 张百献
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网络及城市空间联系进行分析是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和推进沿线区域合作共赢的基础工作。本文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栅格可达性空间格局,并依托陆路交通网络进行了城市空间联系状态模拟。结果显示:丝绸之路经济带内城市可达性空间分布呈现出集聚分布的特点,具有明显的"走廊"空间特征。城市节点平均可达性时间为16.25 h,可达性在2 h以内的区域仅占全区总面积的10.60%,可达性最差的区域大都为荒漠地区,最差可达性高达171 h;西安作为门户城市,承担了中国西北五省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关国家、地区和城市之间的联系。中亚国家内部及其与外部国家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较为薄弱;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在发育形成4条轴线,在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推进过程中,应实施"点—轴"带动,协同推进重点发展走廊和中心城市培育工作。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阿布都伟力·买合普拉 张安虎
运用物流节点理论分析了阿拉山口市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物流节点城市的可行性,并就阿拉山口在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物流节点城市中的制约因素做了阐述,从区域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提出将阿拉山口经济区设定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先导示范区,将阿拉山口市规划培育成为中亚区域性国际物流节点城市的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曹云 王东
通过大数据物流业务管理的分布式搜索技术的性能分析,结合分布式网络的协作型原子服务的效用,探究物流企业的业务链如何适应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需要,以实现客户服务资源的快速、准确定位。分析大数据物流的一致性检验问题和"追溯性索引"的原子服务构成,为物流企业实现价值创新和客户美誉提供研究依据。深度挖掘大数据物流系统所蕴含的追索效能,为引领和先导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开辟实践道路。
关键词:
大数据 物流 丝绸之路经济带
[期刊] 预测
[作者]
白平 陈菊红 张丽春
丝绸之路经济带为陕西物流业带来了新机遇,即对接中亚并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本文以陕西三大物流园区为例,使用物流园区物流量吸引力强度来综合评判物流园区,分析表明:三大物流园区的铁路和公路物流吸引力较强,应该以不同的定位和角色切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并改进自身的不足。同时提出陕西应以西安国际港务区为主,遵守渐进的行为原则,在双边、次区域、区域和全球层面上寻求物流合作伙伴,为中亚等丝路沿线经济体提供经济发展便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袁丹 雷宏振
物流业发展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效率是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方面。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很快,但由于起步晚,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尚未走出高成本、低效率的状态,提高物流业效率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以2004-2012年面板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受技术进步的影响呈波动趋势,年均下降2.1%,主要源于技术进步与规模效率的下降;各地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为0.979,地区技术进步效率不高,其中宁夏物流业效率最高,云南物流业效率降幅最大;物流业专业化程度与物流业资源利用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业效率具...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阿布都伟力·买合普拉
建设国际商贸物流中心,不仅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需要,也是新疆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增强区域发展能力的现实要求。针对现有的区域物流体系资源和国际物流通道建设的要求,新疆应以"精简、统一、效能"为原则,加快改革创新,构建一元化物流管理体制;加强顶层设计,尽快明确区域物流战略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和发展步骤;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基础设施,构建四通八达的区域物流网络,实现高效的多式联运和城乡物流设施资源均等化配置;进一步优化业态发展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阿布都伟力·买合普拉
建设国际商贸物流中心,不仅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需要,也是新疆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增强区域发展能力的现实要求。针对现有的区域物流体系资源和国际物流通道建设的要求,新疆应以"精简、统一、效能"为原则,加快改革创新,构建一元化物流管理体制;加强顶层设计,尽快明确区域物流战略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和发展步骤;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基础设施,构建四通八达的区域物流网络,实现高效的多式联运和城乡物流设施资源均等化配置;进一步优化业态发展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引导产业组织集约化发展,重点培育规模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物流教育,培养一流物流人才;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机构协调、部门分工、管理主体责任等问题,全面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吕承超 陈晓虹
本文采用1997—2012年新丝绸之路经济带FDI面板数据从基尼系数和ER、EGR、LU三大指数角度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空间差距、极化现象,并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效果及显著性水平。结果表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贸投资发展较快,西南区域内和西北区域内差距稳定且较小,西南、西北区域间差距较大且呈上升趋势;外商直接投资空间极化程度呈现先降后升的"V"形趋势。宏观经济、交通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和产业集聚均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某种影响,但影响效果不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宏伟 郑洁
本文以20062015年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道10省(市)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为依据,构建耦合评价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道10省(市)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关系问题。结果表明:丝路中道10省(市)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协调性不断加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有显著空间集聚性,整体呈"东强、中柔、西弱"的分布态势,地区分异化明显。建议推进均衡化发展,优化物流业自东向西辐射机制、大力增强中西部省区物流基础功能和产业带动能力,着力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