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02)
2023(6165)
2022(5092)
2021(4416)
2020(3629)
2019(8015)
2018(7769)
2017(14804)
2016(7304)
2015(7990)
2014(7771)
2013(7746)
2012(7509)
2011(7115)
2010(7475)
2009(6950)
2008(6628)
2007(6224)
2006(5876)
2005(5505)
作者
(21417)
(18294)
(18041)
(17289)
(11818)
(8585)
(8161)
(6878)
(6849)
(6492)
(6392)
(6036)
(5962)
(5859)
(5715)
(5527)
(5413)
(5257)
(5162)
(4858)
(4669)
(4380)
(4277)
(4202)
(4169)
(4093)
(3889)
(3728)
(3589)
(3495)
学科
(58443)
经济(58418)
管理(21667)
(19027)
地方(16731)
(16311)
企业(16311)
方法(14031)
地方经济(12547)
数学(12009)
数学方法(11925)
中国(11309)
业经(10621)
(8938)
(8925)
(6881)
(6758)
关系(6756)
贸易(6753)
环境(6733)
经济学(6519)
(6516)
(6471)
(6444)
(6375)
农业(6274)
(6090)
(5953)
金融(5953)
产业(5868)
机构
学院(116314)
大学(113594)
(60292)
经济(59229)
研究(44028)
管理(41709)
理学(35221)
理学院(34785)
管理学(34343)
管理学院(34087)
中国(32575)
(24277)
科学(23331)
(23279)
(21672)
经济学(19417)
财经(19417)
研究所(19409)
中心(18260)
(17868)
(17400)
经济学院(17015)
(15957)
(15261)
师范(15177)
北京(15036)
(14183)
财经大学(14052)
科学院(13440)
(13265)
基金
项目(69288)
科学(54937)
研究(52885)
基金(50097)
(42633)
国家(42301)
科学基金(36294)
社会(35904)
社会科(34176)
社会科学(34167)
(26707)
基金项目(25434)
教育(23450)
(21646)
编号(20930)
自然(20918)
资助(20416)
自然科(20408)
自然科学(20403)
自然科学基金(20027)
(17261)
成果(16727)
重点(15756)
课题(15207)
国家社会(15165)
(14933)
发展(14890)
(14684)
(14386)
经济(14255)
期刊
(78819)
经济(78819)
研究(40061)
中国(21659)
管理(19108)
(17766)
科学(14138)
经济研究(13979)
(13041)
学报(12861)
(11278)
金融(11278)
业经(11257)
技术(10928)
财经(10631)
大学(10440)
学学(10017)
问题(9598)
教育(9475)
(9400)
农业(8845)
(8126)
技术经济(7674)
国际(7566)
世界(7233)
商业(6526)
统计(6258)
改革(6202)
(6202)
现代(6129)
共检索到187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白永秀  王颂吉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影响深远、大国丝绸之路战略竞争激烈、亚欧国家合作日益密切的背景下提出的亚欧大陆带状经济合作构想。它从空间范围上可分为核心区、扩展区和辐射区三个层次。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内起点及建设区域,相关城市和省份展开了激烈竞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于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保障战略安全、推动经济重心西移、优化城市和人口布局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志远  
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我国重要对外发展战略,清晰界定"丝绸之路经济带"空间延伸与具体内涵,对于分析该战略未来发展中的合作与竞争、正确判断沿途区域内的大国博弈、准确把握各国经济合作领域等重要问题,无疑是非常必要的逻辑起点和研究前提。通过"轮廓层次法"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延伸空间进行界定,并对其划分为核心区域、互惠区域和辐射区域。可以发现,经济地理与对外战略存在密切联系,前者为现实基础、后者为长远目标。这意味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首要和必需的步骤是有效与沿线国家开展交通合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余晓钟  高庆欣  辜穗  魏新  
中亚五国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关键性合作节点,具有良好的能源基础和合作条件,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了大国因素和中亚国情对中国——中亚能源合作战略的影响,构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中国——中亚能源合作的战略框架,探讨了中国——中亚能源合作的实现过程、模式选择及推进策略,明确了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政府及能源企业的任务与作用,提出了能源合作战略推进的重点要素。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金叶  随书婉  
通过国际产能合作可使"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分享到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及经济发展的外溢效应。塔吉克斯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沿线国家之一,中塔两国具备坚实的产能合作基础,合作潜力巨大,目前在基础设施、农业及工业领域的合作已初见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为进一步深化两国产能合作,应加大重点领域合作力度,创新产能合作方式,推进产能合作项目落地实施,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和风险防控能力,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完善合作机制体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霍建国  
汉朝的"丝绸之路"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标志,丝绸之路开启的不仅是通商之路,更重要的是开启了中国与西方文明的交流通道,彰显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悠久历史,中华民族对外开放的愿望与精神一直延续至今。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其战略意义十分深远,不仅给中国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云中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高度平等开放的全球性合作,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总体看,我国应着眼长远,逐步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目标;务实合作,有效应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地缘政治挑战;以道路联通和贸易畅通为核心,架构"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合作走廊;文化与经济相映衬、对外援助与互利合作相携手,凝聚国际合力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大国土开发空间结构调整力度,夯实增强国际影响力的基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之泰  
习近平主席关于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启发我们对丝绸之路进行重新审视。从战略价值看,丝绸之路经济带是远远高于丝绸之路的一个全新的概念,是丝绸之路的升华,体现了我国战略方面的全新思维,将影响我国经济的长远部署,是经济领域事关我国世界地位的重要战略考虑,可以形成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前沿,是影响未来世界的一件大事,探讨并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和发展是我国很长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然而,如果没有物流的基础和支持作用,任何地区的发展和对外沟通都会受到制约,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开发和建设必须物流先行,要下大力气进行现代物流系统建设。为更好地奠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基础,我们必须注重物流"桥头堡"的建设;注重当...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彭薇  
本文基于地缘经济的视角,从沿线国家贸易与投资新格局的形成、全球价值链产业分工变化以及地缘政治格局的重塑等方面,分析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产业转移的基础与条件。通过拓展的引力模型建立分析中国对沿线国家产业转移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利用2003—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进行检验,并通过比较实际值与预测值差异判断产业转移潜力。最后从资源互连互通的区位选择、利益共分共享的投资模式以及制度共建共守的政府政策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丁世豪  布娲鹣·阿布拉  
土耳其位于古丝绸之路的中心地带,是继"金砖国家"后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经济体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心节点国家之一。历史上中土贸易往来频繁,如今随着国际形势变化也日益密切,2013年中土双边贸易额约220亿美元,目前中国已成为土耳其第二大进口来源国和第三大贸易伙伴。土耳其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Trade Map数据,2001-2013年间,土耳其农产品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分别由4141.7百万美元和2345.0百万美元增至16767.7百万美元和13210.1百万美元,分别增加了3倍和5倍,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梦  李娟伟  
复兴现代丝绸之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发展现状及其合作基础为出发点,阐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中国与中亚五国共建丝绸之路的必要性,并通过对中亚五国与中国在资源、产业结构、贸易结构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分析,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各国之间的合作潜力。其战略选择在于通过"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合作,中亚国家能够借鉴中国在转轨过程中工业化的经验,迅速走上现代化工业的道路;而中国通过复兴古丝绸之路,在经济贸易领域开展合作与交流之外,又增添了新的文化与战略需求,同样促进了中国后工业化的改革。因此从整体上来看,中国与中亚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作具有无限潜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龚新蜀  刘宁  
本文采用三种指数对1997—2013年中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结构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其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并存;产业间贸易占主导地位,产业内贸易呈增长态势;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为主,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近年呈增长趋势;影响其贸易水平的主要因素有经济规模、人均收入差异、市场开放度和农产品贸易不平衡。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兴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梦"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高度关联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实质是东西兼顾,南北并重,海陆平衡,内外联通,是中国周边外交的创新内容和优先方向,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支撑和策略保障。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就是要历史为现实服务,以经济换政治,以陆上空间换海上时间,以陆权优势平衡海权劣势。"丝绸之路经济带"不是古丝绸之路的简单复制,它有更宽广的领域和更丰富的内涵,是中国面向未来的宏大战略和深邃的策略构想。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薇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推动中国与中亚深入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探索以创新、多元的路径深化合作,推进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投资便利化、经济技术合作深入化、生产要素配置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应立足资源和地缘基础,推进中国—中亚经济走廊建设;正视文化和现实差异,加强次国家层面的合作;充分发挥新疆区位优势,打造中国—中亚合作的重要桥头堡;加强与沿线国家互联互通,采取综合应对策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薇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我国开展与沿线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推进亚欧经济一体化、实现包括中亚在内的沿线各国的经济繁荣创造了新契机。目前,我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尚存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软环境"建设不完善、贸易投资结构不平衡且经贸依存度低、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未来应在基础设施、制度软环境、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及提高企业经营能力等方面继续加强我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豫新  王振宇  
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本质要求。依据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基本发展理念对新疆经济发展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0—2014年新疆经济发展质量呈上升态势,开放性和共享性是新疆经济发展质量不断上升的核心动力,安全性为新疆经济发展质量的持续改善奠定坚实基础;新疆经济发展效率不断上升,但与理想值仍存在较大差距;短期内新疆经济发展质量将保持不断上升的趋势;最后提出促进新疆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建设性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